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消费

搜索文档
算力仍是AI主线!财通基金沈犁:布局成长股,如何追求“年年业绩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3:01
基金经理沈犁投资策略 - 财通新视野混合基金自2021年至2024年均实现完整会计年度正收益 截至9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超66% [1] - 沈犁管理的4只权益产品中有3只近一年净值翻倍 [1] - 持仓以半导体、周期、高端制造等成长风格板块为主 但基金净值走势呈现平稳上行态势 [1] 投资框架与定位 - 策略定位为价值区间偏成长或成长范畴偏价值的交叉地带 规避对短期景气的过度追逐和静态低估值的机械依赖 [2] - 采用两层筛选机制:自上而下要求行业景气不下行即可 规避周期下行领域 自下而上聚焦企业盈利空间确定性、成长延续性及风险收益比 [2] - 以半导体企业为例 关注处于资产投入阶段但现金流稳健、产能扩张明确的公司 从五年维度评估行业龙头确定性 [2] 市场操作与风控逻辑 - 在市场下行和震荡阶段通过低吸高抛获取收益 但在单边上行阶段可能跑输激进策略 [2] - 今年4月市场大幅震荡时逆向加仓出海类标的 聚焦回购增持和基本面扎实的公司 [2][3] - 6月-7月算力股短期涨幅过大时主动防守 放弃情绪过热带来的泡沫以规避回撤 [3] 能力圈与行业视野 - 从消费研究员起步 逐步将能力圈延伸至半导体和设备制造领域 通过降低行业和个股集中度更好把控回撤 [4] - 投资聚焦创造增量的领域 注重中观行业选择 秉承"捕鱼要去鱼群密集区"的战略理念 [3] 后市研判与板块机会 - 当前市场处于修复深化期 情绪指标修复至正常区间并向乐观方向摆动 居民储蓄迁移刚起步将成为未来增量来源 [5] - AI硬件是产业周期主轴 发展阶段类似2018年白酒 海外算力需求至少持续3年-5年 硬件估值仍处合理水平 [5] - 半导体进入第二轮上行周期 较2019年-2021年首轮周期更具发展质量 下行周期已验证留存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5] - 优质制造出海类公司完成价值重估 全球产能布局能力形成新壁垒 估值中枢系统性提升 [6] - 消费领域关注平价逻辑 性价比赛道如量贩零食和高性价比日用品契合确定性需求 白酒行业总量承压但龙头有望通过渠道优化和份额提升实现估值修复 [6]
「新消费观察」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38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消费逻辑转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 [2] - 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 [7]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 [2] 公司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 [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 [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净亏损0.8亿元至1.0亿元 [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 [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从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 [4] - 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 [4] - 海底捞和九毛九旗下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均下滑 [4] 客单价变化趋势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 [3] - 绿茶集团人均消费55.5元同比降低2.6元 [3] - 怂火锅人均消费同比降低11元至99元 [3] - 海底捞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太二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明显下跌 [4] 门店策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增加28家 [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 [6]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 [6] 业务创新举措 - 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 [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70家 [8]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 [8]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 [8]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 [8]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 [8]
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消费逻辑发生显著转变[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为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6]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呈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状态[2] 企业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加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由去年同期4.2次/天降至3.8次/天[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由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4] - 海底捞同店销售额下滑,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4] - 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但较2022年104.9元明显下跌[3] - 太二人均消费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77元下跌[3]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绿茶集团55.5元同比降低2.6元[3] 门店战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较2024年末增加28家[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5]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6] - 企业实施更谨慎的开店策略,主动关闭经营表现不佳的门店[5][6] 新增长点探索 - 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7]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7]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7]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7]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7]
顺势而为但多一分警惕,关注券商和量能两大变量
英大证券· 2025-08-21 01:57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V型反转并创出新高,沪指刷新十年新高至3766.21点,涨幅1.04%,深成指涨0.89%至11926.74点,创业板指涨0.23%至2607.65点,科创50指数大涨3.23%至1148.15点[1][4][5] - 两市成交额连续6日突破2万亿,周三达24082亿元,虽较周一峰值缩量3000亿但仍处强势区域[1][8][11] - 市场风格从早期结构性大涨转向扩散,半导体和白酒等消费板块崛起,若消费、金融、周期等低位权重板块接力,行情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1][8][11] - 需密切关注券商板块走势和量能变化两大核心变量,若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以上指数将保持强势,回落至下方则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2][8][10] 市场表现 - 行业表现分化,化纤、酿酒、半导体、小金属、光学光电子、汽车消费等板块涨幅居前,而电源设备、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板块下跌[4] - 概念板块中屏下摄像、3D摄像头、AI眼镜、3D玻璃等领涨,肝素、重组蛋白等概念下跌[4] - 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活跃,赚钱效应良好[5] 半导体行业分析 - 半导体板块大涨,长期向好逻辑不变: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促进产业升级,支持向高端转型[6]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超过15%,受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驱动[6] - 在自主可控背景下,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显现,预计将从芯片设计向上游设备领域渗透[6] - 建议逢低配置,重点关注国产替代及技术领先企业,避免追高[6] 消费板块分析 - 酿酒等消费股上涨,内需成为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量[7] - 消费刺激政策频出,降低存量房利率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7] - 建议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和平价消费方向,折扣零售类公司可择机布局[7] 操作策略 - 建议顺势而为但保持警惕,对有业绩支撑且形态良好的个股可持仓待涨[2][10][11] - 对涨幅过大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标的应控制仓位,降低风险敞口[2][10][11] - 可转向有业绩支撑的低估值板块,保持仓位控制和操作灵活性[2][10][11] - 在趋势未根本逆转前仍可参与,但需持续关注券商和量能变化[2][10][11]
在华多地关店!无印良品遭遇十面埋伏,“日系白月光”失色
华夏时报· 2025-08-20 14:28
门店关闭情况 - 北京世茂工三店将于2025年8月31日关闭 目前处于清仓促销阶段 部分服装购买2件及以上可再享10%优惠 特价商品低至200-300元 [1] - 北京国瑞城店近期关闭 上海、长沙、苏州、烟台等多地门店也宣布关闭 [2] - 公司回应称2025年至今在中国大陆新开19家门店 目前保持净增长 闭店是基于经营效率的正常调整 针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做出的门店取舍 [2]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消费市场转向亲民与平价主流 本土品牌名创优品门店数达7488家(中国内地4275家)同比净增长241家 小米之家快速崛起抢占生活杂货市场 [2][5] - 优衣库、UR等快时尚品牌通过高频上新和大众化定价挤占服饰市场份额 [2] - 线上电商平台(拼多多白牌商品、京东/天猫高性价比品牌)凭借海量SKU和极致价格优势形成"蜂群式"攻击 从价格/品类/便利性多维度蚕食市场 [5] 财务业绩表现 - 中国大陆门店数421家(截至8月18日) 全球总门店1396家(日本674家) [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既有门店及电商销售同比达111.9% 主要由护肤美容、家居用品等生活杂货类拉动 [3] - 东亚事业部2024年9月-2025年5月(9个月)营业收益1645.99亿日元(约8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 部门利润325.32亿日元(约15.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 [4] - 对比历史数据:2022-2023年度营业收益同比增23.3% 利润增41.7%;2023-2024年度营业收益增13.4% 利润增16.7% 增幅明显下滑 [4] 定价策略挑战 - 中国市场定价明显高端化 例如12.6cm木质碗售价38元 42*42*22cm沙发坐垫售价398元 [4] - 相较于日本本土平民化定位 中国市场定价与当下大众消费趋势匹配性较弱 [4][5] - 社交媒体存在较多消费者反映产品售价较贵 [4] 公司战略方向 - 坚持每年开设40家左右新店 优先目标为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 有潜力三线城市也会进入开店版图 [5] - 深化现地化战略 扩大店铺网络 坚持可持续发展 [5] - 公司认为中国消费趋势更倾向于"品质消费"而非"平价消费" 将持续提升商品与服务品质及竞争力 [5]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1
英大证券· 2025-08-11 02:22
市场大势研判 - 上周五市场延续震荡分化格局,沪指连续两日收出十字星K线,预示多空力量短暂平衡,市场面临方向选择[3] - 沪指盘中刷新年内高点至3635.13点但冲高回落,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6%和0.38%,两市成交额1.71万亿元[7] - 市场呈现"沪强深弱"分化格局,雅下水电、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板块领涨,AI应用方向集体下跌[3][20]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杠杆资金波动风险累积,短期需防范获利盘兑现压力[4][22] 行业板块表现 周期与基建相关 - 雅下水电、水泥建材、钢铁板块反弹,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超1.2万亿元,工信部推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9][10] - 风电设备概念大涨,低碳冶金、抽水蓄能等概念涨幅居前,工程机械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预期[6][10] 科技与高端制造 - 军工板块周内领涨,2025年上半年涨幅25.46%,"十四五"规划下军费预算连续五年保持7%左右增速[11] - 机器人行业年初以来涨幅超30%,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推动PEEK材料需求增长,但短期需注意回调风险[12][13] - 半导体板块受大基金三期成立及AI需求驱动,2025年全球市场预计增长15%,存储芯片国产替代逻辑强化[16] 消费与贵金属 - 贵金属板块受美联储降息及地缘冲突推动,但一年来显著上涨后建议"看多不做多"[14] - 消费电子板块受益AI产品升级,2023-2024年连续两年正收益,2025年关注业绩兑现企业[15] - 农牧饲渔板块活跃,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受政策支持力度大[17] 后市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产能出清、半导体、AI、人形机器人、医药及自主可控等业绩确定性方向[5][21] - 中期维持"震荡慢牛"判断,结构性机会需把握关税谈判、财政政策及美联储转向时点[5][21] - 操作上建议控制仓位,回避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标的,逢低布局政策受益板块[21][22]
全市场风格猎手,解码鹏华王子建的“三叉戟”投资哲学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3:18
市场环境特征 - 2025年A股市场呈现科技成长赛道与红利资产分化格局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领域持续突破 传统经济寻求估值修复 [1] - 全市场基金产品净值最高实现翻倍 年内收益率超30%的产品普遍存在业绩贡献来源单一化特征 [1] - 赛道化选股成为基金经理获取高收益的关键策略 但存在业绩波动大风险 全市场型选手正成为稀缺资源 [1] 基金经理表现 - 鹏华基金王子建管理的鹏华远见精选A(019820)2025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达32.18% [2] - 该基金过去1年业绩排名跻身银河证券同类前4%(60/1830) [2] - 产品净值从2025年年初0.9575元攀升至8月6日1.5801元 创历史新高 [2] 投资策略特点 - 采用跨行业研究构建全市场能力圈 2024年上半年侧重价值成长资产 四季度转向科技成长方向 [2] - 以行业比较体系为锚动态捕捉边际变化 关注行业周期位置 产业边际变化和量化板块上行空间 [3]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不高 分布在5个及以上行业 2025年一季度重仓创新药把握估值修复机会 [4] 风险控制方法 - 通过行业均衡配置分散风险 重视个股筛选避免财务瑕疵和治理风险公司 [4] - 从长期成长空间 中期竞争格局 短期业绩兑现等多维度选股 需经深入调研进入重仓序列 [4] - 跟踪成交拥挤度 阶段超额 整体估值水位等指标 对过热板块保持警惕 [4] 未来投资方向 - 重点看好创新药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中长期机会 [5] - 密切关注军工(尤其军贸) 核聚变和平价消费等新动能领域 [5]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731
英大证券· 2025-07-31 02:01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74点前高附近面临较大压力,8月市场面临中报业绩变脸、海外不确定性等因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但阶段趋势未破坏,回调后仍有向上动力,操作上适当控制仓位,逢高减仓涨幅大个股,逢低吸纳优质成长股和蓝筹股;中期A股将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4][12] 周三市场综述 - 沪指在3600点震荡整固,行情未明显走弱,结构性机会丰富,操作上避免追高题材股,留意板块轮动 [2][5][11] - 周三早盘三大指数低开后分化,沪指半日收涨,深成指和创指偏弱;午后跳水,尾盘回升,沪指收红,深成指和创指绿盘报收 [5][11][13] - 行业上采掘、船舶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上可燃冰、水产养殖等涨幅居前,数字货币、麒麟电池等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8443亿元,沪指涨0.17%,深成指跌0.77%,创业板指跌1.62%,科创50指跌1.11% [6] 周三盘面点评 - 船舶制造板块大涨,某船吸收合并某重工获监管同意,重组消除同业竞争,巩固船海主业,中国船厂在本轮周期竞争力强,未来市场份额将保持稳定 [7] - 消费股走强,外需不确定,内需是2025年经济复苏重要驱动力,消费刺激政策多,降低存量房利率利于释放消费潜力,可关注“银发经济”“悦己消费”“平价消费”等方向及折扣零售公司,部分农业股也值得关注 [7] - 农业股走强,外部不确定下内循环和国家安全重要性提升,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政策支持大、需求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8] - 文化传媒板块上涨,2023 - 2025年对该板块多次预判准确,目前海内外AI模型进步,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受益,2025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前景好 [9][10] 后市大势研判 - 周三指数跳水因获利盘和套牢盘抛出,但尾盘拉升显示市场承接力强,技术面沪指收在3600点上方,短期均线多头排列,深成指和创指也回升,短期趋势未走坏 [3][11][13] - 短期市场在3674点面临压力,8月市场不确定性多,情绪趋于谨慎,虽阶段趋势未破坏但仍有反复,操作上控制仓位,高抛涨幅大个股,低吸优质股 [3][4][12]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4][12]
广东人最捧场的萨利亚,又偷偷涨价了
创业邦· 2025-07-19 10:20
中国市场扩张战略 - 公司计划7月在武汉设立全资子公司"武汉SAIZERIYA",注册资本30亿日元(约1.47亿元),旨在辐射华中市场[4] - 同步筹备设立"中国萨莉亚餐厅管理公司"作为中国总部,注册资本3亿日元(约1500万元),注册地将设在广东[4] - 已完成武汉萨莉亚餐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美元)和广东省萨莉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万美元)的工商注册[5] - 任命海外事业本部长长冈伸兼任中国总公司社长,强化本土管理[4][5] 经营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日本门店1051家,中国门店达481家(截至3月底数据)[8] - 广州分公司管理222家门店,占中国门店总量的46%[8] - 2025财年前三季度集团销售额1883.39亿日元(约90.93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77.84亿日元(约3.76亿元),同比增长50.4%[9] - 亚洲分部(主要为中国市场)贡献630.58亿日元(约30.46亿元)营收,占比超30%,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4%[9][15] 门店拓展计划 - 2023-2024财年中国净增28家门店,2024-2025财年净增89家,广州分公司分别贡献27家和42家[10] - 加速下沉低线城市,已在肇庆、湛江等地开设首店,计划通过武汉子公司开拓华中空白市场[13] - 提出千店目标,计划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15]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投资3000万美元(约2.15亿元)在广州建设新工厂,预计2026年1月投产以支持千店计划[13] - 采用自建农场+中央厨房模式,预制菜比例高是其核心成本优势[13] - 2024年7月起部分菜品涨价1-2元,2025年继续上调价格,如牛肝菌烤饭从20元涨至21元[16] 市场定位与消费趋势 - 主打20元价位意面/焗饭、个位数小菜等极致性价比产品[6] - 中国已成为除日本外最重要市场,门店数量占比超30%[8][9] - 平价消费风潮推动扩张机遇,但同时也对盈利能力形成压力[9][15]
短期技术性调整,把握结构性机会
英大证券· 2025-06-11 07:01
报告核心观点 - 沪指3400点反复拉锯是消化历史套牢盘和政策与基本面共振前的蓄势阶段,投资者无需因短期波动过度悲观,可在技术性调整中把握结构性机会,操作上避免盲目追涨杀跌,高抛低吸,减持前期涨幅大的个股,逢低关注券商、高股息、消费、成长主线及并购重组等方向 [3][11][12] 总量研究 A股大势研判 周二市场综述 - 周二早盘沪指收复3400点,午后三大指数跳水,尾盘略有回升但仍绿盘报收,创业板指跌幅超1%,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低迷,两市成交额14154亿元,上证指数报3384.82点,跌幅0.44%,深证成指报10162.18点,跌幅0.86%,创业板指报2037.27点,跌幅1.17%,科创50指报982.90点,跌幅1.47% [5][6] - 行业方面,航运港口、美容护理等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航天航空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转基因、重组蛋白等概念股涨幅居前,EDR、国资云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 周二盘面点评 - 航运港口板块大涨,因中国6月初输往美国货柜海运活动增加,投资者期待提前备货潮,但提醒逢低关注,不追高 [7] - 医药股逆势走强,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11款新药上市批件,科创板创新药企新药占5席,创新药商业化环境向好,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关注创新药、中药OTC等方向 [8] - 稀土永磁概念股逆势上涨,6月7日商务部表示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且各国对中重稀土民用需求持续增长 [9] 后市大势研判 - 沪指3400点得而复失或因技术面需放量消化套牢盘、海外压力犹存、国内经济修复不强、处于政策会议空窗期等隐忧,但3400点反复拉锯是必经过程和蓄势阶段,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可把握结构性机会 [11] - 操作上避免追涨杀跌,减持前期涨幅大的个股,逢低关注券商、高股息、消费、成长主线及并购重组等方向 [12] 晨早参考短信 - 沪指3400点得而复失原因与后市大势研判类似,投资者可在技术性调整中把握结构性机会,逢低关注券商、医药板块,成长主线也可择机关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