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

搜索文档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公募火速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5-08 03:15
政策发布概况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价扩容、险资入市加码、公募费率改革等增量政策 [1] - 央行发布三类共10项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8项增量政策,覆盖房地产、资本市场、小微民营企业、外贸及科技创新等领域 [3] - 证监会强调巩固市场回稳势头,支持汇金公司发挥"平准基金"作用,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3] 政策超预期表现 - 会议级别超预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一把手"参会,类似去年9月国新办会议级别 [4] - 政策节奏超预期,降准50BP(市场预期25BP),政策利率调降10BP,结构性工具利率和个人公积金利率调降25BP [6] - 政策协调性强化,多部门联合部署传递系统性维稳意图 [4] - 落地速度快于预期,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迅速推出具体措施 [5] 政策影响分析 - 货币政策空间打开,总量工具"双降"缓解汇率约束 [4] - 重点风险化解加码,支持房企融资、推进地方债务重组,严控IPO节奏缓解资金分流压力 [4] - 引入长线资金,推动险资、养老金入市,优化分红回购机制,引导长期价值投资 [4] - 债市反应分化,降准降息后中短端收益率下行而长端收益率小幅上行 [8] 市场展望与配置建议 - A股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长期看好成长风格和科技方向 [7] - 中期市场韧性较强,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保持韧性 [7] - 关注政策受益领域:房地产、银发经济、大消费、科技创新 [9] - 红利风格仍占优,关注现金流优质且与外需关联度低的板块 [9] - 主题交易和高低切换轮动可能是主要思路,重点关注科技板块 [9] 行业机会聚焦 - 金融板块(银行、保险)直接受益于流动性改善 [11] - 低估值板块(地产、基建)因政策支持预期有望上涨 [11] - 科技行业受政策持续聚焦,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呼应 [11] - 内需板块(金融、地产、消费)及创新药、机器人、TMT等行业受益于情绪向好 [10]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证券日报· 2025-05-05 16:08
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A股541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2万亿元 [1] - 沪市主板公司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 科创板公司14221.70亿元 深市20.82万亿元 北交所1808.45亿元 [2] - 沪市主板净利润4.35万亿元(同比+1.9%) 科创板475.23亿元(50%公司净利增长) 深市8064.47亿元 北交所110.30亿元(225家盈利) [3] 行业结构变化 - 沪市主板市值领军行业从金融/能源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 [2] - 科创板引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医药/先进制造产业 [2] - 深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实现突破 [2] - 家电行业净利润全年+5%(Q4+16%) 深市大消费营收56831.01亿元(+3.75%) 净利3264.57亿元(+17.62%)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沪市研发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近40%) 主板实体企业9200亿元 [4] - 深市研发投入超7600亿元 创业板2036.84亿元(31.1%公司连续两年研发强度>5%) [4] - 北交所研发投入91亿元(60%公司同比增长) 平均研发强度5.04% 专利总数2.69万项(+8.64%) [4] - 科创板超80%公司瞄准进口替代 380家公司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5] 分红情况 - 沪市主板1259家分红(占盈利公司93%) 总额1.77万亿元(+6%) 科创板分红386.82亿元 [7] - 深市1884家分红4308.29亿元 全年合计5789.55亿元(+14.97%) [7] - 北交所超90%盈利公司分红 总额59.68亿元(占净利润43%) [7] 出口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占比14.3%(较2023年+1.2个百分点) [8] - 沪市主板海外收入6.09万亿元(+7%) 非美出口占比超80% [8] - 深市海外收入4.18万亿元(+11.62%) 出口导向型公司营收1.78万亿元(+14.6%) [8] - 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海外收入增长15%/10%/9%/7% [8] - 科创板境外销售毛利率中位数40.8% 37家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 [9]
季报雷区已过将迎行情回暖?5月1日,今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全面袭来
搜狐财经· 2025-05-01 01:06
不过,每天这么一点点往下掉,都快成圆弧顶了。市场里的资金,场外的还在观望,要是节后没啥消息刺激,增量资金也不来,估计节后回来得去补3319那 个缺口了。接下来选股,除了躲开那些有问题的股票,当下的业绩都不太重要了,关键得看未来的成长性预期,还有产业的发展趋势。这才是重点! 二、险资再出手,200亿新基金来了。 A股的长线增量资金来了,两大险资这次又掏了200亿。之前不是刚弄了个500亿的私募嘛,这么快就建仓完了?现在又追加200亿,这力度确实挺猛的。 不过,这次他们明确说要投中证A500成分股里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我觉得吧,险资投资A股可以更灵活些,现在太看重股息了,对成长股的支持还不 够,要是能多支持一下成长股! 一、证监会突然调整休市安排,五一节假期从5月1日(周四)至5月5日(周一)放假! 昨天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勉强破了万亿,达到10221亿,大盘指数跌了那么一点点,0.05%,收盘在3286。本来指数压力挺大的,但也没闹出什么 大动静,大盘还是稳稳当当的,四平八稳。 三、盘面比昨天好一些,虽然量能还在萎缩,但依然在万亿之上。 最重要的是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调整,而题材股再次活跃。虽然指数是绿 ...
金鹰基金:关注内需消费和防御性红利资产投资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4-22 06:22
近期A股市场缩量调整,权重护盘与结构性分化并存,防御性板块、潜在政策催化方向表现较好,市场 交易主线围绕政策驱动的内需消费与高股息防御方向展开。经济数据方面,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 期,GDP同比增速和3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5.9%,均超前值与预期。同时,中国3月出口 同比增长12.4%,大幅高于预期,关税影响暂未体现。 金鹰基金表示,海外关税谈判期市场波动缓和,国内政策对冲的积极因素有望增多。虽然短期内各国市 场的波动率有所收窄,但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的冲击或仍在初期阶段,无论是供应链体系,或是市场对 海外再通胀、衰退以及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额负面担忧,目前仍未见到明确改善点。国内方面,政策对 冲关税负面冲击的积极因素显著增多,但市场在关税未有明确方案前,观望情绪显著提高,交投活跃度 回落。临近财报密集发布期和4月政治局会议,内需政策明确为经济转型期的主要抓手,后续对冲关税 的政策落地节奏仍有待关税对各国贸易局面的影响,如国内政策超预期率先出招,亦利好于提振市场信 心。 后续投资关注方向上,金鹰基金表示,即将进入政策预期与数据验证阶段,短期内关注政策发力点、内 需消费赛道和防御性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 ...
重回万亿,科技成长风偏回归还需哪些条件?
格隆汇APP· 2025-04-21 11:37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录得7连阳逼近3300点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涨超1% 两市成交额达1 04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267亿元 [1] - 沪深京三市超4300只个股上涨 114只个股涨停 仅818只个股下跌 赚钱效应较强 [1] - 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机器人概念不弱反强 AI应用和算力活跃 跨境支付持续走强 [1] 资金动向 - 国家队今日休息 大户S限制被解除 科技成长方向资金活跃 [3] - 游资量化和机构出力明显 交易正常化首日表现利好 [3] - 银行 白酒 港口航运等权重板块逆势调整 压制指数上行空间 [5] 行业板块表现 黄金与大消费 - 黄金股全线爆发 四川黄金 赤峰黄金 西部黄金等近10股涨停 晓程科技20cm涨停 板块领涨市场 [4] - 大消费持续活跃 国芳集团12天11板领涨零售板块 国光连锁 安记食品等涨停 品渥食品20cm涨停 [4] AI与机器人 - AI应用股石基信息 恒锋信息 利欧股份 金桥信息等涨停 属于MCP和AI Agent智能体助手 [4] - 机器人概念午后拉升 福莱新材 京城股份封板 特斯拉在国内验厂并扩充人形机器人团队约80个岗位 [4] 其他题材 - 化工板块趋势新高 中毅达趋势新高 尤夫股份3连板 长青股份等多股涨停 [5] - 大飞机 跨境电商 影视等盘中异动 持续性需观察 [5] 科技成长风偏回归条件 - 关税战进入冷静谈判阶段 无更多激烈对抗出台 [7] - TMT方向Q1业绩利空逐步落地 市场成交量和活跃度持续回升 [7] - AI产业链需更多产业进展 政策利好或订单利好 [7] - 市场对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的降准降息等刺激政策有预期 [7] 政策利好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出台 利好跨境支付/数字货币 [7]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21 02:17
贸易冲突与宏观政策 - 贸易冲突主导市场短期运行 高额关税使全球贸易面临重大挑战 投资者关注重心转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 - 国内积极宏观经济政策推进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和投资线索[1] - 一季度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年报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 需密切关注数据是否达到市场预期[1] 科技行业竞争 - 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政策进一步收紧 科技领域竞争和突围势在必行[1] - 国内科技行业进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风险偏好[1] 市场表现与风格 - 两市震荡分化成交大幅萎缩 沪指延续反弹呈现修复特征 深圳市场表现偏弱[1] - 市场热点集中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行业及大消费行业[1] - 投资风格方面大盘蓝筹明显强于中小盘和科技风格[1] 技术走势分析 - 沪指在周线箱体中轨线找到支撑并展开超跌反弹[1] - 三月中旬沪指在去年四季度密集成交区间遇技术阻力进入调整[1] - 反弹深入后市场量能下降 上方阻力加大 但下方支撑力度较强 预计短期将在小箱体内震荡整理[1]
什么情况?QDII基金业绩前十强,集体重仓医药和消费
券商中国· 2025-04-04 04:12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市场QDII基金业绩十强重仓股与AI、人形机器人赛道股无关,多为消费股、医药股;公募基金存续特点使基金经理注重业绩落地,创新药板块业绩落地预期高,基金经理看好其三年以上行情 [1][2][9] 独买医药成就最强业绩 - 港股市场重基本面,AI与人形机器人对基金经理业绩排名贡献小,公募QDII业绩前十强核心仓位多为医药和消费,重仓AI与人形机器人的基金业绩垫底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内收益率达46%,前十大重仓股全为创新药公司,占基金仓位71%,该基金为全市场基金,不追热门赛道只看基本面使其业绩出色 [3][4][5] 公募产品存续特点决定“长短”偏好 - 看似永续的基金产品实际不永续,QDII基金经理业绩排名需业绩落地,十强QDII产品业绩与AI、人形机器人赛道无关,多依赖个股挖掘,注重业绩和基本面 [7] - 工银新经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为医药股,注重业绩落地和基本面,其第一大重仓股恒瑞医药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创新高 [7] - 南方香港灵活配置基金业绩贡献不依赖AI与人形机器人,前十大重仓股多为港股大消费赛道股票,其第一大重仓股泡泡玛特2024年业绩强劲,打消基金经理配置高估值新概念的考量 [8] 基金判断医药股或迎三年业绩行情 - 创新药板块业绩落地预期比高估值热门概念靠谱,2025年创新药行情回调和波动预计小于前几年,企业将步入盈利期,增量资金入场将熨平波动 [9] - 建议上半年关注4 - 6月初、下半年关注8 - 12月的时间节点,4月一季报、8月中报预计较好,9 - 11月为医药大会数据窗口期,12月为对外授权落地高潮,长期看好创新药三年以上大行情 [10][11] - 尽管医药行业受集采降价等因素承压,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增长潜力大,医保谈判鼓励创新药品,国内创新药和器械有进步,部分具国际竞争力 [11] - 医药板块估值和基本面有触底回升空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行业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国内创新水平飞跃,关注医保动态和AI在医疗领域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