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7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4:04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 - 2025年7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 [1] - 智能座舱指数为36.5 [1] - 智能驾驶指数为38.4 [1] - 舱外智能指数为16.5 [1] 乘用车市场销量 - 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184.4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下降11.6% [1] - 新能源车零售销量98.7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下降11.2% [1]
乘联分会:7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
第一财经· 2025-08-28 09:11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表现 - 2025年7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 [1] - 智能座舱指数为36.5 [1] - 智能驾驶指数为38.4 [1] - 舱外智能指数为16.5 [1] 智能驾驶指数变化 - 7月智能驾驶指数环比下降1.3个单位 [1] - 智能驾驶指数增长态势出现小幅回落 [1]
【联合发布】2025年7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
乘联分会· 2025-08-28 09:00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定义与构成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一级指数和三个二级指数(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舱外智能指数)组成,未来将衍生至三级指数 [14] - 指数数据来源为乘联分会零售表销量数据和安路勤智车研栈智能装备监测数据,通过全国4S店抽样调查拟合而成 [14] - 指数计算方法为加权求和:智能座舱指数×47.5% + 智能驾驶指数×37.5% + 舱外智能指数×15.0% [15][18][20][21] 2025年7月指数表现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4.2,环比下降1.4个单位,终止4-6月连续增长趋势 [3][12] - 智能座舱指数为36.5,环比下降1.7个单位,结束此前连续增长 [7] - 智能驾驶指数为38.4,环比下降1.3个单位,增长态势小幅回落 [9] - 舱外智能指数为16.5,显著低于其他分项指数 [3] 指数波动原因分析 - 7月传统销售淡季导致乘用车零售销量环比下降11.6%至184.4万辆 [12] - 新能源车市场零售98.7万辆,环比下降11.2% [12] - 特斯拉7月国内销量环比大幅下降34%,对整体智能化指数产生显著拖累 [12]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8月虽处淡季,但各省市国补政策恢复将推动指数扭转回调态势 [12] - 智能座舱因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语音交互/车载娱乐/多屏联动)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 [18] - 智能驾驶长期将重塑汽车属性,从驾驶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引发交通体系变革 [19] - 舱外智能作为新兴领域,通过车外传感器和V2X技术提升安全性与交通效率 [20] 历史数据参考 - 2025年6月指数35.6,5月33.8,4月31.9,显示前期持续增长态势 [23] - 2025年1-3月采用"新四化智能化指数"命名,数值分别为48.0/49.8/52.2 [23]
乘用车板块8月28日跌0.28%,海马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08:43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整体下跌0.28%,跑输大盘指数,上证指数上涨1.14%,深证成指上涨2.25%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8只成分股中4只上涨4只下跌,海马汽车以2.11%跌幅领跌 [1] - 板块成交活跃度较高,比亚迪成交额达82.78亿元,长安汽车成交量165.76万手 [1] 个股价格表现 - 长城汽车涨幅1.39%表现最佳,收盘价25.51元,成交27.17万手 [1] - 北汽蓝谷上涨0.58%至8.72元,成交量150.40万手为板块最高 [1] - 上汽集团微涨0.11%至18.93元,广汽集团平收于7.88元 [1] - 赛力斯下跌0.33%至131.38元,长安汽车下跌0.39%至12.70元 [1] - 比亚迪下跌1.23%至109.32元,海马汽车下跌2.11%至4.64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4.0亿元,游资净流入2.84亿元,散户净流入21.16亿元 [1]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11.45亿元,主力净占比-13.83%,为板块最高净流出 [2] - 赛力斯主力净流出5.97亿元,主力净占比-15.18% [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4.06亿元,主力净占比-19.39% [2] - 北汽蓝谷主力净流出1.53亿元,主力净占比-11.76% [2] - 游资在赛力斯净流入1.52亿元,在比亚迪净流入1.48亿元 [2] - 散户在比亚迪净流入9.97亿元,在长安汽车净流入3.33亿元 [2]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P7正式上市,继续看好机器人等催化
华泰证券· 2025-08-28 08: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为120.34港币 [5][7] 核心业务亮点 - 新P7车型于8月27日正式上市,售价21.98-30.18万元,基于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搭载5C超充AI电池,最高续航820km,全系标配图灵智驾和三颗自研AI芯片,整车算力达2250TOPS,零百加速3.7秒,上市7分钟内大定订单超1万台 [2] - 预计新P7将推动9-12月月销量突破4万台 [2] - 增程版X9预计25Q4上市,纯电续航达450公里,增程产品线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密集推出 [3] - 智能化方面,VLA模型将上线P7和G7车型,预计26年量产具备L4能力的车型,并可能在特定区域运营robotaxi [3] - 与大众集团深化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范围扩展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3] 人形机器人进展 - IRON机器人以真人1:1比例打造,身高178厘米,体重70公斤,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关节和22个手部可动自由度,具备主动推理和拟人对话能力 [4] - 机器人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和VLA架构,与汽车共享云端AI基础设施,目前已进入工厂实训,计划应用于工厂和门店等场景 [4] - 预计25年"小鹏1024科技日"将展示更多进展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856亿元、1276亿元、1539亿元,同比增长109.48%、49.09%、20.60% [5][10] - 采用分部估值法:销售业务给予2.1x 2025E PS,较可比公司溢价1x PS;技术服务业务估值维持400亿港币 [5][14][15] - 预计25年技术服务费收入30亿元 [15] - 25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81亿元,26年扭亏为盈至20.77亿元,27年进一步增长至55.68亿元 [10] 市场与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包括蔚来、理想、零跑,25年EV/Sales平均值1.06倍,PS平均值1.14倍 [16] - 小鹏汽车市值1763.52亿港币,收盘价92.50港币(截至8月27日),52周价格范围27.95-106.00港币 [7]
长城汽车涨2.03%,成交额2.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8.3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8 03: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25.67元/股,总市值达2197.08亿元,成交额2.86亿元,换手率0.1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8.30万元,特大单买入1504.97万元(占比5.27%)且卖出2111.55万元(占比7.39%),大单买入6790.33万元(占比23.76%)且卖出6015.45万元(占比21.05%) [1] - 年内股价下跌0.81%,近5日跌0.66%,但近20日涨18.68%且近60日涨16.1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销售汽车占比86.79%、零配件6.35%、模具及其他4.03%、提供劳务1.55%、其他业务1.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概念板块涵盖燃料电池、百度概念、宁德时代概念、智能汽车及储能等 [1] 股东与机构持仓变动 - 股东户数15.03万户,较上期减少6.28%,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45.61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增加90.41万股;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基金持股5107.64万股(第五大股东),增加196.24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持股2280.35万股(第七大股东)减少59.57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043.08万股(第九大股东)减少111.1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431.27万股(第十大股东)减少52.77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0.19亿元,同比减少6.63%;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5.75%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9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9.50亿元 [3]
中信建投:汽车板块不缺结构性行情 需重视半年报预期上修及估值修复行情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3:53
行业表现 - 汽车行业进入半年报业绩密集披露期 [1] - 前期预期相对低位的绩优汽零迎来估值上修行情 [1] - 乘用车销量及盈利改善预期强化后出现强劲股价表现 [1] 板块行情 - 机器人板块在近期密集催化下已创新高 [1] - 半年报季在市场宽流动性状况下汽车板块不缺结构性行情 [1] - 需重视半年报预期上修及估值修复行情 [1] 投资机会 - 低估值的绩优价值个股具备alpha [1] - 强产业趋势的科创成长优质个股具备alpha [1]
乘用车板块8月27日跌2.95%,长城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1.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下跌2.95% 领跌个股为长城汽车(下跌3.97%)[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1.22亿元 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入5.91亿元和25.31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比亚迪收盘价110.68元下跌2.70% 成交额77.62亿元[1] - 赛力斯收盘价131.82元下跌2.04% 成交额54.81亿元[1] - 长安汽车收盘价12.75元下跌2.60% 成交量248.08万手[1] - 北汽蓝谷收盘价8.67元下跌3.56% 上汽集团收盘价18.91元下跌3.77%[1] 资金流向明细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7.88亿元(占比-24.54%) 游资净流入2.30亿元[2]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9.24亿元(占比-11.90%) 散户净流入7.95亿元[2] - 赛力斯主力净流出6.13亿元(占比-11.18%) 游资净流入1.51亿元[2] - 长城汽车主力净流出1.04亿元(占比-12.18%) 散户净流入1.06亿元[2]
上汽集团跌2.04%,成交额13.8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4%至19.25元/股 成交额13.84亿元 换手率0.61% 总市值2228.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8%和16.0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72%和25.5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6.88% 近5日跌2.78% 近20日涨10.23% 近60日涨25.79%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整车(60.75%)、零部件(30.38%)、服务贸易及其他(6.71%)、金融业务(2.15%) [1] - 属于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行业 涉及共享汽车/电动物流车/车联网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30万户 较上期增加39.89% 人均流通股54,345股 减少28.5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1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01.77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7580.46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415.36万股 [3] 财务表现与分红历史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08.60亿元 同比减少1.55% 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 同比增长11.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9.3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1.12亿元 [3]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7
西部证券· 2025-08-27 02:01
第一创业(002797.SZ)首次覆盖报告 - 公司以固定收益业务为特色,在资管与投行双轮驱动下具备广阔发展空间,有望在股东赋能下推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升级[1][6] - 2023年第一大股东由首创集团变更为北京国管,此后不断推进战略协同,助力业务稳健发展与长期布局[1][6] - 固定收益业务收入由2021年的2.88亿元增至2023年的6.46亿元,在总营收占比由11.03%增至18.29%[7] - 资管业务优势显著,2024年收入占比达32.4%,为第一大业务收入来源[7] - 投行业务得益于股东背景优势,在北交所业务方面取得亮眼业绩,2024年股权融资业务市占率提升至1.59%,创下历史新高[7] TMT科技行业点评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以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9] - 国产卡实现Scale-up全互联,解决"单卡算力不足"与"多卡协同低效"的核心痛点[10] - 国内算力产业链增量在自主可控与场景配套,海外在高端技术与全球化布局[10] - 继续看好AI算力链,从算力芯片、服务器到光模块、片上互联、液冷等多领域有望实现高确定性的成长[2][11] 上海地产新政点评 - 上海政策宽松力度略大于北京,除放松外围限购、不再区分单身家庭购房、优化公积金政策外,额外放松房产税政策,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房贷利率[3][12] - 非沪籍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暂免征房产税,二套及以上合并计算征收面积,给予人均免征面积60平方米[12] - 截至8月21日,8月新房高频成交套数日均同比/环比分别为-19.3%/-6.9%,二手房高频成交套数日均同比/环比分别为-3.4%/-10.6%[13] - 北京政策出台后2周新房/二手房日均签约套数环比分别为+38%/+19%,同比分别为-16%/-1%[13] 金山办公(688111.SH)2025年中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26.57亿元(yoy+10.12%),归母净利润7.47亿元(yoy+3.57%)[16] - WPS个人业务收入17.48亿元(yoy+8.38%),WPS365业务收入3.09亿元(yoy+62.27%),WPS软件业务收入5.42亿元(yoy-2.08%)[16] - 截至6月30日,WPS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为6.5亿台(yoy+8.6%),国内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数4179万(yoy+9.5%)[17] - 研发投入9.6亿元(yoy+19%),研发费用率36.1%(yoy+2.6pct),研发人员共计3533人(yoy+18%)[18] - 国内WPSAI月活已达2951万[18] 广联达(002410.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4亿元(yoy-5.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yoy+23.7%)[20] - 数字成本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86亿元(yoy-7.1%),但Q2新签云合同降幅已明显收窄[20] - 数字施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yoy+8.2%),其中Q2单季同比增长19.5%,毛利率达到52%(yoy+26pct)[21] - 由AI直接带来的合同金额已超4000万元,AI服务调用量超4000万次[21] 泽璟制药(688266.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yoy+56.07%),归母净利润-7280.35万元[23] - 多纳非尼片已入院1200余家,覆盖医院2200余家、药房1000余家[23] - 重组人凝血酶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累计准入医院590余家[23]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骨髓纤维化适应症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第二项适应症重度斑秃的NDA申请也于5月获受理[23] 恒瑞医药(600276.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yoy+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yoy+29.67%)[26] - 收到来自MSD的2亿美元及IDEAYA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27] - 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达75.70亿元[28] - 累计研发投入38.71亿元,6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6项新适应症获批[28] 华东医药(000963.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收入216.75亿元(yoy+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yoy+7.01%)[30] - 医药工业研发投入14.84亿元(yoy+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yoy+54.21%)[30] - 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11.12亿元,海外子公司英国Sinclair25H1实现销售收入约5.24亿元(yoy-7.99%)[31] - 工业微生物实现收入3.68亿元(yoy+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31] 阳光电源(300274.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435.33亿元(yoy+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yoy+55.97%)[32] - 储能收入178亿元(yoy+128%),毛利率同比-0.16pct[32] - 发布PowerTitan3.0AC智储平台,推出三款型号,plus版能量密度超500kWh/㎡[33] - 已成立AIDC事业群,重点关注固态变压器技术在AIDC的应用[33] 亿纬锂能(300014.SZ)25年中报点评 - 25H1营收281.70亿元(yoy+30.06%),归母净利16.05亿元(yoy-24.9%)[36] - 动力电池出货量21.48GWh,Q2单位净利润0.029元/Wh,对应4.5%净利率[37] - 储能电池出货量28.71GWh,Q2单位净利润0.028元/Wh[37]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规模10亿美金[37] 中国化学(601117.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907.22亿元(yoy-0.35%),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yoy+9.26%)[40] - 境外营收265.99亿元(yoy+28.75%),境外主营收入占比同升6.67pct至29.53%[40] - 毛利率同升0.19pct至9.58%,净利率同升0.30pct至3.74%[41] - 2025年1-7月新签合同2248.45亿元(yoy+4.38%),其中化学工程新签1765.86亿元(yoy+9.80%)[42] 云铝股份(000807.SZ)2025H1点评 - 2025H1实现营收290.78亿元(yoy+17.98%),归母净利润27.68亿元(yoy+9.88%)[44] - 铝产品产量161.32万吨(yoy+15.59%),经营性净现金流37.23亿元(yoy+35.47%)[45] - 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21.95%,现金分红11.10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40.10%[45] - 在手绿色铝产能305万吨,构建"绿色铝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46] 百亚股份(003006.SZ)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yoy+15.12%),归母净利润1.88亿元(yoy+4.64%)[48] - 卫生巾收入16.88亿元(yoy+19.93%),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9.82%,外围省份增速高达124.15%[48] - 毛利率53.24%(yoy-1.16pcts),销售费率同比+1.12pcts至36.40%[49] - 归母净利率10.66%(yoy-1.07pcts)[49] 内蒙一机(600967.SH)2025年半年报点评 - 25H1实现营收57.3亿元(yoy+19.6%),归母净利润2.90亿元(yoy+10.0%)[51] - 毛利率9.75%(yoy+0.53pct),归母净利率5.04%(yoy-0.48pct)[52] - 持续加强与北方公司的深度融合,针对VT4、VT5、VN20、VN1系列等重点军贸产品加大推介力度[52] - 在无人装备、维修保障装备、模拟训练器等领域斩获新订单[52] 小鹏汽车-W(9868.HK)2025H1点评 - 2025H1营收340.9亿元(yoy+132.5%),毛利率16.5%(yoy+13.5pct),净亏损11.4亿元[55] - Q2车端营收168.8亿元,毛利率14.3%(yoy+7.9pct,qoq+3.8pct)[55] - 2025H1海外销量超1.8万辆(yoy+200%),在挪威、法国、新加坡、以色列等10国成为最畅销中国新势力品牌[56] - 指引Q3汽车交付量将达11.3-11.8万辆(yoy+142.8%-153.6%),总收入196-210亿元(yoy+94.0%-107.9%)[56] 价格法修订专题报告 - 价格法修正草案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价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和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内容[60] - 对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修订多项并增加两项,从8项变为10项[60] - 增加"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规则等从事前款规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剑指大数据杀熟、千人千面等互联网平台行为[60] - 价格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三法协同筑牢"反内卷"法律基础[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