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让新就业群体成为首都发展的有生力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8 01:14
新就业群体规模与北京政策框架 - 北京新就业群体日活总量约33万人 包括快递员 网约配送员 网约车司机 网络主播等 [1] - 北京市2024年推出三项行动计划 包括"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 推进首都"友好之城"建设 [1] - 初步形成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北京路径" 开放1.42万余个各类服务阵地 [1] 友好场景建设与基础设施优化 - 打造近2000个友好场景 分类施策破解1657个社区"进门难"问题 [4] - 昌平区天通中苑中三社区建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后 相关"12345"投诉量下降36.8% [4] - 制定《北京市城市驿站建设导则十条》 推动1.42万余个服务阵地开放 升级800余个24小时"全时驿站" [5] - 朝阳区实现"全时驿站"社区全覆盖 大兴区创新建设"卡车司机暖心驿站" 推出15元暖心套餐 [5] 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支持 - 通过恳谈会收集6600余条意见建议 解决率达89% 指导京东 美团 滴滴等平台企业开展集体协商 [11] - 出台《北京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合规指引》 推动平台企业优化订单调度和抽成比例 [12] - 全市签订劳动合同快递员5万余人 占比89.5%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118.5万人 确认伤害1.02万件 [14] - 开展"适居行动" 形成朝阳区"城市建设者之家" 大兴区"小哥之家"等住房供给模式 [14] 法律服务与技能培训体系 - 上半年为241位新就业群体提供调解和法律援助 挽回经济损失近250万元 [15] - 组建31个法律服务团 提供法律服务5万余次 打造"一小时"法律服务圈 [15] - 开展"小哥学堂"项目 累计3.6万余人次获教育培训 西城区构建"1+3+N"三新学院体系 [15] - 海淀区推出49项选单式培训课程 包括人工智能训练 数据标记等 [15] 党建工作与组织建设 - 组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182个 群团组织900余个 找出"隐形"党员 [21] - 采用线上线下灵活教育方式 建成滴滴网约车司机"党课研发组" 累计发展65名新就业群体入党 [22] - 打造党员先锋工作室 10余万人次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服务 [23] - 朝阳区80%社区由新就业群体担任"副楼长" 丰台区487名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探测针" [23] - 全市369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9.7万小时 [23]
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人民日报· 2025-08-24 01:4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旨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规范价格行为 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 [1][2] - 坚持促进发展与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3] 经营者自主定价规范 - 明确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可通过合同订单等方式约定变更价格 [4] - 要求平台经营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 [4]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屏蔽店铺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4] 价格标示与透明度要求 - 要求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在网站APP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不得收取未标明费用 [5] - 促销活动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清晰展示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的具体计算办法 [5]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 在显著位置公示补贴规则对象方式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 [5] 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规范 - 对不同交易条件消费者实行不同价格需公开相关规则 [6] - 实施分时定价等动态定价需公开规则并明确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 [6] 价格竞争行为监管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7] - 禁止基于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等数据在同等交易条件下对同一商品设置不同价格 [7] - 禁止使用欺骗性误导性语言标示价格 禁止虚假折价减价价格比较等行为 [8]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政策将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使平台收费更透明 [9] - 为平台内经营者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良性有序发展 [10] - 通过健全价格监管机制促进平台经济稳健发展 助力扩内需促转型稳就业惠民生 [10]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23 22: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政策旨在营造有序竞争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平台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 发展新质生产力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监管重点领域 - 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 特别是价格标示 大数据定价等受到广泛关注 [1] - 现行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价格行为有一般性规定 但平台经济领域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 [1] 意见征集程序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23日至9月22日 社会各界可通过网络方式提出意见 [1] - 公众可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互动交流"板块或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互动"板块提交意见建议 [1]
规范平台价格行为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3 17:07
平台经济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 平台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增长贡献日益凸显 [1] - 平台经济以多元化形态分布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打破地域限制并提升交易效率 [1] - 电子商务、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及数字内容消费等领域快速发展 [1] 平台经济价格行为规范背景 - 不规范价格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 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并影响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1] - 新规融合一般性法律规定与平台领域价格特殊性规定 [1] 价格行为规范方法体系 - 强制性规范要求价格标注清晰准确规范 遵循公平诚信透明原则 [2] - 禁止性规范划定不正当价格竞争红线 包括低于成本销售、算法协同定价、虚假促销和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2] - 倡导性规范通过原则性指引解决新兴业态监管空白 鼓励创新和纠纷解决 [2] 平台特殊性价格规范 - 明码标价需适配网站/App/小程序等场景 标示商品品名价格及配送费用并禁止标价外加价 [3] - 动态定价与差别定价需提前公开规则及影响因素 固定价格基础上增加服务费需区分标示 [3] - 促销活动需公示规则期限及折价基准 积分代金券需标明计算办法 平台补贴需明确对象方式及时间等信息 [3] 平台多元职责定位 - 保障自动续费和免密支付服务的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提供显著选项展示及便捷取消途径 [4] - 建立专门价格投诉渠道 督促平台内经营者解决纠纷并配合政府监管部门调查 [4] - 建立内部价格管理规则和合规体系 保存价格信息及交易记录 设立专门价格监督机制 [5]
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 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详解《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新华社· 2025-08-23 07:2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1] - 平台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 发展新质生产力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但需细化价格监管机制 [2] - 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3] 适用范围与主体 - 规则适用于平台经营者(平台企业)和平台内经营者(平台内商户) [4] - 平台经营者在平台内自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遵守平台内经营者规定 [4] - 自建网站经营者及其他参与平台经济的经营者参照适用该规则 [4] 价格标示规范要求 - 需在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并标注商品品名 计价单位或服务项目 内容及计价方法 [6] - 真实标明折价 减价基准 以显著方式标明积分 礼券 代金券等折抵价款的具体计算办法 [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 不得虚假夸大宣传 并在显著位置公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 [6] - 实行差别定价或动态定价时需公开相关规则 并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 [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特定免费商业模式及正当降价情形除外) [7] - 无正当理由不得基于用户支付意愿 能力 偏好等信息对同一商品或服务设置不同价格(大数据杀熟) [7] - 不得使用欺骗性语言或图片标示价格 不得通过虚假折价 价格比较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8] - 禁止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8] 规则制定与实施安排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 后续将深入研究意见并履行程序后正式印发 [9] - 文件出台时将评估论证并留出适应调整期 便于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低价倾销、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在平台经济领域的认定标准作出细化规定
北京商报· 2025-08-23 05:3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政策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保持监管制度稳定性 [1] - 政策目标包括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 价格行为规范 - 围绕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依法规范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 [1] - 对经营者自主定价和价格竞争提出明确行为规范 营造有序竞争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1] - 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2] - 商业模式对用户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进步及长远福利的 可不认定为低价倾销 [2] - 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临期商品或有正当理由降价服务不属于低价倾销 [2] 公开透明要求 - 要求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 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 [1] - 需及时公示收费变更情况 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1] - 不得使用欺骗性、误导性语言和图片标示价格 不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 [2]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细化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2] - 无正当理由不得基于支付意愿、支付能力、消费偏好等信息对同一商品设置不同价格 [2] - 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2] 协同治理机制 - 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关于价格行为的规定 结合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特点 [1] -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平台经营者作用 形成协同共治良好局面 [1]
详解“十四五”市场监管改革:规范监管与促进发展并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1:19
深化注册资本改革 - 公司法修订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推动修订公司法并依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 [3][5] - 指导存量和新设公司按期认缴 遏制天价出资 超长出资 盲目出资等市场乱象 有效提升注册资本含金量 [5] - 推行登记注册实名认证 加强住所信息核验 防止冒名登记 虚假地址登记 防范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5] 防范小过重罚与执法规范化 - 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范围 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6] - 建立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发布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 轻微免罚清单 着力防范小过重罚 [6] - 5年来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 涵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 货值达27.9亿元 [7] 平台经济治理与直播电商监管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8] - 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查办三只羊 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 全面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8] - 2024年5月和7月两次约谈饿了么 美团 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9] 食品安全监管与网络食品责任 - 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 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 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 [12]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涉嫌犯罪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13] - 制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12] 创新药审批制度改革与医药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4] - 全面推行3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将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 [1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审批数量逼近2023年全年 平均审批时长8.8个月 接近FDA的7.9个月 [1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期货日报网· 2025-08-22 08:03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平台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存在算法滥用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1] - 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1] - 流量优先等潜在风险影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市场监管措施 - 构建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1] -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1] -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并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 [1] - 出台指导意见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1] 未来监管方向 - 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原则 [2] - 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2] - 提升预防式和穿透式监管能力水平 [2]
三只羊、东北雨姐被点名,市场监管总局发声,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5:41
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框架 -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管促结合和刚柔并济原则 维护网络交易秩序并净化市场环境[1] - 平台经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 数字技术加速行业融合带来新增长点但存在流量优先和算法滥用等风险[1] 规则制定与标准建设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提升监管执法效能[2] - 推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配套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明确竞争规则[2]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强化行业自律[2] 执法行动与乱象治理 -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并停止5.8万个次网店服务[2] -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重点治理直播电商乱象查办"三只羊"等重大案件[2] - 督促平台取消"仅退款"和解除"自动跟价"等不合理限制 要求外卖平台规范促销行为[2] 企业合规与服务引导 - 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 完善管理机制[4] - 在"6·18"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引导规范经营 试点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清退违规主体[4] - 常态化与平台商户及外卖骑手等主体沟通 让监管更有温度[4] 未来监管方向 - 坚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原则 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4] - 持续提升预防式和穿透式监管能力水平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4]
市场监管总局答21:督促全面取消“仅退款”,对平台乱象出重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4:31
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框架 -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管促结合和刚柔并济原则 维护网络交易秩序并净化市场环境 [2] - 平台经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 数字技术加速行业融合带来新增长点 但存在算法滥用和竞争失序等风险 [2] 规则体系建设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4] - 推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配套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 [4]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制定国家标准以强化行业自律 [4] 执法行动成效 -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 [4] - 重点治理直播电商乱象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 [4] - 要求平台取消"仅退款"和解除"自动跟价"等不合理限制 提升收费透明度 [4] 企业合规指导 - 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5] - 在重大活动及促销时段发布合规提示 引导规范经营行为 [5] - 试点政务数据比对服务帮助平台拦截违规主体 常态化开展与商户及主播等主体的沟通 [5] 未来监管方向 - 坚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 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5] - 提升预防式和穿透式监管能力水平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