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创新驱动:产业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9:46
论坛背景与主办方 - 论坛由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协办,并获得多个地方政府和机构支持[1] - 论坛旨在解构产业变革中的投资机遇与挑战,探索产学研融合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3] 研究院成果与课程 -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发布首本研究成果《硬科创进阶》,总结出N型发展路径的硬科创企业分析方法[5] - 研究院推出"PE产业投资家"课程项目,包含5大模块25门核心课程,通过导师制和企业参访等方式培养产业投资人才[5] 宏观经济与政策趋势 - 中国经济面临消费和投资贡献率低、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需通过提振消费、转向惠民生和服务消费升级三大转变破局[6] - 需改变长期依赖投资的模式,通过稳定收入、提振信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加大社会性支出缓解民生领域短板[6] 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有望成为颠覆性产业,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战略支点[7] - 量子计算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具重要地位,美国顶尖高校及初创公司正大规模投入,国内需加强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结合[8] - 人工智能已迈向认知智能阶段,中国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需构建公共算力平台解决供需错配问题[8] 科技投资策略 - 硬科技投资需推动科学发现向生产力转化,关注信息智能化和能源零碳化方向[9] - 科技原始创新产业化需做到"三个看":看得懂科学原理与商业本质、看得远前瞻性布局、看得准项目价值[9] - 投资机构需聚焦科技领域长期赛道,通过技术趋势研判、商业模式设计和投后资源赋能降低风险[11] 产学研协同机制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高强度科研投入、政策体系迭代和转化体系构建[11] - 地方政府可通过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需求聚焦特定领域发展,如人工智能、数字视听和创新药械[11] - 金融机构需以国家信用背书引导资金转向科创领域,解决"从0到1"阶段资金短缺问题[11] 产业升级投资逻辑 - 生命健康领域需通过产投联动激活潜力,解决科学家技术强管理弱的短板[12] - 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向头部企业整合与场景延伸,AI领域投资需聚焦技术落地与软硬协同[12] - 养老产业可通过金融创新释放债权资金潜力,基于场景数据挖掘提升产业效率[1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迭代,持续助力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1:24
行业概况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打破传统机器智能中身体与大脑分离的模式,实现多模态、多尺度的环境适应[1][2]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2] - 2024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4047亿元增长至8634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9731亿元[1][7] 产业链 - 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环节,包括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5] - 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环节,代表厂商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萝卜快跑等[5] -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行业[5] 应用市场 - 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两大领域,机器人领域市场份额55.6%,自动驾驶领域44.4%[9] - 机器人领域涵盖固定基座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种类型[11]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年均增速21%[11] - 2024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增长至3993亿元,2025年将逼近4500亿元[13] 企业格局 - 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包括特斯拉、谷歌、英伟达、Figureone、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15] -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17] - 科大讯飞推出机器人超脑平台,强调多模态感知交互和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17] - 腾讯混元语言大模型拥有3890亿总参数量,支持256K上下文长度[17] - 百度文心大模型应用于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S的任务调度[17] - 埃斯顿2024年营业收入40.09亿元,2025年Q1同比增长24.03%[17] - 新松机器人2024年营业收入41.38亿元,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19]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集中在感知、决策与控制领域,3D视觉与触觉感知技术显著提升[21] - 大模型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提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21] - 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向医疗、服务、教育等领域延伸[22] - 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完成超万例微创手术[22] - 服务领域扫地机器人年出货量突破3000万台,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预售[22] - 数据集共建共享加速推进,开源生态构建成为行业共识[24]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05/19-25/05/24):震荡市中的短期调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4 13:51
核心观点 - 二季度A股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短期处于调整波段,中期重回结构牛依赖科技产业趋势突破,短期继续看好医药(CXO和创新药)和贵金属景气延续,5月博弈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行情结束,6月或围绕业绩比较基准调整有新一轮博弈 [1][4][7] 震荡市判断依据 震荡区间上限 - 宽货币集中验证和中美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未改变A股基本面节奏,二季度从“抢转口”到“抢出口”支撑经济韧性但难外推,后续有经济回落担忧 [1][5] - 2025年内A股总体难迎盈利能力向上拐点 [5] - 科技和消费暂不具备带领市场突破基础,科技处于催化空窗期,新消费向外扩散空间受限 [1][5] 震荡区间下限 - 5月政策兑现成主要矛盾,宽货币及时全面兑现且与稳定资本市场直接关联 [1][5] - 平准基金有力托底资本市场下行风险并兼顾舆情管理,形成向上支撑力 [1][5] 短期调整原因 宏观层面 - 美国不确定性增加,美债标售高利率、特朗普减税方案部分妥协、“金穹”天基导弹系统引发担忧,弱美元、弱美股、高美债利率组合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强化中国外需回落担忧 [1][6] 结构层面 - 前期小微盘占优,短期微观结构恶化触发调整 [1][6] - 博弈公募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行情短期阻力增加,潜在资金流入行业实际流入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偏低,6月业绩比较基准调整落地后博弈锚定基准或不同,该短期博弈性价比已至低位 [1][6] 中期结构牛方向 - 依赖科技产业趋势突破,国内AI产业链、具身智能、国防军工是重要方向,并购新规与创投一级市场融资拐点叠加将贡献更多新经济高景气细分,短期并购重组板块与小微盘结合投资更有弹性 [7] 短期投资机会 - 科技虽处调整波段但已至性价比区域,可等产业趋势催化;狭义新消费景气延续但行情扩散有阻力;继续看好医药(CXO和创新药)和贵金属景气延续;港股投资机会偏弱 [1][7][9] 业绩比较基准相关 - 5月博弈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行情结束,6月围绕业绩比较基准调整或有新一轮博弈,业绩比较基准中关注度高的指数可能短期修复 [1][7][9] 量化情绪指标跟踪 - 涉及全部A股强势股占比、上行动量扩散指标、下行动量扩散指标、融资情绪指数、创业板相对沪深300强势股占比等指标跟踪 [10][11] 重点ETF跟踪 - 对多类ETF的最新份额、份额变化、涨跌幅、折溢价率、近5个交易日净值走势等进行跟踪,如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周期、采掘等类型ETF [15][16]
安永:AI企业上市热潮将持续保持热度
新华财经· 2025-05-23 09:57
何兆烽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处于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推广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行业还 处于高投入阶段,多数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但融资活跃、估值较高,这些企业的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其 未来发展的期待,但也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技术前景的过度乐观。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面临 技术成熟度不足、商业化应用场景不清晰等问题。但站在经济长周期的视角来看,颠覆性技术诞生早期 往往都因稀缺性伴随着泡沫的发生,部分有远见的投资人把时间维度拉的足够长,才会看到诞生的新事 物的未来收益。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安永中国主席、安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表示,大模型的爆发式发展正加速重构产业图景——从智 能制造到民生服务,技术革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具身智能是我国培育未 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也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积极有为的政策驱动加 之关键技术攻关,具身智能有望开创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新未来。 何兆烽表示,新形势下,人形机器人、AI眼镜、算力、无人驾驶、AI芯片、低空经济、新材料这些行 业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中长期看,具备技术落地能力、场景渗透速度与生态整合优势的企业,将在新 一轮 ...
看“工业规模第一区”如何把握“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5-23 02:41
金卡智能参展与展示 - 金卡智能以"AI新动能 赋能韧性城市"为主题参展世界燃气大会,展示智慧厨房、氢能计量解决方案及智能终端设备 [2] - 公司深耕智能燃气表研发生产领域,为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新路径 [2] - 金卡智能是杭州钱塘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2] 钱塘区工业发展规划 - 钱塘区实施"55830"行动计划,目标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 [2] - 钱塘区已有266家企业达到数字化水平2.0层次,市级"未来工厂"认定47家、培育226家,数量连续五年全市第一 [3] - 2023年钱塘区新增培育市级"未来工厂"30家,目标新增省市"未来工厂"40家以上,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突破200万元/亩 [3] 金卡智能工厂智能化成果 - 金卡智能通过5G智能化产线实现制造全过程质检,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 [3] - "5G+AGV"应用使存货周转时间下降20%,周转人力节省80% [3] 钱塘区未来产业布局 - 钱塘区入选杭州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包括合成生物和具身智能两大领域 [4] - 钱塘区已集聚具身智能领域企业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 [6] - 2023年一季度钱塘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71.51亿元,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34.01亿元,增速20.5%全市第一 [6] 钱塘区新兴产业发展 - "杭州核酸药谷"落地钱塘区,为浙江省首个核酸药物产业集聚区,瞄准全球核酸药物创新制高点 [6] - 钱塘区引育低空经济企业52家,创建杭州低空经济示范区,智能网联成为杭州唯一省级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试点 [6]
烯牛数据: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2 02:04
今天分享的是:烯牛数据: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 报告共计:72页 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一、市场整体概况:规模收缩与结构性特征显著 2024年中国创投市场经历历史冰点,融资数量与金额双降。全年披露投融资事件10,701起,同比减少32%;融资金额5,344亿 元,同比减少19%,均创近10年最低纪录。市场呈现两大特征: 1. 融资币种分化:美元融资占比持续走低,金额占比仅15%,人民币融资成为主力,平均融资金额升至1.68亿元。 2. 信息披露趋势:63.1%的融资事件未公开报道,"水下融资"成主流,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公开融资占比相对较高。 二、行业与赛道: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引领增长 1. 行业分布集中化:先进制造融资占比达30%,成为最大热门领域,医疗、人工智能分别占15%和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 93%,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占比翻倍,生物产业占比提升至17.91%。 2. 细分赛道冷热不均:具身智能、eVTOL飞行器、商业航天等新兴赛道融资数量同比增长超30%,而创新药、半导体设备等传 统热门赛道降幅显著。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事件数虽同比减少11%,但金额增长8%, ...
阿里国际站发起最大规模6月大促,小红书与谷歌I/O大会达成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00:09
小红书与谷歌I/O大会合作 - 小红书成为2025年谷歌I/O大会中国区首席内容合作平台,平台活跃独立开发者超过5万名,独立开发相关内容发布量同比增长146%,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 [1] - 合作显示内容平台在科技领域话语权提升,为国内开发者搭建对接全球技术趋势的桥梁 [1] - 内容平台与科技盛会合作或成常态,助力创新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 [1] 阿里国际站6月大促 - 阿里国际站针对美国市场发起最大规模6月大促,抓住90天中美关税下降窗口期,帮助商家追回受影响订单 [2] - 大促不设门槛,新商家可报名,让外贸中小企业享受美国买家囤货潮红利 [2] - 商家可利用时机提前备货至海外仓,做好长期生意准备 [2] 安努智能融资进展 - 具身智能企业安努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级种子轮融资,由格力博领投,国鼎资本等机构参与 [3] - 格力博将与安努智能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推动智能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AI产品海外拓展 [3] - 行业开源趋势下,公司需加大研发构建技术壁垒,实现差异化竞争 [3]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主动公募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不低估长期影响,不高估短期影响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19 01:23
市场判断 - 短期宏观预期难有方向性变化,维持二季度是中枢偏高震荡市的判断,A股向上突破缺乏基本面支持但下行风险可控[1] - 中美经贸联合声明后外需预期修复可能推动A股挑战震荡区间上限,但2025年供给增速中枢偏高导致供需格局难有向上拐点[1] - 二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脉冲式改善,外需从"抢转口"转向"抢出口"可能带来短期数据强势,5月宽货币政策已全面兑现[1] 行业结构分析 - 科技、消费、医药是一季报高景气主要方向,但二季度消费弹性受限,科技需等待AI产业链资本开支加速和产业催化[2] - 国防军工长期景气预期升温但短期处于催化空窗期,A股短期缺乏有效突破方向[2] - 医药生物(CXO、创新药)作为一季报稀缺景气方向维持中期推荐,国内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战略看好[6] 公募基金改革影响 - 主动公募产品中77%规模以宽基指数为基准,42%以沪深300为基准,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是梳理产品策略的机遇[3] - 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非普遍趋势,公募需在监管导向与市场偏好间平衡,构建稳定Alpha能力是关键竞争力[4][5] - 公募收益率考核指标处周期底部,未来两年结构性行情或推动指标回升,零售渠道规模扩张初期考核压力可能减弱[5] 短期配置建议 - 博弈低估值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已偏低,需警惕保险超配行业与公募低配行业的资金博弈加剧[6] - 科技相对消费仍具性价比优势,调整可中期布局,机器人板块对小级别催化反应弹性更佳[6] - 市场对基本面变化定价效率下降,出口链预期修复等线索尚未完全反映[6] 量化指标跟踪 - 万得全A指数与融资情绪指数显示市场动量扩散指标波动,强势股占比按不同口径呈现分化[7]
四位00后,估值650亿
投资界· 2025-05-10 07:48
AI融资热潮 - AI初创公司Anysphere完成9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90亿美元 成为今年最火AI编程独角兽 [1] - 公司由四位00后MIT毕业生创立 旗下产品Cursor改变编程方式 迅速席卷硅谷AI圈 [1][3] - Cursor年化收入达1亿美元 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之一 拥有OpenAI等知名企业客户 [6] - 全球有超过2600万开发者 AI编程工具市场潜力巨大 [6] 公司发展历程 - 2022年四位MIT学生创立Anysphere 瞄准AI编程赛道 [3] - 2023年推出Cursor AI编程工具 可通过简单指令生成代码 操作流畅获得广泛认可 [4] - 2024年A轮融资6000万美元 估值4亿美元 由a16z领投 [10] - 2024年B轮融资1.05亿美元 估值26亿美元 4个月估值涨550% [10] - 最新完成9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90亿美元 [11] 产品技术特点 - Cursor直接进行VS Code底层重构 兼容GPT-4o等多个AI模型 [6] - 2023年进行3次重大版本更新和近40次功能迭代 [6] - 相比GitHub Copilot更注重完整代码生成 而非仅代码建议和补全 [4] - 用户可通过日常指令如"开发天气应用"生成完整代码 [4] 行业趋势 - OpenAI计划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工具Windsurf 估值较去年涨近三倍 [12] - AI招聘网站Mercor估值20亿美元 5个月涨8倍 由三位00后创立 [14] - AI编程公司Magic获超5亿美元投资 估值15亿美元 创始人00后 [14] - 国内00后创始人开始在AI领域崭露头角 如灵初智能和Unix AI [15] 创始人特点 - 00后创始人普遍拥有顶尖教育背景 如MIT、剑桥等 [3][14] - 年轻创始人更善于创新 对新事物认知触感更强 [15] - 许多创始人在校期间就展现技术天赋 具有从0到1的动手能力 [17] - 00后创始人全球化视野强 学习能力突出 敢想敢拼 [15]
未来产业,跑出“加速度”
人民日报· 2025-05-06 22:47
未来产业概述 - 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4类未来产业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1] - 未来产业特点是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引领作用,能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消费,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 [3] - 未来产业有望在未来5-10年全面影响国际竞争格局,提早布局有助于抢占制高点 [5] 具身智能产业 - 具身智能是指具有身体的智能,机器大脑能帮助决策并支配肢体快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2] - 华为、腾讯、比亚迪、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中国企业已积极布局具身智能相关产业 [3] - 浙江、广东等地出台支持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 [3] - 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计划投资2亿元,首期年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 [8] - 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安排5000平方米场馆空间,组建专家团队进行产品研发 [8] 6G产业 - 中国已成功搭建国际首个智能与通信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 [4] - 6G正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阶段,研究形成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融合创新技术体系 [6] - 6G将在5G基础上增加更高运动速度、更高峰值速率、更高区域流量、更高可靠性、更低时延等新要求 [7] - 湖北省"6G工程中心"已在移动视频传输、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7] - 下载1GB电影在6G网络环境下可能只需0.03秒,而5G需3秒 [6] 生物制造产业 - 中国在2018年就确定了绿色生物制造技术重大研发计划 [4] - 绝大多数省份已将生物制造产业列为发展重点 [4] - 苏州工业园区发布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11] 量子科技产业 - 2023年中关村论坛发布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在各项性能指标、在线率、用户数等方面表现优异 [4] - 2025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将启动量子计算真机赛,进一步提升"夸父"云平台影响力 [4] - 江苏等地正积极布局量子科技产业 [7] 产业布局与投入 - 多地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如浙江发展类脑智能,北京"编织"星座通信系统,四川拓展算力基础设施应用 [7] - 宁波已成立省、市重点企业研究院68家,组建创新联合体20家 [7] - 深圳市引导银行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2月末累计获批贷款总金额达172亿元 [10] - 苏州工业园区将在研发创新突破、平台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给予生物制造产业具体支持 [11] - 广州、成都等城市设立大体量政府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推动未来产业科技攻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