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博杰股份接受华泰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 业务布局与市场机遇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17 17:12
业务构成 - 公司是自动化检测与组装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覆盖3C 大数据及AI算力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 - 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40.01% 大数据云服务设备销售占比17.99%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业务占比24.73%[2] - 在消费电子领域紧跟大客户创新动向拓展光学检测能力 大数据及AI算力领域实现从模组到整机全工段布局 新能源汽车领域服务头部客户并拓展欧洲市场[2] 液冷业务 - 3年前已在测试设备中采用液冷方案 目前自研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零部件应用于测试设备[3] - 与高校合作研发 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对接北美大客户需求[3] - 凭借早期对接研发优势及时布局液冷业务[3] 市场机遇 - 光学检测设备将成为果链业务高速增长点 公司在AOI机器视觉缺陷检测领域有技术储备[4] - Meta眼镜放量带来光学测试需求 公司积极布局并同步对接国内AI眼镜客户[4] - MLCC行业需求回暖 上半年业务回升 部分设备订单增长或实现小规模发货[5] 海外布局 - 在墨西哥和越南完成生产基地布局 产能逐步提升[5] - 坚定大客户战略 从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型[5] - 挖掘客户零部件需求 凭借技术储备占据市场优势[5]
飞龙股份:公司目前民用领域电子泵最大产能120万只/年,可以满足当前液冷业务的快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04
公司液冷产品客户覆盖 - 公司液冷热管理产品已供货及建立联系的客户包括HP项目、申菱环境、亚浩电子、台达、金运、维谛、海悟、深圳兴奇宏、英维克、万邦数字、曙光数创等40多家企业 [1] - 具体客户情况详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1] 电子泵产能情况 - 公司民用领域电子泵最大年产能达120万只 [1] - 当前产能可满足液冷业务快速增长需求 [1] - 后期将根据客户需求情况适时调整增加产能 [1] 业务对接关系 - 公司通过维谛技术间接供货英伟达GB300液冷系统(根据投资者提问内容推断) [1] - 每个英伟达GB300机架采用电子液冷泵数量未在回复中明确说明 [1]
溯联股份(301397):主业基本盘稳固 液冷业务拓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6 0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26.3% [1] - 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4.4% [1] - 第二季度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10.1%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10.8%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带动客户订单增长 [1] - 热管理系统升级推动单车价值量提升 [1] - 核心产品汽车流体管路总成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 整体毛利率处于历史低位,Q1和Q2分别为21.7%和21.6% [1] 利润下滑原因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1.0% [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6% [1] - 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增长34.8% [1] - 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因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改善 [1] 新能源汽车流体管路业务 - 产品包括电池包冷却管路、电机电控冷却管路及热管理集成管路 [2] - 积极推进与主流车企及电池厂商的技术对接与新车型认证 [2] - 受益于800V高压平台带动高价值产品需求 [2] - 与头部客户合作深化推动持续增长 [2] 传统燃油车流体管路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受燃油车产量影响放缓 [2] - 推进尼龙替代橡胶实现产品性能与轻量化升级 [2] - 自主研发复杂系统及快速连接件提升技术壁垒 [2] - 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确保合规性 [2] 控制件及精密注塑件业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38.2% [3] - UQD接头适配数据中心液冷,DIN接头面向新能源领域 [3] - 采用PP+玻纤材料的电池/电机外壳已在头部新能源车企量产 [3] - 轻量化渗透率提升带动单车价值量增长 [3] 业务前景与战略布局 - 汽车主业受益于新能源客户放量和高价值新品拓展 [3] - 液冷、储能、空气悬架等高景气赛道需求旺盛 [3] - 前瞻布局AIDC液冷及储能等第二增长曲线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8元、1.40元和1.76元 [3]
科士达:目前不涉及数据中心钛金级认证事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9:4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 - 公司提供UPS、高压直流电源(HVDC)、温控及蓄电池等核心产品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2] - 公司目前不涉及数据中心钛金级认证事宜 [2] 温控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已具备液冷CDU及系统、氟泵自然冷等多元解决方案 [2] - 温控解决方案可满足各类数据中心的场景应用需求 [2]
拓普集团(601689)25H1业绩点评:客户需求有所恢复 液冷&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29.35亿元 同比增长5.83% 归母净利润约12.95亿元 同比下降11.08%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71.67亿元 同比增长9.69% 环比增长24.26% 归母净利润约7.29亿元 同比下降10.04% 环比增长29.00% [1] 分业务营收表现 - 内饰功能件实现营收约43.66亿元 同比增长11.72% 底盘系统实现营收约37.08亿元 同比下降2.16% 减震器实现营收约20.40亿元 同比下降4.83% [2] - 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约10.75亿元 同比增长52.06% 热管理业务实现营收约9.80亿元 同比增长6.72% 电驱系统实现营收约0.08亿元 同比增长22.12% [2] 主要客户产量情况 - 特斯拉25Q2产量约41.39万辆 同比下降7.69% 赛力斯产量约13.18万辆 同比增长10.91% 比亚迪产量约108.90万辆 同比增长6.80% [2] - 吉利产量约93.62万辆 同比增长32.69% 小米产量约8.44万辆 同比增长220.24% 理想产量约11.11万辆 同比增长16.26%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5Q2公司毛利率约19.28%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净利率约10.18% 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 [3] - 25Q2期间费用率合计约8.36% 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但环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环比分别下降0.32/0.67/0.86/0.31个百分点 [3]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与美国创新车企A客户 RIVIAN及FORD GM STELLANTIS BMW MERCEDES-BENZ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4] - 已获得宝马X1全球车型及N-Car全球新能源平台产品定点 墨西哥一期项目全部投产 波兰工厂二期筹划中 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 [4] 新业务拓展成果 - 公司研发液冷泵 温压传感器 流量控制阀等产品 已向华为 A客户 NVIDIA META及各数据中心提供商对接 [4] - 将热管理技术应用于液冷服务器 储能 机器人等行业 取得首批订单15亿元 [4] - 在机器人领域开发直线执行器 旋转执行器 灵巧手电机等产品 已多次向客户送样 并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 传感器 足部减震器等产品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331.70亿元 同比增长24.7% 2026年402.99亿元 同比增长21.5% 2027年506.12亿元 同比增长25.6% [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6.36亿元 同比增长21.2% 2026年44.89亿元 同比增长23.5% 2027年56.17亿元 同比增长25.1%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9.92倍 24.24倍 19.37倍 [5]
拓普集团(601689):25Q2业绩符合预期 液冷新业务取得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9.3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1.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 同比下降10.3% [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内饰功能件收入43.7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锻铝控制臂收入37.1亿元 同比下降2.2% [1] - 橡胶减震收入20.4亿元 同比下降4.8% [1] - 热管理系统收入9.8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52.1% [1] - 电驱系统收入0.1亿元 同比增长22.1% [1] 盈利能力分析 - 综合毛利率19.6% 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 橡胶减震毛利率20.1% 内饰毛利率16.1% 锻铝控制臂毛利率18.2% 汽车电子毛利率17.3% 热管理毛利率16.5% [2] - 期间费用率9.3%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5.5%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与客户结构 - 深化Tier0.5平台化战略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国内合作新能源车企包括华为-赛力斯、小米、吉利、比亚迪、奇瑞、理想、蔚来等 [3] - 通过收购长鹏提高内饰市占率和盈利能力 [3] 新业务拓展进展 - 液冷业务拓展至服务器和储能领域 已获首批订单15亿元 [3] - 与华为、英伟达、META等头部客户积极对接 [3] - 机器人业务已交付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多种样品 [3] - 积极布局躯体结构件和传感器等产品 [3]
溯联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23: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68亿元 同比增长26.3% 第二季度营收3.29亿元 同比增长10.14% [1] - 归母净利润6776.25万元 同比下降4.43%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25.02万元 同比下降10.78% [1] - 毛利率21.68% 同比下降11.23% 净利率10.13% 同比下降24.45% [1] - 三费总额4203.59万元 占营收比6.29% 同比增长94.41% [1] - 每股收益0.44元 同比下降25.42% 每股净资产12.37元 同比下降22.29% [1] - 货币资金4.91亿元 同比下降51.22% 应收账款3.66亿元 同比增长34.57% 有息负债3.16亿元 同比增长92.1%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7元 同比增长931.23% [1]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 客户车型技术快速迭代 热管理系统性能提升带来的单位产品需求增加 [4] - 动力电池配件 新能源车电机电控和空调热管理配件成为增速最快板块 油箱管路业务增长明显 [4][5] - 成立电池事业部 方形电池冷却组件 大圆柱电池冷却组件等获客户开发任务 后期有望实现交样和量产 [8] - 空气悬架产品已在部分客户车型量产 积极推进其他整车及空悬系统客户认证 [8] 新产品与技术布局 - 完成UQD产品主要性能试验验证 研发配套液冷组件和系统化性能解决方案 [7] - 与国内主要服务器制造商及国际热管理系统集成商建立业务联系 [7] - 开发高性能PC电脑液冷散热组件 积极开拓应用市场 [7] - 开发氢能源燃料电池管路 空气悬架高压管路 电机油冷管路和重卡换电冷却系统等新产品 [8] - 电池及电机电气外壳 结构件产品在新建大型注塑件工厂实现量产 [8]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毛利呈现趋稳态势 得益于新产品开发 国产化材料替代 提高自制率 设备升级等降本增效措施 [6] - 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并略有提升 [6] - 主营业务与溯联智控业务相似度超70% 工艺技术相通性高 具备管路 快速接头 传感器 流体控制阀等研发生产能力 [9] - 液冷热管理配套产品覆盖电池 电机 电控及空调系统 收入占比接近一半 [9] 资本结构与投资回报 - 2024年ROIC为5.77% 净利率9.87% 资本回报率一般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8.42% 最差年份2024年ROIC为5.77%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65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1.2元 [3]
南方泵业(300145) - 300145南方泵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7
2025-08-27 09:36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水泵销售新签订单额与去年同期持平 [1] - 液冷相关泵产品2024年销售额约1.9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6600万元 [2] - 海外子公司液冷业务订单额合计约950万美元 [2] - 子公司南方安美上半年收入约1.7亿元,利润约3400万元 [7] - 制造业水泵销售毛利率下降,成套设备毛利上升 [4] 产品与技术发展 - CHL/CHLF/CHM/CHME/WLT/LLT等泵产品适用于风冷液冷系统及水处理领域 [2] - 潜水泵/潜污泵/端吸泵/变频循环泵及消防泵可应用于核电项目 [3] - 液冷产品主要通过系统集成商配套销售,终端客户直接合作较少 [6] - 持续研发液冷泵产品体系并推进特种泵国产化替代 [2][3] 产能与项目建设 - 两个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进度达70%-80%,预计2025年底投产 [5] - 部分产线已转固并具备投产条件,重点打造智能化生产线 [5]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出口至全球约90个国家地区,覆盖东南亚/西欧/一带一路/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 [7] - 以代理商模式为主,已在中东和越南设立办事处试点本土化运营 [8] - 通过国际认证、技术积累及性价比优势开拓市场 [7] - 持续优化销售网络并加强供应链与营销端协同 [8] 公司治理 - 2022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尚未执行完毕,暂无新激励计划 [7]
凌云股份20250819
2025-08-19 14: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凌云股份是高端新能源电池壳领域的领先企业,2023年汽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收入达166亿元[2]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一汽大众、奇瑞、长城等[5] - 公司最早作为军工企业,后通过合资切入外资客户市场,2015年收购德国瓦达沙夫进入高端新能源电池壳领域[4] 财务表现 - 2023年总收入187亿元,其中汽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166亿元[5] - 自2019年以来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但通过资源整合和降本增效逐步回升[2][5] - 预计2026年主业利润达10亿元,新兴业务贡献3亿元利润[3][10] - 预计2026年对应市值约200亿元,新兴业务可带来百亿以上市场空间[10] 轻量化技术 - 通过收购德国瓦达沙夫掌握铝合金核心技术,与宝马、奔驰、一汽大众等建立配套关系[6] - 预计瓦达沙夫将在2026年实现扭亏[2][6] - 与韩国GS公司合作进入一汽、北汽、奥迪、宝马等供应链体系[6] 机器人业务 - 专注于六维力传感器,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合作研发[2][7] - 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销量8,360套,预计2027年突破8.4万套[7] - 2027年市场规模超16亿元,复合增长率50%[2][7] - 已具备1~6维力传感器设计研发及制造能力[7] 液冷业务 - 通过合资公司亚大集团开展流体管路业务,2024年收入60亿元[8] - 全资子公司扩单凌云2024年收入7亿元[9] - 终端客户包括华为、中兴等[9] - 自研管路已通过北美大客户验证[9] 未来发展 - 预计2026年公司市值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3][10] - 新兴业务如机器人和液冷将成为重要增长点[10]
【点金互动易】多家公司回复液冷业务布局,这家公司液冷产品已用于IDC和储能温控领域
财联社· 2025-08-19 00:46
液冷技术应用 - 多家公司布局液冷业务 液冷产品已应用于IDC和储能温控领域 [1] - 液冷技术覆盖数据中心和新能源储能两大高增长赛道 [1] 反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反无人机领域 机器狗产品处于试制阶段 [1] - 反无人机+机器狗技术结合 形成新兴安防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