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与天然气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8月工业企业利润超预期高增 谁是“幕后推手”?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7:27
核心观点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大幅转正至20.4% 创2023年12月以来最高增速 但剔除低基数影响后实际增速边际放缓至-0.5% [1][2] - 利润高增主要受营收利润率改善驱动 而利润率改善与低基数效应密切相关 [1][5] - "反内卷"政策正在重构行业利润分配格局 上游行业响应迅速且改善显著 中下游行业仍存结构性困境 [7][12][13] 量价利润率拆解 - 工业增加值(量)支撑作用减弱 PPI(价)拖累减小 营收利润率成为利润增长主因 [1][5] - 成本费用占营收比重略有下降 但利润率改善主要源于低基数效应 [1][5] 行业反内卷四象限分析 - **第一象限(量价齐升)**:反内卷终极形态 通过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目前涵盖行业较少 [11] - **第二象限(量升价降)**:仍处内卷状态 医药制造和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处于增产不增收阶段 [11] - **第三象限(量价齐缩)**:反内卷下的行业收缩 电气机械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仍处存量消耗阶段 [11] - **第四象限(量缩价升)**:反内卷初显成效 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选等上游行业通过产能出清实现盈利修复 [11] 上下游利润表现分化 - 上游行业利润降幅从7月-12.7%收窄至8月-1.9% 为年内最佳表现 [12] - 中游行业(不含公用事业)利润增速保持稳定 7月8.9% vs 8月10.3% [12] - 下游行业表现平淡 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15.95% 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速-10.11% [13] 企业类型利润差异 - 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达50.0% 私营企业为13.2% [13] - 考虑两年平均复合增速后 国有企业仍保持11.0%正增长 私营企业为-5.5%负增长 [13] - 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响应更快的上游行业 利润改善幅度显著 [12][13]
重庆复兴油田页岩油井产量创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02:44
中化新网讯 近日,位于重庆市的江汉油田复兴油田兴页L213-6-1HF井,测试获日产油208立方米、产气 5.2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日产203.7吨的高产工业油气流,创复兴油田页岩油井产量新纪录。 江汉油田聚焦"缝控储量提升、工艺参数适配、缝网支撑优化"三大目标,深入推进"一体化"运行模式, 依托一体化压裂决策中心,持续动态优化压裂改造方案,并对施工质量、入井材料实施实时精准管控与 动态调整,取得了3项创新突破。压后监测评估表明,缝网复杂度提高30%以上,均衡度提升25%以 上,实现了改造均匀性与导流能力协同增强。该井刷新了复兴地区单井最多压裂段数、最大施工液量、 最高测试产能3项纪录。 兴页L213-6-1HF井位于重庆市忠县,是江汉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带拔山寺北向斜中区核 部的一口评价井。针对复兴地区超长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大等难题,江汉油田加强井身轨迹优 化、钻井过程中地质导向等工作,确保精准入靶。该井优质储层穿行率100%,实现了3035米水平段高 效钻进,钻井周期仅29.96天,创复兴地区最长水平段等多项钻井新纪录。 ...
风沙是独特的BGM 挥洒青春智慧端牢国家能源饭碗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20 04:48
项目规模与运营情况 - 顺北油气田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从最北端到最南端井区车程约6小时[4] - 拥有150多口深井 平均深度超过8000米 接近珠穆朗玛峰高度[1] - 智能化生产线包含7000多个控制点 每日处理3000多吨原油及400万立方米天然气[8] 团队构成与人员特征 - 团队平均年龄低于35岁 其中近80%成员为党员[11] - 员工常年在户外工作 工装因风吹日晒1个多月即褪色发白[10] - 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风沙天气超过200天 工作环境恶劣[10] 技术成就与运营管理 - 年轻团队参与两座油气处理站库建设及投产 成功应对系统组装精度挑战[6][8] - 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人以细致严谨著称 确保安全生产零失误[14][16] - 团队成功破解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获得强烈职业成就感[26] 人才发展与职业精神 - 多名90后技术骨干在项目中快速成长 五年内晋升至站长级管理岗位[6] - 员工秉持热爱石油行业的精神 认同艰苦工作的价值[23] - 将沙尘暴等恶劣环境视为工作背景音乐 体现乐观专业态度[27]
进入中海油平台拖航市场
齐鲁晚报· 2025-09-19 11:09
业务拓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功拓展中海油钻井平台拖航业务 新胜利二号平台顺利就位渤西井组[1] - 进入中海油市场后完成曹妃甸 秦皇岛 龙口 渤南等区块20口井钻完井服务[1] - 7项KPI指标达到A类钻井平台标准 连续4个月日费获取率保持100%[1] 作业能力与技术实力 - 拖航作业实现当天拔桩 当天拖航 当天就位 较原计划提前7天完成[1] - 就位位置精度极高 距离生产平台仅3.2米 在仅1天良好天气窗口内完成作业[1] - 作业前完成水文气象资料搜集 拖航方案制定 船舶验收及三大系统检查试验[1] 质量认可与行业评价 - 成功打成2口"百吨井" 获得甲方2次表扬信[1] - 甲方项目经理和钻井总监全程观摩作业并给予高度评价[1]
逐梦万里深地 ——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王春生
经济日报· 2025-08-30 23:20
核心观点 - 深地塔科1井成功完钻深度达10910米 创造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等多项工程纪录 [1] - 项目负责人王春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体系和技术攻坚 有效解决万米钻探过程中的世界级难题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 [1][4][9] 技术突破 - 在10289米深度成功处理严重井漏事故 采用80%高浓度堵漏浆配合带钻具作业 仅用2小时解决常规方案需数日完成的堵漏难题 [6][7][8] - 创新优化井身结构设计 将原大井眼方案改为小井眼 配合新型钻井液技术控制风险 为快速突破万米深度奠定基础 [9] - 突破万米后针对井下复杂问题 通过调整钻工具参数、更换钻井液和施工措施 成功破解技术难题 [9] 人才管理 - 建立"四梁八柱"技术人才体系 整合钻井、地质、钻井液、钻工具四大核心专业 形成8个专家委员会协同作战 [2][3][4] - 推行工程地质一体化模式 打破专业壁垒 通过日常协同机制促进跨专业学习与技术融合 [2][3] - 实施"二八"生产组织布局 上部地层用20%时间快速推进 下部地层集中80%时间攻坚克难 [4] 行业影响 - 项目于2024年3月4日突破10000米深度 标志着我国深地钻探正式进入"万米时代" [9] - 形成系列深地钻探新技术新方法 包括高浓度堵漏浆配方、小井眼钻井技术、超深井协同作业模式等 [7][9][10] - 培养出具备万米深井作业能力的技术团队 为后续超深井勘探开发积累人才储备 [10]
烽火淬炼“石油魂”
中国化工报· 2025-08-27 02:32
历史地位与工业遗产 - 公司前身延长石油厂和定边盐场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摇篮 拥有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 [1][5] - 两处国家工业遗产承载"埋头苦干 不怕困难"的精神 成为企业红色基因的象征 [1][13][25] 抗战时期生产贡献 - 1938年延长石油厂恢复生产 当年产出原油3527桶 汽油167桶 白蜡油856桶 [6] - 1939-1946年累计生产原油3155吨 汽油163.94吨 煤油1512.33吨 蜡烛5760箱 [10] - 定边盐场1940年产盐30余万驮(每驮150斤) 1941年增至70余万驮 [20] - 盐场组织26000余头牲口运输 解决260余万军民生活需求并换回紧缺物资 [20] 技术突破与设备创新 - 1939年自制木质钻机成套设备 采用冲击法钻井 日进尺仅1米多 [6][10] - 1941年"延19井"钻至160米处投产 日产量达1.6吨 被称为"起家井" [10] - 定边盐场创新"新式打盐法" 修筑盐坝800余块 盐田1094亩 打井108眼 [20] 现代产业规模与发展 - 定边盐化工公司拥有14个天然盐湖 总面积98平方千米 盐资源储量3101万吨 [26] - 原盐年产能20万吨 形成3大系列26种盐类产品 [26] - 2024年公司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 产业结构向"油气煤化电"多元化转型 [30] 精神传承与企业使命 - "埋头苦干"(毛泽东1944年题词)和"不怕困难"(毛泽东1943年题词)成为企业精神核心 [10][21] - 三代石油人传承精神 参与航空煤油装置改造等转型项目 [13] - 企业使命为"汇聚能源 延长价值" 目标成为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 [30]
胜利油田生产经营半年考交出亮眼“成绩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0:49
生产经营表现 - 产量运行创九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产能建设质量再创新高 [1] - 上半年超交原油1.26万吨,连续8年保持油气产量"箭头向上" [3] - 11家开发单位实现超产,东胜公司在国内上游效能对标排名中从28名跃升至第6名 [3][4] - 盈亏平衡点降至"十四五"以来最低水平,上市储量低油价下实现逆势增长 [1][3] - 专业化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率创历史最高水平,12家专业化单位中盈利单元较上年末增加13个 [1][7] - 70个区块实现全面盈利,高质量评价得分同比实现再提升 [1][7] 战略与管理措施 - 协同做实"大生产、大运行"机制,统筹推进高质量勘探、新区产能建设和老油田稳产工程,取得七个勘探新突破 [5] - 以全业务链价值创造为主线,以"一利五率"为抓手,统筹谋划低油价应对策略 [6] - 持续开展攻坚创效,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大降本减费、拓市增收、资源优化力度 [6] - 开发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优化转变,生产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智能决策转变 [8] - 实施"6335"发展战略和"1337系统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 [8] 技术创新与转型 - 建立油田首家线上地质工艺一体化技术决策平台,实现数智赋能与现场监督一体化融合 [7] - 页岩油项目新建产能27.2万吨 [7] - CCUS项目持续开展关键技术迭代升级,注气量同比减少0.2万吨,增油量同比增加1.2万吨 [7] - 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94兆瓦,度电成本同比下降0.02元/千瓦时 [7] - 部署油、气、水、电、热等18类资源、48项创效工程 [7] 未来规划与挑战 - 高质量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是底线,强化"三大计划"匹配运行 [11] - 启动实施应对低油价保效策略,预计油价将回归60-70美元/桶的震荡下行通道 [12] - 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巩固传统油气"第一增长曲线",加快开辟新能源、新业态等"第二增长曲线" [13] -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勘探大突破、油气稳增长、质效上台阶 [13] - 把科技规划作为头号专项规划,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3] - 加快推动数智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新能源、CCUS、数智油田等领域加强研究 [13]
四川盆地首个油田诞生 重庆页岩油助力中国能源“破冰”
搜狐财经· 2025-08-12 02:54
核心观点 - 四川盆地首个油田复兴油田正式诞生 标志着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 改写区域能源结构认知并具备全国性战略意义 [3][14][15] - 油田开发依托自主创新的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 成功攻克高黏土含量页岩油藏开采难题 形成可复制的"中国样本" [8][12][19] - 项目具备显著产业带动效应 将补强重庆石油化工产业链短板 并为中国页岩油技术及装备输出创造机遇 [15][16][22] 地质勘探突破 - 突破四川盆地"富气少油"传统地质认知 在复兴地区凉高山组页岩层发现轻质挥发性石油 [3][4][8] - 探明地质储量达2010.06万吨石油和123.52亿立方米天然气 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 [14] - 区域页岩油资源总量预估超10亿吨 四川盆地非常规石油资源量约17亿吨 [22] 技术攻关历程 - 2009年初期勘探因技术限制未实现经济开采 钻井10余口后暂缓 [6] - 借鉴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经验 形成水平井+体积压裂核心技术 钻井周期从133天缩短至30天 [7] - 创新研发陆相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实现钻井部署从概略撒网转向精准点穴 [9] - 针对高黏土含量(超60%)地层 采用定制钻头与钻井液体系 钻井周期大幅缩短 [10][11] - 应用超密切割+聚能造缝+复合转向+饱和加砂深度压裂技术 泰页1井测试获日产油58.9立方米、日产气7.35万立方米高产油气流 [12] 开发进展与规划 - 截至2025年7月复兴区块投产井35口 日产油超100吨 [22] - 计划"十五五"期间产量提升至50万吨 同步拓展中区南区亿吨级储量勘探 [23] - 当前效益开发油价门槛为65美元/桶 目标降至50美元/桶 [22] 产业与经济影响 - 终结重庆作为工业基地无油历史 缓解成品油完全依赖外调的结构性矛盾 [15] - 推动石油化工产业链本地化发展 潜在布局炼化项目及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 [15][16] - 技术装备成果具备国际输出潜力 已与沙特阿美等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22] 环保与可持续性 - 钻井废水回用率超90% 固废安全处置率达100% [18] - 规模化应用电动压裂技术 显著降低能耗与噪声 [18]
陕西延长石油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 让油田实现“逆生长”
人民日报· 2025-08-04 21:57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通过煤化工技术将煤炭转化为烯烃、聚烯烃等工业原料,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年产能达28万吨,用于生产太阳能光伏胶膜 [1] - 在油田开发中采用控速增渗注水技术,使油田采收率从13.7%提高到17.3%,实现稳产增产 [1] - 通过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每年注入36万吨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增产,同时减少碳排放 [2] 公司发展转型 - 公司从单一石油开采企业转型为油气煤多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2] - 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建成10余项全球首台(套)装置,包括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 [2] - 公司拥有4个科研机构、33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及2000余名科研人员 [2] 科技创新机制 - 聘任院士专家加入工作站,采用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支持中长期研发 [2] - 对首次许可或转让的科技成果,按合同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2] 财务与战略目标 - 2024年公司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达2014.6万吨,营业收入3900.13亿元,利润总额148.02亿元 [3] - 未来5—10年计划通过科技研发投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取得突破 [3]
美国至7月25日当周总钻井总数 542口,前值544口。
快讯· 2025-07-25 17:05
美国钻井数据 - 美国至7月25日当周总钻井总数为542口 [1] - 前值为544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