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新益昌:固晶机产品再次中标京东方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0 07:19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在珠海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Mini/Micro LED COB显示产品扩产项目招标中再次中标 [1] - 招标范围为固晶机设备 [1] 行业技术发展 - Mini/Micro LED COB显示技术应用持续扩展 显示产品扩产需求增长 [1]
市区联动招商,“小巨人”企业落地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9-10 06:44
9月9日,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嘉宏瑞")半导体真空泵华中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武汉临空港经济 技术开发区。这一项目的落地,是武汉市创新招商模式、市区联动赋能产业发展的又一成果。 签约仪式现场。记者冯雪 摄 项目为"光芯屏端网"装上"国产心脏" "我们看中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广泛的产业联动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嘉宏瑞董事长雷晓宏在签约现场表示,公 司与京东方、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长期合作,而这里正武汉是京东方在华中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近距离服务客户,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市 场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 签约仪式现场。记者冯雪 摄 "真空泵被誉为半导体装备的'心脏',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武汉投控集团总经理夏伟告诉记者,"通嘉宏瑞拥有十年磨一剑的 自主核心技术,项目的落户将为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装上'国产心脏'。" "未来,我们将在临空港打造国产真空泵领域的隐形冠军,为区域产业升级添砖加瓦。"夏伟表示,将继续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在市区两级联动投资协同赋能的机制下,放大"基金+产业"的重塑效应,为签约项目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赋能服务。 据悉,通嘉宏瑞是 ...
屹唐股份9月5日获融资买入5337.09万元,融资余额5.5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2: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1.73% 成交额达5.1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337.09万元 融资偿还7718.91万元 融资净流出2381.82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59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5.59亿元占流通市值10.13%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7月8日股东户数达12.99万户 较上期增幅达381855.88% [2] - 人均流通股数量1538股 较上期无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82亿元 同比增长18.7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48亿元 同比增长40.2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 于2025年7月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 [1] 收入构成 - 专用设备销售占比77.21% 备品备件销售占比20.28% [1] - 服务收入占比2.49%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占比0.02% [1]
3个月研发、6个月量产:苏磁科技如何用磁悬浮技术撕开半导体垄断缺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8 01:01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而在这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本土企业苏磁科技脱颖而出,作为率先实现产业化落地的先行者,其产 品已成功切入多家国产半导体企业供应链。 这家企业为何能快速崛起?带着对磁悬浮技术在半导体领域应用的好奇,半导体行业观察与苏磁科技 创始人兼CEO尹成科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这次对话中,一个关于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的故事逐渐 清晰。 从百年技术到国产突围 "磁悬浮技术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提出,但长久未能真正走向产业化。"尹成科博士回忆,国内从 1985年便在高校启动研究,直到2008年才有磁悬浮人工心脏、磁悬浮鼓风机这样的应用开始落地。 而在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国外长期掌握核心产品,并对中国实行禁运。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前后。伴随贸易摩擦升级,半导体产业"卡脖子"问题暴露无遗。据统计, 70多种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其中约30%与磁悬浮相关。"那时行业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磁悬浮不 仅是前沿技术,更是产业安全的关键。" 那么,磁悬浮为何能成为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尹成科博士又 从技术角度做了进一步解释。 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洁净"是头等大事。 在洁净车间内,哪怕一粒肉眼 ...
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16只绩优潜力股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0:10
行业财务表现 - 半导体设备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持续超过25% 净利润增速持续超过20% [1] - 半导体设备公司2025年营收同比增速有望超过30% 2026年有望持续超过25% [1] - 半导体设备公司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持续超过30% [1] 估值与预测 - 16家半导体设备公司前瞻市盈率有望持续下降 2026年度预测PE低于2025年度 且2025年度低于最新滚动市盈率 [1] - 16家公司获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增幅均有望超过10% [1] - 16家公司2026年度预测PE较最新滚动市盈率降幅均有望超过20% 其中晶升股份 中科飞测 富创精密降幅均有望超过75% [1] 个股数据 - 中科飞测代码688361 年内涨跌幅2.68% 市召率758.12倍 2026年预测PE较最新市盈率降幅90.26% 2025年预测净利润增幅1888.57% 2026年预测净利润增幅89.98% [2] - 芯源微代码688037 年内涨跌幅44.63% 市召率170.55倍 2026年预测PE较最新市盈率降幅66.37% 2025年预测净利润增幅27.21% 2026年预测净利润增幅64.35% [2] - 富创精密代码688409 年内涨跌幅22.68% 市召率207.42倍 2026年预测PE较最新市盈率降幅78.93% 2025年预测净利润增幅40.10% 2026年预测净利润增幅55.68% [2] - 晶升股份代码688478 年内涨跌幅49.43% 市召率511.96倍 2026年预测PE较最新市盈率降幅90.46% 2025年预测净利润增幅48.23% 2026年预测净利润增幅48.54% [2]
新凯来,周末紧急申明!绩优潜力半导体设备股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9-07 23:44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设备产业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上游环节关键 国产化替代处于早期阶段 AI 5G 汽车电子推动先进制程需求 设备精度要求提升至原子级 全球晶圆厂扩产潮推动行业发展[1][8]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近60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1060亿美元以上 预计2025年达1240亿美元 中国大陆市场从2019年13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367亿美元 预计2025年超410亿美元[9] -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连续7个季度同比正增长且创季度新高 AI是半导体增量重要来源 国产替代是不亚于AI的机遇 各下游完成库存去化 产品份额提高和新产品导入带动收入成长[9] 新凯来公司动态 - 新凯来在CSEAC 2025展会上展示量检测设备丹霞山 天门山 赤壁山系列 刻蚀薄膜工艺装备武夷山 普陀山 阿里山 长白山系列 扩散装备峨眉山 三清山系列产品[1] - 公司2025年3月SEMICON China发布扩散 刻蚀 薄膜沉积 量检测等领域新品 部分设备支持向先进节点演进 有望缓解国内先进制程扩产卡脖子问题[2] - 新凯来产业链核心人士表示2026年量产速度加快 先进制程设备订单量大幅增多 最新一轮融资接近尾声 投前估值650亿元 上轮投后估值500亿元[2] - 公司发布《合规申明》强调合规经营 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恪守商业道德 坚持公平竞争 抵制腐败行为 推进供应商合作伙伴合规管理[3] 产业链合作公司 - 至纯科技 正帆科技 路维光电与新凯来存在业务或关联 路维光电开发7寸及以上高定位精度IC掩膜版满足新凯来等厂商需求[5] - 华特气体供应少量电子特种气体给新凯来 同惠电子是新凯来重要客户 产品应用于来料检测和半导体功率测试 典型型号包括TH2838/TH2839/TH2851系列精密阻抗分析仪等[6] - 正帆科技产品向新凯来 北方华创 拓荆科技等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批量供货 利和兴 国力股份等紧张准备新凯来供应链配套以应对量产[6][7] 半导体设备行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半导体设备公司营收同比增速持续超25% 净利润增速持续超20% 机构预测2025年营收增速有望超30% 净利润增速持续超30%[11] - 中科飞测 至纯科技 金海通获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幅超100% 中科飞测有望扭亏为盈 订单规模扩张带动营收高增 存货合同负债环比提升[12] - 半导体设备公司年内平均涨幅超25% 华亚智能 华峰测控 联动科技涨幅超50% 中科飞测 富乐德 先锋精科市场表现垫底[12] - 16家公司前瞻市盈率有望持续下降 2026年预测PE较最新滚动市盈率降幅超20% 晶升股份 中科飞测 富创精密降幅超75%[12] - 晶升股份最新滚动市盈率超500倍 2025年预测PE约72倍 2026年预测PE约49倍 金海通 长川科技最新滚动市盈率超50倍 2026年预测PE降至30倍以下[12] - 中微公司在CSEAC 2025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加速向高端设备平台化公司转型[13]
【早报】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商务部: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
财联社· 2025-09-07 23:10
宏观新闻 - 国家外汇储备规模33222亿美元 环比上升299亿美元 升幅0.91% [3] - 中国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8月末黄金储备7402万盎司 环比增加6万盎司 [4] - 银联网联支付交易金额151.66万亿元 同比增长16.64%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3.3个百分点 [7] 行业政策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实施 年降费规模约300亿元 降幅达34% [2][5] - 深圳优化住房政策 分区调整居民及企业购房限制 同步推出公积金首付款提取新政 [2][5] - 商务部初步裁定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 认定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4] 金融市场 - 券商两融利息收入432亿元 同比增长超10% 47家券商实现正增长 行业回暖趋势明确 [5] - 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060元/克 周生生达1068元/克 单日上涨9元/克 [7] - 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3600.15美元/盎司 年内累计上涨976美元 涨幅37% [10] 科技创新 - 中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 [6] - 半导体设备商新凯来投前估值650亿元 瞄准7nm+制程设备市场 预计增速超50% [13] - OpenAI预计年营收130亿美元 正自研服务器芯片以控制云服务成本 [10] 产业发展 - 零售业景气指数创8个月新高 以旧换新政策及开学季带动消费需求回升 [7] - 海上风电需求进入景气周期 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1.3GW 深远海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14] - 威马汽车宣布9月恢复EX5和E5量产 并公布供应商欠款清偿计划 [8] 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获农业银行不超过27亿元增持贷款承诺函 [11] - 旷达科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1] - 罗博特科筹划发行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11]
微导纳米黎微明:技术创新给镀膜设备带来新发展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1
行业前景 - 三至五年后单芯片晶体管数量预计达1万亿颗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1万亿美元[2] - 原子层沉积技术从2000年覆盖三四层半导体工艺发展到覆盖超80层工艺 对器件结构起关键作用[2] - 逻辑制程走向高深宽比 存储走向三维堆叠结构 化合物器件需更稳定性能 推动原子层沉积技术发展机遇[2] 公司技术突破 - 原子层沉积多级曝光技术可在现有光刻机精度下持续突破芯片制程技术节点 助推国产芯片发展[2] - ALD设备全面涵盖行业主流薄膜材料及工艺 CVD设备硬掩膜等关键工艺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4] - 高介电常数材料和工艺性能等部分领域已超越国外设备商[3] 业务发展态势 - 半导体业务发货设备近500台 从2020年开启业务不满五年实现突飞猛进[3]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半导体设备订单超去年全年水平[4] - 截至6月30日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达23.28亿元 较年初增长54.72%[4] 创新与服务模式 - 设备商需领先晶圆厂创新 而非跟随客户创新[4] - 在客户服务、定制化工艺和装备领域具高效服务能力 可高效支持本土晶圆厂发展[4] - 建议本土晶圆厂从跟随转向创新 与创新设备商合作提升器件性能和追赶速度[4] 供应链建设 - 零部件布局和国产化工作保障业务高速发展[3]
星奇半导体杨绍辉:聚焦流控与电控核心部件 把握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良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0
杨绍辉 杨绍辉表示,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产业的基石,行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50%。星奇半导体已布 局十几个研发方向,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前瞻性需求,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产 业化应用。他相信,随着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迈上新高度,具备核心技术与系统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将在 全球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他表示,这些技术变革将直接拉动刻蚀、薄膜、键合等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并推动钼、钌等新材料的应 用普及。国际设备巨头已在这些领域布局并取得突破,例如泛林半导体在钼金属层工艺上的研发已达六 年,并开始在3D NAND量产中应用。 杨绍辉表示:在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不仅体现在产能扩张,更体现在先进制程的产业化推进。以离子 注入设备为例,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不同类型的离子注入机领域实现布局并取得进展。薄膜设备领域, 各家企业虽产品类型多样,但基本覆盖了主要工艺环节;刻蚀设备方面,国内产品矩阵也日益完善;键 合设备则从先进封装和3D NAND领域向逻辑与DRAM领域拓展。 杨绍辉介绍,星奇半导体专注于工艺流控与电控核心部件,围绕集成电路反应介质的流量、压力、温度 进行精准控制与混配。公司扎根上海临港,已建立完 ...
芯聚太湖明珠 智创产业生态——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插上智本和资本的两翼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0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现状 - 半导体设备产业被视为AI和算力竞争的基础 核心是半导体设备 零部件与材料[2] - 自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布以来 行业在刻蚀 薄膜沉积 CMP等主流工艺设备领域持续突破[2] -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盛美上海 拓荆科技 微导纳米等一批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 - 全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装备企业销售收入达1178.71亿元 同比增长32.9%[2] - 无锡地区涌现出一批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样本企业[2] 行业发展挑战与生态建设 - 半导体设备突围需要全产业链接力和产业生态良性发展 非单家企业可完成[2] - 全球贸易冲突加剧导致半导体产业链重构 给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带来严峻挑战[2] - 制程工艺 存储堆叠 先进封装及材料技术发展使设备创新难度提升 成本愈加昂贵[2] - 需构建"资本+科创+产业"新生态 打通人才链 资本链 创新链和产业链[3] - 上证报联合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主办第十三届CSEAC展会及论坛 搭建资本与智本链接平台[3][4] 创新发展战略 - 通过"政策—资本—技术—舆论"立体化赋能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和创新进程[4] - 目标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构中发挥中国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