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公司星移联信完成数亿元融资 构建6G时代“天地一体化”业务体系
36氪· 2025-04-22 07:47
公司融资与战略规划 - 公司近期连续完成Pre-A+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鲁信创投、梅花创投等机构,老股东持续追加投资[1] - 所融资金将重点投向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制造、低轨卫星组网等核心业务,加速构建天地一体化业务体系[1] - 公司迄今已完成五轮融资,并已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以进一步推动技术研发、产品批产和卫星数据应用[1]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聚焦卫星互联网领域,提供通信卫星载荷系统设计、核心数字处理载荷相关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1] - 公司具备领先的星地融合通信网络研发能力,并拓展卫星星座规划、数据应用及运营、终端研制等多样化业务[1] - 公司将卫星通信载荷作为主营产品,专注于低轨组网卫星中最核心的综合数字处理载荷,视其为卫星的大脑和控制中枢[2] - 公司深度参与中国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落地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技术实验室[1]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2年1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星载路由完成国内首个实验室环境下符合3GPP 5G NTN标准的数据互通试验,测试达到理论峰值速率[2] - 2023年公司中标并交付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委托研制项目,2024年2月完成首个基于3GPP NR NTN标准体制的星上处理模式星载基站的试验星在轨验证,各项指标满足预期[2] - 公司目前已研发至第四代星载基站和第二代路由产品,第四代基站采用芯片化、一体化方案,实现功能全面升级并兼容多种协议[2] - 第二代星载路由使用支持100M到100G全速率端口的专用芯片,软件支持多种功能和高效算法[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3GPP第17版标准确定了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的框架,2024年4月3GPP正式批准6G LOGO,“天地一体化、互联互通”成为5G到6G时代的关键特征[2] - 全球低轨通信卫星技术趋势是由高轨向低轨、由透明转发向“星上处理、星间链路”发展[2] - 商业航天在202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3] - 公司积极贯彻国家战略,探索卫星互联网应用新模式,计划在6G时代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协同价值[3] 未来业务拓展 - 公司筹划部署通感算一体化智能承载星座“平天星座”,旨在构建“空间信息交互主干网”[3] - 公司开展了基于IoT NTN标准体制协议的卫星物联网载荷研制,并完成地面端到端验证,未来在低空经济、资产监管、环境监测等场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3]
国会山有了新“股神”
齐鲁晚报· 2025-04-21 06:18
美国国会山从来都不缺"股神"。除了众所周知的前众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就任众议员才三个多 月的共和党人罗布·布莱斯纳汉、"特朗普铁粉"、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也在近期关税政策导 致的美股震荡中频繁进行股票交易。今年1月美媒曾爆出多名2024年股票市值涨幅超过100%的国会议 员,通过立法玩转股票交易,早已是国会山心照不宣的"生财之道"。 主笔 王晓莹 他当选前后 竟是"两张面孔" 布莱斯纳汉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去年3月竞选国会众议员期间,他曾怒批"政客利用职务炒股令人作呕",并 称这是美国民众对政客失去信任的关键原因。当时,他向选民承诺,当选众议员后将与其他同僚共同发起 提案,禁止议员炒股。 然而,履职三个多月后,布莱斯纳汉迅速加入了"前辈"的队伍。旨在追踪美国国会议员股票交易的网站 Capitol Trades的数据显示,布莱斯纳汉在上任仅两个多月时就进行了264笔股票交易,涉及金额高达近270 万美元。他买入了价值170万美元的股票,抛售的股票金额高达303万美元,这样的交易总量让他成为国会 山"最忙的"股票交易者之一。 而且,作为国会众议院交通与基础建设委员会成员,布莱斯纳汉拥有大量卡特彼 ...
声明显示:巴西电信监管机构授权马斯克的Starlink在巴西新增7500颗卫星运营。
快讯· 2025-04-08 18:07
声明显示:巴西电信监管机构授权马斯克的Starlink在巴西新增7500颗卫星运营。 ...
华力创通拟定增4.5亿加码卫星领域 项目交付不及预期最高亏1.36亿
长江商报· 2025-04-03 00:37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亿元,用于基于抗辐照模组的星载计算处理设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多模卫星通信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全球的多模式导航系统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2][4] - 此次定增是公司时隔近三年再次推出股权融资计划,2022年7月曾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3亿元[5]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卫星导航与卫星通信融合应用技术的企业之一,已布局芯片设计研发领域,形成"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格局[2][5] - 公司长期致力于国防及行业信息化领域,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雷达信号处理等领域已形成规模化的科研生产能力[4] - 北斗+5G融合终端基带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9793.91万元,完工程度69.96%,2023年及2024年已实现效益合计1.06亿元[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扭亏为盈超千万元,但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9800万至1.36亿元[2][7] - 2019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波动较大,分别为6.41亿元、6.45亿元、6.65亿元、3.85亿元、7.1亿元[7]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已连续三年未在年报中推出分红计划[3][10] 业绩变动原因 - 项目交付不及预期导致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8] - 长账龄应收账款账期后移导致预期信用损失增加[8] - 为应对市场竞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去年有所增加[8]
华力创通: 第六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2:32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投资者 [3]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面值1元/股,采用竞价方式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4]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000万元 [5] - 发行完成后,认购股票限售期为6个月,股票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6]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投资于两个项目:基于抗辐照模组的星载计算处理设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多模卫星通信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9,877.92万元 [7] - 若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自筹资金先行投入或调整项目投资额 [7] 相关议案审议情况 - 监事会审议通过了8项议案,包括发行条件、发行方案、预案、论证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所有议案均获全票通过 [2][8][9] - 议案还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8][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年) [10] - 公司编制了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并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鉴证 [11]
中国卫通2024年净利润增长30.31%,但扣非净利润下滑13.94%暴露隐忧
金融界· 2025-04-01 11: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卫通2024年取得一定业绩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和收入结构不足暴露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多元化布局隐忧,未来需优化收入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挑战 [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下降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30.31%;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13.94%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323元现金红利,总计派发1.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 [1] 数字化转型 -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成双中台数据底座,统一财务、合同、人力数据,实现综合经营可视化分析 [4] - 公司优化IT基础设施,升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提升卫星工况监测及故障处置能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但未完全转化为核心业务盈利增长 [4] 市场开拓 - 2024年公司加强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平台上线试运营,探索卫星互联网产品租赁模式 [5] - 公司在广电、行业和国际市场取得进展,新增Ka高通量卫星网络接入节点近2000个,流量收入大幅增加;在非洲新增4条卫星专线,为当地企业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 [5] - 公司收入结构需优化,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航空航海市场整体收入贡献有限,未能拉动整体业绩增长 [5][6] 资源建设 - 2024年公司稳步推进星频站网建设,中星10R卫星于2025年2月22日成功发射,中星27号卫星转入研制阶段 [7] - 公司强化网络服务能力,国内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全面投入使用,海空子网建设进程加快,但未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7] - 公司在资源建设投入大,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在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问题 [7]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在不影响卫星资源建设和正常经营业务前提下,拟使用不超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产品,已履行审议程序,对日常经营有积极影响 [1][3] 本次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管理目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在不影响卫星资源建设和正常经营业务前提下增加公司收益,保障股东利益 [1] 现金管理额度 后续拟开展现金管理最高额度不超30亿元,额度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2024年度自有资金现金管理涉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多款结构性存款产品,部分已到期并获得收益 [1] 投资品种 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现金管理产品,如结构性存款,期限不超12个月,不涉及证券投资 [2][3] 投资期限 自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之日起至次年年度董事会召开日前止 [3] 实施方式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行使投资决策权并签署相关合同协议,由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 [3] 风险控制措施 投资风险 拟购买的保本型现金管理产品虽期限不超12个月,但投资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系统性风险 [3] 风险控制措施 按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离原则建立健全审批和执行程序;财务部及时分析跟踪产品动向并采取保全措施;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监督检查,必要时可聘请专业机构审计 [3] 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在确保卫星资源建设正常进行前提下进行现金管理,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投资收益,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为股东谋求更多回报 [3] 决策程序的履行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卫通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4]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监事会精准定位监督角色,2024年对公司多方面进行监督保障运营合规稳健,公司经营效益稳定向好,2025年监事会将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1][16] 公司生产经营总体情况 - 完成重大活动广电安播和抢险救灾通信保障任务,践行央企使命 [1] - 全年营收25.41亿元,同比降2.85%;利润总额6.61亿元,同比增8.5%;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11.55%;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30.31% [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24.13亿元,负债总额23.5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00.54亿元,完成全年经营指标 [1] 监事会建设及运行情况 监事会运行规范性情况 - 第三届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设置及人员组成符合法规要求,报告期成员未变更 [1][2] - 制定监事会制度体系,明确职责、流程和机制,确保与法规监管要求契合 [2] - 全体监事履职尽责,关注公司动态,对重大事项审慎发表意见,独立行使监督权 [3] - 全年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通知、召开、表决等符合规定,记录规范,决议合法有效 [3] - 监事深入研究议案,对审议事项发表意见并担责,把控公司运行风险 [3] - 监事会成员出席2次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履行监督职责 [5] - 监事会通过列席董事会会议监督重大决策过程 [5] - 监事参加重要会议,审阅资料,了解财务和参股子公司情况,提供专业意见 [8] - 监事参加各级监管和公司组织的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8] 监事会运行有效性情况 - 监事会依法依规监督,聚焦董事会合规性、内控执行和人员履职情况 [9] - 认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召集召开程序规范,决策合理合法,保障各方权益 [10] - 认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合规,促进沪港协同发展 [10] - 认为董事和高管敬业尽责,无违规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行为 [10] - 检查财务制度和运作,认为财务和内控制度健全,报告真实可靠 [11] - 核查关联交易,认为决策程序合规,交易合理公正,无损害利益情形 [11][12] - 监督担保业务,认为担保风险可控,无侵害公司和股东利益情况 [13] - 把控套期保值业务,认为业务基于需要,决策规范,风控有效 [14] - 监督内控体系,认为制度健全,执行有效,评价报告真实客观 [14] - 监督内幕信息管理,认为制度完善,可防范内幕交易,保护投资者权益 [15] - 监督会计政策变更,认为变更合规,不影响报表,无损害利益情形 [15][16] - 监督现金管理,认为产品安全流动,不影响经营,程序合规,信息披露及时 [16] 监事会2025年工作展望 夯实合规基石,全面提升监督效能 - 依据法规和制度召开监事会会议,跟踪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发挥监督作用 [16] - 维护公司利益,加强对重要经营活动监管,围绕业务主线强化风险合规意识 [17] - 针对重点领域问询分析,提供专业建议,确保业务契合合规要求 [17] 强化自身建设,护航公司稳健发展 - 监事通过列席会议等方式了解业务,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17] - 钻研多领域知识,参加培训研讨,掌握行业动态和监管政策 [17] - 与各方交流学习,挖掘专业能力,助力公司转型发展 [17] 深化协同合作,完成治理机构改革 - 强化与董事会、管理层沟通协作,围绕重大议题探讨,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18] - 优化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信息流通共享,提升监督全面性和有效性 [18] - 落实新《公司法》要求,与各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8]
中国卫通: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4-01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汇总表 [1] 委托与审计单位 - 委托单位为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 审计单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联系电话 010 - 56730018 [1]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 涉及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其他关联方及其附属企业,但各部分小计及总计数据未填列 [1] 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 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附属企业,与公司为经营性往来,核算科目为货币资金,2024 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 112,000.39 万元,2024 年度累计发生金额 1,029,417.25 万元,往来资金利息 944.83 万元,2024 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金额 1,029,719.29 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 112,643.18 万元,往来形成原因为银行存款 [1]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 均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与公司为经营性往来,核算科目多为应收账款,涉及空间段运营服务、提供劳务等往来形成原因,各企业 2024 年期初余额、2024 年度累计发生金额、偿还金额及期末余额不同,如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期初 775.66 万元,累计发生 1,551.78 万元,偿还 1,817.64 万元,期末 509.80 万元 [1][2]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 - 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与公司为经营性往来,核算科目有预付款项、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涉及接受服务、采购商品、预付卫星合同进度款等往来形成原因,各企业相关金额不同,如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预付款项期初 12.03 万元,累计发生 16.03 万元,期末 28.06 万元 [2] 北京卫星电信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 - 为上市公司的附属企业,与公司有经营性往来和非经常性往来,核算科目有其他非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涉及预付工程款、提供劳务、接受劳务、关联往来等往来形成原因,各企业相关金额不同,如北京卫星电信研究所有限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 392.07 万元 [2][3] 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 - 为联营公司,与公司为经营性往来,核算科目有应收账款、预付款项,涉及空间段运营服务、提供劳务、采购商品等往来形成原因,各企业相关金额不同,如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应收账款期末 2,534.61 万元 [3] 总计情况 - 2024 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 133,580.53 万元,2024 年度累计发生金额 1,058,770.74 万元,往来资金利息 944.83 万元,2024 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金额 1,060,781.56 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 132,514.54 万元 [3]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1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规范运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1][2][7] 分组1:重要声明 - 建立健全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有效性及披露报告是董事会责任,监事会监督,经理层负责日常运行 [1] - 公司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等,但存在固有局限性 [1] 分组2: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 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 - 基准日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2] - 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发出日未发生影响评价结论的因素 [2] 分组3: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 [3] - 评价范围涵盖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及部分方面的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情况 [3]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相关办法开展评价工作 [3][4] - 董事会结合多因素确定适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与以前年度一致 [4]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有定量和定性标准 [4][5]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有定量和定性标准 [5]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一般缺陷 [5]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针对一般缺陷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 [5] 分组4: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 上一年度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效果良好 [7] - 报告期围绕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规范运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7] - 现有内部控制与公司多方面相适应,实现重大风险可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