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半年瞰①: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浙皖多地增速破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0:59
省级GDP表现 - 长三角三省一市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 稳居15万亿台阶以上 [1] - 江苏GDP总量66967.8亿元 居全国第二 浙江GDP总量45004亿元 居全国第四 安徽GDP总量25723亿元 居全国第11 上海GDP总量26222.15亿元 从全国第11升至第9 [1] - 浙江GDP增速5.8% 领先长三角 江苏增速5.7% 安徽增速5.6% 上海增速5.1% 三省增速均高于全国5.3%水平 [2] 第三产业主导地位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09% 创历史新高 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3637.29亿元 同比增长14.6% 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 [2] - 江苏 浙江 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 59.82% 56.33% 均超过50% [4] - 上海服务业贡献显著 金融业受中概股回归提振 物流业保持优势 但制造业贡献较小 [3] 第二产业增速差异 - 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 增长6.4% 领先长三角 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28391.1亿元 增长5.5% 浙江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 增长5.6% 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5445.91亿元 增长3.9% [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 有望提升制造业占比 [4] 万亿GDP城市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突破5000亿元 上海26222.15亿元 苏州13002.35亿元 杭州11303亿元 南京9179.18亿元 宁波8861亿元 无锡7735.15亿元 南通6581.2亿元 合肥6514.7亿元 常州5079.13亿元 [4][5][6] - 合肥增速6% 领先万亿GDP城市 南通增速5.8% 超越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4][6] - 温州GDP4831.9亿元 增速6% 徐州GDP4509.3亿元 增速6.2% 接近5000亿元大关 均冲刺万亿GDP城市 [4][6] 其他城市经济亮点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 达4158亿元 滁州和湖州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1][7] - 17座城市GDP增速达到或超过6% 舟山以6.9%领跑 绍兴和淮安以6.8%并列第二 台州 丽水 黄山以6.6%并列第三 [8][9] - 盐城以3791.5亿元超越扬州3782.2亿元 上升至长三角第13位 滁州上升至第24位 [9]
巴西推出“巴西主权计划”应对美国关税影响
新华网· 2025-08-14 01:26
巴西主权计划启动 - 巴西政府启动主权计划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并鼓励战略领域投资以保障经济发展 [1] 企业支持措施 - 通过多项担保基金为受美国关税影响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包括中小型企业融资支持 [2] - 允许受损严重企业推迟缴纳联邦税款并对原计划向美出口企业延长退税期限 [2] - 推动出口担保制度现代化并加大对中高技术和绿色经济出口企业的担保力度 [2] 就业保障机制 - 设立国家就业监测委员会监测受关税影响企业及供应链就业状况 [3] - 加强劳工权益保护并力争减少岗位流失 [3] 贸易多元化战略 - 与美国之外贸易伙伴加强合作以减少对美出口依赖 [4] - 通过参与世贸组织事务履行维护多边主义承诺 [4] 争端解决立场 - 重申愿意与美国开展建设性对话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5]
“反内卷”行情持续 期债承压
期货日报· 2025-08-11 23:29
国债期货价格下跌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上方,国债期货价格再度下跌 [1] - 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和工业品价格上涨预期增强压制债市情绪 [1] - 出口数据偏强和PPI环比降幅收窄改善经济增长预期 [1] 大宗商品价格走强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2] - 多晶硅、焦煤、碳酸锂等大宗商品价格保持强势,分流债市资金 [2] PPI环比降幅收窄 - 7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 [3]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3] - 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石油开采价格环比上涨 [3] 进出口数据超预期 - 7月进出口总额5453.2亿美元,同比增长5.9% [4] - 出口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 [4] - 机电、集成电路、汽车等高技术产品引领出口增长 [4] 资金面相对宽松 - 8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9326亿元,但开展7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5] - DR007和1周Shibor均值降至1.43%附近,DR001和隔夜Shibor降至1.3%附近 [5] - 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5]
【环球财经】法国上半年贸易逆差扩大 官员警告美国关税措施不良影响
新华社· 2025-08-08 06:40
法国贸易逆差状况 - 2024年上半年贸易逆差达430亿欧元,较2023年下半年增加44亿欧元[1] - 第二季度贸易逆差229亿欧元,较第一季度增加28亿欧元[1] 进出口表现分析 - 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9%,出口增幅仅0.7%,进口增速显著高于出口[1] - 电力、航空产品和船舶出口额下降,医药产品进口额增至历史最高水平[1] 行业影响与政策响应 - 贸易逆差扩大被视为警告信号,尤其在欧盟与美国达成新贸易协议背景下[1] - 美国关税措施可能推高美国物价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1] - 对美出口减少及全球经济放缓构成双重威胁[1]
宏观经济信用观察(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出口拉动经济向好,工业产品价格探底
联合资信· 2025-08-03 07:52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达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速放缓至5.2%[8]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汽车制造(+11.3%)和电子设备行业表现突出[11][1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2.8%,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11.2%)拖累整体增长[20][21] 价格与就业 - 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微升0.4%,显示消费修复仍不稳固[32] - PPI同比下跌2.8%,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受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影响[33]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失业保险支出同比增长27%[40][42] 财政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3%,财政支出增长3.4%,中央加杠杆意图明显[46]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LPR下调10BP至3.0%[53][65] - 社融规模增量22.83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4.32万亿元[54] 外贸与消费 - 出口总额增长7.2%,"抢出口"效应推动贸易差额维持高位[29][30] - 社零总额增长5.0%,政策推动耐用消费品增长但6月效应减弱[25][26]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30%,带动汽车制造增加值增长11.3%[11][12] 政策环境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已发行科创债约6000亿元[55][77] - 中美达成关税互减共识,暂停24%的关税90天[7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优化资本市场功能[84]
厄瓜多尔经济学家:美国发动关税战损人不利己
搜狐财经· 2025-08-02 19:4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美国对69个贸易伙伴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厄瓜多尔输美商品面临15%的关税[1] - 美国发动关税战被经济学家批评为"绝对过时、方向错误的经济政策",本质是以牺牲本国消费者利益换取"虚幻的"经济优势[1] - 关税提高导致美国消费者为同样商品支付更多税费,削弱购买力,造成出口国和进口国"双输"局面[1] 厄瓜多尔出口行业影响 - 厄瓜多尔虾类商品原本在美国市场相较亚洲竞争对手更具优势,但新关税实施后这一差距几乎被抹平[1] - 美国市场竞争将因关税调整而更趋激烈,厄瓜多尔出口行业面临压力[1]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 美国消费能力下降将迫使出口商转销他国,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供应增加和价格下行[1] - 全球产业链将因美国关税政策遭受连锁冲击,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1] - 经济学家指出"关税战从来没有赢家,只有遍地的受害者"[1]
经济大省“挑大梁” 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证券日报· 2025-08-01 16:10
经济大省的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六个经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均超3万亿元,合计贡献29.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44.6% [1] - 广东上半年GDP达68725.4亿元,占全国总量超十分之一,江苏GDP为66967.8亿元,与广东差距缩小 [2] - 山东、浙江上半年GDP分别突破5万亿元、4.5万亿元,四川、河南GDP分别为31918.2亿元、31683.80亿元 [2] 经济增速与贡献 - 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8%、5.7%、5.7%、5.6%、5.6%,均高于全国水平(5.3%) [2] - 广东GDP同比增速为4.2%,虽低于全国水平,但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均有改善 [2] - 经济大省凭借规模优势和产业根基,为全国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增量,形成多点支撑、整体联动的局面 [1] 外贸领域的领先优势 - 广东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55万亿元,占全国20.9%,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 [4] - 江苏、浙江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81万亿元、2.73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4] - 广东、江苏、浙江依托完备产业体系、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和高效物流网络,夯实外贸领先优势 [4]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浙江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12.0%、11.1% [4] - 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5.7%、65.2%、47.3%、43.3% [4] - 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 [5] 消费潜力释放 - 河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55亿元,同比增长7.2%,跑赢全国2.2个百分点 [5] - 山东限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8.4%,限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7.0% [5] - 各省市加大政策创新支持力度,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新消费场景、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 [5] 下半年政策发力方向 - 四川将加快推出超常规举措对冲下行压力,落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7] - 江苏将在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 [7] - 浙江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 [7] 未来发展方向 - 经济大省需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发数智技术应用场景 [8] - 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转移,形成对周边的辐射效应,构建梯次发展的产业生态 [8] -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发挥引领作用 [8]
GDP连增十个季度,私人消费时隔一年转正:香港稳住了|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21
香港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3 1%,较第一季度提高0 1个百分点,连续第十个季度增长 [1] - 经季节性调整后GDP按季比较实质上升0 4% [1] - 私人消费开支同比实质上升1 9%,扭转连续四季下跌趋势 [1] - 政府消费开支同比实质上升2 5%,高于一季度1 6个百分点 [1] - 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幅从一季度1 1%扩大至二季度2 9% [1] - 服务输出同比增幅从一季度6 3%扩大至二季度7 5% [1] - 货品出口总额同比实质增长11 5%,高于第一季8 4%的升幅 [1] - 货品进口总额同比实质上升12 7%,高于第一季7 2%的升幅 [1] 零售业表现 - 6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01亿港元,同比上升0 7% [2] - 第二季度经季节性调整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上升0 3%,销货数量上升2 7% [2] - 零售业近月渐趋稳定,就业收入上升和股市表现畅旺为消费带来支持 [2] 金融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完成42宗IPO,募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位列全球第一 [3] - 上半年恒指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创历年来最大上半年点数升幅 [3] 经济政策与措施 - 政府推出"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支持策略性产业发展 [3] - 将设立"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 [3] - 正在就数字资产交易、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开展公众咨询 [4] - 3月实施的《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增加了"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 [4] 外部环境与竞争力 - 亚洲尤其是内地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为香港经济提供支持 [2] -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为2019年后首次重返前三 [4]
为什么欧盟、日韩会和美国签单边的关税协定
搜狐财经· 2025-07-28 11:56
关税政策背景 - 美国征收关税的核心目的是弥补财政收支不足并应对美债缺口扩张 但对外宣传为支持美国制造业发展和国家强大 [3] - 中国作为净出口国难以效仿美国通过提高关税弥补财政缺口 而美国作为净进口国具备实施条件 [3] 关税实施影响 - 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关税成本 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加剧 具体表现为日常消费支出显著增加 [3] - 不同国家/地区达成差异化关税协议:日本和欧盟接受15%税率(原威胁税率25%-27 5%)韩国从25%争取至15% [3][4] - 中国输美商品面临阶梯式税率:基础税率10% 叠加后普遍商品达10%-30% 特定商品(钢铝、汽车零部件)综合税率50%-60% 电动车高达245% [4] - 半导体等科技产品原材料获得关税豁免 [5]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输美商品总体税率高于欧盟和日韩 后两者认为自身对美出口可能因此受益 [5] - 美国需平衡关税政策与美企全球市场准入需求 并非单方面强制定价 [6] 汇率策略分歧 - 存在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贬值对冲关税影响 但反向策略(人民币升值)可能通过提高美元计价商品成本加剧美国通胀 [7]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增长5.4%
新华社· 2025-07-22 11:22
长三角地区外贸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额达8.16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1] -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37.4% 比重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 [1] 海关监管创新措施 - 五大海关建立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 简化审批流程 [1] - 推广供应链安全评估模式 为10万余票货物减少布控查验量 [1] - 实施跨关区AEO培育认证试点 释放制度红利 [2] 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 "联动接卸"模式覆盖长三角14个港口 [1] - 实现江苏南通通海港与启东吕四港"水水直联、多港互动" [1] - 上海口岸枢纽功能进一步拓展 [1] 产业支持成效 - 监管创新惠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1] - 建立300余人联络员队伍提升通关问题处置效能 [2]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加强三地海关协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