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变器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逆变器出口:亚洲市场稳健,欧洲市场回暖
万联证券· 2025-04-22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逆变器出口环比明显回升,同比保持正增长,1 - 3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长6.06%;亚洲市场高景气,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国家户储需求回升,欧洲地区回暖;随着市场走向旺季,出口表现有望逐步回暖,新兴市场和欧洲需求有望持续回升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 - 2025年3月逆变器出口金额45.20亿元,环比增长39.37%,同比增长6.22%;累计出口金额121.52亿元,同比增长6.06%,市场表现稳定 [2][15] 各地区 亚洲地区 - 2025年3月对亚洲地区出口金额16.50亿元,环比增长38.10%,同比增长12.28%;对沙特、阿联酋、印度、巴基斯坦出口金额分别为0.09、0.99、3.25、2.86亿元,同比分别为 - 94.34%、+15.30%、+68.67%、+44.55%;亚洲市场高景气,新兴国家户储需求回升,中东大储项目放量,沙特出口金额3月波动大 [3][16] 欧洲地区 - 2025年3月对欧洲地区出口金额17.73亿元,环比增长63.70%,同比增长6.05%;对德国、荷兰、英国、波兰出口金额分别为4.46、7.10、1.09、0.32亿元,同比分别为 + 140.92%、 - 6.35%、+49.15%、 - 14.52%;欧洲市场回暖,国家出口表现分化 [4][26] 其他地区 - **北美**:2025年3月对北美地区出口金额2.07亿元,环比 + 135.64%,同比 + 26.39%;对美国出口金额1.60亿元,环比 + 106.17%,同比 + 43.52% [5][32] - **拉丁美洲**:2025年3月对拉美地区出口金额4.16亿元,同比 - 33.24%;对巴西、墨西哥出口金额分别为2.69、0.26亿元,同比分别为 - 46.50%、 - 24.61%,2025年以来持续同比回落 [32] - **非洲**:2025年3月对非洲地区出口金额3.63亿元,环比 + 9.87%,同比 + 83.03%;对南非、尼日利亚出口金额分别为0.91、0.63亿元,环比分别为 - 46.00%、+20.94%,同比分别为 + 50.50%、+51.25% [10][33] - **大洋洲**:2025年3月对大洋洲地区出口金额1.34亿元,环比 + 15.37%,同比 + 4.61%;对澳大利亚出口金额1.26亿元,环比增长12.24%,同比增长7.29% [33] 发货地 - 2025年3月广东、浙江、安徽、江苏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15.88、11.24、7.64、5.66亿元,环比分别为 + 38.56%、+51.84%、+31.81%、+22.23%,同比分别为 + 11.61%、+19.00%、 - 2.96%、+1.14%;春节后各地区出口金额环比回升,广东、浙江受益于户储市场回暖 [11][41] 投资建议 - 长期来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储能需求有望提升;欧洲市场有望回暖,美国市场有不确定性,新兴市场增长快,中东大储装机有望稳定增长;建议关注海外布局完善、市场地位领先的龙头个股 [12][46]
亮马组合|抓住交易机会,布局核心资产 (202504)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31 00:06
亮马组合更新 - 本期更新中信证券2025年4月金股组合 组合基于策略聚焦观点和行业研究精选推荐 遴选出的月度金股组合 [1][2] - 配置上建议从科技点火 供给侧反内卷 内续补短板角度 关注产业逻辑清晰的几大方向 包括国产算力 端侧AI 创新药 新能源 可选消费等 [1] - 也在红利 制造等方向选择了部分优质标的 以实现组合配置多元化 [1] 板块配置策略 - 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 包括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加征方式和范围的明朗 [3] - 从风险落地后的进攻方向上看 经过3月大幅调整且持续有催化的科技主题 因其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 预计会成为4-5月占优方向 [3] - 资金面角度 增量资金或来自前期高切低回补 仓位回补及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回流 [3]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领域建议延续端侧AI+国产算力的主线配置 特别是二季度迎密集新品发布催化的端侧AI 有望成为新一轮行情的主线 [3] - 医药领域关注政策持续鼓励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 [3] - 消费领域关注自下而上结构性机会 [3] - 也建议关注新能源(储能 逆变器)等相对滞涨品种 [3]
储能|需求改善释放估值弹性,逆变器配置价值凸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7 00:21
核心观点 - 逆变器板块近期情绪回温,市场交易逻辑聚焦于资金风格切换预期下的基本面拐点与估值修复 [1] - 海外大储景气度持续,欧洲渠道库存持续消解,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建议关注龙头低位配置机会及基本面见底标的 [1][3][4] - 长期行业逻辑并非通缩,构网型储能、AIDC等技术溢价将带动市场扩容,推动板块业绩与估值双升 [1][2] - 逆变器板块当前估值接近历史低位,4月业绩真空期具备高胜率配置价值 [1][6] 市场关注点与持续性 - 短期关注资金风格切换下的基本面拐点与估值修复,长期行业逻辑由技术溢价(构网型储能、AIDC)驱动市场扩容 [2] - 2024年逆变器板块受贸易环境及资金风格压制,估值接近历史低位;2025Q1海外大储景气持续,户储订单及出货提升推动基本面拐点 [2] - 德国财政支出法案刺激需求预期,行业情绪回温,但市场担忧价格下行风险 [2] - 技术溢价体现:国内新能源入市后储能空间打开,构网型储能渗透率提升带动产业链价格回温 [2] - 市场扩容动力:全球数据中心配储提供增量(华为2025年提出绿电+储能数据中心模式,FLUENCE披露美国40%储能订单与数据中心相关) [2] 海外大储景气与龙头配置 - 美国表前储能2024Q4装机创新高(3.4GW,同比+37%,环比+30%),2025年1-2月装机3.0GW(同比翻倍),EIA预测2025Q1装机4.3GW(同比翻两倍),全年装机18GW(同比+79%) [3] - 制造业回流与AI数据中心需求持续扩容美国大储市场,国内龙头企业业绩弹性有望超预期 [3] - 阳光电源当前PE估值低于15倍,即便剔除美国利润及中东份额缩减的极端情况仍具安全边际 [3] - 预计2025年美国/欧洲/中东大储装机40/15/10GWh,同比增速均达30-40%以上,国内企业海外份额扩大将带动盈利超预期 [3] 新兴市场与欧洲库存消化 - 2025年1-2月海关数据显示南亚、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出货高涨(印度同比+72%,巴基斯坦同比+63%,中东5国同比+58%),欧洲同比-13%但东欧需求放量(匈牙利同比+162%,乌克兰同比+24%) [4] - 欧洲渠道库存持续消解,2024Q4-2025Q1或出现阶段性补库存行为,二季度排产及出货有望显著修复 [4] - 政策刺激下德国或率先起量,启动欧洲光储复苏周期 [4] 投资策略 - 当前储能企业PE估值普遍低于历史30%分位,政策刺激与产业链修复将推动2025Q2后业绩改善 [6] - 重点推荐两类标的:1)超跌低估龙头;2)基本面见底弹性较大、二季度或迎业绩拐点品种 [6]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2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5 08:53
电力设备出口 - 2025年1-2月逆变器出口整体符合预期,亚洲地区同比增速较好 [3] - 变压器出口在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同比增速较快 [3] - 电表出口至非洲和南美洲地区表现较好 [3] - 高压开关出口欧洲、北美、南美同比增速较快 [3] - 电力设备出口具有持续性,当前标的估值较低,适合中长期配置 [3] 赤子城科技 - 2024年营收50.92亿元,同比增长53.9%,主要得益于泛人群社交业务后发产品表现强劲 [4] - 毛利润26.08亿元,同比增长51.4%,毛利率51.2%,同比下降0.9pct [4] - 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下降6.3%,剔除一次性投资收益后同比增速达36% [4] - AI技术赋能增长提速 [4] 华发股份 - 2024年营收599.9亿元,同比下降16.8% [5] - 房地产开发毛利率14.3%,同比下降3.67pct [5] - 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下降48.2%,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和资产减值影响 [5] - 销售均衡布局,投资缩量保质 [5] 钒钛股份 - 近期多个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开启招投标,包括云南永仁100MW/400MWh、中国尼龙城100MW/400MWh等项目 [6] - 全钒液流电池装机量预计2025年维持高增长态势 [6] - 钒电池装机大增叠加钢铁用钒好转,钒价有望触底回升 [6] 牧原股份 - 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 [7] - 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42.63亿元) [7] - 24Q4营收411.72亿元,同比增长47.61%,归母净利润74亿元 [7] - 增量降本空间再度打开 [7] 名创优品 - 2024年营收169.9亿元,同比增长22.8% [8] - 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5.4% [8] - 国内强化货盘管理,优化门店铺货精准度,通过LAND店强化品牌效应 [8] - 海外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全年海外门店净增超600家 [8] 汤臣倍健 - 2024年营收68.38亿元,同比下降27.30% [9] - 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下降62.62% [9] - 24Q4营收11.05亿元,同比下降31.99%,归母净利润-2.1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9] - 业绩承压,关注调整进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