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业

搜索文档
赣锋锂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2025华夏ESG实践绿色机遇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09:50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锂行业第一家A+H上市公司 拥有A股代码002460和H股代码01772 [1] - 公司拥有卤水提锂 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三大产业化技术 [1] - 形成锂资源开发 锂盐深加工 锂金属冶炼 锂电池制造 锂电池回收五大业务板块 [1] - 具备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 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 [1] - 业务模式垂直整合 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 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 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航空航天 功能材料及制药等领域 [1] 绿色转型与技术研发 - 持续强化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分阶段扩大高镍三元和固态电池先进产能 [2] - 加速户用储能产品迭代 强化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渗透 包括开发和推广光储一体化应用 [2] - 推进电池回收产能建设 完善退役电池-黑粉提锂-再生材料垂直整合能力 [2]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锂综合回收率 构建政策导向的再生锂盐供应体系 [2] - 在阿根廷Mariana项目周边建设120MW光伏发电站 搭载288MWh自研储能系统 实现完全可再生能源供电 [2] - 国内运输环节全面电动化 马洪万吨锂盐工厂通过油改电减少约1265.85吨二氧化碳排放 [2] - 内部使用电动叉车和铲车 每台电动叉车年减排约53.39吨 电动铲车年减排约220.53吨 [2] 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 2024年研发卤水萃取提锂技术 取代传统盐田摊晒 显著减少盐田建设面积和淡水使用量 [3] - 提高锂回收率并节省成本 锂电板块着眼于固态电池和移动储能 [3] - 发展动力电池在多场景应用 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 [3] - 建立涵盖生产技术优化 废旧原料回收 业务产能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全价值链体系 [3] -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循环经济项目 拓展资源储备路径并提升利用效率 [3] - 降低碳足迹的同时巩固市场竞争力 拓展新兴市场份额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3]
以中国方案赋能全球矿业升级 山东重工集团闪耀2025印尼矿业展
搜狐财经· 2025-09-18 00:54
9月17日,2025印尼国际工程机械矿业机械展在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 业"走出去"的标杆企业,山东重工集团将矿业市场定位为战略优先市场,旗下山推、雷沃重工、潍柴、 中国重汽、陕重汽等五家主要矿山设备制造企业携全系列矿山设备及一体化解决方案亮相展会,通过沉 浸式展陈、新品发布、全球伙伴对话等多元形式,向印尼及东南亚市场传递"绿色、高效、智能、经 济"的品牌价值,为全球矿业升级注入中国力量。 当前,绿色化、智能化正重塑全球矿业发展的格局。山东重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印尼矿业合作伙伴的互信 协作,以绿色科技、高端装备和智慧矿山为方向,共同探索更高效、更智能、更清洁、更安全的矿业发 展新模式,携手推动印尼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区总面积超4000平方米,为本届展会之最。土方剥离、大马力采装、运输排土、道路修复、港口转 运、电力保障等六大协同作业产品展区,通过数字孪生、VR交互、实时工况模拟等智能技术,让观 众"沉浸式"感受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创新展陈模式:从"产品陈列"到"场景共生"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派",山东重工集团拥有"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组成的挖掘机动控总成 ...
新矿法解读|新矿产资源法矿区生态修复制度解析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3 01:33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核心内容 -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明确坚持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原则 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 将零星分散规定转变为集成性生态修复制度 为系统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 矿区生态修复规范整合 - 整合矿区生态修复现行要求 将相关规定上升为法律 明确矿区生态修复包括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貌重塑、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方面要求 涉及污染治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 - 从历史沿革看 20世纪70-80年代主要通过简单工程开展土地复垦 90年代开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996年国务院决定提出加强废弃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 煤炭法规定开发利用需保护生态环境 [3] 修复基本原则与要求 - 明确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轻度受损矿区通过封育等自然恢复 重度受损通过植树种草、土壤改良等人工干预加速修复 [5] - 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合理利用原则 统筹考虑区域生态功能及气候土壤条件 科学制定修复方案 将修复作为系统工程 注重资源合理利用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5] 修复义务主体与资金保障 - 因开采导致生态破坏的 采矿权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义务不因采矿权消灭而免除 采矿权转让的由受让人履行义务 国家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除外 [8] - 明确历史遗留矿区修复责任 责任人灭失或无法确认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组织开展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修复 对参与企业在项目实施和财政补贴方面支持帮扶 [9] - 明确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监督管理 地方政府加强统筹协调 [9] - 矿区生态修复费用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演变而来 2006年建立保证金制度 2017年调整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此次调整为矿区生态修复费用 为完善资金适用范围和监管机制预留制度接口 [10] 修复方案内容与程序 - 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为矿区生态修复方案 纳入尾矿库生态修复内容 [12] - 采矿权人应当编制矿区生态修复方案随开采方案报原矿业权出让部门批准 作为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核心要件 [12] - 强调公众参与 编制方案时需在有关范围公示征求意见 专门听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代表、村民代表意见 主管部门验收时邀请上述方面人员参加 [13] - 要求能够边开采边修复的应当边开采边修复 能够分区分期修复的应当分区分期修复并分区分期验收 将生态修复链条由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延伸 由事后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 [13]
新矿法解读 | 落实重大改革要求,新矿法有哪些立法考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8 06:23
矿产资源法修订背景与历史沿革 - 2024年11月8日矿产资源法经修订通过 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旨在应对矿产资源领域新问题 推动矿业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 [1] - 1950年《矿业暂行条例》鼓励私人开发矿产 1965年《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强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战略意义 [2] - 1986年矿产资源法出台 提出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要求 1980年《群众报矿奖励办法》激励民间探矿活动 [3] - 1996年修法强化矿产资源保护 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 1998年颁布三项管理办法构建法治框架 [4] - 2008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提出绿色矿业理念 2010年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绿色矿山是保障资源安全的现实选择 [5] 生态文明与市场化改革驱动 - 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六条原则 包括健全市场机制和创新产权制度 [8] - 矿业权出让制度经历行政配置、双轨制到全面市场化配置的改革过程 体现市场经济和生态文明改革要求 [9] - 矿产资源法修改遵循节约集约、市场机制、产权制度、环境保护四项改革要求 并坚持试点先行和激励约束并举 [9][11] 新矿产资源法核心修订内容 - 立法目的明确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生态保护 维护国家权益和矿业权人权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资源安全 [11] - 将节约集约作为基本原则 要求制定统筹规划 加强地质调查 完善储量管理 实行战略性资源保护性开采 [12] - 确立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原则(以招拍挂为主) 完善出让启动机制和收益征收办法 体现市场化改革方向 [13] - 确立权证分离制度 以物权登记取代审批登记 明确矿业权登记簿和证书规定 建立收回补偿和探转采直通车制度 [14][15] - 专设矿区生态修复章节 要求绿色矿山建设 规范勘查开采活动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强化尾矿库监管 [16] 历史意义与实施展望 - 法律修订巩固改革成果 构建资源公有、物权法定的治理架构 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基础 [15][17] - 修改过程体现从问题整顿到系统保护的演进 强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4][16]
中国上市矿业与金属公司2024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EY安永
搜狐财经· 2025-07-07 04:31
行业表现 - 2024年34家上市矿业与金属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8,447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192亿元,同比下降2.3% [1] - 不同矿产品表现分化:金、铝、铜产品收入和利润上升,煤炭、锂、稀土产品收入和利润下降,锂产品销售收入减少57.9%,净利润下降109.9% [1] - 总资产达3,792,438百万元,同比增长5.9%,资产负债率43.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4.49% [2] 资源与产量 - 国内矿产储量稳中有升,煤炭、铝土矿、金矿储量增长,锂、稀土产量提升 [3] - 海外投资集中在铜、锂、金等领域,刚果(金)、阿根廷、加纳等地成为热门目的地 [3]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较2023年同比增长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 [32] 资本市场表现 - 除锂产品公司外,其他矿种公司市值均有增长,煤炭公司市值最高达14,155亿元 [3] - 煤炭公司股息率最高达4.72%,锂产品公司最低仅0.24% [3] - 与全球前六大矿企相比,中国公司在ROA、营运资本周转天数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有效税率较低 [4] 全球并购活动 - 2021-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矿业交易金额达154.3亿美元,黄金交易总额居首 [5] - 并购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金、铜、锂等矿种交易活跃 [5] - 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公司在2024年选择并购提升行业集中度,大型并购项目多集中于非洲和北美 [50] ESG发展 - 国内外ESG政策趋严,紫金矿业、南山铝业等公司建立ESG治理体系 [7] - 2024年1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增加"矿区生态修复"章节 [45] - 国内公司ESG评级仍落后于国际同行 [7] 未来趋势 - 行业面临ESG、资本、经营许可等挑战,同时在数字化、绿色转型、新业务模式等方面存在机遇 [8] - 企业需加强科技创新,优化资源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8] - 新质生产力赋能矿业转型,紫金矿业自主找矿手段创新突破,山东黄金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