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搜索文档
外贸企业看过来!广东17项举措开启内外贸一体化“加速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4:55
广东省外贸企业拓内销支持措施 - 广东省推出17项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工作措施 涵盖优化市场准入服务 支持拓展内销市场 加强企业合规管理等六个方面 [1] - 措施包括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标准符合性自我声明 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通道等市场准入便利化安排 [1] - 活动现场设置内外贸检测认证服务对接区 出口产品转内销服务区等平台 提供面对面指导和答疑 [1] 检测认证服务联盟建设 - 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联合16家权威检测认证机构成立广东省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联盟 [2] - 8家认证机构发布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绿色通道服务承诺 [2] - 2786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 占全国13.23% [4] 标准认证对企业的作用 - 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是出口企业转内销必须获得的通行证 通过国际标准转化和技术评估可帮助企业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3] - 企业反馈政府部门推荐第三方质量技术服务机构 提供时效性佳 专业性强的解答 节省费用 [3] - 政府部门在标准认证 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包括资金援助和优惠贷款 [3] 内外贸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行动 - 支持检测认证机构融入国际互认体系 全省有3家IECEE-CB国际互认体系国家认证机构 占全国42.9% [4] - 建立广东省检测认证服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平台 收集发布内外贸产品技术标准 检测认证信息5000余条 [4] - 举办58期"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公益培训 培训企业管理人员5.4万人次 [4] 强制性产品认证优化 - 为160余家企业出口转内销产品出具360余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涉及家电 电子和玩具等16类产品 [4] - 通过绿色通道平均节省40%认证成本 缩短30%认证时间 [4] 粤港澳大湾区认证合作 - 粤港澳三地认证机构在农食产品 工业消费品等领域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35张 [5] - 获证产品在粤港澳上市 促进高品质产品在大湾区流通 [5] 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发展 - 全省71家企业的102个产品通过"同线同标同质"第三方评价认定或自我声明 [6] - 引导企业按相同标准生产内外销产品 [6]
年中展望 | 星火燎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09 14:22
产业蜕变与政策革新 - 2022年以来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地产链条对经济贡献趋势性下行,非地产基建相关行业增速保持在5%~6%较高区间,呈现产业"冰火两重天"现象 [8][10] - 转型压力集中在终端需求,导致PPI承压同时CPI表现更弱,中下游产能利用率降至73.5%明显低于上游79% [14][18] - 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比达16.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10%接近地产产业链比重,新动能渐成燎原之势 [43][47] - 2024年9月政策框架全面优化启动,赤字率首次突破3%达4%,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超1.6万亿,新阶段供给侧改革思路成型 [36][38] 外部冲击加速产业升级 - 关税1.0时期汽车产业从进口组装转向零部件国产替代和整车出口,手机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从20%升至50% [66][68] - 2025年低附加值消费品出口占比下降,新三样、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从13.1%升至22.7% [77][85] - 对美出口占比从19.1%降至14.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28.4%提升至36.6% [84][86] - 47%对美出口商品具有"难替代性",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供应链难脱钩行业 [107][117] 反内卷与服务业开放 - 反内卷政策站位提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关键任务 [151][152] - 涉及内卷行业民营公司占比超50%,将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政策淘汰落后产能 [159][161] - 服务业就业占比偏离趋势线,文体娱行业偏离达6个百分点,存在严重供给不足 [165][167] - 2025年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或从9.1%放缓至6.7%,服务业投资从负增长反弹至4.1%形成对冲 [177][178]
潮玩业务全球加速布局 全球玩具市场交易额年增超5%
快讯· 2025-06-09 09:59
全球玩具市场增长趋势 - 全球玩具市场规模从2019年6312亿元增长至2023年7732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 [1] - 预计2028年全球玩具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9937亿元 未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5.1% [1] - 市场增长动力来自玩具消费人群扩张和消费者对IP玩具偏好增长 [1] 中国玩具市场发展态势 - 中国玩具市场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受益于本土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和产品质量进步 [1] - IP商业化能力持续增强 新型玩具品类不断涌现推动市场发展 [1] - 供给端创新成为市场增长重要驱动因素 [1] 行业代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在潮玩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全球布局加速推进 [1] - 名创优品积极参与"出海"浪潮 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1]
靠奥特曼卡牌“收割小孩”的卡游二闯港交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8:49
公司概况 - 公司2024年营收超过100亿元,正在第二次冲刺港股上市 [1] - 主要产品包括集换式卡牌、人偶、其他玩具及文具,其中集换式卡牌是核心产品 [1] - 核心产品通过奥特曼、小马宝莉等热门IP盲盒设计,结合"收集欲"与"随机性",成为小学生群体的"社交硬通货" [1] - 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超90%消费者年龄不足15岁 [1] 财务与股权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 [1] - 2024年以几乎"0元送"方式向董事长、董事长姐姐及独立第三方个人赠送价值近18亿元的公司股权 [1] 市场表现与问题 - 有学生半年内消费近10万元购卡,家长花费200万元仍未能集齐目标卡牌 [2]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近5.6万条投诉中,90%涉及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 [2] - 一张稀有小马宝莉卡牌在黑市被炒至21万元,暴露市场投机乱象 [2] 业务风险 - 营收结构单一且依赖授权 [1] - 卡牌产品被指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业务面临合规风险 [1] - 卡牌抽卡机制被指具有"类博彩"性质,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赌博心理 [2] - 对赌到期在即,存在巨大回购压力 [1]
1500亿!国产“女明星”让河南首富换人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27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家族以208亿美元财富成为河南首富 在中国富豪榜排名第10位 为Top 10中最年轻富豪[2] - 公司市值突破3300亿港元 2024年股价上涨374% 2025年至今再涨185% 一年多累计涨幅超5倍[6] - 核心IP"Labubu"2024年全球爆火 年销售额超30亿元 带动公司业绩与估值飙升[6][9] IP运营 - 当前核心增长引擎为超级IP"Labubu" 获国际明星自发带货 包括韩国Lisa 泰国公主 贝克汉姆等[4][6] - IP运营模式包含盲盒机制(刺激复购) 社交货币属性(情绪价值) 多渠道推广(心智占领) 被称"塑料茅台"[7][8] - 公司拥有90多个IP储备 但存在单一IP依赖风险 早期依赖Molly 现阶段依赖Labubu[9] 行业现象 - 盲盒消费催生二级市场泡沫 普通款溢价2-3倍 联名款溢价达20-30倍 出现黄牛炒作现象[11] - 国际扩张成效显著 泰国新店遭疯抢 欧美市场出现抢购冲突[6] 发展挑战 - IP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关键 需持续孵化新超级IP替代Labubu 但爆款存在偶然性(Labubu培育5年才爆发)[9] - 需解决盲盒机制导致的审美疲劳 以及90多个IP的生态整合问题[12]
恒生指数收盘涨1.63%,恒生科技指数涨2.78%,布鲁可涨约22%
快讯· 2025-06-09 08:14
市场表现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 74%,较4月低点累计涨幅达21%,进入牛市[1] - 新消费概念股普遍上涨,蜜雪集团涨幅约5%,泡泡玛特涨幅约2%[1] - 科技股表现强劲,快手涨幅约6%[1] - 半导体板块多数上涨,中芯国际涨幅约5%[1] - 中国稀土股价大幅上涨60%[1] 行业动态 - 新消费行业呈现整体上行趋势,头部企业蜜雪集团和泡泡玛特领涨[1] - 科技行业持续回暖,短视频平台快手涨幅显著[1] - 半导体行业复苏明显,龙头企业中芯国际涨幅突出[1] - 稀土行业异动,中国稀土单日涨幅创近期新高[1]
进军AI玩具?泡泡玛特相关人士:没听说过
快讯· 2025-06-09 07:58
市场传闻与公司回应 - 市场传闻称泡泡玛特(09992 HK)计划进军AI玩具领域 [1] - 公司相关人士明确否认该传闻 回应称"没听说过" [1]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未就AI玩具业务发布任何官方信息或战略规划 [1]
85后王宁,河南新首富
盐财经· 2025-06-09 04:48
河南首富更替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超越牧原股份秦英林163亿美元 成为河南新首富 [2][5] - 王宁持有泡泡玛特48.73%股权 按3288亿港元市值计算持股市值约1467亿元人民币 [4][9] - 此前河南首富为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 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其财富为1300亿元 [6] 泡泡玛特业绩与股价表现 - 2024年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同比增长185.9% [12] - 截至6月6日股价244.8港元/股 总市值3287.52亿港元 年内涨幅达174% 2024年初至今涨幅超11倍 [7] - 旗下四大IP营收均超10亿元 其中Labubu所属THE MONSTERS IP营收30.4亿元 同比暴增726.6% [12] Labubu IP全球爆火现象 - Labubu第三代产品发售引发全球抢购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单日排名跃升114位 [14] - 联名款被炒至天价 如Vans联名款标价超28000元 米兰时装周限定款售价12989元 [14] - 海外门店排队成常态 伦敦门店日均客流量2000-3000人 热门商品常被秒空 [16][19] 全球化扩张策略 - 海外重点转向欧美市场 英国已开5家专卖店 进驻Hamleys等顶级渠道 计划继续增开 [16][19] - 盲盒玩法形成文化输出 TikTok等平台二次传播助推 消费者认为"不关注就落后于时尚" [20] - 严格管控稀缺性 拒绝过度代理申请以维持IP价值 泰国等地曾出现断货 [21] 创始人背景与愿景 - 王宁1987年生于河南 2010年23岁时创立泡泡玛特 目标打造全球影响力潮流文化公司 [11] - 提出"品牌价值观"理念 强调创新精神与时间积累 推动中国潮玩文化出海 [11] - 摩根大通预测THE MONSTERS系列2027年销售额将达140亿元 [19]
不惧下调评级,港股新消费赛道迎重磅“援兵”?蜜雪等明星股今日集体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4:19
蜜雪集团股价表现与评级变动 - 蜜雪集团6月9日早盘大涨超9%,带动古茗涨超7%、布鲁可盘中大涨18% [1] - 股价大涨主因被纳入沪股通港股通标的名单,南向资金可买入形成短期利好 [1] - 蜜雪集团自3月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从招股价202.5港元最高涨至618.5港元,涨幅达205% [2] - 美林和瑞银上周下调蜜雪评级至"跑输大市"和"卖出",主要因估值过高和海外业务受挫 [2] - 当前动态市盈率44倍,PEB 2.2倍高于行业平均1.9倍,海外同店销售下降35%且未见复苏 [2] - 国信证券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03.3-635港元,预计未来5年门店达10万家(国内6.5万+海外1.5万+幸运咖1.5-2万) [3] 港股通纳入影响 - 蜜雪集团、古茗、布鲁可6月9日起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买入 [1][4] - 纳入后板块集体上涨:布鲁可一度涨近20%,古茗涨超7%,泡泡玛特涨超2% [4] - 短期带来流动性支持,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公司基本面,如泡泡玛特纳入后仍长期下跌 [4] 行业估值与解禁压力 - 港股新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偏高,近期出现多空分歧 [4] - 限售股解禁将成重大考验:毛戈平6月10日解禁,老铺黄金6月28日,布鲁可7月10日,古茗8月12日,蜜雪集团9月3日 [5][6] - 解禁影响与前期涨幅正相关,建议投资者在解禁前后谨慎参与 [6]
跌了别慌,太阳落下有月光
格隆汇· 2025-06-09 02:33
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未出现"五穷六绝"现象 上周一在没有南下资金支持下恒生指数从跌3%强势反弹 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良好 [1] - 富时中国50指数宣布将纳入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股价突破1000港元成为港股最贵股票 腾讯退居第三 [4] - 新消费概念股表现突出 布鲁可 古茗等加速上涨 老铺黄金 蜜雪集团 泡泡玛特 毛戈平等年初至今涨幅均超100% [4] 港股市场数据 - 2024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23亿港元 显著高于2024全年日均1318亿和2023年日均1049亿港元 [2] -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明显 去年9月至今已有8家A股公司赴港IPO融资981亿港元 近50家A股公司计划跟进 三花智能 海天味业即将上市 [2] 新股表现 - Circle作为"稳定币第一股"上市首日两度熔断 收盘涨幅达168% [6] - 港股打新市场METALIGHT和容大科技表现平淡 获配数量有限 [8] - 新股投资策略应注重胜率而非单次结果 建议采用"狮子策略"保持大部分时间观察 仅对少数优质机会全力出击 [8] 行业趋势 - 稳定币领域展现潜力 合规稳定币公司因具备全球支付 实时结算和低成本优势而最具想象力 [6] - 加密货币市场中Coinbase模式类似赌场 比特币具有稀缺性但波动率高 稳定币充当交易筹码角色 [6] 投资策略 - 优质投资机会需满足市场情绪 资金面配合 标的地位突出 估值折让和未来想象空间等多重条件 [9] - 投资决策应基于部分确定性(透视部分骰子)而非追求完全确定性 避免因过度自信导致重大损失 [9] - 投资结果受概率和运气双重影响 需区分判断错误与运气不佳的情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