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通信

搜索文档
玻璃基板,一步之遥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0 01:55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多年来,玻璃作为下一代封装基板材料,因其诸多优势而备受业界关注。其关键特性之一是能够实现 高互连密度和低于 2µm 的 RDL 布线。"随着过去两年人工智能计算的蓬勃发展,降低布线密度以提 高 SiP 内部通信速度的需求已成为 IC 封装研发的焦点,"Disco Hi-Tec America 技术经理 Frank Wei 表示。 然而,并非一切都完美无缺。玻璃切割(单片化)很难避免微裂纹,而重复制造数千个细间距玻璃通 孔 (TGV) 的挑战也阻碍了玻璃充分发挥其潜力。英特尔在过去十年中对玻璃基板进行了巨额投资, 并于本月初确认仍在推进玻璃项目。尽管存在制造障碍,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芯片质量提升的前 景正在推动其快速发展,正如2025年电子元件与技术大会 (ECTC) 和其他近期会议所证实的那样, 研究人员在以下领域取得了进展: 来源 : 内容 编译自 semiengineering 。 作为封装基板,玻璃的优势非常明显。它非常平坦,热膨胀比有机基板更低,从而简化了光刻工艺。 这仅仅是个开始。多芯片封装日益严重的翘曲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芯片可以混合键合到玻璃上的 ...
玻璃基板,势头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9-19 05:14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多年来,玻璃作为下一代封装基板材料,因其诸多优势而备受业界关注。 作为封装基板,玻璃的优势非常明显。它非常平坦,热膨胀比有机基板更低,从而简化了光刻工艺。 这仅仅是个开始。多芯片封装日益严重的翘曲问题已得到显著改善。芯片可以混合键合到玻璃上的重分布层焊盘上。而且,相对于有机芯基板,玻璃基板 为高频高速器件提供了极低的传输损耗。 更糟糕的是,硅中介层和有机芯基板也正在失去发展动力。玻璃比硅中介层便宜得多,而且翘曲度降低了50%,位置精度提高了35%。这使得它更容易实 现线宽和间距小于2微米的重分布层(RDL),而有机芯基板则难以实现这一点。此外,玻璃在通信波长下的透明度使得波导能够嵌入堆叠玻璃结构中, 用于6G应用。超薄(小于100微米)玻璃很容易制成700 x 700毫米的大尺寸。 玻璃(通常是硼硅酸盐玻璃或石英玻璃)的用途也十分灵活。它可以用作载体、嵌入元件的核心基板、3D堆叠材料,或用于传感器和MEMS的密封腔 体。玻璃比有机物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热量从有源器件中传导出去。其热膨胀系数 (CTE) 可在 3 至 10 ppm/°C 之间调整,使其与低端 硅或高端 PCB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政策、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战略前景分析:深海资源开发技术迭代加速,万亿产业蓝海正待深度掘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1:11
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概述 - 深海资源开发聚焦水深超200米区域 涵盖矿产、能源、生物等战略资源勘探利用 是突破陆地资源瓶颈、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1][2] - 深海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与极地、太空并列构成三维战略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5] - 依据资源属性可分为五大类:深海矿产资源、深海油气资源、深海生物资源、深海能源资源、深海空间资源[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财政部设立500亿元海洋经济特别账户 深海装备首台套补贴从30%提高至45%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1][5] - 一带一路框架新增深海开发条款 要求对外工程承包中深海项目占比不低于20% 推动国内技术与装备出海[1][5] - 工信部发布《深海装备技术图谱》明确要求2026年前实现4500米作业装备100%国产化[8] 资源需求与安全驱动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0%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0% 战略矿产进口依赖度超70%[1][5] - 全球34%石油和44%天然气储量分布在深海区域 南海55%油气资源位于深海 深海可燃冰储量可满足人类数百年能源需求[1][5] - 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是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工业粮食[1][5] 技术突破与装备国产化 - 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实现万米级下潜 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系列突破海底钻探技术瓶颈 耐压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升[6] - AI仿生鱼文鳐优化勘探路径 自主水下航行器将通信延迟从分钟级缩短至毫秒级[6] - 2024年大型深水物探船完成全球首次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采集 璇玥系统实现三项全球首创技术[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2025年上半年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8] - 预计2025年深海科技产业规模达3.25万亿元 占海洋经济总量25% 2030年突破5万亿元[1][9] - 海洋油气业2024年增加值达2542亿元 同比增长5.8% 海洋原油产量6550万吨 占全国原油增产80%以上[10] 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 海洋矿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190亿元增长至25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7.32%[11] - 深海采矿实现从浅水到超深水重大跨越 2024年上海交大深海重载采矿车完成4102米海试[11]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451亿元增长至78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4.71%[12] 企业布局与产业链 - 构建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全产业链生态 以中国海油、中集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13] - 在南海建成深海一号等世界级气田 实现可燃冰安全开采技术突破[13] - 海上风电安装船、FPSO等核心装备市占率居首 深海作业机器人、钛合金材料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3] 未来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将深度赋能勘探、开采与监测全流程 推动无人装备替代传统作业模式 量子传感与6G通信提升作业效率[15] - 低扰动采矿技术、封闭式钻井系统等环境友好型装备将广泛应用 山东、广东、海南等区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16] - 开发活动向超深水3000米以上和极地海域延伸 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加强技术合作与资源共探[17]
新劲刚: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6G通信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08:52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6G通信领域 [1] 技术发展现状 - 6G通信技术仍处于前沿研究阶段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6G技术发展动态与应用趋势 [1] 投资者关系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6G业务进展的提问 [1]
新劲刚(300629.SZ):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6G通信领域
格隆汇· 2025-09-04 01:04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6G通信领域 [1] 技术发展态势 - 6G通信技术仍处于前沿研究阶段 [1] -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6G技术发展动态与应用趋势 [1]
通宇通讯(002792) - 002792通宇通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2
2025-09-02 09:24
业务板块表现 - 微波天线业务收入约1.19亿元,同比增长84%,毛利率33%,占营业收入22% [4] - 光模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8%,目前营收占比0.67% [4] - 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2600万元,同比上涨2.59% [4]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销售占比达49%,为上市以来首次接近总营收一半 [3][4] - 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一带一路国家4G建设及部分国家5G网络升级 [3] - MACRO WIFI产品在印尼、阿联酋、缅甸等国家测试良好并开始小批量交付 [3] - 东南亚已建立较完备销售网络,计划加强非洲和中东市场开发 [3] 卫星通信布局 - 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深度参与多个星座计划 [3] - 已进入垣信供应链体系,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3] - 与6G通信和低空经济融合,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投资布局 [3] 技术产品发展 - 800G光模块在海外实现小批量交付,采用硅光技术和低功耗设计 [5] - 特殊场景天线研发包括桥梁、高铁、隧道挂壁天线及远海渔船卫星终端 [4] - 推出A+P系列和绿色天线系列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6] - 积极参与5G-A通感一体化天线及6G空天地一体化天线建设 [6] 战略规划 - 以微波天线为盈利突破口,卫星通信作为未来五年第二增长曲线 [4] - 通过降本增效和技术优化保障传统业务毛利稳定 [6] - 持续优化海内外销售结构,采取多点开花发展策略 [4]
6G里程碑式突破!我国科学家研发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附6G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8-29 06:56
6G技术突破与性能指标 - 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实现0.5GHz至115GHz全频段无缝重构,支持100Gbps级无线传输速率(相当于同时传输1000个8K超高清视频)[2] - 6G关键指标相比5G全面提升:峰值速率达100Gbps-1Tbps(5G为10-20Gbps)、用户体验速率1Gbps(5G为0.1Gbps)、时延0.1ms(5G为1ms)、连接密度达1亿个/平方公里(5G为100万个)[6][8] - 系统具备动态频段切换能力以规避干扰,并实现环境感知与数据传输同步,适用于智能交通和远程医疗等复杂场景[2] 中国6G战略布局与进展 - 中国自2018年启动6G研究,2019年成立IMT-2030推进组和国家6G技术研发专家组,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8][10] - 2024年9月中国移动牵头通过全球首个6G场景用例与需求研究项目,系中国首次主导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10] - 2025年7月中国移动全球首发6G试验网,部署10个站点实现280Gbps传输速率,达5G理论峰值的14倍[11] 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通信技术从1G模拟信号演进至5G万物互联,6G将推动万物智联新时代,实现自主学习与决策的智能体构建[3][11] - 6G频谱支持能力显著提升:常用载波带宽达20GHz(5G毫米波为400MHz),多载波聚合可实现100GHz带宽[8] - 4G/5G/6G将长期并存,6G规模商用需突破广义功能安全壁垒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11]
每日市场观察-20250829
财达证券· 2025-08-29 05:5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市场成交额为30,000亿元,较前日减少2,000亿元(约6.3%)[1] - 沪指涨1.14%,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82%[4]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145.53亿元,深证净流入331.33亿元[5] 行业板块动态 - 通信、电子、军工、计算机涨幅居前,煤炭、农业、纺织、食品饮料小幅下跌[1]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通信设备、半导体、元件;流出前三:电力、化学制药、白酒[5] - AI芯片龙头股价超越白酒龙头,芯片代工龙头创新高[1][2] 政策与产业动向 - 商务部拟出台《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7] - 国家数据局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8][9] -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三: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6] 科技创新突破 - 全球首款自适应全频段通信芯片实现超120Gbps传输速率(满足6G要求)[11] - 国产脑机接口技术完成脑深部肿瘤精准定位临床试验[12] 金融产品布局 - 多家公募发行细分领域ETF(金融科技、卫星产业、红利主题等)[13] - "固收+"产品因股债配置差异出现业绩分化[14]
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可在水中交流协作;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29 03:23
微机器人技术突破 -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研制出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smartlets" 可在水中通信、互相响应与协同作业 被视为微机器人系统迈向智能协作的重要进展[1] - 机器人采用柔性制造工艺 以智能折叠电路材料为基础 使平面电子系统自主卷曲成中空微型立方体 具备内外双重功能[1] - 结构扩展表面空间 可容纳太阳能收集器、计算单元和光信号系统 支持内外表面交互与运动[1] 通信芯片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利用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2] - 芯片创新系统可实现大于120Gbps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 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 端到端无线通信链路在全频段内性能一致[2] - 该技术为6G通信在太赫兹乃至更高频段频谱资源的高效开发扫清障碍[2] 半导体制造进展 - 三星电子将以第二代2nm工艺SF2P代工特斯拉AI6处理器 该制程节点还获得DEEPX的DX-M2代工订单[3] - 三星计划首先在韩国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产线试产特斯拉AI6 后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市新建晶圆厂实现量产[3]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业务准入加快推进,卫星产业拐点在即;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成功完成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1:33
网络安全与AI融合 - 上海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较"十四五"初实现倍增 将重点推动安全与AI双向融合 布局智能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新兴安全领域 [1] - 以普陀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为核心建设长三角网络安全产业承载区 联动徐汇模速空间和浦东张江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1] - 培育AI安全、车联网安全、软件供应链安全等新兴领域"小而精"网安主体 建设安全能力平台牵引产品迭代 [1] 卫星通信产业 - 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预计2023-2030年以23.8%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卫星宽带和直连智能手机通信被视为最具潜力服务 [2]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业务准入持续优化 牌照发放或将加快 产业拐点在即 [3] - 建议关注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运营服务、卫星制造产业链及地面设备制造等领域投资机遇 [3] 通信技术突破 - 中国研发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模块 实现大于120Gbps传输速率 满足6G峰值要求 [4] - 该技术实现全频段性能一致 高频段未见劣化 为太赫兹及更高频段6G通信频谱资源开发扫清障碍 [4] 数据产业发展 -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数据创新型企业、数字产业集群等十几项产业政策 [5] - 中国数据产业规模超5.8万亿元 保持15%以上年均增长率 2025-2030年有望维持该增长态势 [9] - 已推动出台近30项数据相关政策 支持10地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20多地出台数据条例 [5] 云计算与AI算力 - 华为云整体算力规模同比增长接近250% 使用昇腾AI云服务的客户从321家增长至1714家 [11] 医疗科技突破 - 中国完成全球首次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 实现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7][8] - 该技术提供实时高精度病灶导航 可精准切除肿瘤同时保护健康脑组织 提升患者神经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质量 [7][8] - 瑞典科研机构开发出1型糖尿病早期检测预防新方法 通过微量血液采样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发现异常 [10] 资本市场动态 - 中国人寿新获批QDII额度将重点关注港股市场 认为港股具备新经济和高股息优质资产配置价值 [6] - 上半年港股估值持续修复且涨幅领先全球主要权益指数 公司在港股配置取得非常好收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