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用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单边上行!恒科指大涨2.5%,恒指重回26500点关口,阿里巴巴升超9%
格隆汇APP· 2025-09-24 08:3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3%领跑主要指数 [1] - 恒生指数上涨1.37%重回26500点关口 [1] - 国企指数上涨1.64% [1] 科技板块表现 - 阿里巴巴因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大涨超9% [1] - 快手与京东上涨近4% [1] - 小米上涨2.6% 腾讯上涨2% 美团上涨超1% 百度飘红 [1] - 半导体芯片股持续强势 中芯国际盘中创历史新高 [1] - 人工智能概念股和应用软件概念股集体表现活跃 [1] 其他上涨板块 - 军工股、家电股、光伏股普遍上涨 [1] - 濠赌股与锂电池概念股同步走高 [1] 下跌板块 - 加密货币概念股与生物医药股跌幅明显 [1] - 纸业股、重型机械股、黄金股集体低迷 [1] - 建材水泥股与煤炭股表现疲软 [1] - 全市场超20只个股跌幅在10%以上 [1]
券商分析师人数创历史新高,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迫在眉睫
环球网· 2025-09-22 01:28
券商分析师行业动态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6162人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增超400人 [1] - 3家券商分析师数量超过300人 较年初增加2家 [1] 券商业务转型趋势 - 受公募基金费改影响 券商研究所寻求非佣金类新业务增长点 [1] - 推动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型 [1] 机构调研热点分布 - 9月以来机构调研A股公司数量超千家 [1] - 十余家公司获上百家机构调研 [1] - 机器人概念龙头汇川技术获超300家机构调研 [1] - 集成电路 电子元件 应用软件等硬科技领域获密集调研 [1] A股行业配置框架 - 当前行业选择框架围绕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主线 [1] - 资源股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 推动估值体系重构 [1] - 中国制造业龙头全球化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 [1]
乐观看待美股科技股后续表现
搜狐财经· 2025-09-17 02:56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继续看多美股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短期宏观环境与长期产业趋势或形成双重支 撑。从短期宏观面来看,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份降息25个 基点的概率已超90%。中信券商研究此前分析指出,美联储降息有望为美股科技板块营造良好环境:在 叠加新关税框架逐步清晰、OBBBA法案带来的财政刺激等因素后,市场主要尾部风险有望消除,或将 为美股科技板块注入稳定性与韧性。看好业绩正进入周期反转通道的应用软件、模拟芯片等子板快,并 持续看好AI、互联网、Fintech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从长期产业趋势来看,高盛在9月9日发布的研报中进一步夯实了美股科技的成长逻辑,其《美科技行业 ——硬件领域:2025 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设备市场份额及前景更新》研报中指出,在 AI 驱动下,数据 中心硬件已成为美股科技板块的最强主线,并大幅上调了AI服务器、AI数据中心交换机的增长预期。 此外,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主投美股科技股的基金经理狄星华也从长期视角补充道:"以AI为核心驱动力 的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展开,AI带来单个体生产力大幅提升,对企业盈利的正向影响将会贯穿互联 网、软件、半导体 ...
两融余额超15年?资金都在冲锋的方向在这
搜狐财经· 2025-08-28 18:05
融资资金行业配置变化 - 融资资金作为高风险偏好投机资金 无视估值和基本面 仅关注股价趋势 行情越好加仓越疯狂 [1] - 融资加仓形成正向循环:加仓行业上涨→融资赚钱→继续加仓→行业继续上涨 在缺乏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加速行情上涨 [2] - 当前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22123亿元 距2015年历史最高点22664亿仅差541亿元 预计近期将创历史新高 [3] 2015年牛市融资集中行业 - 前五大融资买入行业分别为券商(1744亿元)、银行(1455亿元)、房地产(1072亿元)、建筑(773亿元)、有色金属(757亿元) [2] - 五大行业融资总额占当时A股总融资额2.2万亿元的26% [2] - 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牛市期间 除银行指数上涨109%外 券商(258%)、地产(246%)、建筑(290%)、有色(187%)均跑赢上证指数158%的涨幅 [5] 当前牛市行业配置转变 - 传统行业融资大幅缩减:券商融资余额较2015年减少24% 银行减69% 地产减76% 建筑减56% 有色金属仅增3% [7][8] - 本轮融资集中行业转变为券商(1318亿元)、电子元件(1212亿元)、集成电路(1078亿元)、应用软件(833亿元)、工业机械(829亿元) [8] - 新兴行业融资大幅增长:电子元件较2015年加仓129% 集成电路加仓953% 应用软件加仓99% 工业机械加仓70% [10] 行业对应关系与估值水平 - 电子元件对应通信ETF(PE48倍 历史百分位74%) 集成电路对应科创芯片ETF(PE197倍 历史百分位近100%) [14][16] - 应用软件对应科创AIETF(PE230倍 历史百分位近100%) 工业机械对应机器人50ETF(PE81倍 历史百分位近100%) [17][19][21] - 融资资金持续追逐高成长高波动资产 每轮牛市出现新成长行业 本轮重点在通信、芯片、AI、机器人领域 [13] 投资策略建议 - 高估值环境下采用趋势模型:维持上涨趋势则持有 趋势破位即卖出 避免估值陷阱 [23] - 趋势模型已上线科创AI、通信设备、机器人、恒生创新药、科创成长、创业板200、芯片指数等行业 [26] - 网格策略适用于低估值品种 趋势策略适用于高成长品种 不同策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 [23]
“硬科技”火了,机构密集调研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06:11
硬科技投资热度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3][5] - 集成电路行业21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 其中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 [5]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关注 问题涉及AI芯片应用场景及FPGA产品市占率 [5] 机构持仓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 硬科技、创新药成为主攻方向 [7]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投资呈现类似趋势 重点布局硬科技领域 [7][10] 投研模式转变 - 机构调研重点从传统基本面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专业维度 [9] - 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 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能力 [9] - 外资机构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的"鲶鱼" 为股权投资提供新技术视角 [10] 行业调研重点 - 机构关注AI服务器相关产品布局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规划 [5] - 特种集成电路领域FPGA、RF-SOC芯片业务布局及市占率成为调研核心问题 [5]
高股息和科技成长双管齐下 “哑铃策略”或仍适配当下行情
财富在线· 2025-08-25 05:20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创10年新高[1] - 市场震荡上行背景下,投资者担忧市场过热和行情可持续性[1] 险资动向与配置偏好 - 险资年内举牌次数近30次,创近四年新高[1] - 举标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块[1] - 险资加大对高科技板块调研布局,关注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半导体、应用软件、电气部件与设备等领域[1]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哑铃型配置策略建议结合低波动高股息板块与高弹性科技成长领域[2] - 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核心矛盾未扭转,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银行股配置需求持续[1] 指数产品与行业分布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采用股息率/过去一年波动率加权,样本所属中证二级行业权重不超过20%[2] - 行业分布涵盖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煤炭等高股息领域[2] 基金产品与投资方向 - 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重点关注AI领域,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算力、算法及应用端资产[3][4] - 汇安多策略混合基金投资微盘股和科技股交集领域,选择科技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比例高的科技属性小微公司[3][4] - 汇安多因子混合基金利用量化投资宽度结合主动权益研究深度,适应市场风格与行业发展趋势[3][4]
中信证券:持续看好美股科技板块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5 01:01
宏观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为大概率事件 叠加新关税框架逐步清晰 推动市场主要尾部风险消除 [1] - 《大而美法案》带来财政刺激 为美股科技板块创造稳定且韧性的宏观环境 [1] 行业前景 - 美股科技板块未来6至12个月投资机会被持续看好 因板块自身处于向上经营周期 [1] - 结构上首选业绩正进入周期反转通道的应用软件和模拟芯片子板块 [1] 细分领域机会 - 持续看好AI领域投资机会 包括计算芯片 HDD和先进制程 [1] - 持续看好互联网领域投资机会 特别是一线巨头 [1] - 持续看好Fintech领域投资机会 [1] 风险提示 - 谨慎看待缺乏明确业绩支撑的主题性板块 [1]
科技“硬碰硬” 机构投研凸显真功夫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2:15
机构调研活动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2] - 集成电路行业2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其中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100多家机构参与 提问涉及AI芯片应用场景及FPGA产品市占率等专业问题 [3] 调研内容特征 - 机构提问聚焦技术路线、商业化场景及管线进展等核心竞争优势 [1] - 纳芯微调研问题涉及AI服务器领域产品进展及机器人新兴领域布局 [2] - 紫光国微被问及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及宇航业务新进展 [3] 机构持仓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含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新易盛及中芯国际等硬科技企业 [4] - 公募基金加仓方向以创新药、硬科技及新消费为主攻领域 [4] - 私募基金与外资机构同样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 [4] 投研体系转型 - 基金公司晨会及策略会讨论内容从消费地产转向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等专业术语 [6] - 部分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 且工科学历权重更高 [6] - 外资私募在华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关键 负责国内外技术对标及跨市场机会挖掘 [6]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TMT行业全线爆发 通信板块上涨10.47% 电子板块上涨9% 计算机板块上涨7.8% 传媒板块上涨5.82% [7] - 液冷技术及光模块板块受OpenAI算力扩容及AI服务器需求激增驱动持续走强 [7] - 消费电子板块因iPhone 17及小米16系列发布预期维持强势 [7] 行业前景展望 - 半导体板块持续获主力资金加仓 国内供应链创新节奏加快 [8] - 半导体与国产算力链形成共振 科技主线从海外链向国产链转移 [8]
“硬科技”火了 机构组团调研“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01:20
机构调研热度 - 8月以来截至8月23日 集成电路 电子元件 应用软件 生物科技等领域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2] - 集成电路行业21家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 其中多家公司获组团调研 [2]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获135家机构参与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 [2] 机构关注重点 - 机构关注AI服务器相关领域产品及客户布局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规划与客户拓展情况 [2] - 机构提问聚焦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 宇航业务进展 FPGA及RF-SOC芯片业务布局与市占率 [2] - 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提高 对科技公司提问深度和技术细节要求提升 [2] 投资配置趋势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 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 美的集团 紫金矿业 小米集团 立讯精密 阿里巴巴 新易盛 中芯国际 [3] - 创新药 硬科技 新消费成为公募基金主攻方向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呈现类似趋势 [3] 行业研究转型 - 机构投资研究重点从传统消费领域转向技术路线 应用场景 迭代升级等硬科技领域 [4] - 基金公司招聘需求明确要求工科+金融双背景人才 面试环节直接采用最新技术术语考核 [4] - 外资机构在中国组建的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中的"鲶鱼" 为全球研究和风险投资提供新技术视角 [5][6]
“硬科技”火了,机构密集调研
机构调研热度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2] - 集成电路行业21家上市公司在8月1日至23日期间接受机构调研 [2]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 包括IDG资本、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 涵盖公募、券商、私募及外资 [2] 调研关注重点 - 机构重点关注AI服务器相关领域产品及客户布局 [2] -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规划与客户拓展情况受密切关注 [2] - 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成为专业提问方向 [2] - 特种集成电路领域FPGA、RF-SOC芯片业务布局及市占率被深入问询 [2] 机构持仓动向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含宁德时代、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硬科技企业 [3] - 创新药、硬科技、新消费成为公募基金主攻投资方向 [3] - 私募基金与外资机构呈现类似持仓趋势 [3][6] 投研能力建设 - 机构投研会议内容从消费属性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专业术语 [5] - 基金公司优先招聘工科与金融双背景人才 [5] - 外资私募在中国组建的科技研究团队为全球投资提供技术视角支持 [7] - 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提升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面临更大压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