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杠杆率趋势 -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债务总量持续攀升,占全球GDP比重从疫情前的约320%上升至目前的超过350% [2] - 在债务增长过程中,政府部门债务水平上升最快,主要经济体政府杠杆率已超过二战后的最高水平 [2] - 过去约80年,美国宏观杠杆率上升约100个百分点;而过去约30年,日本和中国杠杆率分别上升约90个和190个百分点,中国杠杆率现已超过300%,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 [2] 主要经济体部门杠杆结构 - 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均呈现政府部门加杠杆,而企业和居民部门稳杠杆甚至降杠杆的特征 [5] - 居民和企业部门杠杆率升降通常是顺周期的,而政府部门则逆周期操作,以稳定经济和就业 [10] - 日本是政府杠杆率水平最高的主要发达国家,其杠杆率水平一直保持上行,但经济在1991-2021年间长期低迷 [10] 财政收支与税收政策 -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赤字从2019年的9836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2.77万亿美元;德国政府债务率从2019年的58.9%上升至2021年的约70% [16] - 日本2020年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规模超过其2019年GDP的40% [19] - 1980年至2023年,全球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按GDP加权计算)从46.8%下降至25.7% [22] - 美国《大而美法案》可能导致未来十年收入前10%的家庭平均每年因减税增加约1.36万美元收入,而最贫穷人群(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税负略有增加 [24] 社会保障与人口老龄化压力 -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中,强制性支出占GDP比重从1962年的5%明显上升至2024年的14%,2020年最高达21% [31] - 中国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从2013年的73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271亿元,10年时间增长了229%,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从5.3%上升至8.8% [37] - 有研究测算显示,2020年到2035年,中国养老金的累计缺口将达到30.3万亿元,即使按9.1%的投资回报率测算,缺口也将达到26万亿元以上 [38] 债务付息压力与财政效率 - 2024财年,美国政府公债的利息支出达到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较2023财年增加2540亿美元,增幅29%,利息支出约占GDP的3.93% [44] - 预计2025年美国国债全年利息支出将接近1.2万亿美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44]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各省城投平台有息债务合计67万亿元,平均付息成本4.9%,年付息规模约3.3万亿元 [44] - 疫情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杠杆率分别从2019年末的16.7%、21.2%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26.4%、36.8%,但GDP累计增速稳中略缓,显示举债支撑经济增长的效率下降 [49] 财政政策方向与建议 - 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类支出的增速和绝对规模高于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建设类支出 [54]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2022年设立两批共计7399亿元,重点解决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外贸稳定等领域的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 [54] - 建议通过发行更大规模的地方专项债来置换隐性债务,或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来降低付息成本 [59] - 建议加大对生育、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帮助居民降低生活成本 [59] - 建议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以提高资金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 [60]
全球经济步入债务驱动时代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2025-09-21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