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板块走强,赣锋锂业股价创两年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9 04:02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震荡上行 赣锋锂业涨停报52.82元创两年新高 市值达1087亿元 华亚智能 厦钨新能 腾远钴业 天齐锂业 中一科技跟涨 [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工信部表示将加快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 快充电池等前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支持锂电池企业联合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3] - 美联储降息或致美元指数下行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黄金与大宗金属 科技股组合具配置价值 [3] 赣锋锂业业务进展 - 公司储能电芯实现规模化量产 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合作 当前产能满产 一体化布局保障稳定交付 [3] - 公司是全球锂行业唯一同时拥有卤水提锂 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的企业 提供逾40种锂产品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 归母净亏损5.31亿元较上年同期7.6亿元亏损收窄 [4] 行业供需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盐行业深度调整 因供需格局转变和锂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业绩下滑 [4]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稳健增长 但行业仍面临供给过剩 部分环节盈利能力承压两年 [4] - 锂电板块部分环节迎价格筑底回升和扩产放缓双重利好 行业盈利呈现企稳迹象并具向上弹性 [4] 技术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落地 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具备新技术布局优势的企业或率先反弹 [5]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2025年8月ICC鑫椤资讯全球锂电数据出炉
鑫椤锂电· 2025-09-19 01:23
全球锂电产业数据 - 2025年8月全球电池产量198.42GWh 同比增长50.31% 1-8月累计产量1373.53GWh 同比增长48.86% [1] - 2025年8月全球储能电池产量54.45GWh 同比增长64.5% 1-8月累计产量345.73GWh 同比增长81.75% [1] - 2025年8月全球磷酸铁锂产量33.85万吨 同比增长61.72% 1-8月累计产量230.45万吨 同比增长65.69% [2] - 2025年8月全球三元材料产量9.61万吨 同比增长16.48% 1-8月累计产量63.76万吨 同比下降0.23% [3] - 2025年8月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6.3万吨 同比增长45.7% 1-8月累计产量180.74万吨 同比增长35.76% [4] - 2025年8月全球电解液产量20.4万吨 同比增长38.77% 1-8月累计产量139.07万吨 同比增长43% [5] - 2025年8月全球隔膜产量27.74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36.65% 1-8月累计产量197.34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36.64%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5] - 河北坤天新能源硅碳负极材料量产线一期1000吨正式投产 开始向国内外头部客户小批量供货 [5] - 电子烟产业面临全球监管新政挑战 多国实施禁售限售措施 对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6] 锂电材料市场情况 - 碳酸锂现货价格在7.2-7.4万元/吨窄幅波动 下游节前备库需求显现 贸易商观望 [8] - 三元材料价格总体稳定 受印尼政府接管青山控股韦达湾镍业事件影响 LME镍价上涨1.3% 钴价走势坚挺 [9] - 磷酸铁锂价格保持稳定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 2026-2031年将供应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0] - 负极材料市场维持产销两旺局面 动力端排产打满 储能电芯厂负极材料用量增速达5% [11] - 隔膜价格总体稳定 头部企业产能打满 二、三梯队企业需1-2季度订单外溢才可能整体涨价 [13] - 电解液市场供需两旺 6F供应偏紧价格小幅上涨 材料厂基本满产无库存 [14] 锂电下游需求状况 - 锂电池市场维持高开工率 9-10月为生产高峰期 预计10月底达顶峰 9月产量环比增幅约10% [16] - 上周新能源汽车销售26.8万台 环比增长22.9% 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59.6% 9月整体超60%难度不大 [18] - 储能电芯价格基本稳定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全年装机预计达140GW [19]
中国移动-宁德时代创新研发新品齐亮相(附图片)
新浪财经· 2025-09-18 23:30
产业背景与挑战 - 5G网络深度覆盖与AI算力需求爆发形成双轮驱动 信息通信领域对锂电池储能需求呈井喷式增长 [2] - 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安全方面锂电池热失控风险如影随形 核心机楼和数据中心等关键场景存在不可逆事故风险 [2] - 效率方面现网电池90%以上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仅承担备电功能无法参与电网调频调峰等增值业务 [2] - 集成方面整流/电池/温控等设备各自为战 系统集成度低/占地空间大/设备间协同不足推高运营成本 [2] 技术解决方案 - 构建高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半固态电池技术消除游离电解液 从根源杜绝泄漏风险 [3] - 智能BMS三级架构实现热失控分钟级预警 热电隔离技术确保单电芯问题不起火不爆炸 [3] - 高效能利用体系通过备储容量动态调度算法平衡安全与收益 梯级消纳算法优先满足直流侧负载需求 [3] - 能量虚拟聚合技术将分散站点电池化零为整 对接电网增值业务扭转传统电池只备不用局面 [3] - 高集成创新体系选用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 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3] - 通过精密电路设计实现设备一体化集成 融合仿生自然散热与高效热交换优化温控 [3] 产品创新与应用 - 备储一体化集成电源面向通信基站/汇聚机房等边缘节点 采用模块式高密设计节省安装空间30%以上 [5] - 电源与电池逻辑集成减少线路损耗 系统效率提升5%以上 全生命周期TCO降低超50% [5] - 高安全UPS锂电系统采用宁德时代半固态电池技术 无游离电解液彻底规避泄漏风险 [5] - 智能BMS三级架构与AI动态巡检深度融合 热失控预警精准到分钟级 [5] - 正在迭代研发浸没式半固态电芯技术 通过电芯外层防护液发挥降温隔氧双重作用 [5]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提供破解能源瓶颈的可复制方案 适配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需求 [6] - 推动信息通信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6] - 带动福建本地信息能源产业链升级 形成技术研发-产品落地-产业集聚良性循环 [6] -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现融合共生智链未来的愿景 [6]
研究框架培训:反内卷研究框架
2025-09-18 14: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传统制造业(钢铁 煤炭 建材 玻璃 玻纤 水泥 焦炭 氟化工 有机硅 化纤 钛白粉)和新兴制造业(光伏 锂电 新能源汽车 互联网电商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制造 电磁化学品 逆变器)[1][5][6][11][15][18] * 公司层面提及申万分类的157个行业上市公司 作为底层供给侧跟踪框架的数据基础[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政策于2024年7月提出 2025年二季度加速推进 旨在解决传统和新兴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1][4] * 当前处于第三轮产能周期下行期的末期(自2021年下半年起已近4年)各行业分化明显[2] * 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相比 本轮涉及行业更广(新增光伏 锂电 新能源汽车 互联网电商等)成因更复杂(传统行业因房地产需求不振 新兴行业因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和新玩家涌入)[5] * 评估行业表现需关注三个指标:工业增加值(量) PPI(价格)和产能(气泡大小)[6] * 部分传统行业(如黑色金属 建材)已量价齐跌 而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制造)则面临以价换量的负循环[6] * 本轮政策更多以行业自律为主(各行业协会和工信部牵头)约束力较弱 产能去化斜率将更为平缓[8] * 需求背景与上一轮不同 缺乏类似棚改货币化的强需求刺激 需配合需求侧动作[7][8] * 行业走出内卷竞争有三条路径:政策催化正常周期行业盈利 打破以价换量行业的负循环 需求好转后通过制度约束避免再度内卷[9][10] * 价格是最核心的跟踪指标[10] **其他重要内容** * 构建了基于157个申万行业的供给侧跟踪框架 从当前供给能力(产能利用率 库存)和供给变化趋势(资本开支)等维度筛选关键指标[12] * 评估行业表现需关注三个维度:企业参与意愿(亏损企业数量占比 利息保障倍数) 长期坚持能力(集中度变化趋势 国企数量占比) 产能去化阻力(资本开支 政府补助力度变化趋势)[11] * 通过资本开支结构和盈利状况(毛利率 亏损企业数量占比)推断行业扩张激进程度[13] * 筛选供给底部行业的方法:要求低产能利用率 低库存和低资本开支(过去10年分位数处于3分点以下)[14] * 供给底部行业进一步区分拐点左侧(盈利极度恶化需出清 如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化纤 有机硅)和右侧(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边际好转 如仿生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 逆变器 化学制药 纺织家纺 电磁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制造)[15][16][17][18] * 新能源链中的一些细分方向仍处于左侧但进入中后半段[16] * 中药领域处于左侧最后半段[17]
赣锋锂业:公司硫化锂产品主含量≥99.9%、D50≤5μm,具备高纯度、低杂质含量和优异的一致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3:34
产品技术优势 - 硫化锂产品主含量≥99.9%且D50≤5μm 具备高纯度、低杂质含量和优异一致性 [1] - 产品满足高导电性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要求 已通过客户质量认证并向多家下游客户供货 [1] - 采用锂硫火法工艺并依托金属锂技术优势 开发更具成本优势的制备工艺 [1] 产品应用与战略布局 - 硫化锂作为硫化物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支持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性能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1] - 公司已形成全链路布局推动商业化进程 [1]
又一动力电池项目落地贵州!
起点锂电· 2025-09-18 08:35
宏骏高能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毕节 - 宏骏高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在贵州金沙县投资建设智慧动力电池生产项目 该项目是金沙县"3+6+1"重点产业强县计划的重要支撑 [2] - 宏骏高能成立于2024年4月 注册资本10000万元 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生产 产品覆盖高功率高安全锂离子及钠离子电池 [2] - 宏骏高能此前在江苏淮安规划总投资52亿元的智慧储能电池EPC项目 建成后可形成15GWh储能电池年产能 [2] 毕节锂电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贵航新能源2015年落地七星关区 规划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产线 目前工厂总建筑面积达33000平米 员工总数突破500人 [4][5] - 贵航新能源主要产品80%出口或配套出口 2024年上半年完成3200万只产能 同比增加200万只 1-6月产值1.2亿元 全年产值有望突破3.5亿元 [6] - 公司正攻关固态电池技术 与中科院及贵州高校合作建设锂电池研发中心 攻克低温电解液和高能量密度电芯等关键技术 [6] 上游材料及配套产业布局 - 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地织金县经济开发区 总投资约730亿元 由青山、华友及华峰集团联合投资 分三期建设年产80万吨磷酸铁锂、150万吨磷酸铁等装置 [6] - 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00亿元 带动就业1.4万人 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30万吨磷酸铁锂等装置 [6] - 贵州唯特高在纳雍县建成10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5000吨/年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 占地面积300余亩 [7] - 贵州光瑞新能源2017年落户毕节高新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电解液生产线 年产能10000吨以上 [7] 贵州矿产资源与产业协同优势 - 贵州磷矿储量达53.19亿吨居全国第二 毕节市磷矿储量超14亿吨 煤炭探明储量281亿吨 矿产资源优势为锂电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0][11] - 毕节已构建"煤炭—电解液溶剂—新能源电池材料—新能源电池"和"磷矿—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两条特色产业链闭环体系 [11] - 贵阳开阳、铜仁大龙开发区、黔西南义龙经开区等地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产业集聚可创造就业岗位并吸引人才回流 [11]
碳酸锂日报(2025 年 9 月 18 日)-20250918
光大期货· 2025-09-18 0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涨0.03%至7364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涨300元/吨至731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涨300元/吨至709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跌50元/吨至74000元/吨,仓单库存增410吨至39234吨 [3] - 供应端周度产量环比增544吨至19963吨,需求端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减22吨至16491吨、库存环比减115吨至17529吨,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980吨至77513吨、库存环比增686吨至95442吨,库存端周度库存环比减1580吨至138512吨 [3] - 项目复产预期下多头逻辑削弱,但目前基本面库存去化加速,需求旺盛叠加国庆提前备货,下游采购需求将成价格支撑,短期或震荡运行,后续需关注江西地区项目实际情况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日度数据监测 - 锂电产业链产品价格有变动,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涨460元/吨至73640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涨440元/吨至73500元/吨,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涨4美元/吨至857美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涨300元/吨至731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300元/吨至709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国产)跌50元/吨至74000元/吨等 [5] 三、图表分析 3.1 矿石价格 - 展示锂辉石精矿(6%,CIF)、锂云母(1.5%-2.0%)、锂云母(2.0%-2.5%)、磷锂铝石(6%-7%)等矿石价格图表 [7][8][9] 3.2 锂及锂盐价格 - 展示金属锂、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工业级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图表 [11][13][15] 3.3 价差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CIF中日韩电氢 - 电氢、电碳 - 电碳CIF中日韩、基差等图表 [18][19][24] 3.4 前驱体&正极材料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价格图表 [25][28][31] 3.5 锂电池价格 - 展示523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等价格图表 [34][36][38] 3.6 库存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库存图表 [39][40][42] 3.7 生产成本 - 展示碳酸锂不同外购原料生产利润图表 [43][44]
立足川渝 配套全国 辐射全球 遂宁:“锂”想之城 智胜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9-18 06:42
射洪锂电化工园区。 9月17日,四川射洪经济开发区,四川富临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这家处 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年产磷酸铁锂12.3万吨,今年1至7月实现产值近40亿元,同比增长19.3%。 视野拉开。锚定"锂电之都"发展定位,遂宁正在巩固锂电池产业优势,发力钠电池、固态电池产业新赛道, 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3%、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 86.8%,产业规模约占全市工业三分之一,成为驱动遂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再看全国。当前,全国锂电行业面临产能阶段性过剩、下游需求放缓,碳酸锂价格大幅跳水,锂电赛道竞争 日益白热化。 位于遂宁高新区的西南地区首家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 水天一色的遂宁城区。 天齐锂业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的工厂。 群雄逐鹿,遂宁当有一席之地。从一家企业再到一个区域,遂宁锂电产业坚守"锂"想,与"锂"同行。面对复 杂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困境,遂宁锂电产业正突出重围、破浪前行。 6年前的金秋,遂宁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遂宁)锂电产业大会。此后,这场金秋大会成为展示遂宁锂电产业 的重要窗口。全球锂电聚焦遂宁,伙伴们一次次 ...
中国锂电上市企业财务健康指数排行榜(2025)|独家
24潮· 2025-09-18 00:18
锂电行业洗牌现状 -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经历深度洗牌 配套车型的电池生产企业数量从2017年81家降至2023年4月36家 降幅达55.56% [2] - 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 六大核心赛道(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电隔膜)产能规划均远超2025年市场需求预测上限 [2] - 2024年中国登记状态异常储能企业数量接近3万家 其中3200余家仅成立一年 [2] - 财务健康成为衡量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力的核心指标 [2] 财务健康评估体系 - 评估涵盖三大维度:资本结构(含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率)[3] - 偿债能力维度包含速动比率/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比/EBITDA利息倍数/全部债务EBITDA比/全部债务经营现金流净额比等指标 [3] - 净现金维度计算方式为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全部债务 [4] - 指标权重分配:资本结构占35% 资产偿债能力占35% 海机会能力占30% [5] 企业财务健康排名 - 盐湖股份以78.71分位列财务健康指数榜首 藏格矿业76.90分/永兴材料76.34分分列二三位 [6] - 前27名企业处于"领先"等级 天华新能至科恒股份等60家企业处于"安全"等级 [7][8][9] - 特锐德至安达科技等24家企业处于"压力"等级 [10] - 鼎胜新材至芳源股份等17家企业处于"危险"等级 其中国轩高科得分15.21/南都电源14.10/ST百利10.16分 [11] 资本结构专项排名 - 藏格矿业以100分居资本结构榜首 永兴材料98.68分/盐湖股份98.49分紧随其后 [12] - 宁德时代资本结构得分仅38.68分 位列第69名 [15] - 科恒股份资本结构得0分垫底 ST百利0.94分/芳源股份1.89分处于末位 [16] 偿债能力专项排名 - 盐湖股份偿债能力99.18分居首 藏格矿业98.94分/永兴材料96.69分位列前三 [17] - 华宝新能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得0分 雅化集团该指标仅6.60分 [17] - 安达科技偿债能力综合得分仅5.61分 科恒股份8.28分/芳源股份5.94分表现疲弱 [21] 现金流能力排名 - 宁德时代现金流能力100分绝对领先 盐湖股份31.75分/江苏国泰27.90分位列二三位 [28] - 华友钴业现金流能力得0分垫底 中创新航1.05分/国轩高科2.25分表现不佳 [34] - 亿纬锂能现金流能力仅12.59分 中伟股份9.79分/格林美8.27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4]
遂宁:“锂”想之城 智胜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9-17 23:16
核心观点 - 遂宁市锂电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核心增长引擎 2024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6.8% 产业规模约占全市工业三分之一[8] -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效率革命 构建"锂资源开发-材料-电池-终端应用-回收"完整生态 成为全国锂电产业链最完整区域之一[9][10] - 加速布局钠电池 固态电池等新赛道 2025年以来新签约7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计划总投资超400亿元 产业增加值保持15%高速增长[9] 产业规模与地位 - 全市锂电产业规模约670亿元 约占四川省锂电产业四分之一[9] - 基础锂盐年产能8万吨 2024年产量占全国7%[9] - 磷酸铁锂年产能46万吨 2024年产量占全国18% 为国内最大生产基地[9] - 动力锂电池年产能达22GWh 消费电池产品年产能达5亿支[9] 产业链布局 - 上游布局天齐锂业 盛新锂业等企业 锂资源拥有量约占全球11%[9] - 中游聚集四川裕能 富临新能源等企业 正极材料前驱体年产能17万吨 2024年产量占全国7.5%[8][9] - 负极材料年产能达10万吨 聚集四川翔丰华 四川坤天等头部企业[9] - 下游引进蜂巢能源 天劲新能源等企业 并建成全省首个全流程锂电池回收项目 年处理能力2万吨[9] 新赛道拓展 - 天齐锂业加速硫化锂制备技术产业化 盛威锂业开建固态电池金属锂负极项目[9] - 签约落地10GWh固态锂电池及5万辆无人物流车项目 实现电池制造与应用场景协同[9] - 引进钠转干电池 钠电负极材料项目 加速构建钠电池产业链[9] 基础设施与配套 - 建成西南地区首家碳酸锂期货指定交割库 自2023年12月以来完成期现货交割17万吨 约占全国13%[4][10] - 交割库服务产业链企业270余户 存货量拟从5000吨增至1万吨 现货仓储量增加2万吨[10]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配套率超过50% 市内企业年度就地就近协作配套额超80亿元[9] 效率提升措施 - 创新"串联+并联"审批机制 相源圆柱形锂电池项目实现当天签约当天开工[10] - 通过同步审查 上门服务等方式 将审批时间从3-4个月缩短至一半[10] - 企业之家服务体系办理效率提升70%以上 年均为企业节省电费超4000万元 气费超5000万元[10] 创新与标准建设 - 与重庆大学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天齐锂业主导重整省级重点实验室[10] - 硫化锂 金属锂研发技术行业领先 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专利转化[10] - 锂产业协会《磷酸铁锂》系列团体标准获评全国商会团体标准"领先者"荣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