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门店拓展
icon
搜索文档
健之佳(605266)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企稳 降本增效
新浪财经· 2025-09-27 00:30
财务表现 - 1H25公司实现收入44.6亿元 同比下滑0.6% 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增长15.1% 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微降0.8% [1] - 2Q25营收21.6亿元 同比降0.4%环比降5.7% 归母净利润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5.9%环比增15.9% 扣非归母净利润0.3亿元 同比增123.9%环比增10.2% [1] - 利润大幅增长主因去年同期政策影响致低基数 以及公司强化租金、人工费、配送费、分部管理费等前后台费用全面管控 [1] 门店运营 - 1H25门店总数5464家 较2024年末净减少22家 其中自建门店38家 关闭低效门店60家 [2] - 医药零售门店共5167家 较2024年末5173家减少6家 便利零售门店297家 较2024年末313家减少16家 [2] 业务结构 - 1H25医药零售业务收入40.2亿元 同比降0.4% 毛利率35.0% 同比微升0.1个百分点 [2] - 处方药收入14.7亿元 同比降6.7% 毛利率30.4% 升3.7个百分点 非处方药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3.9% 毛利率35.4% 降3.4个百分点 [2] - 中药材收入1.5亿元 同比降11.7% 毛利率46.4% 降0.6个百分点 医疗器械收入3.3亿元 同比增5.1% 毛利率46.9% 降1.4个百分点 [2] - 生活便利品收入2.2亿元 同比增8.5% 毛利率26.9% 升1.4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 - 1H25综合毛利率35.7% 同比降0.2个百分点 净利率1.6% 同比升0.2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率1.5% 同比持平 [3] - 销售费用率29.1% 同比升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5% 同比降0.2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5% 同比降0.1个百分点 [3] 现金流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51亿元 较1H24的2.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3] 业绩展望 - 调整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7亿元、2.1亿元、2.6亿元 同比变动分别为+36%、+22%、+22% [3] - 25-26年前值预测为2.4亿元、2.7亿元 [3]
海澜之家(600398):2Q25主品牌稳健 京东奥莱和FCC持续拓店
新浪财经· 2025-08-29 00:25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1.7% 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降3.4% 扣非归母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增3.8% [1] - 2Q25收入53.79亿元同比增3.6% 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降13.9% 扣非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1.4% [1] - 1H25毛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46.4% 主品牌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48.3% [3] 渠道与品牌表现 - 2Q25线下收入同比增12.0%至39.13亿元 线上收入同比降5.2%至12.94亿元 因聚焦线上利润增长 [2] - 主品牌海澜之家1H25收入同比降5.9%至83.95亿元 2Q25同比降0.9%至37.53亿元 [2] - 团购业务1H25收入同比增23.7%至13.43亿元 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65.6%至15.00亿元 [2] 运营与门店拓展 - adidas FCC门店从430余家增至529家 京东奥莱已开设29家门店 [2][4] - 主品牌直营店净增64家至1532家 加盟店净减174家至4191家 其他品牌净增141家至1486家 [2] - 存货从年初119.87亿元降至102.55亿元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36.1%至27.18亿元 [3] 费用与盈利结构 - 销售费用率增0.4个百分点至21.4% 因直营门店增加 管理费用率增0.1个百分点至4.3% [3] - 财务费用率增0.3个百分点至-0.4% 因利息收入减少 1H24含1.17亿元一次性投资收益 [3] - 归母净利率降0.7个百分点至13.7% 扣非归母净利率升0.3个百分点至13.5% [3] 发展前景与估值 - 主品牌线下流水增速预计保持稳健 adidas FCC与京东奥莱维持快速开店趋势 [4] - 2025/26年净利润预测维持24.04/28.02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14x/12x市盈率 [5] - 目标价下调11.6%至9.01元 对应2025/26年18x/15x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8%上行空间 [5]
老铺黄金午后跌超7% 公司库存较去年底翻倍 主要为满足拓店产品增量需求
智通财经· 2025-08-21 06:32
公司股价表现 - 午后股价下跌7.23%至725.5港元 成交额达21.86亿港元 [1] 中期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123.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1% [1] - 纯利22.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5.8% [1] - 派发中期股息9.59元 上年同期未派息 [1] 存货与运营数据 - 存货由去年底40.88亿元增至86.85亿元 主要因门店优化与新店拓展需求 [1] - 存货周转天数由195天下降至150天 [1] 机构观点 -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1084港元 [1] - 强劲销售带来超预期经营杠杆 抵消毛利率弱于预期的影响 [1] - 新店与初始库存投资回本期为两年 自由现金流或2026年好转 [1]
港股异动 | 老铺黄金(06181)午后跌超7% 公司库存较去年底翻倍 主要为满足拓店产品增量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6:30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午后下跌7.23%至725.5港元 成交额达21.86亿港元 [1] - 花旗重申"买入"评级并维持1084港元目标价 较当前股价存在约49%上行空间 [1] 中期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1%至123.54亿元人民币 [1] - 纯利同比飙升285.8%至22.68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9.59元 上年同期未派息 [1] 存货与运营效率变化 - 存货从去年底的40.88亿元增加至86.85亿元 主要因门店优化和新店拓展需求 [1] - 存货周转天数从195天下降至150天 显示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 机构分析与现金流展望 - 花旗指出强劲销售带来超预期经营杠杆 抵消了毛利率弱于预期的影响 [1] - 新店和初始库存的投资回本期预计为两年 自由现金流或需至2026年才出现好转 [1]
煌上煌“关店止血”,营收下滑
深圳商报· 2025-08-07 13: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4亿元 同比下降7.19% [1][2] - 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 同比增长26.90% [1][2] - 扣非净利润6810万元 同比增长40.27%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3亿元 同比增长21.69% [2] - 基本每股收益0.138元/股 同比增长26.61% [2] 营收下滑原因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持续下降 [2] -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且数量出现负增长 [2] - 公司营收已连续4年下滑 从2020年24.36亿元降至2024年17.39亿元 [4] 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主要原材料鸭副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公司加大战略采购力度 [3] - 生产成本回落带动酱卤肉制品毛利率提升2.23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38% 因人工成本和促销费用大幅减少 [3] 业务结构分析 - 鲜货产品收入5.97亿元 同比下降10.94% 占比60.71% [5][6] - 包装产品收入1935万元 同比下降29.20% 占比1.97% [5][6] - 米制品业务收入3.12亿元 同比下降1.36% 占比31.67% [5][6] - 屠宰加工业务收入4054万元 同比增长54.21% 占比4.12% [5][6] 门店网络变化 - 专卖店数量从2023年末4497家降至2024年末3660家 [6] - 2025年6月末进一步降至2898家(直营194家+加盟2704家) [7] - 一年半时间内累计关闭门店1599家 [7] 资本运作与项目进展 - 浙江年产8000吨酱卤食品加工建设项目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7] - 截至8月7日仍未公告该项目最新进展 [8] - 公司市值81.34亿元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70% [9]
巴比食品:2025年一季报点评:单店缺口收窄,拓店有序推进-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巴比食品营收3.7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6.1%,扣非净利润0.4亿元同比+3.3% [1] - 单店缺口边际收窄、闭店环比改善,团餐延续较快增速,全年毛开千店目标有序推进 [2] - 产能投放影响毛利,费投延续收窄,Q1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3] - 门店有序开拓、单店有望回正、团餐延续增势,看好后续经营进一步改善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经营情况 - 25Q1拓店711家(净开501家)至5644家门店,剔除并购项目Q1毛开163家、净关47家,闭店环比改善 [2] - 25Q1特许加盟收入2.7亿元同比+2.8%,剔除新品牌并表巴比门店单店收入缺口环比收窄至3.7%;直营收入0.06亿元同比-10.1%;团餐收入0.9亿元同比+11.8%,新业务渠道业绩增速超30% [2] - 25Q1华东/华南/华中/华北收入分别为3.0/0.3/0.2/0.1亿元,同比+4.5%/+8.1%/+8.1%/-9.5%,门店端分别净开店478/-14/34/3家 [2] 财务情况 - 25Q1毛利率25.5%同比-0.5pcts,主因武汉工厂投产成本增加;销售费用率4.1%同比-1.0pcts;管理费用率7.6%同比-0.1pcts;研发费用率0.8%同比-0.1pcts;财务费用率-1.6%同比+1.0pcts [3] - 25Q1归母净利率10.1%同比-1.1pcts,扣非净利率10.5%同比-0.1pcts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5/20.4/21.9亿元,同比+10.6%/+10.2%/+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9/3.1亿元,同比-4.7%/+10.6%/+6.6% [4] 财务指标 - 成长能力:2024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53%、10.56%、10.15%、7.68%;EBIT增长率分别为15.83%、15.76%、12.14%、8.47%;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9.42%、-4.67%、10.63%、6.59% [10][11] - 盈利能力: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6.71%、26.64%、26.90%、26.90%;净利润率分别为16.55%、14.27%、14.33%、14.18%;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9.69%、8.95%、9.43%、10.26%;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2.21%、11.32%、11.96%、12.21% [10][11] - 偿债能力:2024 - 2027E流动比率分别为2.75、2.46、2.38、3.06;速动比率分别为2.54、2.26、2.18、2.74;现金比率分别为1.94、1.65、1.54、1.71;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04%、20.40%、20.67%、15.40% [10][11] - 经营效率:2024 - 2027E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20.26、19.69、19.08、19.29;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0.34、19.14、19.11、19.29;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9、0.64、0.67、0.72 [11] - 每股指标: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15、1.10、1.22、1.30;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46、9.72、10.18、10.63;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91、1.35、1.56、0.86;每股股利分别为0.80、0.76、0.84、0.90 [11] - 估值分析:2024 - 2027E PE分别为16、17、15、14;PB分别为2.0、1.9、1.8、1.8;EV/EBITDA分别为12.54、10.81、9.31、8.40;股息收益率分别为4.29%、4.09%、4.52%、4.82% [11]
巴比食品(605338):单店收入缺口环比收窄 团餐业务继续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4-03 06: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总营收16.71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9.42%,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8.05% [1] - 24Q4单季总营收4.6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39.23%,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13.96% [1]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9亿元(含税),对应24年分红率约69% [1] - 2024年毛利率26.71%、同比提升0.36pct,销售费用率4.29%、同比下降1.35pct,管理及研发费用率8.10%、同比持平 [3] - 2024年净利率16.75%、同比提升3.54pct,扣非归母净利率12.57%、同比提升1.65pct [3] 业务分渠道表现 - 特许加盟销售/直营门店销售/团餐销售收入为12.46/0.21/3.80亿元、分别同比-0.42%/-22.83%/+15.31% [2] - 2024年加盟门店平均单店收入24.23万元、同比小幅下降2.4%,但下半年以来单店收入缺口逐季收窄 [2] - 团餐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4年新开发大客户超过300家,盒马、美团等渠道均取得亮眼增长 [2] 门店拓展与调整 - 2024年通过内生及外延并购方式合计开拓1026家加盟门店,内生开拓华东、华北等新市场 [2] - "蒸全味"品牌收购项目已在24年上半年顺利落地,"青露"品牌收购项目已完成供应链切换、股权收购 [2] - 2024年加盟门店闭店926家、处于相对高位,主要系此前单店收入承压下的门店调整 [2] 其他财务项目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91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主要系间接持有的东鹏饮料股价变化带来公允价值变动 [3] 未来规划与展望 - 2025年规划内生角度新开门店1000家左右,青露项目落地有望从外延角度拓展更多门店 [3] - 2025年单店表现有望修复,团餐业务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