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盐

搜索文档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受消息面影响,碳酸锂盘面反弹-20250625
华泰期货· 2025-06-25 05: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碳酸锂市场供大于求格局突出,基本面偏弱,虽需求端有一定支撑但中期仍有转弱可能,过剩格局暂难改变,若盘面反弹较多可逢高卖出套保,近月合约仓单注销存在交割博弈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2025年6月24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509开于58940元/吨,收于60700元/吨,收盘价较昨日结算价涨3.06%,成交量681747手,持仓量343564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390手,期货升水电碳800元/吨,所有合约总持仓631536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5081手,合约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03296手达860946,整体投机度1.36,仓单22375手较上个交易日减少4404手 [1] 碳酸锂现货 - 2025年6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5.93 - 6.05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0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5.78 - 5.88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05万元/吨,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 [2] - 市场供大于求格局突出,供应端可流通货源充足、库存压力未缓解,需求端无明显增量预期,下游正极材料企业谨慎采购 [2] - 市场流传小道消息对期货盘面有短期扰动但可信度存疑,现货市场受终端需求未改善、产业链库存高位及市场情绪谨慎等因素压制 [2] - 近期碳酸锂库存连续四周增长,周度产量回升至年内高点,除回收外各端产量稳定增长,下游材料企业采购意愿低迷,7月排产不确定,未出现集中补库,部分中小型锂盐厂报价松动 [2] - 期货合约持仓量减少2.5万手,总持仓较最高点下降,盘面逆势上涨受消息面、资金及仓单注销后价格博弈影响 [2] 策略 - 整体上中美关税暂稳带动储能电池抢出口,需求端有一定支撑,但中期国内储能装机和动力端有转弱可能,矿端未减产,过剩格局难改,若盘面反弹多可逢高卖出套保,需配合现货生产及资金压力测试 [3] - 单边策略为逢高卖出套保,跨期、跨品种、期现、期权无相关策略 [3]
【期货热点追踪】市场真假传闻较多,碳酸锂盘中直线拉涨,价格是否已经止跌?
金十数据· 2025-06-24 12:02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碳酸锂主力合约昨日最低跌至58400元/吨,随后反弹最高至61640元/吨,收盘报60700元/吨,涨幅3.06% [1] - 现货价格下跌50元/吨,SMM电池级碳酸锂均价5.99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5.83万元/吨 [1] - 仓单量22375手,较前日下降4404手,买交意愿强 [1] - 市场结构由contango转为back结构,现货流通趋紧 [1] 市场供需状况 - 碳酸锂市场维持供应过剩局面,流通货源充裕 [1] - 下游材料企业采购意愿低迷,以刚性需求补库为主 [1] - 7月生产排程预期尚未明确,未出现集中备货情况 [1] - 头部锂盐企业报价坚挺,中小型锂盐厂因库存积压报价松动 [2] - 下游采购方普遍观望,市场整体成交清淡 [2] 产业链相关产品 - 镍、钴、锂盐价格下滑,三元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2] - 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市场行情偏冷,价格弱势运行 [2] - 外采原料生产三元材料的企业即期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2] - 大动力型市场表现平淡,小动力和消费类市场需求平稳但体量小 [2] - 磷酸铁锂价格相对稳定,电芯厂订单下调,6月实际生产量下降 [2] 机构观点 - 新湖期货认为反弹可持续性有限,锂价仍为偏空指引 [3] - 金瑞期货表示碳酸锂过剩预期未改,上行驱动不足,预计主力合约价格区间57000-61500元/吨 [4] - 大地期货指出锂价处于阴跌探底过程,接近澳矿现金成本中枢5.4-5.6万元 [5][6]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仓单持续注销,关注新仓单注册情况-20250624
华泰期货· 2025-06-24 03: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本面偏弱,消费端有转弱可能,碳酸锂盘面也有下跌可能,短期需关注仓单注销后新仓单注册情况,单边建议逢高卖出套保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2025年6月23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509开于58860元/吨,收于59120元/吨,收盘价较昨日结算价收跌0.77%,成交量为259487手,持仓量为356954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07手,期货贴水电碳830元/吨,所有合约总持仓656617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340手,当日合约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67517手,成交量282439,整体投机度为0.43,当日碳酸锂仓单26779手,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014手 [1] 碳酸锂现货 - 2025年6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5.93 - 6.06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4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5.785 - 5.885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45万元/吨,现货成交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市场供大于求,供应方面流通货源充足,需求方面下游采购意愿低迷,以刚性需求补库为主,7月排产预期不明,未出现集中备货迹象 [2] - 市场价格表现分化,头部锂盐企业报价相对坚挺,部分中小型锂盐厂报价松动,下游采购方持观望态度,成交清淡 [2] 策略 - 单边:逢高卖出套保 [3] - 跨期:无 [4] - 跨品种:无 [4] - 期现:无 [4] - 期权:无 [4]
碳酸锂:供增需减,关注仓单注销矛盾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2 09:34
二 〇 二 四 年 度 2025 年 6 月 22 日 碳酸锂:供增需减,关注仓单注销矛盾 供应:锂辉石精矿价格周下跌 9 美元/吨,跌幅较小,澳洲发运量连续两周处于低位。冶炼端后续盐 湖和非矿新投项目增加,锂盐供应维持增量预期。冶炼端产量和开工率维持增长,本周碳酸锂产量 18462 吨,增幅 1.85%。冶炼端整体开工率 53.64%,环比上周提升 1.18 个百分点。 需求:本周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为 24.8 万辆,未见明显的销量增长。受国补资金不足的情况影响,市 场担忧后续需求增长乏力。财联社调查表示:"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总规 模是 3000 亿元,今年 1 月和 4 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 1620 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 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后续还有 1380 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同时地方也将相应配套 和自行安排足够的地方资金。"储能方面,5 月峰值后预计储能需求将呈现为回落状态。本周正极材料库存 小幅增加。 库存:碳酸锂库存总量累增,主要为上游和贸易商累库。碳酸锂库存 13.5 吨,环比上周增长 1352 吨。期货仓单数量减少 4250 吨 ...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周报:消费端存在不确定性,碳酸锂盘面偏弱运行-20250622
华泰期货· 2025-06-22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碳酸锂现货价格小幅回落,期货跟随宏观情绪窄幅波动,消费端存在不确定性,产业链呈去库趋势,难以利好碳酸锂需求,各环节利润情况不一,行业整体面临成本压力 [1][2][3] 各部分总结 现货市场 - 碳酸锂期货本周偏弱运行,主力合约2509本周五收于58900元/吨,本周跌幅为1.81%,持仓量为354347手;电池级现货均价6.0万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23%,工业级现货均价5.9万元/吨,较上周下跌1.26%,期货贴水电碳1500元/吨 [1] - 截至本周五,主力合约2509持仓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636手,所有合约总持仓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9129手;碳酸锂当日仓单较前日减少2164手 [1] - 周度产量小幅增加,总产量1.85万吨,环比增加335吨,辉石、云母、盐湖、回收产碳酸锂均有增加,本周产量预计呈小幅上涨趋势 [1] 消费端 - 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加0.92%,三元材料环比增加0.30%,钴酸锂环比降低0.50%,锰酸锂环比降低0.67%,正极材料端有小幅减量信号,电池端需求难有上涨驱动 [2] - 消费及小动力市场需求良好,但大动力市场处于淡季,储能端难有增量,产业链呈去库趋势,难以利好碳酸锂需求 [2] 库存端 - 现货库存为13.49万吨,较上周增加1352吨,行业总库存上涨,厂家产量增长,下游维持刚需采购,期货仓单量减至3万吨,期货交仓停滞 [2] 利润情况 - 锂矿价格近期偏稳,外采锂矿企业成本维持,但盈利困难,需配合期货套保;盐湖提锂维持盈利 [2] - 回收料厂家采购黑粉困难,实际外采黑粉生产亏损5 - 6千元/吨;代工企业代工费内卷,部分订单代工费传至1.8万元/吨 [2] 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碳酸锂现货成交平淡,部分对09合约报价货源成交偏好,周内期货月差拉大,期现商移仓困难,现货报价基差走弱 [3] - 锂盐厂维持高报价散单出货,贸易承接困难,下游采购仍以长协及客供为主,散单采购需求较差 [3] 氢氧化锂情况 - 本周氢氧化锂产量5050吨,较上周环比降低1.37%,市场供应维持稳定,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 [3] - 拥有上游资源配套的企业生产运行正常,依赖外购锂辉石的厂商因成本压力陷入亏损,开工率持续偏低 [3] 成本情况 - 本周原料端各品位锂辉石再次回落,锂矿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走势与锂盐行情联动 [4] - 氢氧化锂价格下行使依赖外购矿源的冶炼企业亏损,拥有自有矿山的企业利润压缩,市场报价逼近部分垂直整合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4] 钴情况 - 供应方面,本周国内硫酸钴产量预计1080金属吨,较上周减少,开工率下行;四氧化三钴产量预计2415吨,较上周持稳,开工率不变 [4] - 消费方面,近期钴盐市场处于需求淡季,国内外需求平淡,铁锂电池挤压三元电池市场份额,需求端增长动力有限 [5] - 成本方面,本周硫酸钴生产成本震荡调整,四氧化三钴成本震荡整理,国内生产成本承压 [6] - 库存方面,本周硫酸钴和四氧化三钴库存压力仍存,市场成交氛围平平 [6] 市场价格情况 - 四氧化三钴市场报价为18.00 - 19.50万元/吨,均价为18.75万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降低0.5万元/吨 [7] - 硫酸钴价格4.50 - 4.90万元/吨,均价4.70万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降低0.1万元/吨 [7] - 氯化钴市场报价为5.75 - 5.95万元/吨,均价为5.85万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降低0.05万元/吨 [7] 策略建议 - 单边方面,基本面偏弱,若消费端明显减弱,碳酸锂盘面仍有下跌空间,需关注下游接仓单意愿,若盘面有反弹,上游逢高卖出套保为主 [8] - 期权方面,卖出虚值看涨、熊市价差期权 [8]
雅化集团第一季净利大增452.3% 拟组建雅化锂业集团整合锂业务
长江商报· 2025-06-18 23:44
业务整合与战略布局 - 公司以全资子公司四川雅化锂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更名为"雅化锂业集团",并将5家涉及锂业务的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该集团,旨在统筹锂产业资源,提升协同效率,降低业务成本 [1][2] - 公司自2014年通过收购进入锂业领域,形成民爆与锂盐双主业格局,2022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布局锂产业"目标,逐步构建覆盖锂矿勘探、采选、锂盐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1] - 整合锂业务旨在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巩固氢氧化锂领域头部地位,提升市场议价能力 [2] 产能与资源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锂盐综合产能达7.3万吨,氢氧化锂占比超60%,计划2025年底前新增3万吨碳酸锂和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总产能将突破13万吨 [2] - 公司通过"自控矿+外购矿"构建资源保障体系,津巴布韦Kamativi锂矿年处理原矿能力达230万吨,参股四川李家沟锂矿获得优先供应权 [3] - 公司与澳洲Pilbara、非洲DMCC、巴西Atlas等签订长协,拥有56万吨锂精矿包销权,权益资源量接近90万吨碳酸锂当量(LCE) [3]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539.36%,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176.55%,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52.32%至8246.44万元 [1][4][5] - 2024年营业收入77.16亿元,同比下降35.14%,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盐产品销量增加和优质头部客户订单稳定 [4]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降低能耗20%,生产效率提升30%,2024年期间费用率下降3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提升15% [5] 行业背景与需求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储能市场装机量同比增长40%,锂盐作为关键原材料需求持续攀升 [2]
【财经分析】过剩格局延续 碳酸锂何时见底?
新华财经· 2025-06-18 11:17
新华财经南昌6月18日电(记者崔璐)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仍在不断探底。业内人士分析,受供需关 系影响,碳酸锂价格下行周期尚未结束。预计直至相对高成本的矿山做出减产等举措后,碳酸锂价格才 有可能迎来向上变化。 碳酸锂跌破6万元 今年1至6月,碳酸锂现货价格在年初出现小幅拉升,后续持续下跌。期货行情与现货波动基本一致,广 州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1月20日最高至81680元/吨,而5月末则跌破60000元/吨 关口。 业内人士分析,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从供给端看,此前投入的国内外锂盐项目产能 今年还在陆续释放。如盐湖股份新建的4万吨/年锂盐一体化项目近期完成中交验收;赣锋锂业旗下的 阿根廷Mariana锂盐湖项目一期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上海钢联预计,2025年全球碳酸锂总产量约160万 吨。 而从需求端看,国内需求比较稳定,海外需求则呈现不确定性。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全球第一 大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保持稳步增长。但海外方面,受成本、电力保障和能源问题等因素影响,欧盟 和美国的电动化步伐均出现阶段性放缓。上海钢联预计,2025年全球碳酸锂总需求量约132万吨。 据安泰科发布的报 ...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锂矿及锂盐价格偏弱,碳酸锂盘面偏弱运行-20250617
华泰期货· 2025-06-17 0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锂矿及锂盐价格小幅回落,消费端存在不确定性,下游采购意愿不强,基本面偏弱,但近月合约持仓仍较高,需关注下游接仓单意愿减仓引发风险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2025年6月16日碳酸锂主力合约2509开于60000元/吨,收于59780元/吨,收盘价较昨日结算价下跌0.02%,成交量为218180手,持仓量为300422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52990手,期货贴水电碳720元/吨,所有合约总持仓615599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641手,当日合约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7150手,投机度为0.59,碳酸锂仓单32043手,较上个交易日减少75手 [1] - 2025年6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6 - 6.1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5.84 - 5.94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5万元/吨,现货成交价格重心小幅下移,供应端可流通量级充足,需求端下游材料企业采购谨慎,仅维持刚性补库需求,未出现规模性备库行为,期货价格回归基本面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价格预期存在分歧,上游挺价,下游审慎 [2] - 现货库存为13.35万吨,其中冶炼厂库存为5.77万吨,下游库存为4.07万吨,其他库存为3.52万吨 [2] 策略 - 单边:逢高卖出套保 [3] - 跨期:无 [3] - 跨品种:无 [3] - 期现:无 [3] - 期权: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熊市价差期权 [3]
永杉锂业: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1:3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情况 - 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日为2025年4月15日,登记完成时间为2025年6月13日,共授予398万份,涉及29名激励对象 [1][2] - 原计划授予31名激励对象4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7.46元/股,因2名激励对象离职,实际授予29名激励对象398万份 [1][2] - 授予对象主要为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27人),获授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78%,单个激励对象获授数量未超公司股本总额1% [2] 股票期权行权安排 - 股票期权有效期为授予日起60个月内,行权需避开财报公告期、重大事件窗口期等限制时段 [3] - 行权分两期:第一期(授权日起12-24个月)可行权50%,第二期(24-36个月)可行权剩余50% [4] - 未达行权条件的期权将注销,且不得递延行权 [4]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净利润目标不低于0.70亿元,2026年锂盐业务板块净利润目标不低于1.00亿元 [4] - 公司层面行权比例根据业绩完成度分级:100%达标则全额行权,80%-100%按80%行权,低于60%则零行权 [4] - 个人行权额度结合公司业绩考核行权比例(X)与个人考核系数(A/B/C/D对应1.0/0.8/0.6/0)综合确定 [5] 财务影响 - 采用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期权成本将在等待期内分摊至相关费用,2025-2027年预计成本分别为XXX万元、XXX万元、XXX万元(具体数值未披露) [6] - 最终会计影响以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6]
盐湖股份(000792) - 000792盐湖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07:53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 000792,简称盐湖股份,2025 年 6 月 10 - 12 日接待投资者现场参观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侯昭飞、董事会秘书李舜等 [1] 钾肥业务 产能布局 - 构建 500 万吨/年钾肥产能体系,钾肥分公司承担约 400 万吨/年,占 80%;元通等 4 家子公司协同完成 100 万吨/年 [2] 价格展望 - 需求端:钾肥是农业重要肥料,2024 年我国氯化钾进口 1263 万吨,同比增 9%,进口依存度 67%,未来需求稳中有升 [2] - 供给端:2025 年全球钾肥供应收紧,价格上涨,未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2] 国际产能影响 - 中资企业加快海外布局保障供应,公司 5 月 12 日签署合作意向书,评估加拿大和西班牙项目 [3][4] 开采工艺 - 全球钾盐矿分三类,公司掌握卤水提钾五大核心工艺,是唯一掌握全品类氯化钾加工技术企业 [5] 产量情况 - 氯化钾产能加速释放,新建 4 万吨/年锂盐一体化项目吸附提锂装置完成中交验收 [6] 锂盐业务 项目优势 - 工艺路线: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 + 膜耦合”技术,锂收率提升约 25% [7] - 能源消耗:淡水消耗降 47.4%,综合能耗(标煤)降 50.6%,应用绿色技术 [7] - 数智化转型:各环节实施数智化改造 [7] 公司运营 成本控制 - 材料燃料:全方位压降各环节成本,建立标准化体系,提高能源效率 [9] - 销售物流:优化销售区域和渠道,降低销售、包装和运输成本 [10] - 劳务成本:减少业务外包和供应商数量 [11] - 费用管控:严控预算外行为,降低管理费用 [11] 股东回报 - 研究利用政策优化财务结构,待细则出台修订制度,探索多元化回报方式 [7][8][9] 大股东赋能 - 融入中国五矿管控体系,实现央企身份转变,业务协同,提升竞争力 [11] 战略规划 - 对接中国盐湖“三步走”战略,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升级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