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扩张进行时:欲融资425亿港元,雷军8亿股股份“以旧换新”
华夏时报· 2025-03-25 14:04
融资方案 - 小米拟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股份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425亿港元[3] - 配售价格53.25港元 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57港元折让6.6%[4][5] - 雷军出售并认购8亿股 完成后持股从24.1%摊薄至23.4% 投票权由64.9%降至64.1%[4][5] 历史融资对比 - 2020年曾以相同方式募资237亿港元 认购价格23.7港元[6] - 本次配售规模位列港股历史第三大闪电配售 仅次于比亚迪和美团[3] 资金状况与用途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337亿元 同比净减少9000万元[7]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近40亿元 2023年仅流出5亿元[7] - 资金将用于汽车业务扩张 2025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8] - 计划在中国新增5000家门店 海外建立约1万家小米之家[10] 业务发展态势 - 汽车业务2024年收入321亿元 占总营收8.8% 第四季度占比达15%[9] - SU7平均单价23.45万元 创新业务亏损62亿元但同比收窄7.1%[9]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结构封顶 北京亦庄第二工厂预计6月完工[7] - 推进全品类高端化战略 覆盖手机、汽车及全球市场[9][10] 市场表现 - 2024年以来股价上涨72% 3月19日创52周新高59.45港元[5] - 配售当日收盘价53.4港元 市值1.34万亿港元 市盈率53.3倍[11] - 麦格理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66.75港元[10]
雷军,“王炸”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3:51
作 者丨 雷晨 编 辑丨朱益民 图 源丨2 1世纪经济报道 3月2 5日,小米集团(1 8 1 0 .HK)一纸配售公告引发市场震动。 小米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8亿股,募资4 2 5亿港元,成为港股年内继比亚迪后又一起大规模配售案。 值得玩味的是, 这距离小米上次大规模配股已过去四年有余,彼时募集的2 4 0亿港元主要投入造车业务。 如今,随着小米SU7销量超预期、AI战略全面铺开,雷军再次祭出资本运作大招来屯粮积草。 细究配售机制,雷军的资本运作手法堪称精妙。通过"先旧后新"方式,既为公司注入巨额资金,又通过A类股的特殊投票权设计将控制权牢牢 握在手中。 但从市场反应来看,折让6 . 6%的配售价导致股价3月2 5日下跌6 . 3 2%,报收于5 3 . 4港元/股,总市值跌至1 . 3 4万亿港元, 当天股票交易较为活 跃,"天量"成交7 1 8亿港元。部分投资者担忧股权稀释,但据传机构参与配售认购热情高涨。 | < w | 小米集团-W(1810) | | Q | | --- | --- | --- | --- | | 闭市 03-25 16:08:04 通 | | | | | 53.400 额 ...
雷军报喜:史上最强年报,小米空调出货超680万,未来挑战格力?
搜狐财经· 2025-03-25 09:30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36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1] - 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3% [1] - 研发投入2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9% [1] 智能手机业务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创新业务收入达328亿元人民币 [1] - SU7车型年度交付量136,854台 [2] - 2025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2] - SU7 Ultra提前完成全年1万台销量目标 [2] 大家电业务 - 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 同比增长50% 稳居国内第三 [5] - 冰箱出货量超270万台 [5] - 洗衣机出货量超190万台 [5] - 电视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名列前茅 [5] 产能扩张 -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于2024年11月开工 占地751亩 [6] - 工厂计划2025年11月投产 一期项目专注空调品类生产 [6] - 工厂包含中央空调及各类空调系列产品生产线 [6] 行业竞争格局 - 空调市场前两名为格力和美的 [5] - 小米中央空调对标大金品牌 [5] - 格力推出"董明珠健康家"线上线下销售体系 [9] - 小米在空调领域与格力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11]
小米突发!刚刚跌超5%!雷军持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02:34
作 者丨雷晨,孙永乐 编 辑丨张铭心,江佩佩 视 频丨许婷婷 小米重磅!港股小米集团3月2 5日早上公告,计划配售8亿股股份, 筹资约4 2 5亿港元 。 将 用 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用途。 截至发稿,小米集团跌超5%。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交易日,小米股价曾创出5 9 . 4 5港元的 新高。 | HKEX HKD 10:05:46 | | | | | | | 通 バ △ + | | --- | --- | --- | --- | --- | --- | --- | --- | | 委比 | 52.28% 委差 | | 68882 | 交电 | 56.23% 120日 | | 150.70% | | 卖五 | 54.100 | 51.02万 | ( 69 l | 5日 | -6.50% 250日 | | 270.70% | | 卖四 | 54.050 | 52.62万 | 53 ) ー | 20日 | | 1.32% 52周高 | 59.45 | | 卖三 | 54.000 | 42.24万 ( 104 ) | | 60日 | 69.76% 52周低 | | 14.28 | | 卖二 | 53.95 ...
雷军:未来十年,小米希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5-03-24 07:29
雷军:未来十年,小米希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 技引领者|钛媒体AGI 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 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将2025年手机全年出货量提高至1.8亿部,向2亿部目标迈 进。卢伟冰认为,未来三至五年,中国手机市场会彻底形成分化格局,头部品牌会越来越强,小米的目 标是每年提高1个点的市占率。 事实上,小米集团诞生在北京海淀。 "小米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企业,是土生土长的北京科创企业。15年前,我们就是在北四环保福寺桥边的 一个很小的办公室,十来个人喝着一碗小米粥开始创业。"雷军称,他对中关村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也 对中关村特别熟,因为1992年他就开始在中关村创业。 雷军对小米的未来找寻新定位。 钛媒体AGI 3月24日消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召开前夕,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表示,小米 希望用十年的努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要做硬核科技,我觉得智能制造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智能电动汽车已经发展了十年时间,过去十年 是电动化的十年,今天重新开始下半场,下半场是智能化的十年。我认为,智能化才是智能电动汽车的 核心和灵魂。而智能化正好是小米的优势,也是我们中关村的优势。"雷 ...
重估小米
虎嗅APP· 2025-03-23 23:47
核心观点 - 小米2024年业绩表现强劲,营收3659亿同比增长35%,净利润235.8亿同比增长34.9%,智能手机出货1.68亿部同比增长30%,电动车交付13.7万辆超额完成目标 [1] - 公司业务结构划分为"手机X AIoT"(旧大陆)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新大陆),形成双轮驱动模式 [2] - 电动车业务展现强劲增长潜力,2024年交付13.7万辆,单车毛利润从Q2的3.1万元提升至Q4的4.4万元,毛利润率从15.4%提升至20.4% [17][18] - 互联网服务成为最赚钱业务,2024年毛利润261亿,毛利润率高达76.6%,贡献总毛利润的36.6% [10] - 公司成功突破硬件标签束缚,通过电动车业务打开新生态圈,估值有望重估 [29] 业务表现 智能手机业务 - 2024年营收1918亿,出货1.69亿部,ASP创历史新高达到1138.2元 [4] - 全球市场份额13.8%,连续四年排名全球前三 [5] - 毛利润率从2021年的13.1%提升至2024年的20%,高端化成效显著 [11] - 作为流量入口带动7亿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5% [8]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同比增长30% [6] - 毛利润211亿,毛利润率20.3% [10] - 平台接入设备超9亿台,覆盖260多个品类6000多个型号,具有零售属性 [13][14] 互联网服务 - 2024年营收341亿同比增长13.3% [7] - 过往四年毛利润总额897亿超过智能手机的871亿 [9] - 2024年毛利润261亿,毛利润率高达76.6% [10]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2024年交付13.7万辆,超额完成10万辆目标 [1] - 单车毛利润从Q2的3.1万元提升至Q4的4.4万元 [18] - 毛利润率从Q2的15.4%提升至Q4的20.4% [18] - 2025年交付目标35万辆,预计单车毛利润5万元 [23] 战略转型 - 业务结构重组为"手机X 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两大板块 [2] - 电动车业务成功突破硬件公司标签,打开新生态圈 [29]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20-2024年研发费用总额816亿,年均163亿 [22] - 费用控制良好,2024年总费用率15%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 [22] - 线下渠道快速扩张,2024年门店达1.5万家,2025年将达2万家 [14] 行业地位 - 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13.8%排名前三 [5] - 电动车业务展现重资产运营能力,超越苹果华为等巨头的尝试 [23][29] - 通过双生态布局(智能手机+电动车)有望跻身中国顶尖互联网科技企业行列 [29] - 米格指数从2019年的88%提升至2023年的133%,显示对格力竞争优势 [1]
NIO(NIO)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1 1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Q4公司交付72,689辆智能电动车创季度新高 12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 全年总交付221,970辆 同比增长38.7% [7] - Q4总收入1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2% 环比增长5.5% 其中汽车销售额175亿元 同比增长13.2% 环比增长4.7% [20] - Q4车辆毛利率提升至14.9% 整体车辆毛利率达13.1% 其他销售首次实现正毛利率 [10] - 2024年Q4净亏损71亿元 同比扩大32.5% 环比扩大40.6%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等总额419亿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高端品牌NIO全年交付201,209辆 在中国30万元以上BEV市场占据40%份额 [7] - 大众市场品牌Onvo交付20,761辆 L60车型在中国20-30万元BEV SUV市场进入前三 [8] - 高端小型车品牌Firefly自2024年12月推出后获得广泛关注 计划2025年4月开始交付 [13] - 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长带动其他销售同比增长33.8% 环比增长12.7%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交付27,055辆 Q1预计交付41,000-43,000辆 同比增长36%-43% [9] - 长三角地区贡献NIO品牌50%销量 江苏已完成"县县有换电站"布局 浙江计划3月底实现 [60] - 在12个中国地区 Onvo销量已超过NIO 显示双品牌协同效应 [4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将推出9款新车型 覆盖15-80万元价格带 形成完整产品矩阵 [13][18] - 与CATL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换电站网络建设 计划上半年覆盖10+省份县级区域 [61] - 智能驾驶技术取得进展 基于NWM模型的下一代架构将于4月开始推送 [15] - 换电站单日换电突破13.7万次 最高效站点单日换电超180次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是行业重塑关键年 公司通过产品组合优化和成本控制增强盈利能力 [18] - 目标Q4实现盈亏平衡 长期目标年销量200万辆 毛利率20% 净利率7-8% [99] - 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和负面舆论压力 Onvo销量受影响30-40% [42] - 通过平台化战略降低BOM成本 2024年已实现10%降本 2025年将持续优化 [53] 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布局183个NIO House和462个NIO Space Onvo在中国拥有449家门店 [15] - 已部署3,245座换电站 其中中国高速公路970座 累计完成690万次换电 [16] - 建成超2.5万根充电桩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17] - 自研智能驾驶芯片NX9031将搭载于ET9及2025款5/6系列车型 单车成本降低1万元 [5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成本削减措施 - 已启动全员成本优化计划 涵盖研发/销售/服务团队 预计Q2开始见效 目标Q4实现盈亏平衡 [28][30] - 通过平台化战略(如座椅共享结构)降低BOM成本10% 标准化智能硬件接口使单车线束成本从2000元降至1000元 [51][52] Onvo品牌发展 - 销量未达预期因品牌知名度低(仅为NIO三分之一)/销售网络不成熟(60%销售人员入职<3个月)/换电站适配不足 [33][38][40] - 采取线下广告/社交媒体推广/销售网络扩张(现有400+门店)等措施 预计随着团队成熟度提升将改善销量 [34][36] 毛利率展望 - Q1毛利率承压因产品换代清理库存/Onvo摊销压力 全年目标NIO品牌20% Onvo品牌15%毛利率 [49][50] - 通过新车型(ET9/H2高端车型)提升产品结构 结合成本优化措施逐步改善毛利率 [54][55] 销量目标 - 维持2025年销量翻倍目标(约44万辆) 驱动因素包括9款新车型上市/换电站网络效应/Onvo品牌改善 [56][58] 技术规划 - 智能驾驶已实现端到端主动安全功能 事故预防率提升40% 城市NOP+计划4月推送 [84] - 所有新车型将搭载自研NX9031芯片 不考虑使用Thor芯片 [85] 运营支出 - 2025年研发支出维持约30亿元/季度 销售管理费用将随销量增长和效率提升改善占比 [87][90] 现金状况 - 2024年末现金储备491亿元 Q1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但预计Q2起改善 将审慎管理资金 [78][79] - 换电站建设通过合作伙伴模式降低资本开支 2025年总资本开支高于2024年但可控 [80][81] 产品策略 - 三品牌差异化布局: NIO保持8款车型覆盖30-80万元 Onvo控制3款车型 Firefly精简产品线 [72][74]
【招商电子】小米集团:Q4营收首超千亿,汽车及IoT业务进展超预期
招商电子· 2025-03-19 06: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及Q4业绩表现出色,多指标创新高,各业务板块发展态势良好,看好其在AI产业重构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及业务持续向上空间 [1][6] 各业务板块情况 整体业绩 - 2024年全年营收3659亿元,同比+35.0%,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41.3%;24Q4营收1090亿元,同比+48.8%,经调整净利润83亿元,同比+69.4% [1] - 2024年研发支出241亿元,同比+25.9%,截至24年底研发人员数达2.12万人,占员工总数48.5%,获得专利超4.2万件,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相关专利授权超1000项 [1] 手机业务 - 2024年手机业务营收1918亿元,同比+21.8%,毛利率12.6%,同比-2.0pct;出货量1.69亿台,同比+15.7%,市占率13.8%,同比+1.0pct [2] - 24Q4手机业务营收513亿元,同比+16.0%/环比+8.1%,毛利率12.0%,同比-4.4%/环比+0.3%,出货量42.7百万台,同比+5.3%,全球排名稳居前三 [2] - 2024年国内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24.3%排名第一,5000 - 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9.7%,国内市场连续4个季度市占率提升,24Q4国内市占率15.8% [2] IoT业务 - 2024年IoT业务营收1041亿元,同比+30.0%,毛利率提升至20.3%,同比+3.9pct,智能大家电业务延续高增长,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同比+50%/30%/45% [3] - 24Q4单季度营收309亿元,同比+51.7%/环比+18.3%,毛利率20.5%,同比+6.6pct/环比-0.3pct [3] - 2025年2月推出米家中央空调Pro,截止2024年底已在6大核心品类完成送拆装一站式服务升级,覆盖全国2898个区县 [3] 互联网业务 - 2024年互联网业务营收同比+13.3%至341亿元,毛利率同比+2.4pct至76.6% [4] - 24Q4单季度营收94亿元,同比+18.5%/环比+10.3%,毛利率76.5%,同比+0.8pct/环比-0.9pct [4] - 24M12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同比+9.5%至702.3百万,24全年广告业务营收247亿元,同比+20.5%,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30.0%至110亿元,占比32.2%,同比+4.1pct [4] 汽车业务 - 2024年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营收328亿元,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毛利率18.5% [5] - 24Q4营收167亿元,环比+72.2%,单季度毛利率20.4%,环比+3.3pct [5] - 2024年小米SU7销售锁单24.8万辆,交付13.5万辆,25年汽车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台,25年小米SU7订单持续火爆,2月底小米SU7 Ultra 3天大定突破1.9万台 [5] 投资展望 - 看好公司在AI加速产业重构过程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及各项业务持续向上空间,手机业务推进高端化和国际化,IoT业务受益于自研能力和出海空间,互联网业务随硬件增长,汽车业务后续车型矩阵完善及生态链协同效应可期 [6]
每卖一辆亏1万!小米 SU7攻入BBA和保时捷腹地
创业邦· 2025-03-19 03:17
文章核心观点 小米2024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营收增长,市值突破万亿,手机业务支撑汽车业务发展,汽车业务亏损收窄且毛利率提升,小米SU7 Ultra冲击豪华车市场,公司提升2025年汽车交付目标 [2][3][5] 营收与市值情况 - 2024年全年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0%;Q4总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为近两年来营收增速最快季度 [2] - 受过去5个季度营收增速连续两位数增长及汽车业务“反哺”影响,2月上旬小米集团市值突破万亿,截至3月18日港股收盘,股价报57.65港元/股,总市值14477亿港元 [3] 业务营收与毛利情况 手机×AIoT业务 - 2024年Q4,手机×AIoT分部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6.0%;互联网服务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18.5% [5] - 2024年小米集团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还不包括相关股票薪酬费用9亿元和其他一次性损益 [5]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 - 2024年Q4,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总收入16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63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3亿元 [5] - 2024年Q2 - Q4营收分别为64亿元、97亿元、16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8亿元、15亿元、7亿元;交付新车量分别为27307辆、39790辆、69697辆;毛利率分别为15.4%、17.1%、20.4%;每辆平均售价ASP分别为228644元、238650元、234322元 [9] 手机业务高端化情况 - 小米未来5年坚持高端化战略,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达300亿元 [6] - 小米高端化探索始于小米10,至小米14有所破局,截至2024年11月,小米14系列累计销量接近800万台,星展银行预测小米15系列出货量将比小米14系列增长30% [6] - 2024年Q4,小米全球出货量4270万台,全球市占率12.9%;国内市场份额16%,位居第四 [6] - 2024年Q4,小米在600美元以上市场份额创近两年新高,智能手机ASP由Q3的1102.2元增加9.1%至1202.4元 [6] - 2024年国内市场,小米在3000元及以上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达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4000 - 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排名第一,达24.3%;5000 - 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9.7% [7] 汽车业务亏损情况 - 因新能源造车业务前期沉没成本高,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一直亏损,但随着产能扩大和交付量提升,亏损收窄 [8][10] - 2024年二季度,小米SU7每卖一辆净亏约6.6万元;三季度每卖一辆净亏降至约3.77万元;Q4每卖一辆净亏约1.0043万元 [10] 汽车业务毛利率与ASP情况 -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由2024年Q3的17.1%增加至Q4的20.4%,主要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产能环比增加致单位制造成本减少,以及享受首销期权益的车辆交付减少 [10] - 2024年Q4,小米智能电动汽车ASP较Q3小幅下降1.8%,至每辆234322元,主要因Xiaomi SU7系列当季交付产品结构不同 [11] 小米SU7系列销量与小米SU7 Ultra情况 - 截至3月18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20万辆 [11] - 2月27日,小米推出小米SU7 Ultra,标准版起售价52.99万元,“竞速套装”版售价62.99万元,“纽北限量版”售价81.49万元,直指传统豪华品牌腹地 [12] - 截止3月2日,小米SU7 Ultra大定突破1.9万,其交付周期最短,小米工厂产能或向其倾斜,且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预计今年6月中旬竣工,启用后交付压力或缓解 [14] 汽车交付目标情况 - 雷军将2025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2024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1.07万辆,同比下滑3%,中国市场交付量仅为5.69万辆,同比大跌28%,小米SU7 Ultra和保时捷Taycan存在竞争关系 [13]
李嘉诚卖港口,李家超表态!小米重磅发布!雷军:史上最强!金价狂飙,突破3030美元!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49%!
新浪财经· 2025-03-19 01:02
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 - 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标的资产覆盖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全球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4]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回应称,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 - 国务院港澳办网站转载评论文章,批评此次出售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 [5] 小米集团2024年财报 - 2024年第四季度总收入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为90亿元,同比增长90.4%,经调整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9.4% [9] - 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到365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0%,净利润为236亿元,同比增长34.9%,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 [9] - 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全年收入328亿元,全年交付136854台,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0000台 [15] - 小米SU7 Ultra开售3天大定订单超19000台,锁单订单超10000台 [17] 黄金价格创新高 - 3月18日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高价突破303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19] - 国内首饰金价突破900元/克大关,周生生足金饰品报价为910元/克,周大生饰品黄金报价为905元/克 [20] - 开年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600美元附近一路上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20] 银行消费贷利率下降 - 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部分银行消费贷叠加限时优惠券后利率已降至年化2.5%,最低可至2.49% [22] - 苏州银行推出新客年化利率低至2.58%的消费贷产品,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也针对旗下消费贷产品持续推出限时优惠券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