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融合

搜索文档
天津修订通过《天津港口条例》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新华网· 2025-09-24 14:05
港口发展规划 - 新修订《天津港口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明确加强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与港产城融合发展 [1] - 条例规定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优化大宗货物、冷链、汽车等货类物流服务 延伸仓储、分装、加工、维修功能链条 [1] - 支持海洋装备、绿色石化产业发展 推动培育跨境电商、冷链产业 鼓励航运经纪、金融、会展等现代航运服务业 [1] 产业布局优化 - 市有关部门与滨海新区政府需开展重点临港产业链分析 优化产业发展规划与临港区域产业布局 [1] - 支持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 以重点航运楼宇为载体完善城市航运服务功能 引进总部型及成长型航运服务企业 [1] -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特色片区 完善生活和生产性服务设施以激发港口城市活力 [2]
董家口港区嬗变记
大众日报· 2025-09-22 10:13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于9月初通过竣工验收 成为中国北方铁矿石接卸重要战略节点[1][2] - 2024年《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后 港区建设全面提速 包括12万吨级油品码头 齐鲁富海原油库 粮食筒仓三期等项目竣工投产[3] - 2024年计划新开工北三突堤7-8泊位等重点项目 总投资达770亿元 涵盖专业化码头集群 综合集疏运体系等领域[3] 港口运营能力提升 - 两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形成协同运营格局 推动青岛港枢纽能级迈上新台阶[2] - 系列项目落地使港区新增罐容60万立方米 年通过能力提升2595万吨[3] - 油品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突破6000万吨 形成董家口港区和黄岛港区"两翼齐飞"的原油码头作业集群[4][5] 能源储运枢纽建设 - 建成国内沿海港口单体容量最大的原油商业储备库 总设计年存储能力达1106万立方米[5] - 2024年5月设立国内最大单体LNG保税仓库 容积达27万立方米 配备双泊位码头[5] - 港区通过连接码头 输油管道等设施 形成完整的原油接收 储存及转输系统[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董家口经济区已集聚海湾化学 金能化学 青岛特钢等龙头企业[6] - 形成高端化工与新材料 现代物流及贸易 特钢与装备制造 临港加工四大产业集群[6] - 2024年6月开工路易达孚食品科技产业中心项目 总投资约10亿美元 服务华东及东北亚地区食品饲料行业[6] 战略定位与发展愿景 - 根据《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 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和航运物流枢纽[1] -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设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枢纽[6] - 董家口港区凭借天然深水良港优势 成为青岛港冲刺世界一流强港的核心支撑力量[1][7]
地标演绎·北京华章|顺义:一座国际空港 一个开放新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03:24
#那些你不知道的北京地儿# 【地标演绎·北京华章|顺义:一座国际空港 一个开放新城】这里,是"中 国第一国门"所在地,世界拥抱中国的起点;这里,是首都发展的重要一翼,从跑道延伸出的,是广阔 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这里,就是顺义,一个正从"机场周边"向"港产城融合国际新城"全域跃升的梦想之 地。从一架飞机的起降,到一座新城的崛起;从一个交通枢纽,到一片经济热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 中,顺义区正努力建设高品质现代新城、创建港产城融合典范。欢迎您的到来,共同见证下一个奇迹的 诞生!#来顺义体验超级空港# ...
万亿GDP之后: 北方最强地级市如何再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9-14 12:17
迈入"万亿强市"之后的烟台,这座正在崛起的北方城市将如何再破局? 烟台做对了什么 在全国26座万亿GDP城市中,南方占19席,北方仅7席,且多为高行政层级城市。烟台以普通地级市身 份跻身"万亿俱乐部",其意义远超经济数据本身——它打破了"北方发展依赖行政层级"的成见,证明通 过产业与创新,普通地级市也能实现跨越发展,为北方提供了新路径。 烟台晋级后,山东经济格局由济南、青岛"双核驱动"迈向"三核引领",成为北方唯一拥有三座万亿城市 的省份。"济南—青岛—烟台"万亿城市矩阵成型,强化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 动力。 烟台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工业底蕴深厚、开放基因鲜明,现已成长为门 类齐全的北方制造强市。 但烟台也曾面临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动能不足的挑战。通过坚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烟台实现了新兴产 业"从零到一"的突破——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正快速成长为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 一年来,烟台加速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投资1168亿元)投产3个月 营收超130亿元,正崛起为新千亿级企业;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投资126 ...
以港产城融合为引擎 天津港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39
港口基础设施与运营能力 -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 由北疆 东疆 南疆 大沽口 高沙岭 大港六个港区组成 码头等级达30万吨级 航道水深-22米 拥有各类泊位220余个[1] - 港口可提供全货类装卸服务 涵盖集装箱 铁矿石 有色矿 油品 钢材 煤炭 焦炭 汽车 粮食 化肥 设备及其他杂货[2] - 提供以港口为枢纽的全程物流服务 包含箱管场站 仓储物流 冷链物流 危化品物流等15大服务体系[2] 吞吐量表现与全球排名 - "十四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6.1% 2024年达到2329万标箱 位居世界第8[2] - 货物总吞吐量年均增长3.7% 2024年达到5.79亿吨 位居世界第9[2]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24.8万标箱 货物吞吐量完成2.96亿吨[2] 航线网络与区域联通 - 2024年开通集装箱航线147条 联通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1][3] - 在内陆布局营销网点超过百家 拥有通达欧洲 中亚等地的三条亚欧大陆桥通道[3] -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全球前20[1] 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 - 围绕港口优势货类及本地优势产业双向发力 聚集大量行业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3] - 2024年绿色石化 海工装备 航空航天 粮油加工 新能源等五大适港产业产值近6000亿元[3] - 港口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显著[2] 服务功能与业务拓展 - 提供区域经营 地产开发 工程建设 信息科技 运营保障 金融服务等8大业务服务[2] - 实现港口服务功能覆盖全部内陆腹地[3] - 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和雄安新区最近出海口 辐射"三北"内陆腹地[1]
2025服贸会|以港产城融合为引擎 天津港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35
港口基础设施与运营能力 - 天津港主要由北疆、东疆、南疆、大沽口、高沙岭、大港六个港区组成,码头等级达30万吨级,航道水深-22米,拥有各类泊位220余个 [1][5] - 港口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前20 [5][7] - 可提供全货类港口装卸服务,涵盖集装箱、铁矿石、油品、汽车等12大类货种,并形成15大物流服务体系和8大业务服务板块 [6] 吞吐量业绩表现 - "十四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6.1%,2024年达到2329万标箱,位居世界第8 [6] - 货物总吞吐量年均增长3.7%,2024年达到5.79亿吨,位居世界第9 [6]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24.8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96亿吨 [6] 航线网络与腹地连接 - 2024年开通集装箱航线147条,联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7] - 在内陆布局营销网点超过百家,拥有通达欧洲、中亚等地的三条亚欧大陆桥通道 [7] - 作为距雄安新区最近出海口,辐射"三北"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 [1][7] 产业协同发展成效 - 围绕港口优势货类及本地优势产业双向发力,聚集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 [7] - 2024年绿色石化、海工装备、航空航天、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五大适港产业产值近6000亿元 [7] - 以滨海新区为主体,通过港产城融合推动智能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 [5][7]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1][5] - 持续推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优势转化,打造北方地区双循环战略支点 [7] - 通过城市更新行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建设宜居、韧性、创新城市 [8]
山东:鼓足“蓝色动能”,向海洋强省进发
新华网· 2025-09-06 01:40
海洋经济规模与贡献 -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8万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 [1] - 海洋经济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达23.9% [1] - 目标到2027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4] 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创新 - 自然资源部出台政策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2] - 东营市将海域分为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等立体空间并分别设立使用权 [2] - 光伏与养殖企业通过分层设权获得产权证书 破解用海矛盾 [2] 港口与产业协同发展 - 日照港岚山港区拥有6个木材专用泊位 年接卸能力1500万立方米 [3] - 形成300余家企业的木材产业集群 年贸易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 [3] - 日照港近5年累计投资近430亿元 纳税近76亿元 [3] - 港口带动临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比重均超85% [3] 海洋经济开放合作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吸引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 [3] - 山东计划与"一带一路"及RCEP沿线地区共建海洋产业园区和蓝色经济合作项目 [4] - 目标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并构建国际竞争力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4] 海洋开发机制改革 - 山东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海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体系 [2] - 实施自然岸线占补制度并深化海洋经济集成改革 [2] - 在海洋新业态培育、海域综合利用及海洋园区建设领域先行先试 [2] 海陆联动发展模式 - 山东统筹陆海空间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3] - 探索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机制 [3] - 构建以港兴城、港产联动、产城共荣的港口枢纽经济圈 [3]
鼓足“蓝色动能”,向海洋强省进发
大众日报· 2025-09-06 00:46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8万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 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3.9% [2] - 日照港岚山港区形成300余家企业木材产业集群 年贸易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 [4] - 日照港近5年累计投资近430亿元 纳税近76亿元 带动临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85%以上 [4] 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 目标到2027年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1][5]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推动海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5] - 深化海洋经济集成改革 在海洋新业态培育、海域综合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3] 海域开发利用创新 - 东营市实施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将海域分成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等立体空间 [2][3] - 创新"立体用海"模式 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和谐共生 [2] - 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海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体系 [3]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推行"前港后厂"模式 促进港口与产业协同发展 [3] - 探索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机制 构建港口枢纽经济圈 [4] - 实施设施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机制 实现以港兴城、港产联动、产城共荣 [4] 海洋开放合作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吸引六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 [4] - 深度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 与沿线国家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5] - 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 高效利用全球资源 [5]
华北首个公共型新能源电池材料保税仓库正式运营
中国化工报· 2025-09-05 02:01
项目概况 - 天津绿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北地区首个公共型新能源电池材料保税仓库于2025年8月26日取得资质并正式投入运营[1] - 保税仓库包括8类及9类危险货物仓库和一般货物仓库,主要产品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正极材料等新能源电池材料[1] - 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保税仓储、转口贸易、保税进料加工和保税来料加工等全流程服务[1] 战略意义 - 该仓库是华北地区首个公共型危险化学品保税仓库,也是国内唯一新能源电池材料专用仓库[1] - 项目填补区域空白,助力华北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告别"千里迂回采购链",以战略级保税枢纽重塑产业动脉[1] - 依托天津港枢纽优势与海关特殊监管政策,构建"政策赋能+化工园区+港口+保税业务+金融合作"一体化发展格局[2] 发展定位 - 项目成为驱动本地产业升级、深化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2] - 保税仓库投运是激活传统化工产业布局的成功试点,实现由双到多的产业链布局[2] - 未来将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布局"涉化资源回收利用"和"化工产品市场配套"两个重要支点[2]
江苏镇江: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港产城融合驶向深水区
搜狐财经· 2025-08-29 12:40
核心观点 - 镇江经开区通过港口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速发展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重大项目落地和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产业规模扩张 [1][3][5][7] 港口运营与效率 - 宝武资源镇江科技配套泊位接卸十万吨级开普巨轮 矿石通过智能传输系统高效处理 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提升 [1][3] - 智能传输系统将矿石转运时间从十几小时缩短至三小时 实现高效低耗安全输送 [3] - 镇江港金港公司码头12号泊位专用于矿石混配基地 支撑长江流域大宗散货供应链核心地位 [1][3] 企业生产与业绩 - 宝武资源镇江科技1-7月生产混配矿53万吨 实现产值超3亿元 已达2024年全年水平 预计全年产值突破6亿元 [3] - 江苏象屿矿业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 预计2026年10月投产 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跃升至50亿元 年创税收约1亿元 [5] - 江苏象屿矿业二期项目从土地挂牌到开工仅用3个多月 通过"五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 提前3个月启动建设 [5] 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 - 宝武资源引入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Ashburton铁矿项目十万吨铁矿石 项目因Onslow发音别名"丝路粉" [1] - 依托中国宝武全球网络 2024年将引入几内亚西芒杜优质铁矿石资源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5] - 江苏象屿矿业与东南亚中亚及非洲多国深化产能合作 参与全球化发展 [5] 区域经济与政策支持 - 镇江经开区2025年上半年签约涉港项目8个 完成全年目标100% 总投资约17.4亿元 [7] -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0.82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25.01万标箱 [7] - 实施《港口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推动泊位开放 二航三公司码头公用化建设新增年吞吐量10万吨 [7] - 海关海事边检协同优化口岸服务 推行联动接卸 进口船边直提 出口抵港直装等高效模式 审批全程数字化提升通关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