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险协同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1833.HK):利润率水平明显提升 B端企康及养老服务持续发力
格隆汇· 2025-08-28 11:54
业绩表现 - 25H1公司实现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7% [1] - 25H1公司毛利率33.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 - 25H1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83.6% [1] - 25H1公司经调整净利率6.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 费用控制 - 25H1销售费用3.81亿元,同比增长3.9%,费用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 - 25H1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5.7%,费用率14.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 - 25H1研发费用1.62亿元,同比增长0.2%,费用率6.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业务分项表现 - F端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8.5% [1] - F端付费用户数0.20亿人,同比增长34.6% [1] - B端企康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B端付费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同比增长37.2% [1] - B端用户数超过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1] 养老业务 - 养老服务收入1.72亿元(2024年同期4730万元) [2] - 养老业务毛利率37.6%,同比提升20.7个百分点 [2]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较去年末新增10城 [2] 协同效应 - 持续提升对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 [1] - 平安集团加深医险协同 [1] - 以养老管家为枢纽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赋能平安寿险获客及保单客户价值增长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55.04亿元,同比增长14.5% [2] - 预计2026年营收62.76亿元,同比增长14.0% [2] - 预计2027年营收70.74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23.0%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6.7%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5.9% [2]
平安好医生(01833):“医险协同”助力业务快速增长,持续强化AI闭环能力
信达证券· 2025-08-27 09:28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医险协同"助力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2025H1收入25.02亿元(同比+19.5%) 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83.6%)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136.8%)[2] - 深化AI能力建设 强化"数据+模型+场景"闭环能力 拥有6大医疗数据库及超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61亿元(同比+220%)、3.76亿元(同比+44%)、5.25亿元(同比+39%)[6] 业务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2.78亿元(同比+20.2%) 权益用户超3500万人 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3] - 健康服务板块收入10.52亿元(同比+7.0%) 合作体检供应商近3300家(较2024年末增700家)[3] - 养老服务板块收入1.72亿元(同比+263.9%) 合作药店24万家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83% 覆盖85城(较2024年末增10城)[3] - F端收入14.33亿元(同比+28.5%) 付费用户约2000万人(同比+34.6%) B端收入5.27亿元(同比+35.2%) 付费用户达360万人(同比+39.2%)[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33.6% 其中健康服务板块毛利率升4.6个百分点至29.4% 养老服务板块毛利率升20.7个百分点至37.6%[3] - 总费用率下降6.3个百分点至30.1% 管理费用率降3.9个百分点至14.9% 销售及营销费用率降2.3个百分点至15.2%[3] -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6.6% 净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5.4%[3] 战略布局 - 扩展"四到"网络覆盖:到线实现3小时内名医专家直连 到店覆盖37个科室约5万名医生(签约专家超3200位) 合作医院超4000家 健康服务供应商近10.6万家[3][4] - 到企提供员工健康服务 到家合作药店24万家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43亿元(同比+15%)、63.86亿元(同比+15%)、73.85亿元(同比+16%)[5][6]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31.68%升至2027年34.52%[5] - 预计ROE从2024年2.27%提升至2027年11.06%[5]
平安好医生(01833):利润率水平明显提升,B端企康及养老服务持续发力
西部证券· 2025-08-27 06: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业绩概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1][4] - 毛利率33.6%,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4]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7% [1][4] - 净利率5.4%,大幅提升 [1][4] - 剔除股份支付及外汇损益影响后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83.6% [1][4] - 经调整净利率6.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4] 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3.81亿元,同比增长3.9%,费用率15.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4] - 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5.7%,费用率14.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4] - 研发费用1.62亿元,同比增长0.2%,费用率6.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4] 业务板块表现 - F端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28.5% [1] - F端付费用户数0.20亿人,同比增长34.6% [1] - 持续提升对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 [1] - B端企康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B端付费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同比增长37.2% [1] - B端用户数超过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1] - 养老服务收入1.72亿元(2024年同期47.3百万元),毛利率37.6%,同比提升20.7个百分点 [1]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较去年末新增10城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55.04亿元,同比增长14.5% [2][3] - 预计2026年营收62.76亿元,同比增长14.0% [2][3] - 预计2027年营收70.74亿元,同比增长12.7% [2][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23.0% [2][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6.7% [2][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25.9% [2][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12元 [3]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0.17元 [3]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0.21元 [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53.6倍(2025年预测) [3] - 当前市净率4.2倍(2025年预测) [3] - 当前市销率7.3倍(2025年预测) [10]
支付、服务、数据融合:医保商保协同塑造健康产业新未来
经济观察报· 2025-08-21 12:29
医险协同政策环境 - 国家医保局2024年连续出台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 推动医保商保数据互通和制度创新[2] - 全国首个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2024年7月在北京投入运营 实现基本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2][11] - 国家医保局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聚焦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和罕见病用药 为创新药可及性提供制度基础[2] - 上海2024年8月发布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措施 在支付机制、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医保商保协同[16] 行业参与格局 - 医险协同参与者从传统保险公司扩展至医药企业和科技平台[4] - 人保与中山医院2023年5月合作商保直赔试点 阳光人寿2022年4月推出癌症直通服务[4] -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险闭环模式 跨国药企参与惠民保和多方共付模式探索[4] - 76%保险公司反映现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与医保支付规则存在冲突[17] 平安好医生战略布局 - 公司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 深耕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 推动医疗与保险养老业务融合[8] - 构建支持保险产品设计-健康服务交付-用户价值提升的全链条能力[8] - 协同平安人寿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8] - 深化保险+居家养老模式 2025年上半年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覆盖85个城市[9] 业务协同成效 - 2025年上半年服务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1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0倍[12] - B端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付费用户数约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12] - 参与医保+商保清分结算试点 打造平安医健付实现无感快赔产品[11] 行业发展特征 - 服务模式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16] - 支付体系形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双目录模式[16] - 上海等地推动医疗医保数据向商保开放 应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16] - 制度差异和技术整合构成主要挑战 商保理赔风控审核复杂度高[17]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优势 构建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协同生态[4][9] - 差异化医疗+保险闭环模式规避纯线上平台流量焦虑 建立可持续利润来源[1][18] - 通过服务渗透提升金融客户价值 规模效应带来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13] - 提前卡位医险协同生态位 成为医保改革深化过程中的主要受益者[1][18]
支付、服务、数据融合:医保商保协同塑造健康产业新未来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06:44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2024年连续出台政策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1] - 2024年7月全国首个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投入运营 推动医保商保数据互通[1] - 国家医保局同期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聚焦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1] - 上海七部门2025年8月发布措施 在支付机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医保商保协同[10] 行业趋势 - 商业保险在医疗健康领域参与度逐步加深 医保商保协同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1] - 医险协同主要参与者从传统保险公司扩大至医药企业和科技平台[2] - 服务模式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健康管理[10] - 支付体系形成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双目录模式[10] - 上海等地推动医疗医保数据向商保开放 应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共享[10] 企业布局 - 人保与中山医院2023年5月合作成立研究中心并参与商保直赔试点[2] - 阳光人寿2022年4月推出直通30服务 为癌症患者提供诊疗和保险理赔[2] - 复星医药打造医药险闭环模式 提高创新药配备速度和可及性[2] - 跨国药企助力惠民保并探索血友病多方共付模式[2] 平安好医生战略实施 - 公司构建保险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协同生态体系[3] - 2021年起深耕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战略[4] - 具备支持保险产品设计-健康服务交付-用户价值提升的全链条能力[4] - 协同平安人寿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4] - 深化发展保险+居家养老模式 2025年上半年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覆盖85个城市[5]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数约360万人[8] - 参与医保+商保清分结算试点 打造平安医健付实现无感快赔产品[7] 业务协同成效 - 2025年上半年为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提供服务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8]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 客均AUM为4.0倍[8] - 与集团成员共同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8]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服务性价比提升和成本节约[9] 行业挑战 - 制度差异导致协同困难 参保范围和报销规则存在较大差异[10] - 技术整合复杂度高 商保理赔需开发智能化审核系统[11] - 76%保险公司反映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与医保支付规则存在冲突[11] - 不同城市目录外费用报销比例差异达40个百分点[11]
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深化协同、强化优势、健康增长
新京报· 2025-08-20 12:5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健康增长态势 总营收同比增长近20%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84% 主要受益于医险协同深化、生态优势强化及医疗AI全面应用 [1][3][10] 财务表现 - 总营收录得25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3] - 毛利率达33.6% 同比环比均稳步提升 [3] - 归母净利润1.3亿元 归母净利率5.4% [3] - 调整后净利润1.6亿元 同比增长84% 调整后净利率6.6% [3] 业务增长驱动 - F端和B端业务成为核心支柱 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 [3] - 公司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5% [3] - 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企业续约率高达80% [6] 医险协同优势 - 平安集团个人金融客户数达2.45亿 近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4] - F端付费用户同比增长率近35% 显示巨大渗透空间 [4]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4] - 享有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为4.0倍 [5] 生态建设与服务体系 - 合作医生团队约5万名 专家医生超3200位 健康服务机构近10.6万家 体检机构近3300家 [7] - 构建"四到"服务网络(到线、到店、到家、到企) [7] - 推出"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年度医健服务名片 [8] - 家庭医生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重认证 [8] 医疗AI技术应用 - 基于6大医疗数据库和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 迭代"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9]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 [9] - AI辅助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9]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9]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9] 行业背景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半年涨幅超50% 互联网医疗板块涨幅超43% [2] - 国家政策以"健康中国2030"为总纲 在五大重点领域布局 [2] - 老龄化加深推动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老年康养需求增长 [2]
平安好医生2025年中期业绩:实现总营收25亿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8-20 11:08
财务业绩 - 总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用户增长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1] - 服务覆盖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1] 业务模式 - 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协同 [1] - 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 [1] - 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7*24小时主动式医疗养老服务 [1]
平安健康净利翻倍增长,靠“医险协同”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8: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1] - 毛利率达33.6% 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 [3] - 经营性现金流流入近6400万元人民币 [5] 业务板块分析 - F端业务收入14.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5% [2] - B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2% [2] - F端与B端合计收入1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成本控制成效 - 总费用占收入比例30.1% 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例14.9% 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3] - 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15.2% 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3] 资金管理状况 - 全部可利用资金总额92.5亿元人民币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8.53亿元人民币 [6] - 受限资金10.16亿元人民币 [6] - 定期存款10.996亿元人民币 [6] - 理财金融资产42.79亿元人民币 [6] 战略发展优势 - 医险协同模式显效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2] - 客均AUM达其他客户4.0倍 [2] - 通过AI降本及中后台服务运营流程提效赋能 [3] - 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服务性收入与平台性收入占比提升 [3]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年内涨幅超150% 截至发稿25.99港元/股 [1] - 市净率约8.7倍 总市值约346亿元人民币 [1] - 年化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线100个BP [5]
平安好医生(1833.HK):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8-20 03: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8% [1] - 毛利率33.56%,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 [1]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发展,形成可持续自我造血能力 [2][5] -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平台,具备保险端资源与医养服务积累优势 [6] - 通过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双枢纽构建全生命周期医健养服务壁垒 [8] 业务板块增长 - 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收入14.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 [6] - 企业端(B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6]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7]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服务企业客户超3500家 [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港股通资金近60日累计增持3800万股,沪市及深市港股通持仓合计达19% [3] - 国泰君安席位近60日增持2600万股 [4] - 二季度新进持仓机构包括国泰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永赢基金等 [4] - 先锋领航、贝莱德、维景基金、道富等全球资管巨头增持 [5] 生态建设与用户覆盖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9]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9]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9] - 合作超4000家医院、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9] AI技术赋能成效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11]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11]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11] - 基于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构建"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及5大垂域模型 [10]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90%,互联网医疗赛道多家公司涨幅超50% [3] - 国家支持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三医"协同发展 [6] - 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30万亿元人民币,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人 [8]
平安好医生发2025半年报,归母净利润大增136.8%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4: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3]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3]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3]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3] 业务协同与客户增长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4]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服务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4.0倍 [4]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 [6]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6] 产品与服务网络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7]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覆盖85个城市 [7] - 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8] - 合作超4000家医院、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8] -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7] 医疗AI技术应用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医疗大模型,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9]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9]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9]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9] 战略定位与政策环境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双向赋能 [4] - 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意识大幅增强 [5] - 通过"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一站式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5][6] - 品牌焕新成为平安"三省"工程里程碑,强化"家庭医生、养老管家"定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