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MT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股成市场最强主线 后市行情如何演绎?丨财经头条
第一财经· 2025-09-26 06:59
今年以来,科技股成为A股市场最强主线,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年内涨幅均超35%,TMT板块显著领 涨。哪些因素在支撑本轮科技股的持续上涨?哪些科技细分领域更具潜力?普通投资者应如何参与科技 股行情?本期《财经头条》特邀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为我们解读。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6)-20250926
渤海证券· 2025-09-26 01:40
宏观及策略研究 流动性增量过程延续,关注政策及产业亮点——A 股市场 2025 年四季度投资 策略报告 固定收益研究 初看 REITs 的投资价值(系列三):分红视角——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金融工程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 GRU 因子的行业轮动模型——金融工程专题 晨会纪要(2025/09/26) 编辑人 崔健 022-28451618 SAC NO:S1150511010016 cuijian@bhzq.com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1 of 6 晨会纪要(2025/09/26) 宏观及策略研究 流动性增量过程延续,关注政策及产业亮点——A 股市场 2025 年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 宋亦威(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14080001) 严佩佩(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0110001) 靳沛芃(研究助理,SAC NO:S115012403000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晨 会 纪 要 1、宏观方面 伴随基数的走高和前期"抢出口/转口效应"所带来的需求前置等影响,外需面临边际回落压力,贸易环 ...
北证A股:聚焦“专精特新”主阵地,政策红利驱动系统性重估,中长期配置价值明确
东吴证券· 2025-09-26 01:17
证券研究报告 北证A股:聚焦"专精特新"主阵地, 政策红利驱动系统性重估,中长期配置价值明确 证券分析师:朱洁羽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90004 联系邮箱:zhujieyu@dwzq.com.cn 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核心要点 ➢ 一、政策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制度体系持续完善 1)全面920时代来临:2025年10月9日起,北证存量股票将启用920开头新代码,有望提高北证A股辨识度,凸显北交所作为中国第三大证券交易所的独立地位,并为指数编制、行情独立 展示及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深改19 条"后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稳步推进中,后续公开市场可转债、场内ETF基金、优化发行上市机制等政策有望渐次落地,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2)再融资与并购重组:北交所秉持"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再融资审核理念,逐步完善融资制度。开市以来,北交所已实施的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达14.70亿元,平均为2.45亿元。 并购重组方面,2025年5月16日,北交所修订重大资产重组规则,引入"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和重组简易审核程序。2025年5月30日,北交所受理首单重大资产重组— ...
策略深度:这是一轮混合牛
中银国际· 2025-09-25 23:58
核心观点 - 本轮牛市被定义为"混合牛",预计将呈现先结构牛后全面牛的特征,类似2013-2014年与2016-2017年行情的组合,最终实现慢牛和长牛 [2][3][57] A股历史牛市回顾 - 2001至2025年A股共出现六轮典型牛市,前五轮类型各异,包括全面牛和结构牛,估值扩张是共同驱动因素,但盈利驱动不一致:第一轮(2005-2007年)和第二轮(2009-2010年)伴随经济及全A盈利显著提升,第三轮(2013-2015年)宏观经济及A股盈利承压,第四轮(2016-2018年)和第五轮(2019-2021年)更多呈现结构性景气 [3][9][12] - 第一轮牛市(2005-2007年)为宏观景气牛,股权分置改革启动,GDP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和产出缺口大幅上行,企业和A股盈利高增,演绎全面牛和周期牛 [14] - 第二轮牛市(2009-2010年)为强力修复牛,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货币政策放松,经济V型修复,工业增加值产出缺口反弹,工业企业利润和A股盈利大幅修复 [25] - 第三轮牛市(2013-2015年)为弱复苏结构杠杆牛,经济持续下滑但股市悖离,改革预期和TMT结构性景气驱动,互联网+热潮推动科技成长风格占优 [28] - 第四轮牛市(2016-2018年)为外资蓝筹牛,供给侧改革带动宏观经济修复,传统低估值价值股占优,形成核心资产概念,外资通过陆股通持续买入 [33] - 第五轮牛市(2019-2021年)为公募结构牛,利率下行和理财打破刚兑背景下,公募基金成为主要渠道,电新行业结构性景气延续 [37][38] 资金视角对比前五轮牛市 - 每轮牛市均有显著增量资金,驱动逻辑脱离基本面或流动性约束:第一、二轮以居民直接开户为主,第三轮依靠杠杆资金,第四轮以陆股通为主,第五轮以公募基金为主 [3][45] - 增量资金源头均为资金搬家,形式包括债市、理财、楼市或境外资金搬家,直接载体包括融资账户、公募基金或陆股通等工具 [13] - 第一轮牛市增量资金数据:2003-2005年A股年新增开户数平均143万户,2006年提升至446万户,2007年陡增至4892万户;2005年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发行420亿份,2006年发行3123亿份,2007年发行4258亿份 [15] - 第三轮牛市增量资金数据:2013年和2014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发行1022亿份和2061亿份;融资余额由2013年初857亿元升至年底3435亿元,2014年底升至10172亿元 [29] - 第四轮牛市增量资金数据:陆股通累计买入金额由2016年初871亿元提升至2018年底6417亿元 [33] - 第五轮牛市增量资金数据: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由2019年Q1的1.3万亿元提升至2021年Q4的5.0万亿元,占全A流通市值比重由2.9%提升至6.6% [38] - 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或发挥主要增量作用,但8月后融资余额、保险、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等数据未大幅提升,居民开户未明显异动,融资余额虽创历史新高但占流通市值比仍处合意区间,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较2022-2024年均值仅略显回暖,主力渠道尚未显现 [3][48] 本轮牛市节奏展望 - 当前处于科技结构牛阶段,背后是市场资金对AI硬件方向结构性景气(如海外算力)和强产业趋势的正向反馈,但需关注抱团资金增量与板块容量的矛盾 [3][58] - 对比2019-2021年新半军结构牛(白酒、电新、电子、军工等多方向景气),本轮结构性景气方向更少,仅集中海外算力,国产算力受溢出效应带动 [3][59] - 主动偏股型基金对TMT超配比例在2025年Q2达10%,接近2014年Q2的14%水平,科技行情持续性依赖算力景气优势和基金发行增量 [66][69] - 类似2013-2014年环境:宏观低通胀弱复苏、结构性景气稀缺(移动互联网类似当前AI)、行情分化(2013年创业板指涨83% vs 上证指数跌)、流动性环境更好但盈利扎实度更优 [73][77] - 未来将转入全面牛,参考2012-2017年宏观经济U型修复下的市场轮动,从科技结构牛转向顺周期蓝筹牛,从小盘转向大盘风格 [3][81] 牛市扩散三阶段结论 - 第一阶段科技缩圈结构牛(类似2013年):优先关注结构性景气明显、有业绩抓手的AI硬科技方向,如AI算力、端侧等 [3][88] - 第二阶段泛科技成长结构牛(类似2014年):中报后科技行情扩散至泛成长方向,如机器人、军工、创新药等 [3][88] - 第三阶段全面牛(类似2016-2017年):宏观经济改善线索出现后,扩散至反内卷、消费等全面牛属性方向 [3][88] - 当前仍处于第一阶段,建议优先关注科技核心方向 [3][88]
券商四季度策略报告出炉 多数机构看好科技和周期股
深圳商报· 2025-09-25 23:18
市场整体展望 - 四季度A股市场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慢牛趋势,盈利出现结构性回升,信用继续修复 [2] - 市场风格将更趋于均衡,成长风格和价值风格均有机会 [1][4] - 大盘上涨空间充裕但短期波动难免,在政策指导下2025年A股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 [2] 资金面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当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国居民资产中占比15%,较发达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3] - 基金回本后发行回暖和险资四季度开门红有望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 [3] - 实际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资产有望继续流入权益资产 [3] 板块配置建议 - 四季度关注科技股和周期股,建议配置TMT、机械、医药、军工、有色金属、化工、非银金融等行业 [1][4] - 成长风格仍是市场核心主线,周期风格中景气改善细分领域较多,包括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化学纤维等 [4] - 市场风格将迎来再平衡过程,顺周期风格进入交易窗口期,前期滞涨方向补涨,科技风格内部从上游算力硬件转向泛AI分支多点开花 [4] 具体投资主线 - 紧跟三条主线并在内部适度高低轮动:有色金属板块(贵金属、工业金属)、新能源板块(光伏、锂电)、大金融板块(券商、保险) [5] - AI硬件和AI应用方向 [5] - 情绪消费和服务消费,包括宠物经济、IP潮玩、美妆美护、黄金珠宝、新式食饮等 [5]
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上涨超2%,连续10日净流入超5亿元,市场关注科技板块修复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7:04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从通过港股通交易的港股上市公 司中选取信息技术、电子零件及互动媒体等科技相关行业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并精选市值最高的30只 成分股。该指数聚焦于TMT与互联网领域,以反映港股市场科技板块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具有 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性特征。 华宝证券指出,港股科技股走强。由于此前港股整体偏震荡,回撤压力较小,且市场消化前期外卖补贴 等不利影响,市场信心修复,互联网平台走强,港股科技周度大幅上涨。在产业趋势及业绩增长前景支 撑下成长风格弹性更大,表现仍然偏强,且预计10月重磅会议仍有政策催化。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A(015739)。 ...
阿里、小米等芯片开发进程加速,重仓的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盘中最高涨超2%,连续12日“吸金”规模突破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09
市场表现 - 隔夜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大涨 万国数据涨16.6% 大全新能源涨12.6% 世纪互联涨12.4% 阿里巴巴涨约10% 百度涨9.5% [1] - 2025年9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华虹半导体领涨 中芯国际和阿里巴巴涨幅居前 [1]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盘中最高涨超2% 截至13:11涨1.65% 成分股华虹半导体涨超4% 优必选和中兴通讯跟涨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87% 小米集团-W涨超3% 快手-W和舜宇光学科技跟涨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功耗显著提升 最高主频4.6GHz [1] - 阿里旗下平头哥推出专用AI芯片PPU 针对大模型推理深度优化 兼容CUDA生态 基础版峰值算力达120TFLOPS侧重推理 高级版侧重训练 [1] 指数与ETF特征 -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该指数反映通过港股通买卖的科技主题公司表现 剔除医药/汽车/家电行业 聚焦TMT行业 [2] - 指数权重股中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45% 阿里巴巴-W作为第一大权重股占比超16% 包含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硬科技标的 [2] 资金流向与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24日 港股通科技ETF规模达50.34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份额达39.58亿份 创成立以来新高 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2天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最高单日净流入3.25亿元 合计净流入7.85亿元 [3] 机构观点 - 西部证券看好AI算力国内链的科技自主和海外链持续景气 关注AI端侧硬件变化带来的果链投资机会 关注港股科技公司价值重估 [1] - 中泰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在中美元首通话和A股情绪回暖支撑下短期有望延续结构性上涨 AI需求指引持续好转使港股科技成为最值得期待方向 [2] - 科技板块表现强劲 流动性宽松环境(美联储降息25bp)及政策面利好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建议关注盈利改善明显且具备成长性的科技行业 [2]
Redwire: NATO Wins And Quantu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Leap Make Me Bullish (NYSE:RDW)
Seeking Alpha· 2025-09-25 04:57
Redwire (NYSE: RDW ) shares have been on quite a rollercoaster ride since the start of the year. Back in January, when they announced the acquisition of Edge Autonomy, shares saw a nice 40% bump; however, they’ve since slid off, with April lowsI’m a retired Wall Street PM specializing in TMT; since kickstarting my career, I’ve spent over two decades in the market navigating the technology landscape, focusing on risk mitigation through the dot com bubble, credit default of ‘08, and, more recently, with the A ...
满屏都是AI、算力、光模块、半导体!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9-25 03:00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近期A股市场持续高位震荡,科技成长主线大市值品种保持强势的同时,板块内部分化和交易 拥挤度攀升的迹象愈发明显。在人工智能(AI)、算力、半导体等细分领域近期涨幅巨大的背 景下,部分私募机构开始担忧科技股的短期风险,并悄然将投资视线转向周期、消费、高端 制造等方向。与此同时,随着A股融资余额近期持续攀升,投资者融资买入方向高度集中,具 有一定杠杆属性的资金短期过度抱团科技股的风险若隐若现。近期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私 募机构进行了组合优化,主打灵活调整配置,逐步开辟"第二战场"。 部分赛道交易拥挤引发关注 "最近打开我们的股票池列表,还有我们关注的一些卖方机构策略研报,满屏都是AI、算力、 光模块、半导体品种,这种一致预期让人有些不安。"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张默 (化名)坦言。更让他担忧的是,近期A股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有相当部分资金流向了科技龙 头股,"包括我们重点持有的某些算力标的和游戏标的,这种加杠杆的行为,往往预示着短期 风险的积累"。 张默的感受并非个例。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 ...
组合需要适度均衡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21
科技成长板块交易状况 - TMT板块成交占比达35% 处于2019年以来92%分位水平 [2] - 中信成长风格成交占比58% 处于2019年以来97%分位水平 [2] - 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杠杆资金高度集中于科技龙头股 [1][2] 私募机构对科技板块的评估 - 部分龙头企业估值接近或超过历史峰值 [2] - 行业盈利增速和ROE提升为高估值提供支撑 [2] - 国内科技公司相比海外同行存在估值折价 [3] - AI产业链存在海外供应链与国内供应链的估值差异 国内供应链估值水平相对较低 [5] 私募机构调仓动向 - 部分机构减持涨幅过大且业绩能见度低的科技品种 [4] - 资金出现"高切低"现象 在科技板块内部寻找估值较低机会 [3][5] - 增加对新能源 消费板块的配置 [4][6] - 适度增配国产算力方向和新消费板块 [4] 新兴投资方向 - 看好海外需求相关赛道 包括家电 储能和消费品牌出口企业 [6] - 关注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头部公司 其业绩弹性突出且估值较低 [7] - 周期股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和"反内卷"政策深化 [7] - 新消费板块持续调整后 真正有业绩的龙头公司显现投资价值 [6] 行业前景判断 - AI科技革命推动本轮科技成长主线 海外已形成闭环飞轮 [3] - 科技板块长期趋势将涌现龙头品种 但需在噪音中去伪存真 [3] - 部分科技细分领域中期投资性价比下降 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5][6] - A股整体估值中枢有望上行 但内部冷热不均现象显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