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散户狂热再起,市场逼近“阶段性顶部”?
新浪财经· 2025-09-29 13:0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金十数据 目前,市场正进入本季度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股指期货显示其走势强劲,投资者持续无视上周从历史 高点小幅回落的走势。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仍低于16,表明尽管未来几天可能会有一 系列市场催化剂,尤其是美国就业部门的数据,但交易员们依然看涨。 然而,如果本周中期美国政府再度面临停摆,官方非农就业报告可能无法在周五发布。Wedbush的分析 师塞思·巴沙姆指出,市场目前"毫无畏惧",不仅波动性低,而且信贷息差也收紧,这表明投资者并不 担心会出现有意义的经济衰退。 他还认为,随着"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减税政策的实施,消费支出范围将有所改善。 "最近的减税措施可能会使2026年的退税水平至少提高5%,并可能提高15%,从明年2月开始,为低收 入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可能提振经济,"巴沙姆说道。 巴沙姆补充说,在美股市场中,许多行业的估值与历史水平相比并不高,其中包括医疗保健、日常消费 品、房地产和材料。 至于对当前市场与互联网泡沫时代相似之处的担忧,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狂热出现了'黄灯',但没有 出现'红灯'。"例如,在1999年,大约 ...
全球经济步入债务驱动时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80年来全球除了不断爆发一些局部战争外,总体处于和平状态,这在人类历 史上属于比较长久的"太平盛世"年代。故此全球的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从1945年的25亿人,扩大到如 今的81亿人。经济体量的增长更大于人口扩张的倍数。但为经济增长所付出代价也非常巨大。如贫富 分化、环境污染、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加剧、国内债务危机等。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越来越依赖于举债,且债务的增长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速,宏观杠杆率水平不断提高。本文侧重探究其背 后的深层原因。 全球宏观杠杆率持续提升 ——主要是政府加杠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和IMF等机构的数据,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债务总量持续攀 升,疫情前占全球GDP比重达到320%左右, 如今则超过350%。其中政府部门的债务水平上升 最快 ,主要经济体都超过了二战后的最高水平。 在债务增长的过程中,经济体量大的国家宏观杠杆率水平明显高于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发达国家高于 发展中国家。这是否也说明要做大GDP规模,必须更多地举债,提高杠杆率水平? 过去80年左右时间里,美国宏观杠杆 ...
大摩分析师:美股新一轮牛市刚刚开启
财富FORTUNE· 2025-08-13 13:17
美国经济与股市分析 -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经济过去三年处于"滚动式衰退"状态 目前这场衰退已结束 四月份史诗级抛售标志着熊市终结 [1] - 当前已步入新一轮牛市早期阶段 资本市场活跃表现验证该结论 渐进式上涨比2020年直线上涨更健康 [1][3] - 标普500指数从四月低点反弹30% 年内涨幅近9% 屡创新高 呈现V型复苏趋势 [1] 股市前景预测 - 第三季度股市可能放缓 为投资者提供加码押注反弹的机会 [2] - 标普500指数到2026年中期可能达7200点 乐观预测基于盈利强劲、AI应用、美元走弱、特朗普减税等因素 [5] - 奥本海默将标普500指数2024年目标价从5950点上调至7100点 若实现则2025年涨幅约21% 创1990年代末以来连续三年超20%涨幅纪录 [5] 市场行为观察 - 散户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助推市场加速上涨 机构投资者相对谨慎 [5] - 盈透证券指出回调持续时间缩短 投资者因害怕错过机会而提前进场 [6] - 逢低买入策略执行难度增加 存在"抄底抄在半山腰"风险 [7][8]
细说汇率⑮ 美元反弹的脆弱
搜狐财经· 2025-08-04 06:36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从4月中旬100水平一路下行至96下方 创1973年以来表现最差半年[1] - 7月美元指数从96下方持续反弹 月底收在100关口 成为今年首次月线收涨[1] - 7月反弹主因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导权上升 推动贸易政策转向渐进式路径[3] 贸易政策变化 - 贝森特影响特朗普暂停激烈关税战 转向差别化关税税率体系 包括10%-41%分档税率[3] - 对69个贸易伙伴实施分档加征关税 未列名单伙伴统一征收10%关税(不含中国)[3] - 对"转运贸易"统一征收40%关税[3] - 谈判策略差异化:对英国适度让步 对日本欧盟强硬 对中国保持谈判 对巴西高关税 对墨西哥温和 对加拿大强硬[3] 财政与税收政策 - 《大而美法案》7月4日生效 实施永久性减税[4] - 该法案预计未来10年将增加美国政府3.4万亿美元赤字[5] - 欧洲主要国家增加国防支出预算 直接分担美国在欧洲防务支出[4]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表现 - 美联储自1月会议后连续五次会议保持政策利率不变[8] - FOMC出现罕见分歧 鲍曼和沃勒投反对票 库格勒提前辞职[8] - 美股显著反弹:道指涨17% 纳斯达克涨35% 标普500涨25%[8] - 迷因股出现暴涨暴跌行情 包括Opendoor、Krispy Kreme、GoPro等标的[8] 经济数据表现 - 5月和6月新增非农人数合计仅3.3万人 较初值减少25.8万人[12] - 非农职位空缺率自2月持续低于4.5%的就业市场平衡点[12]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定在4.5%下方[1] 货币表现 - 7月美元指数成分货币全线贬值:欧元贬3.16% 日元贬4.69% 英镑贬3.84% 加元贬1.9% 瑞郎贬2.41% 瑞典克朗贬3.53%[13]
美财政部2025年三季度借款或超万亿,市场紧盯发债细节
环球网· 2025-07-29 02:29
美国财政部借款计划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借款预计达1.007万亿美元,远超4月公布的5540亿美元预期值 [1] - 借款计划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测 [1] - 2025年第四季度净借款预计达5900亿美元,虽低于三季度但仍处高位 [3] 债务上限与现金储备 - "大而美"法案通过后总借款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财政部得以重新发债筹资 [3] - 此前受债务上限限制,财政部主要靠消耗现金储备维持运转 [3] - 截至7月3日政府现金储备仅3130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一半 [3] 债券市场影响 - 财政部将公布借款详细结构安排,包括国债发行时间与期限分布 [3] - 市场预期财政部将维持长期债券发行量不变,加大短期国库券销售力度 [3] - 此举虽能避免锁定高利率长期债务,但会加大政府短期利率波动风险 [3] 财政收入压力 - 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使联邦政府税收减少,带来长期财政压力 [3] - 近期关税收入大幅增长部分缓解了压力 [3] - 各国贸易协议变动使关税收入能否持续保持高位存疑 [3]
全世界被打脸!关税之下,为什么滞胀没来,美元还跌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6:10
美元汇率表现 - 美元未如预期升值 反而出现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半年最严重的下跌 [1][5] - 美元意外走弱归因于年初历史性高估 外国投资者开始对冲风险并增加非美地区投资 [5] - 多国因经济改革和非美贸易协议成为资金避风港 进一步分散全球资本流向 [5]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美国有效关税率从2.5%上升至15% 但未出现预期中的滞胀效应 [4][5] - 关税收入以年率3000亿美元速度增长 约为去年同期四倍 [4] - 外国出口商承担20%关税成本 剩余80%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分摊 [7]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抵消关税负面影响 科技巨头AI年度支出增加600亿美元至3500亿美元 [6] - 政府财政刺激政策提供支撑 减税政策预计2026年为企业节省超1000亿美元 [4][7] - 股市上涨保持金融环境宽松 美联储指数显示若非AI股票推动环境将处于中性 [6] 通胀表现 - 整体通胀受房租下降抑制 二手车和能源等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9] - 家用电器 体育用品和玩具等特定品类出现价格上涨 [7] - 滞胀风险仍存在 若平均有效税率继续攀升可能最终显现 [9] 经济理论实践 - 复杂经济体系不受单一因素主导 多重宏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当前局面 [4][9] - 简单经济模型存在局限性 重大冲击未必导致预期结果 [9] - 当前情况重演2023年模式 当时美联储加息影响同样被AI支出和财政支持抵消 [9]
“大而美”法案不确定性巨大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06:08
法案核心内容 - 特朗普将"大而美"法案定位为美国建国250周年的重要政策成果,并通过战机飞越白宫仪式高调宣传 [1] - 法案核心条款包括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并允许企业对合格生产性资产进行一次性税收抵扣 [3] - 法案延长或新增企业投资税收优惠,涵盖机械设备采购、研发领域及农村"机会区"投资 [3] - 中小企业合格业务收入扣除比例从20%提升至23%,并禁止各州在未来十年内实施人工智能监管法律 [3] 税收政策调整 - 个人所得税维持最高档37%税率,但单身纳税人扣除额从1.46万美元上调至1.6万美元,夫妻联合申报扣除额从2.92万美元提升至3.2万美元 [3] - 免除小费与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州税和地方税的联邦抵扣上限从1万美元提高到4万美元 [3] - 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从每人0.2万美元增至0.25万美元,并为2025-2028年新生儿创设"成长与进步资金账户"提供0.1万美元初始资金 [3] - 65岁以上纳税人可享受每年0.4万美元的额外标准扣除 [3] 财政赤字管理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财政支出,重点压缩社会福利和政府机构经费 [4] - 2024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2025财年前8个月赤字1.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 [4] - CBO预测减税将使未来十年政府赤字增加4.5万亿美元,但特朗普政府认为经济增长和关税收入可改善财政状况 [4][8] 经济刺激效应 - 特朗普政府预估法案可使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提升3个百分点,创造超700万个就业岗位 [6] - 企业所得税永久化稳定投资预期,但个税减免(2030年到期)和夫妻联合申报扣除(2028年到期)等政策具有时效限制 [6] - 小费和加班费免税政策仅覆盖2.5%的劳动力(小费工人)和12%的小时工(加班群体),且2028年终止 [6] 财政收支预测 - 特朗普预测新增税收可覆盖22%减税成本,财政部长预计关税年收入3000-6000亿美元(十年累计3-6万亿美元) [8] - 2025财年前三季度美国关税收入860亿美元(同比增长59%),但税收基金会预测十年关税收入仅1.4万亿美元 [8] - 法案将债务上限一次性上调5万亿美元,CBO测算未来十年国债规模增加至少3.4万亿美元 [8] 债务风险 - 2024财年联邦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预算),当前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 [9] - CBO预测2025年利息支出突破1万亿美元,2034年达2.2万亿美元(占GDP5.3%),财政赤字率将升至GDP的125% [9] - 美债持续扩张导致"赤字扩大—增发国债—赤字再扩大"恶性循环,可能推高借贷成本和违约风险 [9]
美众议院议长罕见发声:对鲍威尔“感到失望”!
金十数据· 2025-07-23 15:24
美联储相关争议 -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感到失望",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因高利率问题抨击鲍威尔 [1] - 约翰逊不清楚解雇美联储主席的法律权限,但对修改1913年《联邦储备法》持开放态度,该法律上一次重大修改是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 [2] - 约翰逊认为对美联储的审查是恰当的,包括对其办公大楼翻修成本的调查以及财政部长探讨美联储"使命偏离"问题 [2] - 约翰逊强调修改美联储相关法律需谨慎,称"魔鬼藏在细节里",并质疑美联储最初的宪法权力来源 [3] 税收和支出法案 - 众议院共和党人正在启动一项后续税收和支出法案,旨在移除特朗普"大而美法案"中部分条款,如禁止各州为非法移民提供医疗补助资金 [3] - 约翰逊计划在"深秋"颁布第二项规模较小的税收法案,称其"不会那么大",但希望"同样美丽" [3] - 共和党人成功通过一项广泛法案,延长特朗普2017年减税政策,提供超过3000亿美元的国防、边境和移民支出,并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4] - 该法案是共和党人从2024年初开始规划,投入"无数个小时的工作"才完成的最终产品 [4]
“大而美”法案下的多重撕裂镜像
第一财经· 2025-07-20 12:40
经济增长 - "大而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 并允许企业对合格生产财产进行一次性税收抵扣 同时延长或增加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 [2] - 法案鼓励企业投资"机会区"农村地区并获得额外税收优惠 并将中小企业合格业务收入扣除比例从20%提升至23% 特别禁止各州未来十年内执行AI监管法律 [2] - 个人所得税方面 法案将单一个人扣除额从1.46万美元提升至1.6万美元 夫妻联合报税扣除额从2.92万美元提升至3.2万美元 并免除小费和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 [3] - 法案将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从每名儿童0.2万美元提升至0.25万美元 并为2025~2028年出生的新生儿设立"成长与进步资金账户" 每个账户初始注入0.1万美元 [3] - 特朗普预测法案将提高美国未来实际GDP增长率3个百分点 并新增超700万个就业岗位 [3] 财政赤字 - "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10年内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主要通过裁撤政府机构和压缩社会福利领域支出 [5] - 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 2025财年前8个月财政收支缺口累计1.36万亿美元 年度赤字总额同比增长14% [5] - 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未来十年美国政府赤字规模将因减税增加4.5万亿美元 [6] - 白宫认为新增税收可覆盖22%的减税成本 美国财长预测提高关税每年可带来3000亿~6000亿美元收入 10年内关税可生成3万亿至7万亿美元财政进账 [6] - 2025年财年至今美国关税总收入860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6] 债务风险 - "大而美"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上调5万亿美元 创有史以来最大上调幅度 [7] - 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十年法案将推高美国国债3.3万亿美元 债务/GDP比率从122%升至125%以上 [7] - 2024财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 超过国防开支预算 目前美国国债规模36.2万亿美元 [8] - 预计2025年联邦政府债务利息支出或突破1万亿美元 2034年利息支出将增至2.2万亿美元 占美国GDP的5.3% [8] 社会影响 - 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将医疗补助计划削减近1万亿美元 提高获取食物券的年龄门槛从54岁至64岁 减少寄养儿童、退伍军人和无家可归者的食物援助 [10] - 从2026年起遗产税豁免上限提升至1500万美元 夫妻联合申报时高达3000万美元 且为永久性免税额度 [10] - 法案设置"合格小企业股票豁免"条款 允许富有的风险投资家投资特定初创公司时获得1000万美元收入的免税待遇 [10] - 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底层人群每年净损失超过1000美元 收入超过110万美元的群体平均减税高达7.5万美元 [11] - 未来十年收入最低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平均下降2.3% 收入最高1/5美国人的年度税后收入将增长约2.3% [11] - 预计到2034年将有1180万美国人失去健康保险 医疗保健行业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 每年可能造成约5.1万美国人死亡 [11] - 收紧食品援助将使320万人失去受助资格 1800万儿童失去学校午餐 [11]
特朗普捅下大篓子,亲笔签下“万亿美元豪赌”,能不能赌赢?
搜狐财经· 2025-07-13 02:56
税收政策 - 法案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政策永久化,新增个人及企业减税条款,提高州及地方税的扣除额上限,扩展企业所得税抵扣范围 [1] - 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1] - 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度提高和抵扣范围扩展,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或购置新设备 [3] 医疗保健行业 - 法案削减医疗补助计划,预计未来10年约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疗补助保险 [3] - 通过提高贫困群体获得医疗保险的门槛,预计削减约7000亿美元相关支出 [3] 国防行业 - 美国国防开支已达1万亿美元,法案再度增加国防投入 [3] - 新增资金用于舰艇建造、弹药生产和"金色穹顶"反导系统等项目 [3] - 军工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巩固美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4] 能源行业 - 法案削减清洁能源补贴,全力支持传统能源产业 [3] - 资源倾斜到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有助于这些行业复苏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经济影响 - 法案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预计未来10年美国赤字将增加约3.3万亿美元 [6] - 企业短期内获得减税优惠,但长期可能因政府债务风险上升导致市场利率提高,增加融资成本 [6] 产业布局 - 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扶持是重振美国传统工业的重要一步 [4] - 增加国防开支推动军工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4] 国际影响 - 大规模减税和债务增加可能冲击美元信用,使美债吸引力下降 [7] - 增加国防开支可能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