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投注“端到端”:AI驶向物理世界,阿里云加速“闭环”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7 12:43
人工智能浪潮下,具身智能、智能辅助驾驶正载着AI开启一场从数字世界穿梭到物理世界,Agentic AI 时代正在到来,一场新的竞赛也正在开启。 "过去这一年,AI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大的赛道涌现,就是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2025云栖大会 上,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负责人汪军华告诉记者,阿里云对这两个行业非常关注,这不仅体现在资本 层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进行了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技术栈投入。 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解决方案负责人魏博文观察到,传统自动驾驶基本只要TP到几个PB的数据就能支 撑模型训练,而当前主流智驾企业单次模型训练的数据量要达 10P-30P,数据已限制当前车企模型的快 速迭代,需要整体大数据并发能力的提升。 具身智能面临的问题还要更复杂。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表示,具身智能的核心是让机器具备 理解物理世界、执行复杂动作的能力,它不仅需要视觉、语言能力,还需掌握摩擦、形变等物理规律, 复杂性远超其他领域。 当前,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服务领域成为首批落地场景,但数据分 散、算力需求特殊、通信要求苛刻等问题,让许多企业陷入研发困境,从算力到数据的处理,再到平台 工具 ...
投注“端到端”:AI驶向物理世界,阿里云加速“闭环”
第一财经· 2025-09-27 12:39
人工智能浪潮下,具身智能、智能辅助驾驶正载着AI开启一场从数字世界穿梭到物理世界,Agentic AI 时代正在到来,一场新的竞赛也正在开启。 "过去这一年,AI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大的赛道涌现,就是自动驾驶与具身智能。"2025云栖大 会上,阿里云大数据AI平台负责人汪军华告诉记者,阿里云对这两个行业非常关注,这不仅体现在资本 层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进行了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技术栈投入。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架构正在从"多模块多阶段串联"走向"端到端一体化"变革,底层的大数据 AI 工程架 构也面临不断升级的需求,产业界看得到"端到端"范式革命拐点的到来,也在走向新的技术难关。在 机器人研发落地的场景中,云厂商也发现了相似的趋势与需求。 如何帮助智驾和机器人实现"越用越聪明"?诸多云厂商正看好并投入这个产业难关的攻克抢占未来市 场。实现大数据 AI 闭环被视作关键破局点之一。一场在两个AI落地前沿行业中的"卡位"战正悄然兴 起。 1."端到端"来了 "自动驾驶从2003年左右开始发展,近二十年是没有太大进步的状态,直到'端到端'出现了。" 卓驭AI 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对记者表示。 刚刚过去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便宣 ...
具身智能投资热潮涌动 智能技术从“感知”走向“行动”
新华财经· 2025-09-27 10:33
新华财经上海9月27日电 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具身智能行业公司的股价强劲上涨,近几个月增速更是 明显加快。同时,在一级市场,具身智能赛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26日,安永、复旦大学共同 揭晓"2025最具潜力企业"评选结果,26家企业获"最具潜力企业奖",8家企业获"最具潜力种子企业 奖"。值得关注的是,有14家企业来自具身智能赛道,彰显出中国在实体智能领域的强劲创新活力。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表示,创新是企业成长潜力的核心源泉,而资本赋能则是实现高增 长的关键支撑。作为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交互的重要载体,具身智能正推动智能技术从"感知"走向"行 动",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积极布局、加速进场。 何兆烽表示,纵观全球具身智能的发展格局,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政策支持力度大、商业化落地能力 强,且具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 业链布局。例如具备很完善的硬件供应链,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组件可在本地快速匹配,大幅降低 研发成本。目前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危险作业等多个领域,中国企业在这些 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方面表现突出。" (文章 ...
具身智能,为何成为智驾公司的下一个战场?
雷峰网· 2025-09-26 04:17
" 具身智能的「智驾味」越来越足。 " 作者丨 李雨晨 具身智能,已经成为智能驾驶创业者的下一个战场。 文远知行前 COO 张力加入逐际动力,任联合创始人兼 COO 。高继扬、赵行创办具身智能公司 —— 星 海图。今年,前华为车 BU 首席科学家陈亦伦、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负责人李震宇联合创立的 " 它石智航 " ,完成 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天使轮纪录。 全球具身智能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据《 2025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2025 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 52.95 亿元,占全球约 2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 82.39 亿元,占全球约 50% 。优必选、宇树科技、 银河通用、智元机器人等企业都宣布今年预计量产千台人形机器人。 | 技术层级 | 智能驾驶应用 | 具身智能迁移 | | --- | --- | --- | | 感知层 | 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 | 环境建模、物体识别 | | 決策层 | 路径规划、行为预测 | 任务规划、交互策略 | | 控制层 | 车辆动力学控制 | 运动控制、操作执行 | | 仿真层 | 虚拟 ...
获10亿美元新融资,为什么Figure的估值3年内飙到390亿美元?
36氪· 2025-09-25 10:36
海外的具身智能赛道,出现了一只超级独角兽。 Figure获得了10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重要的参投机构包括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NVIDIA、Macquarie Capital、Intel Capital、Align Ventures、 Tamarack Global、LG Technology Ventures、Salesforce、T-Mobile Ventures以及Qualcomm Ventures。 在2024年2月,它获得6.75亿美元B轮融资,由Microsoft、OpenAI Startup Fund、杰夫·贝索斯等参投,C轮融资的主要参与者Parkway Venture Capital、Intel Capital、Align Ventures也均参与B轮投资。 尽管无论是海外还是中国市场,具身智能都是最热的赛道之一,但是连获两轮巨额融资的Figure仍然是现象级的,颇有大模型领域OpenAI的势头,那为什 么这么多顶尖的投资机构青睐它,它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又是什么? 软硬件结 ...
细扒!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6位中国具身智能大佬及背后技术布局!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5 10:07
当前,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正日益聚焦于核心人才的储备与创新能力。近日,斯坦福大学联合爱思唯尔发 布的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为中国在该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力量提供了重要参照。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名单共有来自跨维智能、智平方、 智元、 星海图、银河通用5家中国企业的6位相关科学 家入选,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更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落地中扮演着关键角 色 ,反映出中国在具身智能前沿研究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持续进展。 跨维智能创始人贾奎,排名为57162,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广东省"珠江人才计 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并入选中组部第十二批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是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计算机视 觉及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专家。学术方面,贾奎教授成果丰硕,已发表百余篇顶级论文,曾获CVPR 2019最 佳论文候选、ICDP最佳论文奖及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并担任TIP、TMLR等顶刊副主编,以及ICCV、 ICML、NeurIPS等国际顶会主席,在学界享有广泛影响力。 在 技 术 研 发 与 实 践 领 域 , 贾 奎 教 授 成 绩 卓 著 。 他 首 创 Fantasia3 ...
长城基金刘疆:中期看好市场行情 关注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
新浪基金· 2025-09-24 01:45
近期,市场高位震荡,短期分歧有所加大,行业轮动节奏明显加快。科技主线虽有阶段性调整,但长期 向上的产业逻辑或未改。在此背景下,后续科技创新浪潮中的投资机遇该如何挖掘?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哪些细分领域?对此,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刘疆表示,对于今年9月之后的市场走势,仍维持中期看好。 他指出,尽管8月市场出现超预期上涨后可能伴随短期波动,但目前市场整体趋势良性,预计仍将存在 结构性机会,需积极把握市场脉络。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 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 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受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 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 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 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 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 ...
国泰海通|策略:聚焦科技新催化与反内卷政策加码
主题交易热度与结构轮动 - 上周热点主题日均成交额平均11.18亿元 日均换手率4.24% 环比小幅回升但大类主题整体转跌 [1] - 主题结构轮动加剧 光刻机/半导体设备等国产半导体主题大涨 光模块主题反弹 游戏/机器人相关汽车及配件主题走强 有色/贵金属/金融类主题跌幅居前 [1] - 9月以来主题行情呈现震荡轮动特征 结构上从算力向港股互联网与非AI主题扩散 电新/机器人/游戏/半导体设备等主题轮动表现 [1] 国产算力主题 - 国产AI芯片公司摩尔线程IPO进入上会审议阶段 拟募资80亿元用于自主可控AI芯片相关投资 [2] - 华为召开全联接大会并给出昇腾系列芯片上市时间表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新阶段 [2] - 应用端加速落地和规模化拉动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加速国产算力生态构建 [2] 商业航天主题 - 商业航天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低轨卫星频轨资源稀缺全球竞争加剧 [3] - 我国多个星座进入大规模组网阶段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大型液体火箭技术突破 海南商发二期工程加速推进 [3] - 需求爆发/技术创新/场景突破共振 产业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 [3] 反内卷主题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4] - 工信部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推动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4] - 光伏产业链产能释放和装机量大增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大增 发电量占比近四成 [4] 具身智能主题 - 科技部部长指出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5] - 特斯拉将召开Optimus机器人相关会议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智元拟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 资本运作和股权融资进程提速 [5] - 我国具备多种形态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配套与应用场景优势 [5]
具身智能之心企业合作邀请函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7 03:14
联系方式 添加商务微信oooops-life做进一步沟通。 具身智能之心是具身智能领域的优秀创作和宣传的媒体平台。近一年内,我们和多家具身公司签订长期合作事 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宣传、品牌宣传、硬件代理、联合运营、教育产品研发等。 随着团队的不断扩大,我们期望在上述业务上和更多优秀的公司建立联系,推动具身领域的快速发展。欢迎有 相关业务需求的公司或团队联系我们。 我们期待进一步的合作!!! ...
东阳光集团收购秦淮数据中国 深耕数字经济布局新质生产力
中证网· 2025-09-16 11:07
收购交易概述 - 东阳光集团联合旗下上市公司及多家投资机构组成买方团 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1][2] - 秦淮数据中国是亚太新兴市场领先的第三方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2024年营业收入60.48亿元 净利润13.09亿元 2025年前5个月营业收入26.08亿元 净利润7.45亿元[2] - 截至2025年5月末 秦淮数据中国总资产218.71亿元 净资产95.04亿元[2] 战略转型动机 - 收购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转型 旨在开辟新增长曲线[1][7] - 切入高景气数据中心赛道 布局AI时代新基建 构建"技术-能源-算力"业务闭环[2][4] - 算力需求受AI技术推动持续攀升 报告预测2035年AI将为中国GDP贡献超11万亿元(占GDP4%-5%) 算力需求或增长十倍至百倍[3] 协同效应分析 - 东阳光液冷材料与超级电容技术可满足秦淮数据高密度AI算力需求[4] - 依托广东韶关/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北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储备 可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4] - 绿电资源与算力设施结合可强化战略优势并降低核心运营成本[4] 产业布局拓展 - 公司电子新材料板块已构建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 近年前瞻布局液冷科技与具身智能产业[5] - 2025年与中际旭创合作布局液冷科技 推出CDU/液冷板等核心产品 研发更高散热功率解决方案[6] - 联合智元机器人成立光谷东智公司 首款人形机器人"光子"已发布 湖北工厂年产能达300台[6] 财务表现支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 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6] - 秦淮数据中国2024年净利润率21.6% 2025年前5个月净利润率28.6% 显示强劲盈利能力[2] 行业前景展望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24年达1251亿美元 预计2028年增至2227亿美元[3] - 大模型驱动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资本开支随模型收入增长提升 投资天花板较高[7] - 液冷技术成为主流路线 英伟达新一代服务器明确采用液冷技术 功率达600kW[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