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赋能“百千万工程” 构建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0:53
新华财经广州9月28日电(记者孟盈如)作为水产品总产量与养殖产量双居全国第一的渔业大省,广东 正加快建设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着力打造"蓝色粮仓"。在这一过程中,广东保险机构积极作为,通 过"保险+"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扩大保障覆盖面,积极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助 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产品创新:从"制种"到"成鱼"的多维兜底 水产种苗行业投入大、风险高,长期以来制约着广东渔业发展。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广东五龙岗水产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水产苗种繁育,在黄颡鱼等品种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果,但其发展过 程也面临着行业共性难题。"以前我们想加大研发投入,但说实话,行业靠天吃饭,心里顾虑很多。"该 公司总经理钟菲坦言。 2022年4月,水产养殖制种育苗保险在花都区五龙岗落地。"有了保险托底,我们才敢引进更优质的种 鱼。"钟菲说。如今,五龙岗的种苗不仅销往全国多个省市,更出口至东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2024年 公司鱼苗产量达19.26亿尾,年产值5770万元。 针对高温、台风等隐性灾害,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寿财险")创新推 出"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 ...
港股29日涨1.89% 收报26622.88点
新华网· 2025-09-29 10:43
香港本地股方面,长实集团涨3.58%,收报37.58港元;新鸿基地产涨1.69%,收报93.15港元;恒基地产 涨2.06%,收报27.7港元。 中资金融股方面,中国银行涨0.71%,收报4.23港元;建设银行涨1.36%,收报7.48港元;工商银行涨 0.53%,收报5.73港元;中国平安涨2.1%,收报53.5港元;中国人寿涨4.61%,收报22.22港元。 石油石化股方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0.74%,收报4.1港元;中国石油股份涨2.39%,收报7.28港元; 中国海洋石油涨0.84%,收报19.28港元。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新华社香港9月29日电 香港恒生指数29日涨494.68点,涨幅1.89%,收报26622.88点。全日主板成交 3090.96亿港元。 国企指数涨151.02点,收报9454.12点,涨幅1.62%。恒生科技指数涨129.14点,收报6324.25点,涨幅 2.08%。 蓝筹股方面,腾讯控股涨2.48%,收报660港元;香港交易所涨2.79%,收报442.2港元;中国移动跌 0.12%,收报84.9港元;汇丰控股涨1.97%,收报108.8港元。 ...
创新打造“保险+科技+文旅”模式,平安为9452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广州日报· 2025-09-29 10:42
9月29日,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州启动。 今年3月15日,我国首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 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自2022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让古树名木 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一寸光阴一寸年轮,古树历经百岁方能长成。作为四川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平安日前在成都举行"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 9452株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超1.7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同时,中国平安还开展"跟着古树去旅行"的文旅主题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成为"绿色历史的守 护者",用行动传递生态之美。 科技赋能 护航古树名木健康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也是承载华夏文明历史文化记忆的"绿色活化石"。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 木,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目前,成都共有9452株古树名木,其中不乏树龄2000年的古树。 平安 ...
利好,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9 10: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两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最新的季度例会发布了通稿。 通告里面有一句话值得大家关注: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 护资本市场稳定。 其实在今年的前两个季度中,这个说法央行就已经提过了。 这是今年央行第三次提到这句话。 那为什么已经说了三次的表态,依然这么值得市场关注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当下这个时间点比较特殊。 前两次说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时候,那时候大A的指数还在3300点以下。 所以那个时候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其实没什么问题,毕竟大盘当时还在低位,稳定资本市场甚 至小幅度拉升,对资本市场都是有利的。 现在大盘到了3800点,继续把这个说法拿出来,说明 现在GJ队并不认为此刻大盘的位置高,向 市场传递的是更加积极的信号,后续可能还会有托举的政C。 而且,现阶段大盘横盘,其实是对上个月快速上涨的一个修正。 GJ队不想大盘过快速地上涨,一个月涨个200点,所以需要适当地横盘把一些获利的筹码都甩掉 之后,才能继续拉升。 而且 ...
回马枪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9-29 10:18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超跌反弹 盘面消息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90%,收报3862.53点;深证成指涨 2.05%,收报13479.43点;创业板指涨2.74%,收报3238.01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 21615亿,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46亿。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上周五的杀跌阴影犹在,主力今 天 却打出漂亮的回马枪。券商 和 新能源双管齐下,打了空 头一个措手不及。收盘时,三大指数全线上扬,完成对上周五 这根 阴线的反包。 上证指数上涨 0.90% ,深 证 成指上涨 2.05% ,创业板指上涨 2.74% 。个股方面,上涨 3457 家,下跌 1580 家;成交量与上周五基本持平。主力资金流入 18 亿,北 向 大单今 天 净流入 44 亿。 盘面上相当戏剧化,开盘后下跌个股一度多达 4000 多家,黄线跌幅在 0.6%-0.7% 之间, 可见多数股票开盘出现恐慌性杀跌。但深 证 成指因宁德时代高开高走,始终保持 高高在上的 态势。 10 点后,上证指数在中信证券拉抬下开始一路上行, 10 点半左右翻红;上午收盘时 涨幅不大,仅 0.13% 左右。 下午,在 ...
如何看待本周科技股波动?
国盛证券· 2025-09-29 10:1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A股科技股本周的波动主要受海外市场表现和产业事件影响[1] 美股面临的宏观风险整体影响有限 产业层面的问题需要更长时间印证 短期内美股大幅波动概率不高 对A股的负面映射无需过度担忧[3][15] - A股科技TMT板块交易热度在8月进入过热区间后已有所消化 短期交易拥挤风险不大 但远期估值再次上台阶 中期行情面临不确定性[4][20] 策略专题:如何看待本周科技股波动 - 本周A股科技行情出现明显波动 周初受OpenAI与立讯精密合作、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等利好催化 A股科技股周一、周三涨幅明显[1][13] 但后半周受鲍威尔提示美股高估、美国政府停摆风险以及"ONO"联盟引发泡沫化担忧影响 纳斯达克指数调整 A股科技股周五大幅调整[1][13] - 截至9月26日 纳斯达克指数PE为43.0 处于2000年至今84.5%的历史分位 但未超出均值+1倍标准差 且低于年初水平 随着财报季临近 估值或迎来向下消化[2][14]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对美股影响有限 过去20次停摆期间标普500指数平均波动近乎为零 重启后往往上涨[2][14] - "ONO"联盟形成闭环 成功关键在于OpenAI盈利能力 但据The Information报道 2025年OpenAI预计亏损超50亿美元 中美科技龙头均仍在探索AI应用变现路径[3][14] - A股科技TMT板块价格与数量情绪指标在8月22日当周和8月29日当周触及过热区间高点 当前已出现回落[4][20] 科技TMT板块远期估值PE在2024年9月底和2025年8月底出现两次上台阶 目前处于上行过程中 尚未进入整理阶段[4][20] 本周市场表现与政策事件 - 本周A股市场延续高位震荡 沪指保持在3800点上方 成交量能保持在单日2万亿以上 整体表现平淡[6][26] 科技方向由半导体设备领涨 或与长川科技业绩超预期有关 同时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方向止跌企稳[6][26] 当前A股ERP为2.64% 周内变动-0.23bp 反映市场风险偏好略有降温[6][26] - 本周A股指数多数上涨 科创50和创业板指表现居前 周度涨跌幅分别为6.47%和1.96%[29] 风格层面 科技TMT和上游资源、中盘、低市盈率和绩优股占优 科技TMT周度涨幅为1.61%[29][31] - 申万行业多数下跌 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电子涨幅居前 周度涨跌幅分别为3.86%、3.52%和3.51%[35][37] 有色金属中贵金属与国际金价新高有关 铜方向受全球第二大铜矿暂停生产事件催化[6][35] - 全球权益市场涨跌不一 沪深300、英国富时UKX、日经225表现居前 本周涨跌幅分别为1.07%、0.74%、0.69%[43][44] 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高位震荡、小幅收跌[7][45] - 大类资产方面 本周全球市场下跌0.49% 商品价格多数上涨 布伦特原油、伦敦金、LME铜和CRB商品涨跌幅分别为5.17%、2.91%、2.20%和-0.20% 国际金价续创新高[8][48] 中债长短端利率均回落 美债长短端利率均回升 10年期中美利差扩张[8][48] 美元指数上涨0.52% 人民币贬值0.23%[8][48]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9][58]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 同比增长0.9%[58] - 产业动态方面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元-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145%[10][58] OpenAI与英伟达宣布合作伙伴关系意向书 英伟达将逐步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10][58]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10][58] 全球第二大铜矿因事故暂停生产[10][58]
你的个人养老金赚钱了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09:53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北京报道 近期,主要宽基指数表现突出,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养老金投资成为越来越多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成绩单",显示2024年年底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宽 基指数基金,收益率已超过10%。 实际上,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回报要看两部分: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实际投资收益。前者通过抵扣个税, 等于直接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后者则是基金净值上涨或利息收入带来的收益。一般来说,计算方法是: 养老金账户资金×年化收益率,再加上税收优惠部分。 专家指出,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尤其是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具备较高的安全 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 个人养老金迎来配置良机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上新,证监会公布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 品目录,其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 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结基金。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宽基指数的投资价值核心源于其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当前沪深300估 值处于历史中位区间(P ...
“牛旗手”再迎喜讯!持股过节?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29 09:4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收红,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上涨超过2% [1] - 全市场超过35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16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6亿元 [2] - 市场呈现价量齐升的普涨格局 [3] 大金融板块表现 - 证券、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午后持续拉升 [4]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4] - 开源证券研报称,券商三季度交易活跃度和两融规模提升明显,叠加低基数,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进一步扩大 [4]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国家发改委宣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计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5] - 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将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以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5] - 该政策被视为对股市的重大利好,叠加三季度成交量爆表和两融规模提升,券商三季报业绩预期向好 [5] 国庆节前后市场展望 - 华金证券认为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假期期间风险有限,建议持股过节 [6] - 短期政策可能继续偏积极,政治局会议料聚焦稳增长,各地促消费政策可能加速落实 [6] - 假期期间海外出现负面冲击的概率较小 [6] - 短期流动性大概率维持宽松,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较难改变,央行月底可能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7] - 股市资金短期维持较高流入水平,融资和外资节后可能季节性回流,新发基金可能进一步上升 [8] - 根据历史统计规律,节前A股表现偏震荡,节后表现可能偏强 [9] 行业配置建议 - 节前建议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部分核心资产、周期等行业 [9] - 半导体、储能以及有矿的周期等行业三季报预期良好 [9]
百元就能买重疾险!多家险企上线一年期创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9:40
行业趋势 - 互联网保险平台推出短期重疾险产品 包括众安保险联合蚂蚁保的"健康福·百万重疾(保1年)"、元保联合泰康在线的"元保·百万重疾险"以及阳光财险联合蚂蚁保的同类产品 这些产品保障期限为1年 保费控制在百元价位[3] - 传统重疾险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负增长 2023年收入腰斩至200亿元 医疗险市场占比首次接近重疾险[6] - 2024年全国医疗险规模首次超过重疾险 以约44%的占比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6] 产品特征 - 短期重疾险具有低门槛和高杠杆特征 30岁男性获得20万元保额的年保费约200元 百万保额的年保费低于1000元 而传统长期重疾险同等保额保费超过2000元[4] - 产品设计特点包括保费低至百元级 投保灵活提供多种方案选择 年龄覆盖最高70岁 并通过分段赔付等创新模式实现高杠杆保障[5] - 分段赔付设计为首次确诊重疾赔付100%基本保额 之后1年内按月赔付10%基本保额 最多赔付10个月[10] 市场需求 - 消费者对灵活、可负担、高性价比的健康保障需求增强 特别是年轻人群和首次购买保险的客户[3] - 短期重疾险满足工薪阶层和年轻人对低成本、高杠杆保障的迫切需求 同时帮助保险公司开拓新客户市场[5] - 中国人均重疾险保额偏低 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 重疾险年新单保费不到历史最高峰的20%[8] 市场挑战 - 传统重疾险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压力 2023年和2024年两次下调后 2024年8月31日普通型产品利率从2.5%降至2.0% 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调[6] - 传统重疾险销售难度加大 高保费和长期缴费模式对中青年客户吸引力有限 客户对长期承诺的意愿下降[7] - 产品复杂度高 保障条款繁多且可选责任复杂 客户理解成本高影响购买决策和销售效率[7] 产品创新 - 保险公司和平台持续创新重疾险产品 推出更适配用户需求的产品[8] - 短期重疾险运营灵活 客户可每年调整产品方案 或免健告升级至新版产品[5] - 分段式赔付使患者在不同治疗和康复阶段获得持续赔款 提高保障杠杆并降低投保门槛[11] 保障策略 - 近40%百万重疾险用户同时持有百万医疗险保单 通过医疗险报销治疗费用和重疾险补充康复收入损失的双重保障模式 系统性应对重疾带来的医疗支出和经济损失[11] - 专家建议以长期重疾险为健康保障基石 短期重疾险作为入门保障或补充[11] - 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为42.12% 行业平均值约45% 多数消费者因高免赔额难以获赔[9]
保诚9月26日斥资290.99万英镑回购28.13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9 09:24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斥资290.99万英镑回购股份28.13万股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0.295英镑至10.385英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