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电子:半导体延续高景气,看好模拟芯片和国产AI产业链
恒泰证券· 2025-08-14 10:1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半导体行业 - 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主要由逻辑和存储芯片驱动[5][16] - 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销售额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增速低于全球水平[10][12] - 存储领域DDR4因供需紧张持续涨价,三星将DDR4生产计划延续至2026年12月[18] - 模拟芯片领域德州仪器涨价10-25%,国产厂商如圣邦股份、思瑞浦等在高毛利工控/车用市场替代机会显著[24][26][29] 消费电子 -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5亿部(同比+1%),结构升级推动均价提升,IDC预测中国全年出货量增长1.6%[30][34][35] - AI眼镜市场快速放量,2025年中国出货量预计290.7万副(同比+121.1%),技术迭代聚焦光波导和碳化硅材料[36][38][43][49] PCB行业 - 2024年全球PCB产值735.65亿美元(同比+5.8%),2024-2029年CAGR达5.2%,AI服务器推动高阶产品需求[55][57][61] -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微软/谷歌2025年资本开支分别达300亿/850亿美元,驱动PCB量价提升[63][66] 投资建议 - 关注半导体国产替代(模拟芯片)、AI硬件(服务器PCB)及消费电子创新(AI眼镜)产业链[68] - ETF配置建议:天弘中证电子ETF(半导体/AI硬件)、华夏国证消费电子主题ETF(终端创新)[68]
投资策略专题:液冷:下一个光模块、PCB
开源证券· 2025-08-14 09:28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双轮驱动"市场结构,即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弹性与"反内卷"牵头的PPI修复扩散行情交织共振 [3][12] - 液冷被定位为AI算力链中继光模块、PCB后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具备"增长强劲、叙事完备、赔率占优"三大特征 [4][15][22] - 液冷行业基本面斜率将在2025H2-2026年进入最陡峭增长阶段,受GB300服务器上市及PUE政策驱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18][19][21] 市场策略分析 - 当前市场呈现"增量市"特征,中枢上移且由产业催化事件驱动,科技主线中TMT板块凭借粉丝效应形成资金共识 [12][13] - AI算力链为科技核心主线,光模块与PCB因绑定海外AI基建浪潮实现量价齐升,但液冷当前赔率优势更显著 [15][17][20] 液冷行业投资逻辑 - **胜率维度**:液冷技术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不足10%),政策推动PUE标准从1.5降至1.25以下使其从可选变刚需 [18][19][21] - **赔率维度**:液冷在AI硬件中估值水位较低,供给端未现无序扩张,渗透率提升确定性高于光模块/PCB [20][22] - **产业链特征**:上游(冷却液/CDU/冷板)技术壁垒最高,中游(服务器集成)需强整合能力,下游以数据中心运营商为主需求 [5][23][28] 产业链标的梳理 - **上游**:三花智控(电磁阀)、巨化股份(冷却液)、中航光电(快接头)占据高价值环节 [28] - **中游**:曙光数创(液冷服务器)、英维克(集成设施)、高澜股份(热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28] - **催化节点**:2025H2英伟达GB300服务器上市将推动单机柜液冷方案普及 [18][22] 政策与空间测算 - 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下,较2017年标准(1.5)提升能效要求40% [21] - 液冷在AI服务器渗透率有望从当前不足10%提升至2026年30%+,对应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50% [18][20][22]
华安证券给予鹏鼎控股增持评级:紧抓AI发展浪潮,实现AI云-管-端全链条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6:06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华安证券给予鹏鼎控股增持评级 最新股价52.89元 [2] AI产业布局战略 - 公司紧抓AI端侧发展浪潮 实现AI云-管-端全链条布局 [2] 软板业务发展机遇 - AI手机升级推动硬件升级 手机电池及散热等功能要求提升 [2] 硬板业务增长动力 - AI服务器需求强劲增长 高端高密度互连板(HDI)成为PCB行业增长最快产品类型之一 [2]
汇安基金单柏霖:算力基础设施扩展,有望带动光模块和PCB需求跃升
新浪财经· 2025-08-14 01:24
单柏霖指出,半导体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正迎来爆发式需求,而AI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将 驱动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跟跑"向"并跑"转型。"半导体算力和AI芯片是AI时代的核心引擎,随着生成式 AI、大模型和边缘计算的普及,全球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中国作为AI应用大国,正受益于这一浪 潮"。 消息方面,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增长20%,智能算力规模增长43%,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 国。近五年来,算力总规模增速每年都高达30%左右。有机构预计,AI持续发展有望持续拉动高端光模 块需求,光模块行业长期成长动能强劲。 上证指数创近四年来新高之际,光模块概念和PCB板块(印刷电路板)表现持续活跃。8月13日,多只 光模块龙头个股大涨甚至收获涨停板。在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单柏霖看来,这不仅仅是市场短 期情绪的体现,更是半导体算力与AI芯片产业复苏的信号。 日前,拟由单柏霖担纲的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型基金也发行定档,公告将于9月1日-9月19日全面发行。相 较于汇安成长优选混合,新基金汇安成长领航混合投资范围更为宽泛,可同时参与A股和港股投资,投 资于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 ...
朝闻国盛:卓胜微、万国黄金的深度覆盖
国盛证券· 2025-08-14 00:14
重磅研报 - 7月信贷社融数据边际转弱,新增信贷规模时隔20年再度转负,社融在政府债券支撑下延续多增 [4] - 居民部门"去杠杆",企业部门信贷需求减弱,票据冲量特征再现,政府债券仍是信用扩张的主要拉动 [4] - M1增速连续两月抬升,居民、企业部门资金活化加快是主要支撑,6月居民部门活期存款拉动M1增长2.6个百分点 [4]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同比大幅多增1.39万亿,指向居民资金活化后可能流向权益市场等 [4] - 美国7月CPI低于预期、核心CPI超预期,服务价格涨幅大于商品 [5] - 市场预期9月降息的概率接近100%、年内至少降息2次 [5] - 卫星互联网发展进入加速期,2025年下半年将首发试射的商业火箭各项性能优秀,成本合理,持平猎鹰九号 [7] 电子行业 - 卓胜微芯卓项目稳步推进,6英寸滤波器产线已实现全面布局,12英寸IPD平台进入规模量产阶段 [8] - 公司12英寸晶圆生产线目前可实现5000片/月的产能规模,启动新一轮定增项目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 [9]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1/56.1/66.7亿元,归母净利3.8/8.6/12.9亿元 [9] - 鹏鼎控股25Q2营收82.9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59.5% [17] - 公司加快对高阶HDI及SLP产品的投入,产品已通过相关客户认证 [18]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412/483/556亿元,归母净利润45/55/63亿元 [18] 有色金属行业 - 万国黄金集团手握三座矿山,金岭金矿为世界级黄金矿山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9/47.7/53.6亿元,归母净利润14.1/18.7/21.8亿元 [10] - 中科三环25Q2归母净利0.31亿元,同环比15.5%/126%,归母净利率2.1% [14] - 自7月起镨钕金属价格呈现加速上行趋势,公司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1.7/2.5/3.5亿元 [15] 其他行业 - 海能技术25H1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547.1万元同比增长139.0% [12] - 奥比中光25H1业绩亮眼,聚焦机器人赛道,推出多种系列深度相机产品 [15] - 预计2025E/2026E/2027E营收9.36/14.76/18.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7/3.01/4.39亿元 [15] - 甘源食品25H1营收9.4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5.2% [20] - 361度25H1营收57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8.6% [21] - 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11.4%,归母净利润增长9.8% [21]
算力产业链龙头纷纷新高!光模块、液冷、PCB、AI芯片、AI服务器热门产业链龙头梳理!
私募排排网· 2025-08-13 10:00
核心观点 - A股行情持续火热,上证指数突破"924"行情高点,算力产业链中的液冷、CPO、AI芯片等方向全面爆发,相关龙头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 [2] - 算力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石,受到市场资金青睐,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对算力需求激增,相关细分产业链暗藏机遇 [2] - 文章梳理当前市场五大热门算力产业链:AI芯片、光模块、PCB、服务器、液冷 [2] AI芯片 - 全球智能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攀升,2012-2023年算力需求翻了数十万倍,AI算力需求远超摩尔定律 [2] -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2023年达536亿美元,预计2024年激增至71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30%),2025年达920亿美元 [3] - 当前AI算力芯片以GPU为主流,英伟达主导全球市场,但美国限制措施激发中国AI芯片自主创新,国产芯片与英伟达性能差距正在缩小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超90万张,本土品牌出货量近20万张,约占市场20% [3] - 国产高性能AI芯片如昇腾384超节点、寒武纪690等进一步量产,推动上游先进制程、先进封装及半导体设备材料突破 [3] 光模块 - 光模块在AI服务器间数据交换中起关键作用,AI算力爆发推动需求增长,预计2024-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22%,2029年突破370亿美元 [5] - 中国厂商在全球光模块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全球top10榜单中7家为中国厂商,前五名为中际旭创、Coherent、新易盛、华为和Cisco [5] - 国产AI芯片崛起带动配套光模块需求,如2025年昇腾910B预计出货40万片,每片需配套8个200G光模块,带来320万只增量需求 [5] - 光模块龙头股上半年业绩超预期,"易中天"股价创历史新高,反映AI算力需求爆发下高速光模块强劲出货量 [5] PCB - PCB作为"电子产品之母",在AI大模型快速迭代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服务器、汽车PCB迎来量价齐升机遇 [7] - AI硬件扩张带动服务器、主机板与高频高速PCB需求攀升,产业链全线高景气,主要供应商订单饱满、积极扩产 [7] - 预计2026年AI服务器+交换机对应的M8 PCB板市场空间500-600亿元 [7] - 41家A股上市PCB公司中,38家营收正增长(占比92.68%),25家净利润正增长(占比60.98%) [7] - 胜宏科技、生益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9.21亿元(同比增长339.22%)、2亿元(同比增长656.87%) [7] 液冷 - 算力密度提升使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散热问题突出,液冷技术作为核心解决方案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9] - 8月以来液冷服务器概念指数累计涨超15% [9] - 英伟达、微软、谷歌、Meta等公司深入布局AI产业,带动液冷技术渗透加速 [9] - 英伟达GB300系统集成72颗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Grace CPU,全部采用液冷散热设计 [9] - AMD最新Instinct MI350系列GPU中高性能型号MI355X峰值功耗1400W,采用液冷散热设计 [10] 服务器 - AI服务器是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设计的高性能计算设备,主要包括训练服务器、推理服务器等 [15] - 美国对高端GPU芯片出口管制导致海外算力资源受限,为国产服务器及国产AI服务器厂商赢得市场窗口期 [15] - 自2022年起国产服务器市场年增速持续超20%,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693亿元 [15] - AI大模型和云计算业务爆发式增长及外部制约推动国产AI服务器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15] - 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突破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推动AI从技术向商业落地,算力基础设施市场增长确定性强 [15]
突发两大利好!A股创出近4年新高,去年“924”行情重启?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21
周一的文章提示过大家,周二晚上公布的CPI数据将是A股突破去年国庆节后的高点3674的契机。只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昨晚美国7月份CPI数据不及预 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基本稳了,甚至有降息50BP的可能,昨晚美元指数跳水,欧美股市全线上涨。 为啥美联储降息这么重要?降息意味着全球宽松周期再启动,去年美联储第一次降息是9月19日,直接降了50BP。然后就是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在9月24 日放出政策大礼包,包括降准、降息,开启A股牛市。 如果真是牛市来了,自然是抱团时代大趋势和景气度最高的板块,那就是当下的AI算力,机构给的中际旭创、新易盛的2025年净利润分别是100亿、90亿, 明年是180亿、140亿,现在也不到30倍,别看2000多亿的市值,但算是A股最便宜的科技股了。 当然,现在的A股不能叫牛市来了,应该说是"牛二"阶段到了,我在7月份的时候连写两篇文章,提出A股再次进入机构抱团牛,现在印证了。 我当时的逻辑是,通缩后期一般会有大牛市。在通缩前期,经济基本面恶化,股市一般会进入熊市,但为了治理通缩,都会持续降息和放水,市场上的钱会 越囤积越多。钱总是会寻找增值,开始肯定是债券等安全资产受益,但随着股市跌到 ...
73岁沈庆芳重返鹏鼎控股CEO!三个月股价飙涨90.79%创新高
新浪证券· 2025-08-13 09:04
核心管理层变动 - 沈庆芳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 原首席执行官林益弘转任总经理分管采购 [1]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责重新合一 由创始人沈庆芳同时担任 [4] - 增设副总经理陈国声升任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 形成双总经理分管架构 [4][6] 公司治理优化 - 通过《首席执行官工作细则》完善岗位职责界定与董事会监督机制 [6] - 实现首席执行官与总经理职责分离 避免核心管理职责过度集中 [6] - 管理层架构优化减轻单一高管压力 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1.40亿元 净利润36.20亿元 同比增长10.14% [9] - 2023年净利润32.87亿元 同比下滑34.42% [8][9] - 2022年营业收入362.11亿元 归属净利润50.12亿元 同比增长51.07% [7][9] 战略布局 - 提早布局汽车电子 AI终端等新兴市场 新产品与新市场展现成效 [8][10] - 沈庆芳主导高端领域突破 具有丰富的资本市场与企业投融资管理经验 [7][10] 市场表现 - 股价创历史新高 8月13日报收56.90元/股 总市值1318.97亿元 [4] - 近三个月股价累计上涨90.79% 二级市场表现亮眼 [4]
鹏鼎控股上半年营收163.7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7.22%
巨潮资讯· 2025-08-13 03:5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3.75亿元,同比增长24.75%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57.22% [2][3] - 扣非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51.9%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77亿元,同比增长53.29% [3]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股,同比增长55.88% [3]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444.35亿元,同比下降0.2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2.34亿元,同比下降2.73%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6%,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PCB行业同比增长12.1% [3] - 预计2025年PCB行业总产值79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6% [3] - 未来五年PCB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735亿美元扩大至2029年946亿美元 [3] - 人工智能和高速网络应用需求强劲,叠加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出货量反弹 [3] 产品竞争优势 - FPC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4] - 具备单层板、双层板、多层板系列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能力 [4] - 拥有SMT技术生产模组化产品的能力 [4] - 在消费电子用HDI领域具备量产3-8阶产品能力 [4] - 在高阶HDI产品及SLP产品方面拥有领先技术实力与量产能力 [4] 战略布局进展 - 以高端HDI产品切入AI服务器市场,积极推进与知名厂商的产品认证 [4] - 扩大与云服务器厂商在AIASIC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合作 [4] - 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4年5月竣工试产,产品服务于AI服务器、车载与光通讯领域 [5] - 泰国二期厂房建设已启动,支持AI云-管-端全链条布局 [5] - 服务器及光模块等产品已通过相关客户认证 [5]
增收不增利,奥士康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43%,净利下滑11.96%
巨潮资讯· 2025-08-13 03:15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为25.65亿元,同比增长19.4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下降11.96%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下降12.7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亿元,同比下降41.53% [4]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2元/股,同比下降11.43%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0%,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为84.68亿元,同比增长5.2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79亿元,同比增长0.01% [3] 行业发展态势 - 全球PCB产业产值预计达到78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4] - 2024-2029年全球PCB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5.2%,产值将增长至946.61亿美元 [4] - 服务器/数据存储领域增长最为强劲,其次是军工/航空航天、通信基础设施、手机和汽车 [4] -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速增长,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产品持续迭代 [5] - 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带动汽车PCB用量和价值量提升 [6] - AI赋能智能终端向场景化、生态化发展,打破消费电子市场创新瓶颈 [6] 业务领域进展 - 产品核心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及服务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并积极拓展能源电力和工控医疗市场 [5] - 在数据中心及服务器领域,公司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推出高性能PCB产品,服务器CPU主板、存储板、散热板稳定批量交付,GPU板组在部分客户中取得实质性进展 [5]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聚焦自动驾驶等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与多家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及Tier1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迅速切入AIPC市场,与多家PC厂商深度合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高端PC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