全新MG4

搜索文档
汽车视点 | 价格下探至6万区间 主流A级家轿市场再度“硝烟四起”
新华财经· 2025-09-26 03:29
比亚迪新车上市及定价策略 - 比亚迪推出第二代秦PLUS三款新车型包括秦PLUS DM-i 128KM进取型、秦PLUS EV 420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 售价从6.98万元起[1] - 新车上市使6万元级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加强紧凑型家轿市场布局[1] 6-10万元级汽车市场定位 - 6万至10万元级市场被定义为"年轻人第一辆车"的起点层市场 是自主品牌进化史的缩影[2] - 6部iPhone 17 Pro Max(512GB版本 单价11999元)总价约7.2万元 相当于一辆比亚迪秦PLUS的起售价[2][3] 汽车产品演进与技术升级 - 2025年A级轿车尺寸与轴距远超2013年水平 全新MG4指导价6.58万元起 比亚迪秦PLUS起售价6.98万元[3] - 车型均搭载智能化配置 推动"技术平权" 而2013年同级燃油车如MG3指导价7.67万元起[3] - 比亚迪秦DM 2013年初上市时指导价18.89万元起 现售价降幅显著[3] 比亚迪秦家族发展历程 - 2013年第一代秦DM上市 搭载第二代DM双模技术 实现纯电与混动模式切换 百公里加速5.9秒[5] - 2021年秦PLUS DM-i搭载第四代DM-i技术 亏电油耗3.8升/百公里 综合续航1245公里[5] - 2022年9月秦PLUS DM-i夺得A级轿车月销冠军 为中国品牌12年来首次[5] - 2023年秦PLUS DM-i冠军版价格下探至9.98万元 实现"油电同价" 秦家族年销量超48万辆[6] - 2024年12月秦家族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 从100万到240万辆仅用两年[6] - 2024年比亚迪总销量427.21万辆 秦家族贡献71万辆占比16.6%[6] - 2025年1-8月比亚迪销量286.39万辆 秦家族销量39万辆占比13.6%[6] 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 - 2024年5月秦L DM-i上市 搭载第五代DM技术[7] - 2025年2月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推出 配备"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价格下探至7.98万元起[7] - 2025年9月新车型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优化至2.69升 通过OTA推送至所有第五代DM技术车型[9] - 半年内通过多次OTA升级新增约20项功能 包括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升级[9]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多款高性价比车型涌入市场 包括零跑B01、荣威D6、全新MG4、荣威M7 DMH、银河A7等[10] - 荣威M7 DMH推出"五大件终身质保" 合资品牌大众ID.3聪明款、日产N7等低价焕新上市[10] - 比亚迪通过新车上市和价格下调加强市场布局 主流市场正面交锋或将重塑A级车格局[10]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上汽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26.25元
格隆汇· 2025-09-22 08:06
海外及出口销量表现 - 8月海外及出口销量8.83万辆 同比增长10.5% 环比增长7.5% [1] - 1-8月海外及出口累计销量66.44万辆 同比增长2.3% [1] 海外市场拓展计划 - 9月将在英国市场推出MGIM两款新车 进一步丰富欧洲产品矩阵 [1] - 积极开拓中亚 非洲等新兴市场 [1] - MG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公司在多动力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保障 [1] 自主乘用车业务进展 - 自主乘用车销量同环比增速亮眼 多款自主车型订单较好 [1] - 全新MG4 荣威M7DMH 新智己LS6等车型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竞争力 [1] - 期待9月尚界H5上市表现 有望与其他车型形成共振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5元 1.17元 1.31元 [1] - 维持可比公司25年PE平均估值25倍 目标价26.25元 [1]
全新MG4大定超2.6万辆,推“超期补贴”加速交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2 12:41
产品表现与市场热度 - 全新MG4上市后大定锁单量迅速突破2.6万张 [1] - 车辆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及一体式热管理等行业领先技术 [3] - 将400公里续航车型价格下探至7万元内 半固态电池车型价格进入10万元内 [3] - 在全国多地门店客流显著增长 工作日展厅仍人头攒动 [5] - 在主流汽车媒体热度榜单中稳居前三 关注度持续攀升 [5] 交付保障与产能提升 - 公司推出"安心交付承诺" 超39天未交付车辆每日补贴50元现金 累计上限2000元 [1] - 严格按照大定锁单时间顺序配车发运 确保交付流程公平有序 [1] - 生产基地实行三班制生产 协同供应链全力保供 [5] - 通过精细化生产管理和物流优化 持续缩短用户等待时间 [5] 渠道扩展与服务网络 - 预计年底经销商网络将突破400家 联合200家商超快闪店覆盖更多用户场景 [7] - 全国超1000家上汽养车网点为车主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7]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定位为"纯电智趣大两厢" 主打精致宝妈/年轻家庭/青年玩家等消费群体 [3] - 具备同级最大空间/最长续航及OPPO智行手车互联等越级配置 [3]
【联合发布】2025成都车展展后追踪
乘联分会· 2025-09-10 08:43
车展概述 - 2025年8月29日至9月7日举办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主题为“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展示汽车工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动向 [5][6] - 参展车型超过1600款,参展品牌近120个 [2][6] - 监测重点车型104款,其中首发车型33款,中系车型占比超过50%,欧系次之,新能源车占比达75% [2][7] - 从车身形式看,SUV占比62.5%,其中A级和B级最多;轿车占比33.7%,其中B级和C级合计超60% [2][7] - 从改款类型看,新产品占比46% [2][7] 产品看点 - 车身色彩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环保科技趋势发展,多款车型通过专属定制、东方审美或独特工艺颜色成为视觉焦点 [9][10] - 流行色趋势满足个性情感表达,例如零跑B10“匿霞粉”融入矿物光谱干涉效应,问界M7“博阳黄”灵感源自马尔代夫风光 [10] - 东方审美元素打造国风复古情怀,例如吉利中国星东方耀系列“月牙青/莫高蓝/丹青”灵感源于敦煌壁画,MG4“东来紫/清波翠”科技感十足又不失优雅 [10] - 环保工艺创新展现时尚与科技融合,例如星纪元ES“暖云杏渐变车漆”采用渐变工艺,凯迪拉克XT5“塞里木蓝”采用三层水性金属漆工艺 [10] - 多款皮卡集中亮相,新能源产品逐渐成为主角,智能化全面升级,场景化拓展创新 [11][12] - 传统皮卡品牌技术升级打造全场景适配,例如长城炮山海炮Hi4-T旅居共创版预售22.98万元,长安猎手K50增程版上市12.79-19.29万元 [12] - 新玩家通过差异化定位切入市场,例如奇瑞威麟开创智能混动皮卡新物种,雷达地平线EM-P插混版上市13.88-15.98万元 [12] 技术看点 - 厂商集中发力增程动力系统,上汽通用、智己、广汽发布最新增程系统,均搭载超40kWh电池,纯电续航超300公里 [12][13] - 别克至境L7搭载奥特能2.0增混专用电池,40.2kWh容量,302km纯电续航,油电转化率3.6kWh/L [12] - 智己换代LS6搭载宁德时代骁遥MAX增程电池,66kWh容量,450+km纯电续航,800V超高压充电 [12] - 昊铂HL增程版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60kWh容量,350km纯电续航,亏电油耗低至3.3L/100km [12][13] - 座舱交互体验升级,从被动交互发展到初步主动感知,未来向多模态端到端方向发展 [14][15] - 座舱核心体验Agent化,通过长短期记忆、因果推理、强化学习实现自主思考、主动服务和情感交互 [14][15] - 例如银河M9 AI小P构建用户专属画像,蔚来NOMI Agents结合GPT大模型和情感引擎,问界M7检测到宝宝睡觉自动调高温度降低音量 [15] 重点车型介绍 - 极氪9X:D级SUV,预售47.99-56.99万元,双8295智能座舱,千里浩瀚H7/9智驾,900V混动高压架构,纯电续航288-355km [17][20] - 问界新一代M7:C级SUV,新增纯电版本,纯电续航700km,增程续航165-251km,搭载华为乾崑ADS 4,首发舱内激光方案 [19] - 岚图追光L:C级轿车,纯电续航410km,搭载岚海智混技术,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 [21][22] - 方程豹钛7:C级SUV,纯电续航100-130km,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和激光雷达,1.5T插混动力 [23] - 尚界H5:B级SUV,预售16.98-20.98万元,最便宜鸿蒙智行车型,增程纯电双动力,纯电续航525-640km,增程续航235km [24][25][26][28] - 蔚来新一代ES8:D级SUV,预售41.68-45.68万元,租电预售30.88万起,全域900V架构,纯电续航635km,配备3激光雷达 [30] - 奇瑞QQ3:A0级轿车,基于T12纯电平台,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猎鹰500智驾 [32] - 昊铂A800:C级轿车,搭载1.5T增程动力,华为鸿蒙座舱5和ADS 4 [32] - 沃尔沃XC70:C级豪华SUV,预售29.99-32.99万元,纯电续航116-212km,搭载NP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和92英寸AR-HUD [33] - 福特智趣烈马:C级SUV,纯电续航650km,增程续航220km,搭载福特福域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和城市NOA [34] - 大众凌渡L:A级轿车,售价11.99-15.59万元,升级1.5T/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162kW,配备AI语音助手 [36][41][42]
全新MG4上市39分钟大定破万辆 MG品牌以“技术平权”重回主流赛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9-03 07:32
全新MG4上市表现 - 全新MG4于8月29日成都国际车展正式上市 5款车型限时补贴价6 58万至9 98万元[1][3] - 预售开启后25天内订单突破4 5万辆 公布补贴价39分钟后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1] - 高配版本订单占比超50% 入门款仅占10%左右[1] 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半固态安芯版为行业首个批量装车的半固态电池车型 售价9 98万元[1][3] - 电池液态电解质含量压缩至5% 能量密度达180Wh/kg 续航530km[3] - 将于12月开启交付 标志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普及阶段[1][3] MG品牌新能源战略 - 未来三年投入100亿元研发资金 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1][6] - 覆盖纯电 插混 增程三大技术路线 横跨轿车 SUV 跑车等多品类[6] - 产品矩阵全面覆盖10万至20万元主流市场[1][6]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锚定纯电两厢赛道 437版9月交付 530版10月交付[3] - 采用"技术平权"理念 将高端半固态电池技术下放至10万元级车型[5] - 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优先保障资源 同步推进全球适应性开发[7] 行业竞争与协作 - 3C品牌入局具备亿级用户基数和软硬件结合优势[8] - 传统车企正与头部3C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补足短板[8] - 汽车厂家保留品牌优势与"护城河"应对行业变革[8]
上汽“八连涨”背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2 23:0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组织体系、产品矩阵和技术路径的全面调整实现量质双升 改革红利逐步显现 上半年销量、利润和现金流显著增长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表现突出 海外市场与生态协同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7][8][9][37] 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批售205.3万辆 同比增长12.4% 零售220.7万辆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5] - 自主品牌销量130.4万辆 占比提升至63.5% 新能源车销量64.6万辆 同比增长40.2% [6] - 7月单月销量33.8万辆 同比增长34.2% 8月销量36.3万辆 同比增长41%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双双大涨五成 实现年初以来八连涨 [6]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合并营业收入2995.9亿元 同比增长5.2%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 同比大增432% [6]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85.9% 利润修复与经营质量双双向好 [12][17] 组织与运营改革 - 自主品牌乘用车与商用车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 引入IPD和IPMS模式优化产品定义和成本管控等数十项流程 [13] - 产品开发周期缩减到18个月 全新MG4从概念到量产仅用14个月 比传统流程缩短约40% [13][16] - 商用车板块推动大通与依维柯双品牌融合 门店资源集中 销售与服务能力提升 [1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上半年推出荣威纯电D6、智己L6、别克GL8陆尚等多款新品 下半年计划上市尚界H5、MG4、荣威M7 DMH等重量级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25] - 尚界H5搭载华为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智己LS6采用66kWh 800V增程电池方案 CLTC纯电续航超450公里 荣威M7 DMH纯电续航160公里 综合续航2050公里 [26][27] - 第二代固态电池研发推进 OPPO合作开发生态域智能座舱 端到端大模型已搭载智己L6量产 [29] 海外市场表现 - 1-8月海外累计销售66.4万辆 同比增长2.3% MG品牌在欧洲终端交付20万辆 同比增长20% [33] - 在挪威进入销量TOP5 西班牙前7个月销量2.9万辆同比增长60% 捷克同比增长24% [33] - 产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欧洲30万辆级市场和多个5万辆级市场 海外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 [35] 生态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共创尚界H5预售18小时订单突破5万台 与OPPO合作提升智能座舱和互联体验 [36] - 银河全栈座舱3.0对接鸿蒙、安卓、IOS三大系统 手机品牌覆盖率超90% 拓展多设备生态场景 [36] - 获上海市首批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 成为行业唯一在乘用车和商用车均获无驾驶人牌照的企业 [38]
预售订单破4.5万辆 全新MG4售价6.58万元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2 12:31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全新MG4正式上市 限时补贴价6.58万元至9.98万元[1] - 437随心版以6.58万元价格成为7万元内续航达400公里车型[3] - 530公里长续航版本售价9万多元 半固态电池安芯版价格9.98万元[3] 技术配置与性能表现 - 新车搭载39项领先配置 包括高通8155芯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一体式热管理系统[5] - 半固态电池通过三向10针穿刺实验无冒烟 零下7摄氏度续航达成率75%较行业高20%[3] - 实现93.8%空间得房率 后备箱空间471升 百公里能耗10.4千瓦时[5] - 一体式热管理系统采用铝稀土合金材料 工作温度低至零下35摄氏度 冬季制热效率提升30%[5]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预售24天订单突破4.5万台 两个最高配版本占比超50% 入门款仅占10%[1][5] - 公司有效经销商达400家 联合OPPO智行开设200家商超快闪店[6] - 上汽养车1000家门店年底将全面服务MG车主[6] 研发投入与战略规划 - 未来三年将投入100亿元研发资金 推出13款新能源车[6] - 计划将多项高端技术下放到10万元-20万元市场[6] - 团队已全速调整生产计划 9月起各版本将陆续交付[6]
上汽集团(600104):2025年中报点评:2Q25业绩表现稳健,尚界H5上市在即
华创证券· 2025-09-02 08:42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24.84元 目标空间30% [2]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表现稳健 总营收1,587亿元同比+12%环比+13% 归母净利29.9亿元同比-23%环比-1.0% [2][8] - 1H25总营收2,996亿元同比+5.2% 归母净利60.2亿元同比-9.2% [2] - 大乘用车板块改革成效显著 1H25母公司报表剔除投资收益后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改善12.4亿元 [8] - 尚界H5预售市场反响热烈 开售18小时小定破5万台 预售价16.98-20.98万元 [8] - 燃油车与新能源双轮驱动 燃油车占比超60% 新能源新车周期开启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E营收预测上调至6,651亿元(原6,462亿元) 2026E7,610亿元(原7,212亿元) 2027E8,185亿元(原7,802亿元) [8] - 2025E归母净利预测上调至143亿元(原120亿元) 2026E173亿元(原148亿元) 2027E200亿元(原169亿元) [8] - 2025E每股盈利1.24元 对应PE 15倍 PB 0.7倍 [4][8] - 2024A毛利率9.4% 预计2025E提升至9.7% 2027E达10.1% [9] 业务运营 - 2Q25销量111万辆同比+12%环比+17% 增量主要来自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车 [8] - 大乘用车板块2025年销量预计88万辆同比+21% 多款重点新车将上市 [8] - 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 尚界H5预计4Q25上市 2026年计划推出两款尚界新车 [8] - 海外市场持续开拓 新能源车型包括智己LS6增程版、智己LS9、AUDI E5 Sportback等 [8] 估值分析 - 当前总市值2,188.70亿元 每股净资产25.51元 [5] - 给予2025年20倍PE估值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EV/EBITDA倍数预计从2024A的13倍降至2027E的8倍 [9]
大象转身 自主大集团打响反击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2 01:43
核心观点 - 自主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销量快速增长 并通过外部合作 内部整合和海外扩张策略强化竞争力 [2][3][8][11][14] 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 - 1-7月新能源汽车前15名集团合计销量782万辆 同比增长41.1% 占总量95.1% [3] - 中国一汽7月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 同比增长129.03% 1-7月累计20.9万辆 同比增长27.9% [4] - 红旗品牌7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66.1% 奔腾1-7月新能源销量8.65万辆 同比增长264.7% 占比超80% [4] - 上汽集团7月新能源销量11.7万辆 同比增长64.9% 1-7月累计76.36万辆 同比增长43.49% 位居行业第三 [5] - 长安汽车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3.17万辆 同比增长52.34%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 [6] - 东风汽车7月新能源销量9万辆 同比增长19.7% 岚图7月交付1.21万辆 同比增长102% 1-7月累计6.83万辆 同比增长88% [6][7] - 北汽蓝谷1-7月销量7.74万辆 同比增长98.58% 极狐汽车上半年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211% [7] - 广汽埃安1-7月销量12.98万辆 同比下滑16.05% [7] 外部合作战略 - 六大汽车集团均与华为合作:北汽推出享界S9 连续多月位居40万元以上纯电豪华轿车销量冠军 [8] - 上汽与华为合作尚界H5 预售价16.98万元起 开启预订18小时小订突破5万辆 [9] - 广汽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 与华为联合打造高端品牌 [9] - 长安深蓝 阿维塔 北汽极狐 东风岚图采用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9] - 一汽红旗与华为深化合作 新车型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能系统 [9] - 汽车集团与Momenta 卓驭科技等科技企业开展智能化合作 一汽与零跑汽车开展技术及资本合作 [10] 内部整合与架构调整 - 东风整合风神 奕派 纳米三大品牌为奕派汽车科技 重新梳理品牌架构 纳米融入奕派并携手华为开发高端产品 [11]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12] - 广汽引入DSTE IPD IPMS体系 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2] - 长安汽车晋升独立央企后决策链缩短60% 资金调配与跨境合作效率提升 [12] - 上汽整合"大乘用车板块"和"大商用车板块" 实现资源集中和目标聚焦 [13] 海外市场扩张 - 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4] - 长安深蓝汽车覆盖全球66个国家及地区 1-7月累计出口2.19万辆 计划2025年覆盖90个国家 销量目标5.6万辆 [14] - 东风奕派科技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多款 覆盖多动力形式和市场 2027年全球网点超2000家 [15] - 岚图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风全面进军埃及市场 [15] - 广汽埃安进入新加坡 缅甸 马来西亚等市场 印尼工厂投产 马来西亚KD工厂产能爬坡 [15]
“大象转身”,自主大集团打响反击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0:04
核心观点 - 自主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销量快速增长 并通过外部合作、内部整合和海外拓展加速布局 [2][3][8][11][15] 行业销量表现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位集团合计782万辆 同比增长41.1% 占总量95.1% [3] - 六大汽车集团(上汽/长安/东风/一汽/广汽/北汽)均进入销量前15 [3] - 中国一汽7月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 同比增长129.03% 1-7月累计20.9万辆 同比增长27.9% [4] - 上汽7月新能源车销量11.7万辆 同比增长64.9% 1-7月累计76.36万辆 同比增长43.49% 位居行业第三 [5] - 长安1-7月新能源车销量53.17万辆 同比增长52.34%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 [5] - 东风7月新能源车销量9万辆 同比增长19.7% 岚图1-7月销量6.83万辆 同比增长88% [6] - 北汽蓝谷1-7月销量7.74万辆 同比增长98.58% 极狐上半年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211% [6] - 广汽埃安1-7月销量12.98万辆 同比下滑16.05% [6] 技术合作转型 - 六大汽车集团均与华为建立合作 从"全栈自研"转向开放合作 [8][9] - 上汽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H5 预售价16.98万元起 18小时小订突破5万辆 [8] - 广汽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 与华为联合打造高端品牌 [9] - 一汽红旗与华为深化合作 新车型将全面搭载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 [9] - 汽车集团还与Momenta/卓驭科技等科技企业合作 并与零跑开展技术及资本合作 [9] 内部架构调整 - 东风整合三大品牌成立奕派汽车科技 重新梳理品牌架构 [11][12]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12] - 广汽通过流程优化将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2] - 长安升格为一级央企后决策链缩短60% 资金调配与跨境合作效率提升 [13] - 上汽启动"大乘用车板块"整合 将核心业务集中管理 [13] 海外市场拓展 - 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5] - 长安深蓝已覆盖66个国家 1-7月累计出口2.19万辆 计划2030年海外销量达38万辆 [15] - 东风奕派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多款 覆盖多动力形式和市场 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达50% [16] - 岚图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风携多品牌进军埃及市场 [16] - 广汽埃安进入新加坡/英国等市场 印尼工厂竣工 马来西亚KD工厂产能爬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