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气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利润增长9.4% 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超八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9:16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7912.1亿 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1.2个百分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透露,工信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 增长工作方案,为机械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助力行业延 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9.4% 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罗俊杰介绍,上半年,机 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为稳定经济大 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数据显示,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 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的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 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 ...
多领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利好积聚经济“跃动”内生动力强劲
央视网· 2025-08-04 08:55
记者8月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 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 著。 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产业支柱地位稳固提升。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 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2%。 此外,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 点,为稳定经济大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 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12.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 8.3%、3.8%和7.6%。 罗俊杰表示,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提升 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综合判断,预计下半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 持基本稳定。 国家税务总局 ...
多领域上半年“成绩单”出炉,活力澎湃!利好积聚经济“跃动”内生动力强劲
央视网· 2025-08-04 08:11
央视网消息:记者8月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 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动能、新优势继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在新兴产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营业 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明显高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 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产业支柱地位稳固提升。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 的26.2%。 此外,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为稳定经济大盘、提振工业经济发 挥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 11.3%和12.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
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产业支柱地位稳固提升
快讯· 2025-08-04 08:11
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 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产业支柱地位稳固 提升,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 26.2%。此外,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 2个百分点,为稳定经济大盘、提振工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如此,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 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3% 和12.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在产品产销方面,在存 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机械工业产销形势整体好于 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比上年同期提高 7.4个百分点。(央视新闻) ...
机械工业上半年利润增长9.4%,战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03:1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2]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3和11.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细分行业增长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领涨,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2] -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订货额明显下滑 [5][6]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降幅为2% [6] - 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波动导致外贸订单收缩,企业接单风险加剧 [5][6]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出台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7] - 预计下半年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1][7] - 行业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7]
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2:20
人民财讯8月4日电,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 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 速分别为11.3%和12.2%,引领机械工业增长。 ...
神州答卷|活力、动力、创造力——解码数字里的黑龙江振兴新动向
新华网· 2025-08-02 03:53
文旅融合提振消费 - 黑龙江省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花费达1933.7亿元,同比增长25.8% [4] - 冰雪旅游全域持续火爆,2024至2025年冰雪季恰逢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 [4] - 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抚远举办,吸引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来宾参会 [6] -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占地40万平方米,包含6座啤酒大篷、9个特色啤酒花园及多元业态 [8] - 绥芬河跨境电商拥有1340家实体店和4650家线上商铺,去年网上零售额17.5亿元,零售量1.2亿件 [10] -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6.7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12] - 1月至5月全省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9%,拉动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0.8个百分点 [12] 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引入智能化生产线,部分环节加工效率提高300%以上 [12] - 上半年全省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27项,新增经济效益53.7亿元,同比增长5.0% [14]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项目在哈尔滨新区落地,推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 [14] -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5.5% [14] - 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8% [14] -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发布"人工智能CAPTAIN领航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双万兆网络深度融合 [15] - 哈尔滨绿电智算中心包含1350架智算机柜,园区规划实现200兆瓦服务能力,赋能政务、医疗等10大行业 [17] 农业科技创新 -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打造1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大豆长势喜人 [19] - 北大荒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施行大垄栽培、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 [21] - 黑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振兴发展,建设1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繁育基地 [21] -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4.2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1]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7.4万吨,同比增长4.5% [21] 对外开放与贸易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3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企业参展 [23] - 哈洽会吸引超100家科创企业参展,无人驾驶、商用卫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占比达15% [26] - 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1.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 [26]
热点思考 | 反内卷:为何需关注地方政府?(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01 16:03
本轮"反内卷"政策的核心变化 - 2025年中央财经委会议相比2015年更聚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等具体举措[2][9] - 政策要求从"五统一、一破除"调整为"五统一、一开放",新增"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对外开放"表述[11][12] - 2015年产能过剩源于上游产业过度投资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具有全局性特征[13] - 本轮内卷主要由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导致,表现为打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项目等[18] 地方政府陷入"内卷"的驱动因素 - 房地产下行压力显著,2021-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下跌39.7%,房地产投资累计下跌27.3%[29][34] - 隐性债务监管强化限制了基建投资空间,地方政府转向非地产工业和非基建服务业[32] - 土地财政退坡导致收支压力,2021-2024年土地出让收入累计下降44.1%[34] - 制造业税收占比达32%,增值税"生产地课税"机制促使地方政府推动全产业链本地化[37][42] - 对中央转移支付依赖度上升,2022-2023年新能源领域中央补贴达3579亿元[45] 地方政府"内卷"的具体表现 - 产业规划高度重合,医药生物、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出现在20个以上省份规划中[57][60] - 政策优惠力度比拼,制造业综合税负在各省差异显著(9.7%-30.1%)[70]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2020-2024年年均增长21.1%,部分省份达2019年3-4倍[72] - 汽车产业集中度下降,前十大集团产量占比从90.4%降至84.9%[72] - 新能源汽车地域分布剧变,广东、安徽等地产量增长显著[23] 中央可能采取的对策 - 短期内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严禁违法违规政策优惠[79] - 长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79] - 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10]
宁波12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6万亿元
中证网· 2025-08-01 12:19
宁波A股上市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宁波A股上市公司共计122家总市值1.36万亿元 [1] - 市值排名前十公司为宁波银行、公牛集团、拓普集团、宁波港、德业股份、雅戈尔、东方电缆、三星医疗、均胜电子和双林股份 [1] 行业分布 - 制造业公司100家占比81.97% [1] - 建筑业公司5家占比4.10% [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司4家占比3.28% [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司各3家占比均为2.46% [1] - 剩余7家公司分布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 [1] 交易所板块分布 - 上交所公司68家(主板63家科创板5家) [1] - 深交所公司50家(主板17家创业板33家) [1] - 北交所公司4家 [1] 地域分布 - 鄞州区27家 [2] - 北仑区19家 [2] - 余姚市17家 [2]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二十一)
证监会发布· 2025-08-01 10:13
山西证监局走访机制 - 山西证监局联合金融办、国资委及交易所深化分层分类走访机制,覆盖57.89%辖区上市公司(22家),解决29项问题中的44.83%(13项)[3][4] - 针对能源类上市公司煤矿开采审批问题协调地方能源部门,推动解决大股东债务纠纷导致的股权质押问题[3][4] - 强化合规宣讲,支持大秦铁路、山西汾酒等龙头优化分红机制,2024年辖区47家次公司分红482.27亿元,户均11.76亿元(全国第5),中期分红58.85亿元[4][5] - 14家公司回购16.02亿元,11家公司股东增持2.65亿元,2家获批1.74亿元再贷款,金利华电等启动重大资产重组[5] 辽宁证监局调研成效 - 宣讲"1+N"政策体系,62单并购重组中5单为重大资产重组,7家次公司使用9.85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7][8] - 9家成分股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6家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2024年分红(含回购)37.89亿元(同比+24.03%)[8] - 2025年协调解决17项问题,通过"接触式"监管通报共性问题,强化合规减持与廉洁从业要求[10][12] 内蒙古证监局走访成果 - 覆盖56%上市公司(16家),解决制造、能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与司法重整问题,推动1家公司化解重整风险[15] - 落实"国九条"政策,3家公司开展并购重组(2单重大),10家公司回购增持21.02亿元(6家使用17.8亿元再贷款)[16] - 22家公司预告分红205.62亿元(占比81%),1家完成"A+H"上市融资31.62亿港元,1家发行10亿元科创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