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助推L3级自驾,国产厂商“烧钱”争夺汽车“大脑”
是说芯语· 2025-09-24 03: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www.gov.cn | | ο 首页 简 繁 EN 登录 邮箱 元 | | --- | --- | --- | | 首页 > 政策 > 国务院政策文件库 > 国务院部门文件 | |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打印 收藏 ☆ 留言 8 6 2 |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标 188. (2025—2026年)》的通知 | 发文机关: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 | 发文字号: 工信部联通装(2025)200号 | 来 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 | |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 | 公文种类: 通知 | | | 成文日期: 2025年09月12日 | | | 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文件中明确提出要 "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这可不是 简单的政策文件,而是给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 "踩了油门"。过去,L3 落地总差一层法规 "窗户纸",现在终于捅破了,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正从"技术 储备阶段 ...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文预热2025年度演讲:造车同时重启造芯,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巨大
搜狐财经· 2025-09-24 02:24
公司战略决策 - 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将于2025年举行年度演讲并提前进行预热 [1] - 公司同时启动造车和重启造芯两大战略决策 几乎在同一时间推进 [1] - 两项战略动用了公司前十年积累的全部资源储备 形成重大资金投入 [1] 公司运营压力 - 雷军将同时推进造车和造芯比作"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 凸显资源分配压力 [1] - 公司管理层对当时决策的勇气表示感慨 反映战略实施面临巨大挑战 [1]
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美利率或降至3.5% 企业盈利支撑美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2:17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蕊 纽约报道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公开活动并发表讲话。鲍威尔表示,美联 储将持续面对就业疲软与通胀反弹的挑战,因而将继续保持谨慎的货币政策立场来对待降息,鲍威尔还 认为美股的估值"相当高"。讲话后,美国三大股指跌至日内新低,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等类别股票领 跌,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截至23日收盘,道指跌0.19%,标普500指数跌0.55%,纳指跌0.95%。 美联储在九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至4.25%。这是自去年 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在经历数月观望后,终于选择了新的方向。 市场的核心疑问在于:这仅仅是一场"风险管理式"调整,还是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端?未来六到十二个 月,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美元走弱与利率下行又会如何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新兴市场?针对这 些问题,南方财经记者专访了纳斯达克首席经济学家 Phil Mackintosh。 在他看来,美联储的降息动作既是对经济数据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外部压力。预计美联储未 来可能继续降息,利率或逐步回落至3.5%左右。如果利 ...
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特殊
搜狐财经· 2025-09-23 22:55
中国减持美债 - 7月份中国大幅减持美债257亿美元 创年内最高减持记录[6] - 4个月内累计减持573亿美元美债 约合人民币3820亿元 持有规模创新低[2][6][8] - 6月份曾小幅增持1亿美元美债 但7月份减持力度远超4月份82亿美元的减持规模[5][6]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 全球多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争相购买黄金规避风险[8] - 英国和日本选择增持美债 与中国减持形成鲜明对比[8] - 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政策破坏美国信誉 引发对美债前景悲观预期[8] 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质疑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降息和实施紧缩政策[11] - 通过"美联储大楼案"调查施压鲍威尔 最终迫使美联储妥协[13]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导致多国开始抛售美债[14] 巴菲特投资策略转变 - 巴菲特清仓持有17年的比亚迪股票 累计增幅超600%[15] - 伯克希尔投资策略转向防御性 增持西方石油和日本商社等传统能源及高股息标的[20] - 减持台积电和比亚迪均体现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投资逻辑[22] 新能源汽车行业转折 - 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接近30%关键拐点 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期[17] - 特朗普维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限制 并与马斯克在新能源政策上产生分歧[19] - 欧盟反补贴调查持续一年未果 影响中国车企海外市场拓展节奏[20]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开源节流计划未能落实 效率部门停摆且推出扩大支出法案[11] - 关税收入不足以支付美债利息零头 盈利计划面临破产[11] - 特朗普贸易政策给美股带来冲击 伯克希尔今年出现较大亏损[20]
3亿元跨界投资光通信芯片,火腿巨头涨停,老字号们陷“守”与“变”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4:04
公司投资动态 - 金字火腿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拟以不超过3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 [2] - 投资消息公布后次日公司股价开盘涨停 [2] - 公司证券部表示此次跨界是实控人变更后新团队的操作 看好标的公司发展前景但事项尚处洽谈阶段 [4] 公司历史跨界表现 - 2013年至2016年公司先后涉足稀土、医疗、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多数尝试以失败告终 [5] - 2017年斥资11.8亿元投资中钰医疗 2018年终止收购并剥离相关资产重回火腿主业 [5] - 公司自2011年起营收告别两位数增长 连续多年个位数增长或负增长 [5] 公司近期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降14.73% 净利润2292.04万元同比下降25.11% [5] 老字号行业转型困境 - 多家老字号企业包括张小泉、全聚德、五芳斋面临发展瓶颈与转型难题 [2][6] - 张小泉2021年上市初市值达46亿元 但2022-2024年净利润连年下滑 [6] - 五芳斋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和22.5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66亿元和1.42亿元 [6] 转型实践案例 - 全聚德推出时令创新糕点及"仿膳福饮"项目 开展博物馆文旅活动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7.79%并关闭多家亏损门店 [7] - 张小泉推出多款爆款新品 厨房五金品类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9.80% 净利润2750.20万元同比大幅攀升124.30% [7] 行业专家观点 - 老字号企业主业增长遇"高原反应"后寻求新增长点 但跨领域投资存在风险且可能影响主业口碑 [2][5] - 老字号核心资产是历史IP 但成功逻辑基于前工业化时代 现代化转型是进行中课题 [3][6] - 转型关键在于平衡"守"与"变" 将传统独特性转化为现代相关性 [3][8] - 建议通过深度挖掘文化价值、重构产品场景结合点、持续内容输出实现品牌焕新 [8] - 非核心业务应采用独立品牌/法人/团队运作 避免主IP价值稀释 [8]
美光(MU.US)财报今夜出炉,股价月涨40%后能否延续AI狂欢成焦点
智通财经· 2025-09-23 12:48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美光科技(MU.US)将于周二盘后公布财报,将揭示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在9月份上涨近40%后是否已脱离基本面。 华尔街预计,美光的业绩将包含对其高带宽内存芯片的强劲预测,该产品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件。这一需求增长正值甲骨文公司等主要企业明 确承诺加大AI支出,且英伟达公司正投资OpenAI以支持更多AI基础设施之际。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存储器等通常乏人问味的科技行业板块已成为AI乐观情绪的中心,希捷、西部数据和闪迪的股价均在9月跟随美光大幅上涨。然而,这 些涨幅能否被未来的增长所验证仍有待观察。这就是投资者如此急切想听到美光前景预测的原因。"一切都在于业绩指引,任何高于市场预期的数字都会引 发全面欢呼,"Synovus Trust高级投资组合经理丹尼尔.摩根表示。该公司截至9月中旬持有约7.3万股美光股票。"存储公司的行情上涨正表明AI是如何成为催 化剂,并惠及那些通常不会从周期中受益的板块。西部数据和希捷的上涨方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 尽管美光股价本月上涨(有望创下15年多来最大月度涨幅),但与竞争对手相比仍然便宜。该股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约为12倍,使其成为费城半导体 ...
印度豪掷180亿美元角逐全球芯片竞赛 半导体雄心面临多重考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7:10
2022年,该国还调整了战略,不再仅向制造28纳米及以下芯片的工厂提供优厚激励。对于芯片而言,尺 寸越小性能越高,能效也更好。通过在同一空间容纳更多晶体管,这些芯片可应用于先进人工智能和量 子计算等新技术。但由于这种做法无助于印度发展新兴半导体产业,新德里现在为所有制造工厂(无论 芯片尺寸)以及芯片测试和封装项目承担50%的成本。 来自中国台湾和英国的晶圆厂,以及来自美国和韩国的半导体封装公司都表示有兴趣支持印度的半导体 计划。埃泽尔称:"印度政府已拿出慷慨激励措施吸引半导体制造商",但他强调"这类投资不可能永远 持续"。 漫漫长路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印度志在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但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行业竞争激 烈,且在先进芯片制造竞赛中印度属于后来者。 2022年,当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以遏制北京获取尖端技术时,全球半导体自主竞赛拉 开序幕。这对印度而言是一个机遇:该国希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为战略领域保障芯片供应,并从转移 出中国的全球电子市场中分得更大份额。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之一,但本土芯片产业几乎空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微乎其 微。新德里政府的"半导体使命 ...
电力需求前景广阔 大和证券首予Vistra(VST.US)“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7:04
人工智能(AI)热潮不仅带火了英伟达(NVDA.US)等芯片制造商,更让公用事业这一传统行业给投资者带 来莫大惊喜。此前,花旗分析师此前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份额可能会占到美国的 10.9%,较目前的4.5%大幅增长。如果这一预期成真,意味着需要建设更多的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其他 基础设施,也将为公用事业公司带来更多回报。 而Vistra拥有涵盖核能、天然气、煤炭、太阳能和电池储能的 41000 MW的能源组合,为超过 500 万美 国用户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其位于俄亥俄州佩里市的1268兆瓦核电站已获得美国核管理 委员会批准,将运营期限延长至2046年,较原许可期限增加20年。 智通财经APP获悉,大和证券分析师Dennis Ip首予Vistra Energy(VST.US)"买入"评级,目标价250美元。 此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David Arcaro上调了Vistra目标价,并维持"增持"评级。他强调了该独立电力生 产商强劲的盈利表现以及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增长的势头,Vistra多元化的发电组合使其能够从传统能源 和清洁能源趋势中获益。 ...
【立方早知道】格林美赴港上市/美凯龙前总经理解除留置/多只连板个股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3 01:21
焦点事件 - 格林美提交港股上市材料 公司主要从事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净资产201.28亿元 员工总数超1万人 A股市值382.3亿元[1]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 并为其提供数据中心芯片 协议涉及两笔独立但相互关联的交易 英伟达最早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芯片[3] - 富途证券和老虎证券进一步关闭中国内地居民开户通道 中国内地客户开户需持有海外永居身份证明 老虎证券自上周开始不再接受中国内地居民通过提供境外工作或生活相关证明文件开户[3] 宏观要闻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证监会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 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4] -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对越博动力案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4] 产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 加强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7] - 探索构建工业绿色微电网、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和园区级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加强污水、垃圾、有害物收集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7] -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共享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7] 公司聚焦 - 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正式通航 "伊斯坦布尔桥"轮从宁波舟山港启程 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直达欧洲 运输时效仅需18天[9] - 美凯龙前总经理车建兴解除留置 车建兴于2016年12月起任美凯龙总经理 任职近9年[9] - 云南旅游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尚不具备机器人整机设计或生产能力 相关事项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10] - 德明利控股股东李虎减持公司股票22.43万股 李虎合计减持417.65万股 田华减持22万股 减持后夫妇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由36.91%变更为35.00%[11] - 杭电股份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公司光通信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铜箔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11] - 大洋电机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12] - 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253,309,800股普通股[13] - 佰维存储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3] - 盛新锂能全资子公司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持有启成矿业70%股权[13] - 中京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亿元 用于泰国PCB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13] - 金字火腿全资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 中晟微电子投前估值为10亿元至13亿元[14] - 隆基绿能HPBC 2.0电池产线良率稳定在97%以上 HIBC组件效率超过25% 已逐步推向国内外分布式市场[14]
1000亿美元!英伟达将投资OpenAI,强化数据中心协作
第一财经· 2025-09-22 22:43
两家公司已签署一份意向书,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为OpenAI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部署至少10 吉瓦算力的英伟达芯片。双方目标在未来几周内敲定合作细节,首个部署阶段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科技巨头算力竞争白热化。 据报道,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并为其提供数据中心芯片。 一位接近OpenAI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协议将促使英伟达最早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芯片,协议涉及两笔独立但相互关联的 交易。该知情人士表示,OpenAI将以现金方式向英伟达购买芯片,而英伟达则会通过投资获得OpenAI的非控股股份。 英伟达对OpenAI的首批100亿美元投资将在两家公司就OpenAI采购英伟达芯片达成最终协议后启动。 黄仁勋周一对媒体透露,10GW的容量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这等于英伟达今年全年的总出货量,"是去年的两 倍"。 随着数据中心投入和算力竞争加剧,近期科技巨头间已经达成一系列此类合作协议,例如微软多年来对OpenAI的持续投 资,以及上周英伟达与英特尔达成的人工智能芯片合作协议,此次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OpenAI目前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