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合成生物A股突发!688089,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终止公告 - 嘉必优于2025年8月29日宣布终止收购欧易生物63.21%股权的交易计划 [2][4] - 终止原因为未就交易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4][6] - 公司表示不承担违约责任且经营活动不受重大影响 [6] 交易方案细节 - 最初拟收购欧易生物65%股权后调整为63.21%股权 交易对方从14名减至13名 [7] - 调整后方案为发行2977.29万股(每股19.29元)加现金支付 总交易价格8.306亿元 [7] - 资产评估增值率达441.23% 交易完成将新增商誉7.21亿元 占2024年9月末总资产的43.3%及净资产的47.21% [7] 股价表现与时间线 - 自2024年10月29日公告重组后 股票复牌日(11月12日)录得20%涨停 截至2025年8月30日股价累计上涨近40% [2] - 2025年3月20日通过调整后重组议案 4月9日收到交易所问询函 6月11日再次调整业绩补偿条款 [7][8] - 最新股价报28.82元/股 总市值49亿元 [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嘉必优为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ARA、藻油DHA等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8] - 欧易生物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 处于嘉必优产业链上游 [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9.01%) [8]
探寻“零糖”风潮背后:一颗玉米的“甜蜜”新生
齐鲁晚报· 2025-08-30 12:19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 中国市场以73%份额主导全球供应 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1] - 中国饮料消费者中75%受访者出于健康考量选择代糖产品 减糖需求驱动食品产业变革 [1] - 赤藓糖醇凭借天然与安全特性成为代糖优选 存在于蘑菇葡萄等天然食物中 获WHO/FDA/EFSA等国际权威机构安全认证 [5][6] 公司技术与生产优势 - 公司具备年17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 实现从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生产 涵盖淀粉糖/赤藓糖醇/氨基酸等多元化产品 [3] - 通过菌种诱变与工艺优化 将赤藓糖醇发酵温度提升2℃ 转化率提高5% 生产能耗降低30% 实现废水废菌体资源化利用 [7] - 采用先进膜分离与纯化技术 产出纯度99%以上赤藓糖醇晶体 建立智能化发酵监控体系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3][7] 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 赤藓糖醇具有零热量/不参与血糖代谢/高耐受性/抗龋齿特性 被认定为唯一无每日摄入限制(ADI)的天然代糖 [6] - 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行业 客户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雀巢/联合利华/巴斯夫/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 [6] - 新一代天然代糖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仅蔗糖10% 不引起血糖波动 已于2025年7月获中国新食品原料批准 [9] 研发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公司组建近200人研发团队 含院士/国家杰青/博士 建立四级联动研发体系与智能化发酵工程技术体系 [7] - 在阿洛酮糖领域获山东省工信厅立项 开发高酶活菌株并拥有5项核心发明专利 拓展肠道益生元/功能性氨基酸等方向 [9] - 通过玉米原料多元化产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涵盖膳食纤维/有机酸等生物制品 [3]
湖北宜昌:向“绿”向“新”要未来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2:17
核心观点 - 宜昌市通过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 实现GDP跃升为湖北省内榜首及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展现城市发展活力 [1] 算力产业发展 - 宜昌市点军区北斗产业园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计划2026年1月全面竣工 [2] - 青葵智造计划投资8700㎡华中星曜云智能实验基地 专注化学医药与新材料领域AI与机器人技术解决方案 [2] - AI技术提升医药化工企业研发效率 上海实验室案例显示新发现周期从数月缩短至一个月 [2] - 湖北省政策支持宜昌创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 引导全省新建数据中心向宜昌集中 [2] - 宜昌地处全国8个算力枢纽几何中心 至各节点时延低于15毫秒 三年来建成智算3500P 在建算力11600P居全省第一 [3] - 2024年大数据和算力产业产值达734亿元 预计年底突破千亿元 [3] - 点军智算中心5个月内实现300P算力全消纳 采用按需定制季度滚动签约机制 [4] 东部产业新区建设 - 东部产业新区定位"双碳引领 枢纽赋能 强产兴城" 计划再造一个产业宜昌 [6] - 形成四大产业集群:现代化工集群(宜化) 新能源电池集群(邦普) 生物制造集群(安琪) 硅碳负极材料集群(和远气体) [6] - 宜化集团将6家企业搬迁至高新区 产品种类从15种增至40种 工业产值从190亿元增至460亿元 利税从6.2亿元增至55亿元 [7] - 新宜化工55万吨/年氨醇项目集成21项行业新技术 吨氨耗煤降200kg 耗电降1500度 年节标煤11万吨 [7] - 智能控制使用工人数减少80% 二氧化硫排放下降80% 废水排放减75% 吨液氨成本降约1300元 [7] - 2025年计划投产6个在建项目 今年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2%居全市第一 [7][8] 根植型企业培育 - 宜昌有机硅产能全国第二全球第三 草甘膦农药主要出口美洲 电子化学品打破日韩垄断 [9] - 东阳光建成国内最大冬虫夏草人工抚育基地 磷酸奥司他韦销量全国领先 [9] - 安琪酵母成为全球第二大酵母企业 在33个国家设厂 全球市场占比超20% 国内占55% [9] - 东阳光集团累计投资超240亿元 安琪酵母建设五个园区后引进华东医药等企业 牵头建设湖北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 [9] - 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达6191亿元 今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 [9] 城市发展规划 - 注重结合资源禀赋制定长远规划 如《宜昌市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10] - 通过绿色制造体系推动转型 在高端磷化工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 [11] -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 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1]
华恒生物上半年实现营收14.8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0: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5亿元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6867.33万元,同比增长8.40%,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新增发明专利6项及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84项和实用新型专利80项 [1] - 技术储备覆盖菌株构建、发酵控制、分离提取、母液产物回收等生物制造全流程 [1] 技术发展策略 - 通过"生物+AI"技术融合与生产柔性改造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1] - 形成"研发投入-技术转化-产业应用"闭环发展模式 [1] 产品结构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丙氨酸系列/L-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维生素系列(D-泛酸钙/D-泛醇/肌醇)、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3-丙二醇/丁二酸)及其他产品(苹果酸/熊果苷)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植物营养等领域 [2]
广东:支持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培育、拓展新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8:27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建立新赛道培育发展工作机制 聚焦前瞻技术突破和产业动态挖掘 [1] - 方案明确抢抓新赛道投资热点 通过系统推进产业交叉融合和技术迭代 形成一批新的投资增长点 [1] - 支持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培育和拓展新赛道 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多种模式快速聚集企业项目落地 [1] 重点发展产业领域 - 近期重点瞄准固态电池、石墨烯、碳纤维、灵巧手、AI眼镜、AI玩具、AI手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康复辅助器具、医疗机构制剂、智能传感器、光芯片、6G移动通信设备、稀有金属及稀土功能材料、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游艇等前沿技术和产品 [1] -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装备、新材料、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智能终端等产业 [1] 工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 建立"前瞻识别—科学决策—快速响应—持续提升"的新赛道培育发展工作机制 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发布新赛道产业和产品目录 [1] - 借助各类招商活动、展会等平台契机招新引新 快速聚集一批企业(项目)落地布局 [1]
华恒生物(688639):新项目增量释放 “生物+AI”技术融合平台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2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2亿元,同比增长56%,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 [1] - 氨基酸板块营收10.57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3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维生素板块营收0.8亿元,同比下降5%,毛利率1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赤峰基地2025年上半年营收6.66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加0.53亿元 [1] - 缬氨酸价格13.7元/公斤,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9%,价差7828元/吨,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15% [1] - 核心产品产销量快速增长是营收增加主因,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缬氨酸和肌醇价格下滑,使毛利率承压 [1] 战略发展 - 公司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引进专业人才,探索AI技术在合成生物领域及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2] - 拟投资3.9亿元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推进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 [2] - 通过"生物+AI"战略整合菌株平台、工艺放大体系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实现技术到产品的快速转化 [2] 未来展望 - 中长期缬氨酸价格有望逐步修复,因国家豆粕减量替代政策的重要性 [1] - 氨基酸和生物基新材料单体产能稳步释放,公司业绩成长可期 [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3.8亿元和4.5亿元 [3]
155亿!丰原绿色零碳生物制造项目落户!氨基酸、生物材料、生物能源三大版块!
项目投资 - 丰原集团与内蒙古开鲁县签订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55亿元[2] - 项目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三大板块[2] - 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60亿元 利税30亿元 安置就业3500人[2]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以淀粉糖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制造技术[4] - 掌握以秸秆制糖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4] - 拥有四大创新平台技术:秸秆纤维素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 三大生物基材料平台技术 三大生物能源制造技术 生物基材料下游开发应用技术[4] 战略布局 - 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 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4] - 合作将增强开鲁县在绿色制造和生物经济领域的竞争力[4] - 项目完美契合国家"双碳"目标[4] 产品体系 - 公司重点发展生物化学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 生物医药四大类生物基绿色产品[4] - 生物基材料应用涵盖生物纤维 生物塑料 绿色建材 油漆涂料 胶粘剂 生物皮革 发泡材料 弹性体等领域[4]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同比下降30.30% [3] - 研发投入为6867.33万元,同比增长8.4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1% [16] 主营业务与行业发展 - 公司属于生物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 [3] - 生物制造行业预计2030年将占化学品和工业产品的35%,生物经济贡献率达39% [3] - 精准营养和豆粕减量替代政策推动氨基酸需求增长 [5] - 合成生物学技术推动维生素行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升级 [6] - 生物基新材料单体(如1,3-丙二醇、丁二酸)具有低碳环保优势,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足迹比石化基材料平均降低45%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首次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和L-缬氨酸 [11] - 新增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产业化投入,与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成立产业联盟 [8]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苹果酸/色氨酸、丁二酸/L-缬氨酸/肌醇的柔性生产 [8] - 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发明专利84项 [16]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深化与国际客户(如巴斯夫、诺力昂、味之素)和国内客户(如华海药业、牧原股份)的战略合作 [12] - 在Vitafoods Europe推广绿色创新原料,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9] - 境外资产占比5.23%,主要销售以美元和欧元结算 [24] 研发与创新战略 - 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推进"生物+AI"技术融合,整合菌株平台和工艺放大体系 [10] - 研发人员数量286人,占公司总人数13.42%,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9.16% [16] - 与中科院天工所、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产学研合作 [13] 产能与投资布局 - 在建项目包括赤峰基地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等 [20] - 巴彦淖尔基地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累计投入2.62亿元 [25] - 投资3.9亿元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 [25] 子公司经营表现 - 秦皇岛华恒营业收入3.83亿元,净利润6895.25万元 [26] - 巴彦淖尔华恒营业收入4.77亿元,净利润7252.45万元 [26] - 赤峰华恒营业收入6.66亿元,净利润5193.90万元 [26]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0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8,916.05万元,同比增长46.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89.21万元,实现季度环比增长[1] - 公司持续聚焦生物制造领域,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优化生产过程,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1] - 公司深化国际化战略,在生物基新材料、动物营养等多个下游市场深耕,与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合作开拓国际市场[2] 业务发展 - 公司构建涵盖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等的多维产品体系,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2] -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苹果酸/色氨酸、丁二酸/L-缬氨酸/肌醇等产品的交替柔性生产,释放设备设施潜能[2] - 在Vitafoods Europe 2025展会上展示Flexnergy运动营养系列等绿色创新产品,获得国际企业关注[3]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6,86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0%,优化研发流程提高效率[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利申请总量512项,授权专利275项,上半年完成1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9项授权[3] - 研发人员总数286人,占员工总数13.42%,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3][4] 公司治理 -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机制[4] - 严格按照监管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4][5]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0,154.71万元,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6,240.48万元,占净利润比例32.93%[5] 可持续发展 - 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展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实践成果[6] - 坚持"绿色制造,低碳先行"理念,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影响[6] - 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6]
钱江生化: 钱江生化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1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下降9.64% [2] -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0.24% [2]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9.39%,主要因光耀热电不再并表影响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8.31% [2][26]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33.33% [2] 业务板块分析 - 水务环保业务收入6.32亿元,占比81.03%,同比下降11.85% [17] - 生物制造业务收入1.41亿元,占比18.08%,同比增长6.82% [17] - 污水处理能力89.1万吨/日,供水能力56万吨/日(含参股公司) [13] - 生物农药板块拥有51个产品登记证和8个肥料登记证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08.5万吨,同比增长9.7% [6] - 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同比增长18% [8] - 微生物农药市场规模80亿元,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5% [8] - "无废城市"建设比例目标2027年达60%,2035年实现全覆盖 [4] -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求达25%以上 [3] 重大资本运作 - 转让光耀热电股权导致持股比例由55%降至39.2857% [29] - 该交易产生投资收益5,613万元,显著提升净利润 [2][29] - 对启潮生物科技等子公司增资5,350万元 [28] 研发与创新进展 - 赤霉酸发酵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国内前列 [22] - 完成5个省级新产品项目验收 [19] - 开发无人机施药专用制剂及多成分复配制剂 [24] - 建成嘉兴首个水厂光伏项目,投运后四个月节约电费28万元 [19] 重大项目建设 - 生物农药原药及制剂退区入园搬迁项目设备安装完成80% [18][28] - 杭海新区污水处理厂易地新建项目土建完成95% [18] - 尖山化工园区污水分质提升改造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18] - 海宁尖山新区工业水厂项目完成单机调试 [18]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70.1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08% [2] - 固定资产减少30.91%,主要因光耀热电出表 [27]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改善,催收工作取得成效 [20] - 受限资产总额20.66亿元,主要为特许经营权质押 [28] 区域市场布局 - 华东地区占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份额40% [9] - 外贸销售强化自主品牌建设,推进重点地区自主登记 [17] - 拥有海宁市域外污水处理厂20余座,覆盖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5] - 果树类作物应用占比35%,蔬菜类作物占比3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