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宏观数据解读:经济延续弱修复态势
浙商证券· 2025-08-15 11:37
宏观经济态势 - 7月经济维持弱修复特征,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1] - 预计全年名义GDP规模有望实现140万亿元左右[12] - 供给和需求可能呈现K型分化走势,供给端偏强而需求端放缓[12]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2]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采矿业增长5.0%[17] - 工业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半年有望保持韧性[15]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7%,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3] - 以旧换新相关品类表现强劲,家电收入同比+28.7%[19] - 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降至1380亿元,低于上半年的1620亿元[21]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低于市场预期的2.7%[4]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5.3%,制造业投资增长6.2%[29]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延续加速下滑态势[59]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上月有所抬升[5] - 毕业季带来阶段性脉冲影响,但政策持续发力稳就业[64] - 8月失业金搜索指数总体有所上行,反映就业压力[69] 政策展望 - 预计下半年市场或呈现股债双牛结构,10年国债利率或下行至1.5%[13] - 基建投资安全属性抬升,预计全年广义基建增速7.2%[58] - 地产政策有望加码,包括限购放松和城市更新等措施[62]
经济数据点评(2025.7)暨宏观周报(第17期):消费投资地产降温,政策加码迎来信号-20250815
华福证券· 2025-08-15 11:23
消费数据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降至3.7%,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3] - 汽车零售同比下滑6.1个百分点至-1.5%,成为拖累消费的主要因素[3] - 家电音像和家具零售同比分别增长28.7%和20.6%,虽较6月回落但仍维持高增[3] 投资数据 - 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跌幅扩大5.2个百分点至-5.3%,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跌幅加深4.1个百分点至-17.0%,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4] - 制造业投资同比下滑4.6个百分点至-0.4%,"反内卷"政策影响显现[4] 房地产市场 - 7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跌幅扩大26.2个百分点至-30.6%,创2024年12月以来新低[5]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达-1.0%,远超全国平均跌幅[5] 工业与政策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至5.7%,汽车制造业下滑2.9个百分点至8.5%[5] - 报告建议中央财政扩大耐用品消费补贴,并预测可能小幅降息10BP以稳定房地产市场[6]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经济减速慢行,政策空间打开——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7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15 10:20
核心观点 - 7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需走强但内需与生产同步放缓,结构分化明显 [3] -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放缓,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均低于预期 [9][12][14][16] - 消费受短期因素扰动增速回落,但部分品类如家电、粮油等保持韧性 [4][5][7] - 进出口表现超预期,顺差扩张,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提速 [18] -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21] - 价格下行压力持续,CPI持平而PPI维持负增长 [23] 消费 - 7月社零增速3.7%,低于预期4.8%,商品消费增速下降1.3pct至4% [4] - 极端天气催生应急物资需求,粮油商品增速8.6%,家电消费增速28.7% [4] - 国补重启效果减弱,补贴品类增速下降4.3pct至8.3%,与非补贴品类增速差收窄至5.2pct [5] - 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1.5%,销量增长12%,价格折扣侵蚀车企盈利 [5] - 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微降0.1pct至5.2%,餐饮服务消费增速1.1% [7] 固定资产投资 - 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6%,较上月下降1.2pct,基建投资7.3%,制造业投资6.2%,房地产投资-12% [9] - 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下降7.8%和14.1%,投资同比增速下降4.1pct至-17% [12] - 基建投资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增速分别为-1.9%和-5.1%,为2022年以来首次转负 [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0.3%,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较6月下降5.4pct [16] 进出口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7.2%,人民币计价增长8%,较6月上升0.8pct [3][18]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6%,对欧盟增长9.2%,对美出口下降21.7% [18] - 机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集成电路等高端装备出口高速增长 [18] - 进口增速回升至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同比扩张14.9% [18] 工业生产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低于预期5.8%,环比增速0.38% [21] - 高技术、数智化、绿色产品增长较快,工业产销率97.1% [2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6月放缓0.2pct [21] 价格 - CPI通胀持平于0,核心CPI通胀上涨至0.8% [23] - PPI通胀持平于-3.6%,煤炭开采、黑色加工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23] - 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加速下探 [3]
广发证券:7月经济数据边际放缓的两个源头
选股宝· 2025-08-15 10:00
宏观经济放缓特征 - 7月经济数据呈现放缓特征,六大口径中只有出口加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均低于前值,内外需分化出现 [1][6] - 按照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估算的实际GDP指数同比约为5.02%,按照工业增加值和社零估算约为4.79%,均不同程度低于二季度 [1][6] - 7月出口同比7.2%,高于前值的5.9%;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的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8%,低于前值的6.0%;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的4.8%;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低于前值的0.5%;地产销售单月同比-8.0%,低于前值的-5.4% [6] 工业表现 - 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的6.8%,环比季调0.38%,年内仅高于4月关税冲击时 [1][7] - 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增速降幅较大,同比-3.8%,低于前值的3.0% [7][8] - 新产业产品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2.0%,低于前值的8.4%;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24.0%,低于前值的37.9%;服务业机器人产量同比12.8%,低于前值的18.3% [7] - 集成电路产量同比15.0%,略低于前值的15.8%;发电设备产量同比34.6%,高于前值的26.1% [7][9] - "反内卷"相关行业产量分化,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16%,低于前值的24.1%;汽车产量同比8.4%,略低于前值的8.8%;水泥产量同比-5.6%,略低于前值的-5.3%;粗钢产量同比-4.0%,高于前值的-9.2%;钢材产量同比6.4%,高于前值的1.8% [7][8][9] - 工业企业产销率有所上行,7月单月97.1%,属年内次高,显示"反内卷"改善即期供需关系 [7][10] 消费表现 - 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的4.8%,环比季调为-0.14% [2][10] - 拖累因素包括:餐饮同比1.1%,限额以上餐饮同比-0.3%;烟酒同比2.7%;汽车零售同比-1.5%,五个月以来首次转负;家电零售同比28.7%,低于上半年累计的30.7%;手机零售同比14.9%,低于上半年同比的24.1% [2][10] - 增速加快的包括:金银珠宝零售同比8.2%,高于前值的6.1%;日用品零售同比8.2%,高于前值的7.8% [11] 投资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低于前值的2.8%,隐含单月同比-5.2% [3][13] - 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0.3%,前值5.1%;基建投资当月同比-1.9%,前值5.3%;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7.2%,前值-12.9% [13] - 基建回落幅度较大,可能因"两重"项目集中下达在二季度末,7月尚未普遍形成,以及地方巩固化债背景下增量投资较少 [3][13] - 水利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12.6%,显著低于前值的15.4%;道路管理业累计同比-2.0%,公共设施管理业累计同比0.5%,均低于前值 [14] 地产表现 - 地产领域数据继续放缓,销售、新开工、施工、投资、资金到位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4][15] - 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7.2%,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15.4%,施工面积当月同比-20.4%,竣工面积当月同比-29.3% [15] - 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8.0%,销售金额当月同比-14.3% [15] - 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0.3%,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0.5% [15] - 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当月同比-15.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4%,自筹资金同比-16.2%,定金及预收款同比-24.1%,个人按揭贷款同比6.8% [16] 政策与展望 - 7月软数据、信贷数据、经济数据指向一致,"减速带"初步出现 [5][18] - 近期政策主要集中在服务类消费领域,包括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 [5][18] - 地方投资和地产是本轮总量数据再放缓的两个源头,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扩大有效投资" [5][18] - "两重"政策和地产政策的继续落地较为关键,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打开了新一轮政策放松空间 [4][15][18]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内生动能复苏有待宏观政策进一步呵护
银河证券· 2025-08-15 08:37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GDP增速回落至4.8%,前值为5.4%,显示经济内生动能减弱[2] - 工业生产强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前值6.8%回落1.1个百分点[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信息软件、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保持强劲增长[2]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5月和6月的6.4%和4.8%明显下滑[2] - 餐饮收入增速仅为1.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更是-0.3%,显示消费疲软[1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家电、家具等品类零售增速环比下滑3.7%-10.6%[5]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6%,较1-6月的2.8%继续下滑[2] - 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1-7月增速6.2%,较前值下滑1.3个百分点[5] - 基建投资受气候影响,1-7月增速3.2%,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4] 房地产市场 -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0%,当月估算增速-17%[8] -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下降6.5%,量价齐跌[8] - 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速-19.4%,施工面积增速-9.2%,显示建设端持续低迷[8] 就业市场 -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本地户籍失业率升至5.3%,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9] - 外来农业户籍失业率保持在4.9%,显示短期用工需求仍有韧性[9] - 居民就业感受指数下滑至2009年水平,反映就业市场压力[64]
【广发宏观郭磊】7月经济数据边际放缓的两个源头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15 07:00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六大口径经济数据中仅出口加速,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地产销售单月同比均低于前值,内外需分化明显[1][6] - 基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估算的实际GDP同比约5.02%,基于工业增加值和社零估算约4.79%,均低于二季度水平[1][6] - 出口同比7.2%高于前值5.9%,工业增加值同比5.7%低于前值6.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8%低于前值6.0%,社零同比3.7%低于前值4.8%,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低于前值0.5%,地产销售单月同比-8.0%低于前值-5.4%[7] 工业生产领域 - 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0.38%,为年内仅高于4月关税冲击时的水平[9] - 原煤产量同比-3.8%显著低于前值3.0%,新产业中智能手机产量同比2.0%低于前值8.4%,工业机器人同比24.0%低于前值37.9%,但集成电路同比15.0%和发电设备同比34.6%保持高位[9][10] - "反内卷"相关行业分化: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16%低于前值24.1%,粗钢产量同比-4.0%高于前值-9.2%,钢材产量同比6.4%高于前值1.8%[9][10] - 工业企业产销率97.1%为年内次高,显示供给收缩改善供需关系[11] 消费市场表现 - 社零环比季调-0.14%,餐饮同比1.1%和烟酒同比2.7%延续低速增长,汽车零售同比-1.5%为五个月来首次转负[12] - "两新"红利相关家电零售同比28.7%低于上半年累计30.7%,手机零售同比14.9%低于上半年24.1%,但金银珠宝同比8.2%和日用品同比8.2%小幅加速[12][1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5.2%,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0.3%低于前值5.1%,基建投资同比-1.9%低于前值5.3%,地产投资同比-17.2%低于前值-12.9%[14] - 基建回落主因"两重"项目二季度末集中下达但7月未普遍开工,水利投资累计同比12.6%显著低于前值15.4%,地方化债背景下公路投资累计同比-2.0%[13][14] 房地产行业 - 地产销售面积同比-8.0%,销售金额同比-14.3%,70城一二手房价环比分别-0.3%和-0.5%[16][17] - 新开工面积同比-15.4%,施工面积同比-20.4%,到位资金同比-15.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4%较前值11.8%大幅逆转[16][17] - 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显示地产止跌回稳仍在政策框架内,后续政策接力值得关注[16] 政策与经济展望 - 7月PMI、BCI、信贷与经济数据共同印证"减速带"出现,符合金融市场预期[17] - 当前政策聚焦服务类消费贴息,但地方投资和地产是总量放缓主因,政治局会议强调"扩大有效投资","两重"政策和地产政策落地为关键变量[17][18]
2025年7月宏观数据点评:多重因素复合作用下,7月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
东方金诚· 2025-08-15 06:16
工业生产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煤炭开采业增速放缓2.3个百分点[4]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速下滑2.9个百分点[4] - 1-7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3%,较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5] 消费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1] - 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增速放缓1.3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6] - 1-7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4.8%,较上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7] - 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预计带动8月社零增速回升[7] 投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6%,增速较前值回落1.2个百分点[1]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5.2%[8] -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2.0%,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10]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3.2%,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11] 政策与展望 - 四季度初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等增量措施以稳定经济[12] - 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达6.0%,较去年加快1.6个百分点[11] - 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为6.0%,较去年下行3.2个百分点[9]
【专访】曹远征:提高工资收入的重点在于服务业转型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15 04:06
消费结构转型 - 居民消费偏好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 恩格尔系数连续8年低于30% 表明已进入"富裕"社会阶段 [4] - 服务业需求旺盛但供给短缺 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存在明显供需错配 [1][5] - 物质商品需求持续下降 服务业支出占比提升 加剧商品需求不足问题 [1] 收入分配与就业 - 提高居民收入需实现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 国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速同步 [6] - 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对消费拉动显著 2010-2020年农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 催生新能源汽车等新消费领域 [6] - 服务业就业门槛低需求量大 是扩大就业重要途径 但需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创造高收入岗位 [7][8] 经济增长目标 - "十五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需保持5%以上 是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 [9][10] - 2020-2024年年均GDP增速达5% 2025年预计超5% 满足现代化速度要求 [10] 通胀与政策转型 - 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 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 反映有效需求不足常态化 [11] - 需推动政策体系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型 形成支持内需扩大的政策体系 [12][13] - 短期需加大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宽松 长期需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的新调控机制 [14] 产业发展方向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钢材水泥等产品可能出现绝对过剩 [1] - 制造业服务化升级至关重要 需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5] - 通过提升科研服务质量创造高薪职业 教育体制改革是能力建设的关键 [8] 社会保障改革 - 提高农村医保报销比例可直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资金来源可通过提高国资收益划转社保比重 [7] - 人口老龄化加速 医疗成为老年人重要消费领域 [7]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 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4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2]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 [2][3]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 同比下降9% [2] - 按IFRS 16前基准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5] - 基本EBITDA按年增加7% EBIT增长9% [5] - 每股中期股息0.710港元 较2024年0.688港元增长3% [3]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业务收益235.97亿港元 同比增长9% [8] - 吞吐量上升4% 仓储收入急增27% [8] - EBITDA达87.19亿港元 EBIT达65.08亿港元 分别同比增长10%和12% [8] - 成本管理措施得当推动盈利增长 [8] 英国电讯业务合并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合并 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109.22亿港元 [6] - 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6][9] - 合并后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6]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6] - 目标第五年实现每年7亿英镑成本与资本开支协同效益 [6] 流动资金与债务状况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 [9]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9] - 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 较2024年末1296.14亿港元下降 [9]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 2024年末为16.2% [9]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需获得多国监管机构批准 [4][10] - 邀请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讨论 [10][13] - 交易架构将进行变更 预计2025年内无法完成 [4][10] - 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 [1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交易进行审查 [14]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 年内涨幅超30% [9]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9]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上半年港口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股价年内涨超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36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同比增长11% [1]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同比增长3% [1]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同比下降9% [1] - 基本每股盈利2.96港元,较去年同期2.66港元增长11% [2] - 每股中期股息0.710港元,较去年同期0.688港元增长3% [2] - 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同比增长11% [4]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及相关业务收益235.97亿港元(约21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7] - 港口部门EBITDA 87.19亿港元,EBIT 65.08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10%和12% [7] - 增长主要由盐田港口、上海港口与亚洲及中东货柜码头吞吐量上升4%带动 [7] - 墨西哥及欧洲港口仓储收入急增27% [7] 重大交易事项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英国合并,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4][5] - 就英国合并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及相关影响109.22亿港元 [5] - 合并后的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5]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5] 财务状况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约1254.9亿元人民币) [8]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8] - 综合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1296.14亿港元下降 [8]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较2024年12月31日16.2%改善 [8]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预计不会在2025年完成 [3][11] - 正邀请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成为重要成员 [11] - 交易需要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及部门批准 [2][11] -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要进行变更 [1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年内涨幅超30% [8]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8][9] - 市盈率(TTM)为11.6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