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资产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旅拍巨头曾估值25亿,如今还不起2.2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11
昔日的婚纱摄影巨头,曾以"覆盖全球112个旅拍地"为宣传口号,却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轰然坍塌。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铂爵旅拍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2万元,执行法院为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 院。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7月1日也曾被执行约2.59万元,执行法院同样是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 | 被执行人 | 铂爵旅拍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 组织机构代码 | 91350200303***67XM | | --- | --- | --- | --- | | 执行标的 | 22000元 | 执行法院 |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 | | 立案日期 | 2025-09-04 | 홍름 | (2025)闽0213执2310号 | 早在7月,铂爵旅拍便陷入舆论风波。据公开信息及消费者反馈,铂爵旅拍出现大面积服务中断问题,涉及定金难退、已拍摄未交 付成片等情况;同时,有员工爆料企业存在拖欠工资、社保断缴等问题。据报道,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证实其处于停业 状态。 铂爵旅拍官方微博最后动态停留在7月21日,评论区几乎全是消费者的投诉。 作为在这家企业深耕多年的老员工,张诚从未想过,这家曾创造行业神话的婚纱摄 ...
旅拍巨头曾估值25亿,如今还不起2.2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4:07
记者丨易佳颖 实习生黄诗茹 编辑丨骆一帆 刘雪莹 昔日的婚纱摄影巨头, 曾以"覆盖全球112个旅拍地"为宣传口号,却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轰然坍 塌。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铂爵旅拍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 2.2万 元, 执行法院为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7月1日也曾被执行约 2.59 万 元 ,执行法院同样是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 | 被执行人 | 铂爵旅拍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 组织机构代码 | 91350200303***67XM | | --- | --- | --- | --- | | 执行标的 | 22000元 | 执行法院 |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 | | 立案日期 | 2025-09-04 | 홍릉 | (2025)闽0213执2310号 | | VIP | | | | 早在7月,铂爵旅拍便陷入舆论风波。据公开信息及消费者反馈,铂爵旅拍出现大面积服务中 断问题,涉及定金难退、已拍摄未交付成片等情况;同时,有员工爆料企业存在拖欠工资、社 保断缴等问题。据报道,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已证实其处于停业状态 。 铂爵旅拍官方微博最后动态停留在7月21日,评论 ...
菜鸟集团熊伟:全球化业务占比已过半,跨境物流还将再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57
核心观点 - 菜鸟集团全球化业务占比已超过50% 外部业务占比高于阿里集团内部业务 公司从阿里生态配套转向市场主导角色 [1] - 公司致力于将跨境物流时效从平均5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自然日 [3] - 通过重资产模式建立全球物流基础设施 包括海外eHub和9个国家自建尾程配送网络 [5] - 海外电商渗透率提升是确定性趋势 中国电商渗透率近40% 大部分国家仅10%-20% [6] - 物流时效提升对复购率影响显著 时效每提升1天复购率可跳涨两位数 [9] 业务结构转型 - 全球化业务占比超五成 外部业务占比已高于阿里集团内部业务 [1] - 公司转型为独立面向全球市场的全链路物流服务商 [1] - 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1.0时代(技术平台) 2.0时代(跨境仓储配送) 3.0时代(全球化市场化) [4] 全球网络建设 - 跨境物流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欧洲G2G解决方案支持35个国家互发电商快递 覆盖99%欧洲地区 实现泛欧3日达 [2] - 自建海外尾程配送网络已拓展到9个国家 [5] - 在香港和比利时列日建设eHub基础设施 按几十年规划部署 [5] 产品结构变化 - 5美元10日达产品占主力产品约70%份额 [8] - 10美元5日达产品占比逐步提升至20%-30% [8] - 2美元20日达产品占比快速下降 [8] 战略发展方向 - 将欧洲和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作为投入重点 [5] - 通过重资产基建换取时效话语权 用技术杠杆撬动性价比 [9] - 目标将中国快递业的效率革命复制到全球市场 [9] - 头部服务商集中度提升 市场门槛不断提高 [9] 行业趋势判断 - 跨境GMV中约33%为物流供应链相关成本费用 [9] - 海外电商市场发展持续加速 电商渗透率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6] - 5美元10日达将成为跨境电商新基建 [9] - 物流时效需求持续提升 效率优化是跨境商业模式关键 [9]
AI投资的“长坡厚雪”
搜狐财经· 2025-08-11 11:39
AI投资对科技公司财务影响 - 美国信息处理设备投资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增长23% 同期GDP仅增长6% AI相关投资贡献上半年超过一半的1.2%经济增速[3] - 投资主要集中于GPU、存储芯片、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配套需新建厂房、购置土地和扩充电力供应 例如微软威斯康星州数据中心预计2026年完工[3] 自由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分化 - 四大科技公司(Alphabet、Amazon、Meta、Microsoft)合计净利润较两年前上涨73%至910亿美元 但自由现金流下降30%至400亿美元[3] - Meta二季度利润上涨36% 自由现金流下降22% 2025年资本支出将比去年翻倍 2026年仍显著增长[3] - 亚马逊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三分之二 因扩建AWS以托管数据和运行AI模型[3] 商业模式转型与投资回报周期 - 科技公司从轻资产模式(依赖知识产权和网络效应)转向重资产投入 AI硬件投资被视为战略布局 回报取决于技术落地与生态培育进程[3] - Meta表示AI投入部分已用于广告与核心业务并产生回报 但生成式AI(如Llama模型)仍处早期 短期内不会带来显著收入[3] - 独立开发商OpenAI与Anthropic增长迅猛但仍处于亏损状态[3] 历史对比与潜在风险 - 当前AI投资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存在差异 本次参与者为成熟盈利巨头 算力需求远超供给 但若收入预期过于乐观仍可能导致投入不可持续[3] - 自2020年以来 科技公司累计自由现金流相对于GDP比例比2009年后同期低78% 面临AI投资与供应链回流双重支出压力[3] 宏观经济与利率环境挑战 - 高财政赤字、通胀超过2%及美联储缩减债券持有量 导致未来利率可能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 对科技公司财务构成挑战[3] - 低利率时代科技公司运营现金流为投资额5-8倍 剩余现金回流金融体系压低了长期利率 当前环境逆转可能影响未来利润现值评估[3]
京东斥资收购德国零售巨头,出海再迈一步
华尔街见闻· 2025-07-31 12:44
核心观点 - 京东以超180亿人民币全资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龙头Ceconomy 创下中国电商出海欧洲最高金额纪录 标志着公司从跨境轻模式转向本地重资产战略的重大转变 [2] - 此次收购被视为行业战略范式革命 与Temu SHEIN等轻资产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京东试图通过供应链扎根重塑欧洲电商竞争规则 [2][5] - 收购将直接获得Ceconomy旗下1000家欧洲门店作为线下渠道和前置仓 有望将欧洲配送时效从2-3天压缩至小时级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3] - 京东计划通过本地化团队(已超2000名员工)和本地采购策略 将1000个品牌带入欧洲市场 并布局稳定币牌照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4] 收购标的概况 - Ceconomy是欧洲最大实体零售网 旗下MediaMarkt和Saturn在11个国家拥有超1000家门店 德国电子零售市占率超30% [3] - 合作品牌超3000家(含苹果三星) 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约52亿欧元 其中在线销售近13亿欧元 占总销售额25% [3] - 收购消息公布后 Ceconomy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价上涨6.8% 盘中一度飙升16% [3]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品类高度重合 京东可将国内运营经验复制到欧洲 同时Ceconomy的供应链能力将加速京东本地化建设 [3] - 京东线上运营能力有望提升Ceconomy线上份额 形成强强联合效应 [3] - 公司计划保持Ceconomy在欧洲独立运营 保留当地技术架构和人员协议 [5] 历史背景与战略演变 - 刘强东早在2014年提出"国际化决定京东未来生死" 2023年底曾考虑收购Ceconomy但未实现 [2] - 此前海外尝试(2019年印尼、2021年泰国)因跨境模式水土不服失败 主因本地缺仓库导致配送慢 缺采购权导致价格贵 [4] - 公司已在欧洲建设三年基础设施 明确国际业务采用本地电商模式: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卖品牌货 [4] 交易结构与控制权 - 收购完成后 Convergenta仍将持有25.35%的Ceconomy股份 股东协议生效以收购要约完成为前提 [5] - 多方控制下京东动作可能被掣肘 且双方在工作强度及文化存在差异 效率达成需观察实际情况 [5]
曹操出行上市即破发,是必然还是偶然?丨商业快评
搜狐财经· 2025-06-25 08:28
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破发,收盘跌幅达20 24%[2] - 上市前港股暗盘跌幅超过13%,全球发售4417 86万股,每股发行价41 94港元[2] -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等[2] - 首日成交额4 16亿港元,换手率2 13%,市值182 03亿港元[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 31亿元、107亿元和147亿元,出行服务占比超90%[3] -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元,日均亏损486万元,2024年净亏损12 46亿元[4] - 2024年底总负债112 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 46亿元,现金仅1 59亿元[4] - 毛利率从2022年转正至2024年的8 1%,但司机成本达107 1亿元[4] - IPO募资34%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流动性缺口超55亿元[4] 商业模式 - 采用重资产模式,司机补贴和车辆折旧导致高成本[4] - 2024年85 7%订单依赖高德、百度等聚合平台,佣金支出占GTV的7 5%[5] - 聚合平台佣金支出达10 46亿元,面临流量分配波动风险[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管理费用降36 7%,但成本压缩边际效应递减[4] 行业竞争 - 滴滴以70 4%市场份额主导,公司仅占5 4%,面临T3出行等挤压[5] - 2024年订单量5 98亿单,日均不足164万单,远低于滴滴数千万单水平[5] - 同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上市后均破发且股价持续低迷[5] 发展挑战 - 重资产模式与聚合平台依赖形成"双刃剑"效应[6] - 行业红利消退叠加监管趋严,市场对盈利能力和合规风险持警惕态度[5][6] - 需突破合规整改、盈利模式优化及技术投入以扭转颓势[6]
顺丰生死劫!冷链物流被京东菜鸟吊打,万亿市值蒸发背后真相惊人!
搜狐财经· 2025-03-31 01:19
核心观点 - 顺丰控股在物流行业黄金发展期面临高成本低毛利困境 重资产模式 电商件价格战 国际业务迟滞 新业务增长乏力等多维挑战 [2] 重资产模式成本压力 - 2023年营收2584亿元同比增长6.2% 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12% [3] - 自营全货机98架远超同行 仓储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自有车辆超10万辆 [3] - 营业成本占总营收比例达88% 通达系企业仅为75%-80% [3] - 航空业务单票成本约4.5元 京东物流外包航空单票成本仅3.2元 [3] 电商件市场竞争 - 经济件业务量同比增长15% 但单票收入同比下降8%至5.3元 [4] - 电商件市占率从2021年10.2%下滑至2023年8.5% 中通圆通合计占超50% [4] - 直营模式下单票成本高达4.8元 通达系通过加盟制控制单票成本1.5元以内 [4] 国际业务发展滞后 - 国际业务收入仅占总营收6% 同比增速不足5% [6] - 海外自建网络覆盖50余国家 DHL覆盖220国家和地区 [6] - 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航线以东南亚为主 欧美航线密度不足 [6] - 极兔通过收购百世国际业务占比超15% 东南亚市占率超25% [6] 新业务发展困境 - 同城急送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28% 亏损额达3.2亿元 [8] - 缺乏自有流量入口 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订单占比超70% [8] - 冷运业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8% 市场份额不足10% [9] - 京东冷链市占率25% 菜鸟冷链市占率20%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物流通过商流反哺实现成本内部化 [12] - 极兔运用资本杠杆快速拓展全球化市场 [12] - 美团依托外卖高频场景构建即时配送网络 [12] - 行业竞争从单点效率转向生态卡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