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开放

搜索文档
海淀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7.66亿美元,连续7年居全市首位
新京报· 2025-09-11 12:43
2024年,海淀实际利用外资17.66亿美元,连续7年居全市首位。9月11日,记者从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 交易会新闻中心举办的海淀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海淀区商务局局长罗飞介绍,五年来海淀区不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 略,"两区"建设多项关键数据位居全市前列,已经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2025年8 月,累计新增"两区"项目2982个,落地出库项目2097个,外资项目入库、出库数量均位列全市首位。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作为首都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以"科技创新+服 务业开放"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在高质量开放平台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已构建起由企业加速驿 站、"人才E+"工作站、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离岸贸易服务中心等组成的科技服务体系。海淀组团着力 打造"数智自贸""创新自贸"特色开发品牌,开展"自贸会客厅"系列沙龙,建立重点外资企业服务群,招 募创新发展投资伙伴,招商渠道进一步拓宽。 人工智能领域现有企业超1900家 据介绍,海淀区经济基础雄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连续四年全市第一,位列"投中2024年度中国 最具创投价值城区 ...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8.30-9.5)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06 16:03
热点思考 - 2026年发达国家或将迎来新一轮宽财政共振 美欧日谁更积极将影响明年经济增长格局[4] - 8月经济呈现"外需韧性、内需偏弱"特征 需求分化背后存在新变化[5] 高频跟踪 - 8月PMI显示供给收缩预期继续提振价格 但实际生产仍偏强 需关注反内卷政策效果[6]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事件引发金银价格共振大涨[7][8] - 国内工业生产持续分化 基建开工持续回暖而地产成交偏弱[8] - 服务业开放聚焦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医疗康养、金融等领域 2001年起历经探索期、创新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10]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46期讨论内需的"温度"问题[18] - 周见系列第47期探讨9月市场风险偏好变化[15] - 洞见系列第89期分析服务业开放新机遇[4] - 洞见系列第90期比较美欧日财政政策积极性[4] 美联储官员观点 - 达拉斯联储主席Lorie Logan表示9月季度末货币市场可能面临暂时性压力 美联储有空间继续缩表 属鹰派立场[8] - 里士满联储主席Thomas Barkin预测FOMC将适度调整利率 属鸽派立场[8] - 纽约联储主席John Williams预计GDP增长放缓至1%-1.5% 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 属鸽派立场[8] - 理事Christopher Waller认为9月降息幅度无需超过25个基点 货币政策具有适度限制性 属鸽派立场[8] - 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认为很快将重新调整货币政策 关税相关价格上涨将是一次性 属鸽派立场[8]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8.30-9.5)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06 04:48
热点思考 - 2026年发达国家或将迎来新一轮宽财政共振 美欧日谁更积极将影响明年经济增长格局[4] - 8月经济呈现"外需韧性、内需偏弱"特征 需求分化背后存在新变化[4][5] 高频跟踪 - 8月PMI显示供给收缩预期继续提振价格 但实际生产仍偏强 需关注反内卷政策效果[6]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金银价格共振大涨[7][8] - 国内工业生产持续分化 基建开工持续回暖而地产成交偏弱[8] - 服务业开放聚焦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医疗康养、金融等领域 2001年起历经探索期、创新期和深化期[9][10]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46期讨论内需的"温度"及美国关税成本承担问题[14][18][19] - 周见系列第47期探讨9月市场风险偏好变化[14][15] - 洞见系列第89期聚焦服务业开放新蓝海[4][19] - 洞见系列第90期分析美欧日财政政策竞赛[4]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8.23-8.29)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30 16:02
深度专题 - 服务业开放成为政策重点 国务院提出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和服务进口带动本土服务业发展 后续开放可能集中在多个行业 [7] 热点思考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显示美国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1.2% 仅为2024年的一半 主要由于消费支出放缓 [11] - 非农就业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放缓至仅3.5万个 低于2024年的每月16.8万个 [11] - 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弱 移民数量急剧下降导致劳动力增长显著放缓 劳动力参与率近几个月也有所下降 [11] - 7月PCE同比2.6% 核心PCE同比2.9% 核心商品CPI反弹至1.1% 住房服务通胀下行 非住房核心服务通胀与历史2%基本相符 [11] - 关税通胀效应清晰可见 预计未来几个月继续累积 但影响可能是相对短暂的一次性物价水平变动 [11] - 美联储政策立场谨慎行事随机应变 在通胀上行和就业下行风险并存中取得平衡 没有预设路径 [11] - 社保制度改革可能是"十五五"期间重点推进领域 当前体系面临人口结构快速变化压力 [13][14] - 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可能出现"强弱切换" 需关注哪些领域存在隐忧哪些领域韧性较强 [17] 高频跟踪 - 美欧日制造业PMI出现反弹 美国扩大钢铝关税 [19] - 国内暑期人流持续高位 工业生产有所回升 基建开工延续改善 港口货运量保持韧性 [21] - 全国247家钢厂盈利率本周小幅下行 [22]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延续回升 但更多与低基数有关 成本压力仍在高位 [23] - 利润增速结构显示成本约束边际改善 [23] 经济韧性分析 - 经济增长存在"隐忧" "两新"透支效应显现 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仍在继续 [25] - 服务业景气或接棒制造业 受"两新"需求影响的制造业景气回落 而服务业产需韧性较强 [25] - 出口可能有"超预期"空间 出口强劲主因或非抢出口 而是外需与份额改善 后者有再提升可能 [25] 电话会议 - 第46期电话会议讨论内需的"温度" [29] - 第45期电话会议聚焦Jackson Hole [31][32]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8.23-8.29)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30 04:04
深度专题 - 服务业开放成为政策焦点 国务院提出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并以服务进口带动本土服务业发展 后续开放可能集中在金融 教育 医疗等行业 [7] 热点思考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转向鸽派 指出2025年上半年美国实际GDP增速放缓至1.2% 仅为2024年同期的一半 主要因消费支出放缓 [10][11] - 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弱 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放缓至3.5万个 大幅低于2024年的16.8万个 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11] - 通胀方面7月PCE同比2.6% 核心PCE同比2.9% 关税的通胀效应已清晰可见 但预计影响相对短暂 [11] - 社保改革可能成为"十五五"重点推进领域 中国社保体系经历从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转型 加速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等阶段 [13][14][19] - 经济增长动能或现强弱切换 下半年需关注"两新"透支效应及地产拖累 但服务业产需韧性强 出口存在超预期空间 [17][18][27] 高频跟踪 - 海外制造业PMI反弹 美国扩大钢铝关税 [21] - 国内暑期人流持续高位 工业生产有所回升 基建开工改善 港口货运量保持韧性 [23]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延续回升 但更多与低基数有关 成本压力仍在高位 钢厂盈利率本周小幅下行 [24][25][26] 电话会议 - 举办多场专题会议 包括聚焦内需温度的"周见"第46期和讨论Jackson Hole的"周见"第45期 [31][33][34] - "洞见"系列召开美联储政策展望及社保改革破局点等主题会议 [6]
深度专题 | 服务业开放:新蓝海、新征程——“服务业开放”系列之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8-28 16:08
文章核心观点 -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发展放缓但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开放将聚焦电信数字产业、医疗康养和金融等领域,通过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2][6][7][8] 为什么要关注服务业开放 - 服务业占比提升是经济发展自然规律,法国和韩国人均GDP从1万增至3万美元时服务业占比分别提升17.8和8.4个百分点 [3][10] - 人均GDP1-3万美元且城镇化率达70%时,服务消费占比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 [3][13] - 2017-2024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滞缓,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速度放缓,服务消费占比2024年才超2019年水平,人均服务性消费额较疫情前趋势线缺口达1923元 [3][27] - 服务贸易占GDP比重2024年仅0.7%,未回到2014年1.0%的高点 [33] - 2023年以来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从80%以上分位数降至65%,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增长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 [4][36][40] 我国服务业开放经历阶段 - **2001-2012年政策探索期**:以履行WTO承诺为核心,第三产业FDI中房地产、批发零售和租赁商务服务增幅分别达190.0亿元、82.9亿元和82.1亿元 [5][53] - **2013-2020年制度创新期**:通过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扩大开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业投资规模分别增长248.8亿元、196.6亿元和167.4亿元 [5][60] - **2021年后全面深化期**: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扩围至20个,申请加入CPTPP,2022-2024年计算机编程、仓储业、电影视频等领域开放力度增强 [6][65][68] 未来服务业开放重点领域 - 电信及相关数字产业:放开互联网外资持股限制(如VPN业务股比≤50%)、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建立数据跨境"监管沙盒" [8][84] - 医疗康养:放宽境外医疗专业人员短期执业、支持生物技术开放(如基因细胞治疗数据库、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8][88] - 金融:扩展金融机构展业范围、提升资本账户流动便利度(如深化QFLP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8][90] - 对标CPTPP等高标准规则: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低于CPTPP负面清单模式,需在金融、电信、数字贸易等领域缩小差距 [7][75][77] - 当前开放度较低领域:会计税务(STRI指数0.68)、文化(节目制作0.64)、电信(0.60)等行业限制指数较高 [7][81]
“服务业开放”系列之一:服务业开放:新蓝海、新征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11:14
服务业开放背景与现状 - 服务业占GDP比重随经济发展提升是经济规律,法国和韩国人均GDP从1万增至3万美元时服务业占比分别提升17.8和8.4个百分点[1] - 2017-2024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放缓,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2017年后增速与名义GDP趋同,服务贸易占GDP比重2024年仅0.7%仍低于2014年的1.0%[2] - 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额较疫情前趋势线缺口达1923元,服务消费占比46.1%仅略超2019年45.9%水平[2] - 2023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大,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从80%分位降至65%分位,2024年指数降至0.23[2] - 旅行开放措施见效,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增长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2] 开放历程与政策演进 - 2001-2012年服务业开放探索期,第三产业FDI中房地产、批发零售和租赁商务服务增幅分别达190.0亿、82.9亿和82.1亿元[3] - 2013-2020年制度创新期,租赁商务服务、科学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业投资规模分别增长248.8亿、196.6亿和167.4亿元[3] - 2021年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服务业开放试点城市扩围至20个,并申请加入CPTPP和DEPA[4] - 2022-2024年计算机编程信息服务、仓储业、电影视频节目等领域开放力度增强,STRI指数下降0.06、0.05和0.04[4] 未来开放重点领域 - 电信服务及数字产业开放聚焦互联网外资持股限制、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和数据跨境流动[5] - 医疗康养领域开放侧重境外机构人员来华展业限制放宽和生物技术扩大开放[5] - 金融领域开放扩展金融机构展业范围和资本账户交易便利度[5] - 会计税务、文化、电信等行业开放度较低,2024年STRI指数分别达0.68、0.64和0.60[5] - 中国与美国服务业开放度差距显著,文化产业差距最大(节目制作广播活动STRI高0.52)[5]
深度专题 | 服务业开放:新蓝海、新征程——“服务业开放”系列之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8 09:47
服务业开放的经济规律与现状 - 服务业占比提升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主要经济体在人均GDP从1万美元增至3万美元阶段,服务业占比显著提升,法国和韩国分别提升17.8和8.4个百分点 [3][10] - 人均GDP在1-3万美元且城镇化率达70%时,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年均提升约0.6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额占GDP比重也趋于上升 [3][13][22] - 2017-2024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滞缓,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速度放缓,服务消费占比2024年才超过2019年水平,人均服务性消费额较疫情前趋势线缺口达1923元,服务贸易占GDP比重仍未回到2014年水平 [3][27][33] 服务业开放的政策演进 - 2001-2012年为政策探索期,以履行WTO承诺为核心,第三产业FDI中房地产、批发零售和租赁商务服务增幅分别达190.0亿元、82.9亿元和82.1亿元 [5][53] - 2013-2020年进入制度创新期,通过自贸试验区和负面清单扩大开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计算机和软件业投资规模分别增长248.8亿元、196.6亿元和167.4亿元 [5][60] - 2021年起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强调制度型开放和高水平开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扩围至20个,并积极对接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6][65][68] 当前开放举措与成效 - 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将统一大市场要求改为"五统一、一开放",新增对外开放表述 [4][35] - 2023年以来服务业开放举措深化,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从80%以上分位数降至65%,旅行出口2024年达2831.2亿元,同比增长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 [4][36][40] - 旅行项放开体现在经济数据中,202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9亿元,同比增长77.7%,入境游对社零增长贡献约0.7% [40][49] 未来重点开放领域 - 未来开放或集中在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医疗康养、金融等领域,电信开放聚焦外资持股限制、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互联互通 [8][84] - 医疗康养领域开放侧重放宽境外机构来华展业限制和支持生物技术扩大开放,金融领域开放扩展金融机构展业范围和提升资本流动便利度 [8][88][89] - 需对标CPTP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在数字贸易、数据流动等领域与DEPA存在差距,后续数据开放要求或以DEPA为参考 [7][77] 行业开放度国际比较 - 2024年中国STRI指数中会计税务、文化、电信等产业开放度较低,会计税务STRI值高达0.68,节目制作和电信业分别为0.64和0.60 [7][81] - 中国与美国STRI指数差距为0.05,主要差距集中在文化产业如节目制作和广播活动(差0.52)、电影视频电视节目活动(差0.39)等领域 [7][81] - 开放度较高领域为批发零售、建筑业和装卸业,STRI指数分别为0.14、0.18和0.20 [81]
五年来北京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8000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7 07:51
服务业开放创新 - 北京市五年来累计实施400多项创新任务[1] - 构建梯度式制度创新体系 聚焦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开放[1] - 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1] - 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1] 政策成果与推广 - 累计实施70多项突破性政策[1] - 超过80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1] - 推出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首创政策[1] 外资企业增长 - 五年来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1]
王文涛《学习时报》刊文: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 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快讯· 2025-07-18 06:32
服务业开放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1] - 及时总结评估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开放路径和实践案例 [1] - 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有序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1] - 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参与创业投资 [1] - 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 [1] - 引导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有序规范实施战略投资 [1] - 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资本市场 [1] 外资准入管理 - 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 [1] - 持续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措施 [1] - 在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 [1] - 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 [1] - 确保外资企业在已开放领域"既准入又准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