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股票ETF资金净流入近70亿元,证券类ETF大举“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6:21
市场资金流向 - 8月21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入69.85亿元,其中行业主题ETF净流入48.73亿元,港股市场ETF净流入48.51亿元,宽基ETF净流出29.26亿元 [2] - 近5个交易日资金流入跟踪恒生科技指数ETF超62亿元,流入跟踪上证50指数ETF超42亿元 [2] - 可转债ETF单日资金净流入16.83亿元,沪深300指数相关ETF净流出15.42亿元 [2] 券商板块ETF表现 - 证券类ETF大幅吸金,国泰证券ETF单日净流入超10亿元,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流入9.7亿元 [4][5] -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和华宝券商ETF分别净流入约5亿元 [4] - 券商ETF规模396.67亿元,单月净流入33.06亿元;香港证券ETF规模290.65亿元,单月净流入108.75亿元 [5] 主要基金公司ETF动态 - 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7231.8亿元,单日增加47.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9.7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入4.8亿元 [3] - 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5.73亿元规模360.16亿元,恒生互联网ETF净流入3.83亿元规模270.22亿元 [3] - 华夏基金中证1000ETF净流入1.61亿元,新能源车ETF净流入1.54亿元,人工智能及机器人ETF净流入均超1亿元 [3] 行业主题ETF动向 - 鹏华化工ETF单日净流入8.14亿元,规模66.17亿元,单月净流入45.44亿元 [5][6] - 化工行业需求侧景气下行,产品价格走低,行业资本开支下行显著,扩产周期见尾 [7] - 债券ETF中博时可转债ETF净流入16.83亿元规模573.43亿元,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净流入3.94亿元规模101.19亿元 [5][7] 资金流出板块 - 科创50ETF单日净流出10.9亿元规模821.32亿元,单月净流出176.93亿元 [8] - 沪深300ETF(华泰柏瑞)净流出7.17亿元规模3975.55亿元,政金债券ETF净流出8.23亿元规模469.57亿元 [8] - 芯片ETF净流出3.53亿元规模256.69亿元,军工ETF净流出3.76亿元规模155.85亿元 [8] 市场指标与机构观点 - 两融余额超2.1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成交比11%为市场情绪临界点 [5] - 券商板块年内涨幅居行业中下游,机构低配+慢牛补涨逻辑仍存,非银金融板块满足低PE、低PB及低公募配置系数 [6] - 可转债估值处于历史最高区间,部分固收+基金自去年末起持续降低转债仓位 [7]
债市策略思考:基于卡玛比率的低收益高波动下债市应对策略
浙商证券· 2025-08-22 05:32
核心观点 - 债市仍偏逆风,但低收益高波动的另一面是"错误定价"频现,建议投资者"低仓位+高胜率"做好防守反攻,快进快出博弈超跌反弹机会 [1][3] 2025年以来债市状态 - 2025年以来债市处于低收益、高波动状态:1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低点1.60%附近上行至8月20日的1.78%附近,最高点接近1.9%,以20日滚动标准差衡量波动率,2025年以来中位数位于0.03%附近,高于2021-2024年中位数0.028%附近 [10][13] - 2025年初至今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位于0.83%,远低于2021-2024年的3.98%、2.36%、3.47%、4.58%,中短期纯债型基金年化回报率中位数位于1.41%附近,同样低于2021-2024年的3.29%、2.14%、3.26%、2.95%水平 [11][14][15] 基金投资性价比评价方法 - 卡玛比率比夏普比率更能反映真实风险,但二者需结合使用:夏普比率适用于中短债及纯债类波动小、回撤较低的基金,卡玛比率适用于长债基金及二级债基等波动大、回撤较深的基金 [2][16][18] - 卡玛比率=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区间最大回撤(绝对值),夏普比率=(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年化收益率)/投资组合年化标准差(波动率) [17] - 2025年短期纯债基金夏普比率中位数为-0.01,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卡玛比率中位数为0.79,均较2021-2024年债牛周期有明显下降 [18][23] - 债市低收益高波动背景下"优选卡玛比率+夏普比率辅助"可更好帮助筛选债券型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回撤控制能力要求提升 [2][18][19] - 需留意卡玛比率极高但夏普比率较低的基金持仓或过度集中长债,以及夏普比率极高但卡玛比率较低的基金策略或更侧重于加杠杆投资于短债 [20] 债市投资策略调整建议 - 债市趋势性做多窗口后移,当前仍处于偏逆风阶段,利率中枢上移、曲线陡峭化导致做多情绪大幅减弱 [3][21] - 高波动环境下"错误定价"频现,建议以"高等级、短久期、高流动性"品种作为底仓控制回撤,适当在长债及超长债超跌后参与博弈,或利用国债期货T+0特性入场,实现"低仓位+高胜率"防守反击 [3][22] - 微观层面适宜快进快出,及时止盈,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偏离政策利率35BP以上,高于2025年以来中位数25BP,超跌反弹后具备均值回归动能 [21][24][25] - 复盘显示大幅超跌后次日通常出现小幅反弹,例如5月12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单日上行5.25BP,次日下行1.55BP [21][24]
股牛来了,债市全无机会?
虎嗅· 2025-08-22 03:46
核心观点 - 股债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 A股年内上涨12.8% 创业板指涨22% 而30年期国债ETF下跌逾2% 6月以来跌幅扩大至4% [1] - 债市趋势由经济基本面主导 而非股市波动 利率预期反映宏观经济、通胀及货币政策变化 [1][2] - 当前经济边际走弱 7月新增贷款自2005年首次负增长 社融同比下滑 但债市受股市强势和政策扰动出现背离 [2] - 债市存在波段操作机会 建议跟踪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 当前分别徘徊在1.76%和2.06%附近 [4][5] 股债市场关系 - 资金风险偏好转换导致股债跷跷板效应 股市上涨阶段资金流向权益市场 债市资金流出 [1] - 基本面因素比股市波动更具决定性和持久性 包括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和货币政策 [1][2] - 经济走弱时央行降息预期推高现有债券价值 通胀预期上升则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2] 债市历史表现与现状 - 10年国债ETF累计回报超30% 但过程伴随多轮债牛熊切换 [5] - 2006-201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冲上4.8% 2020-2024年受疫情和宽松政策影响一度跌至1.6% [5] - 当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 但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行可能 短期仍会波动 [5][6] 操作策略 - 场内操作宜低吸高抛 收益率上行时债券价格下探带来低吸机会 收益率回落时考虑获利了结 [4][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市场基准 30年期反映长期经济预期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化 [4][5] - 场外债券基金需关注久期选择 短债波动小适合防御 中长期债在利率下行周期收益更优 [7] - 风险收益权衡需关注夏普比率 高比率代表风险调整后收益更优 [7] 配置逻辑 - 场外投资适合中长期配置 需匹配市场环境 利率下行周期侧重中长期债 利率上行风险时选择短债或货币基金 [7] -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配置 不盲目追随股市热度或债市低谷 [7]
境外区块链债券生态环境与实务简析(下)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05
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前景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预计2030年区块链技术融资将成为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力量之一 [1] - 区块链债券作为创新金融工具正推动传统金融体系与Web3.0生态的连接 [23] 监管框架发展现状 - 欧盟通过MiFIDII、《欧盟招股说明书条例》及《分布式账本技术试点制度》建立监管框架 [2] - 香港证监会发布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通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和数字资产托管指引 [2] - 全球监管格局仍呈碎片化特征 依赖国际清算银行和各国政府共同推动 [2] 法律文本核心要求 - 招债书需专项披露网络安全、智能合约不可强制执行性及关键节点故障等风险 [3] - 跨境发行需说明争端解决地、跨境监管适用和区块链与传统系统互操作性 [3] - 债券条款需明确链上发行转让机制和智能合约自动支付票息模式 [4] - 认购协议需规定代币交付至投资者电子钱包的具体方式 [5] 业务连续性计划要素 - 技术韧性通过多节点部署、备份服务器和第三方智能合约审计实现 [6] - 操作连贯性要求建立备用团队和智能合约自动故障转移机制 [6] - 法律合规需遵循欧盟DLT试点和德国电子证券法等监管要求 [6] - 市场保护需预设备用流动性提供者和应急基金保障投资者补偿 [6] 执行周期关键环节 - 发行前需评估债务证券法律定义和区块链平台技术特性 [9] - 营销环节需重点披露DLT相关科技风险和法律约束力 [10] - 登记托管需实现链上资产与传统CSD/CCP基础设施对接 [11] - 结算机制可采用T+0/T+1模式配合哈希时间锁定合约等创新工具 [12] 全球实践案例 - 欧洲央行理事会通过基于DLT的央行货币结算框架 采用双轨制推进 [18] - 国际清算银行曼陀罗项目通过桥接节点实现多DLT平台无缝衔接 [19]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守护者计划推动多货币多资产类别行业试点 [20] - 法国银行DL3S方案、意大利银行TIPS Hash-Link方案和德国联邦银行Trigger方案覆盖超过60个实体 [21] 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 区块链债券实现从"纸张"到"代码"、"中心化记账"到"分布式信任"的技术跃迁 [22] - 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结合的Lugano发行项目和卢森堡国家级数码债券试点体现深度融合 [16] - 2025年香港稳定币法案和美国"天才法案"重构数字资产跨境流动规则 [23]
大类资产早报-20250822
永安期货· 2025-08-22 0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全球资产市场表现 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8月21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4.329、4.729、3.461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0.032 - 0.058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043 - 0.09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114 - 0.108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056 - 0.842之间 [3] - 日本、巴西、中国等国2025年8月21日收益率分别为3.794、6.463、1.768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037 - 0.063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49 - 0.17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232 - 0.031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455 - 0.485之间 [3] 主要经济体2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8月21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3.750、3.966、1.969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026 - 0.053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011 - 0.062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078 - 0.114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631 - 0.555之间 [3] 美元兑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 - 2025年8月21日巴西、俄罗斯、南非等货币汇率分别为5.476、 - 、17.718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12% - 0.26%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28% - 1.08%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81% - 1.98%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2.34% - 2.40%之间 [3] 人民币汇率 - 2025年8月21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中间价、12月NDF分别为7.181、7.183、7.129、7.020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14% - 0.07%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7% - 0.0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14% - 0.45%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27% - 0.70%之间 [3] 主要经济体股指 - 2025年8月21日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等指数分别为6370.170、44785.500、21100.310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2.81% - 0.85%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1% - 7.35%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9.10% - 42.71%之间 [3] - 俄罗斯、日经、恒生指数等2025年8月21日指数分别为 - 、42610.170、25104.610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2.60% - 2.85%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2.19% - 4.78%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4.08% - 46.18%之间 [3] - 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澳经等2025年8月21日指数分别为1592.870、9284.197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80% - 1.48%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44% - 3.4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1.03% - 17.81%之间 [3] 信用债指数 - 新兴经济体投资级、高收益等信用债指数最新变化幅度在 - 0.26% - 0.29%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37% - 1.16%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0.04% - 1.60%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3.91% - 14.45%之间 [3][4] 股指期货交易数据 指数表现 - A股、沪深300、上证50等收盘价分别为3771.10、4288.07、2862.18等 涨跌幅度分别为0.13%、0.39%、0.53%等 [5] 估值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PE(TTM)分别为13.73、11.71、32.02等 环比变化分别为0.06、0.09、 - 0.09等 [5] 风险溢价 - 标普500、德国DAX的1/PE - 10利率分别为 - 0.63、2.23 环比变化分别为 - 0.03、 - 0.04 [5] 资金流向 - 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等最新值分别为 - 1351.53、 - 797.23、 - 等 近5日均值分别为 - 312.50、 - 252.65、 - 等 [5] 成交金额 - 沪深两市、沪深300、上证50等最新值分别为24240.57、5585.21、1364.86等 环比变化分别为158.23、197.06、 - 32.20等 [5] 主力升贴水 - IF、IH、IC基差分别为 - 5.87、3.22、 - 47.77 幅度分别为 - 0.14%、0.11%、 - 0.71% [5] 国债期货交易数据 国债期货 - T00、TF00、T01、TF01收盘价分别为108.000、105.500、107.875、105.450 涨跌幅度分别为 - 0.19%、 - 0.11%、 - 0.20%、 - 0.10% [6] 资金利率 - R001、R007、SHIBOR - 3M分别为1.5143%、1.5356%、1.5500% 日度变化分别为 - 7.00BP、 - 4.00BP、0.00BP [6]
中国债券市场继续吸引专业投资者
金融时报· 2025-08-22 01:32
债券通北向通交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达459亿元人民币 创半年度新高 同比增长3% [1]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速度再度加快 [1]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万亿元人民币 占市场总托管余额2.3% [2] - 外资持有规模从2018年3月约2000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高点6000亿美元 [2] - 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2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债占比49.6%达2.1万亿元 同业存单占比27.2%达1.2万亿元 政策性银行债券占比19.1%达0.8万亿元 [3] 外资增配驱动因素 - 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在指数中权重达6%-10% 推动被动资金大规模流入 [2] - 全球投资非美元资产趋势加速 各国央行2025年以来持续增持人民币与欧元资产 [3] - 美元资产不确定性促使主权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寻求非美元避风港 [3] 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 - 中国债券市场以25万亿美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过去十年从不足10万亿美元显著增长 [5] - 市场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与其他发达市场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 [4] - 人民币债券市场具备政策支持和避险属性优势 与国际货币体系重要性提升高度相关 [4] 外资配置趋势与偏好 - 外资机构初期偏好流动性高的国债和同业存单 未来可能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 [3] - 外资主力为各国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 以中长期配置为主 [4] - 外资目前处于相对低配状态 2.3%的占比表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4]
债市呈现慢牛格局,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22 01:00
2025年债券市场行情特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全年波动区间为1.60%至1.90% 振幅达30个基点 [1] - 收益率高点出现在3月中旬达1.90% 低点分别出现在1月初/4月中旬/7月初 均触及1.60%附近 [1]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2% 处于年内震荡区间中位水平 [1] 市场波动核心驱动因素 - 实体经济需求疲弱推动债券配置价值提升 形成慢牛或震荡牛走势 [2] - 地缘政治冲突阶段性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可能随权益市场慢牛而修正 [2] - 7月初"反内卷"交易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对弱通胀叙事形成阶段性证伪 [2] 货币政策与期限策略 - 央行维持整体宽松货币政策基调 市场处于窄幅震荡行情 [3] - 10年期国债具备波动低于30年期品种 绝对收益高于短期限资产的双重优势 [3] - 低利率环境下优先选择确定性高且回撤可控的资产 十年期国债符合该特征 [3] 投资工具特性 - 十年国债ETF(511260)跟踪国债指数 具备持仓透明和T+0交易特性 [3] - 产品支持质押回购操作 为投资者提供布局工具选择 [3]
十年国债(511260)获融资买入0.20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9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00:24
融资交易情况 - 十年国债(511260)8月21日融资买入额0.20亿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1087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2.59亿元 净卖出2.39亿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51亿元、0.20亿元、0.20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1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净卖出0.00万股 [1]
21评论丨股市慢牛背景下的债市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3:14
股市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市场市值历史性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呈现慢牛启航态势 [1] - 股市单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风险偏好上升 [1] - 投资者从稳健型资产转向高风险高收益权益类资产 债市面临资金抽水效应 [1] 债市调整与结构性影响 - 债市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1] - 超长期国债因久期较长对利率变化敏感 受结构性调整影响最明显 [2] - 债市调整源于市场风险定价模型重置 非信用风险变化 属典型被错杀 [2] 股债市场关系分析 - 股债走势背离体现风险偏好切换特征 股市上涨反映政策红利和经济回稳预期 [1] - 股市吸金效应动摇债市低利率基础 债券价格受压制 [2] - 股市慢牛利于经济转型发展 债市稳定是经济稳健运行基石 二者为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2] 债市基本面支撑因素 - 产需两端经济指标趋弱 温和复苏需低利率环境支撑债市表现 [3] - 经济数据波动受短期天气扰动和产能治理影响 未改变企稳向好趋势 [3]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央行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3] 债市资金与供给环境 - 央行可能调降政策利率引导融资成本下降 释放充足流动性 [3] - 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或触发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 稳定债券价格 [3] - 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 供给压力减轻 债市从供给利空转为需求利好 [4] 债券资产配置价值 - 债券作为避险资产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特性 吸引力强大 [4] - 银行保险理财等机构对稳定票息收入有刚性需求 债券满足安全性与收益性双重需求 [4] - 个人投资者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 债市提供再平衡投资渠道 [4]
股市慢牛背景下的债市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2:41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呈现慢牛启航态势 债市则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形成股债跷跷板行情 反映市场资金选择、预期博弈与资产价格再平衡 [1] - 股债走势背离体现风险偏好切换特征 股市上涨源于政策红利、市场改革及经济回稳的乐观预期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导致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 股市单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对债市产生抽水效应 [1] - 债市调整并非源于信用风险变化 而是市场风险定价模型重置 股市与债市互为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股市慢牛利于经济转型发展 债市稳定则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石 [2] 股市表现 - A股市场市值历史性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展现慢牛启航景象 [1] - 股市上涨源于对政策红利、市场改革及经济回稳的乐观预期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 [1] - 市场情绪高涨阶段股市单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1] 债市表现 - 债市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下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1] - 超长期国债因久期较长对利率变化敏感 受债市结构性调整影响最明显 [2] - 债市调整主要受资金分流冲击 股市吸金效应动摇债市低利率基础 [1][2] 股债联动机制 - 股债跷跷板行情反映资金从债市向股市转移 风险偏好上升导致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增强 [1] - 股市上涨伴随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 减弱宏观政策宽松力度预期 压制债券价格 [2] - 债市下跌是股市健康上涨的注脚 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2] 债市基本面支撑 - 产需两端主要经济指标趋弱 温和复苏态势需要利率保持低位 支撑债市表现 [3] - 经济数据波动受高温暴雨及产能治理等短期因素影响 未改变经济企稳向好趋势 [3]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央行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可能调降政策利率引导融资成本下降 [3] 债市资金与供给 - 央行可能通过调降政策利率释放流动性 若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或触发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 [3] - 年内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 债券供给压力减轻 有利于债市企稳回升 [4] - 二季度和三季度初为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期 巨量净供给消耗市场流动性 压制利率和情绪 [4] 债券资产属性 - 债券作为避险资产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水平 对银行、保险、理财等机构有刚性需求 [4] - 债券市场提供稳定票息收入 满足机构对资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需求 [4] - 个人投资者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 债市为资金再平衡提供投资渠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