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2月24日-3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03-04 10:10
行业信息 -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 [2][8][9] - 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超充站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 [10][11]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12] -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14] - 香港推出3亿港元资助计划,预计推动业界装置3000个高速充电桩 [12] 政策信息 - 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建议 [10] - 八部门在天津等10个城市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预计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25万辆 [19] - 两部门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 [19] - 国家能源局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探索管道输氢项目试点 [20] - 工信部要求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在24小时内提交事故信息 [3] 企业动态 -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启用,重点从事智能汽车等领域研发,可容纳5000人办公 [7][8] - 超20家中国央企接入DeepSeek大模型,涉及能源、金融等领域 [8] - 宁德时代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无人驾驶和数智化展开合作 [16] - 小鹏汽车自研图灵芯片将于5月首搭新品上车,支持L4级自动驾驶 [28] - 特斯拉FSD在中国开始推送,更名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9] 技术进展 - 岚图汽车启动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迭代,能量密度300Wh/kg,电解液含量0% [27] - 极氪完成座舱端侧大模型离线部署,实现不依赖网络的实时图文理解能力 [31] - 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 [33] - 小米SU7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升级,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停车场 [28]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完成首次冬季标定,工厂预计三季度竣工投产 [15] 市场与销售 - 深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2025年拟新建充电桩5万个 [11] - 全新岚图梦想家累计大定突破6.5万台,单车均价超39万元 [27] - 第十万台吉利星愿A0级纯电轿车下线 [27] - 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从青岛出口,为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国际贸易 [13] - 永达汽车加速扩展新能源汽车网络布局,股价拉升逾12% [13] 新产品发布 - 红旗天工05上市,定位中型轿车,售价15.98万起,CLTC续航最高750km [35][36] - 新款智己LS6剧院版上市,限时权益价21.99万起,CLTC续航最高802km [37][39] - 小米SU7 Ultra上市,售价52.99万起,0-100km/h加速1.98秒 [41][43] - 新款启辰大V DD-i虎鲸上市,限时权益价12.59万起,CLTC纯电续航150km [46] - 埃安AION UT鹦鹉龙上市,售价6.98万起,定位纯电两厢车 [7]
全球围剿特斯拉
吴晓波频道· 2025-03-03 17:07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挑战 - 特斯拉CEO马斯克罕见公开谈论经营情况 提出未来五年利润增长1000%的可能性[1] - 欧洲市场1月注册量同比暴跌45.2% 其中法国跌63% 西班牙跌75% 德国仅1277辆 英国销量首次低于比亚迪[7] - 美国加州大本营销量连续下滑 去年Q4降8% 今年1月降10% 股价较峰值跌40% 单周市值蒸发近1万亿人民币[7] - 中国市场1月销量63238辆同比下降11.5% 被比亚迪(增84%) 吉利(增47.5%) 长安(增26%)超越[11] 政治因素对品牌影响 - 全球爆发"反马斯克"示威 50多场活动冲击特斯拉门店 车主车辆遭涂鸦纳粹标志[3] - 抗议源于马斯克政治立场 包括削减政府开支 支持欧美极右翼政党 被称"影子总统"[5] - 研究显示特斯拉10%-15%的困境直接关联马斯克个人争议[9]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局限 - FSD在中国更名"智能辅助驾驶" 因数据限制需通过刷视频训练 出现闯红灯 压实线等严重失误[13][14] - 中国车主花费6.4万元购买的FSD遭遇本土车企"智驾平权"冲击 高端功能免费下放中低端车型[14] - 马斯克宣称2025年实现全美无人监管FSD覆盖 并扩展至多数国家[17] 战略转型与未来布局 - 特斯拉"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三阶段 计划2027年前推出Robotaxi和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19] - 擎天柱机器人计划今年量产1万台 目标全球10%份额(10亿台规模) 预估百万量级时单台成本降至1万美元[20] - 方舟资管预测若转型成功 股价5年内或涨12.5倍至2600美元[21] 商业模式与资本叙事 - 业绩电话会焦点转向机器人出租车网络 汽车制造业务(占营收70%)未获讨论[17] - 马斯克资产结构变化 SpaceX和xAI估值飙升 逐渐分散对特斯拉的依赖[21] - 投资者分歧明显 部分偏好库克式稳健经营 部分押注马斯克的颠覆性创新叙事[23][24]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25GWh动力电池项目8月投产
高工锂电· 2025-03-03 09:55
电池 - 宁德时代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两大核心领域展开合作,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普及及AI工业应用 [1]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量826GWh占比70.6%,储能电池260GWh,消费电池84GWh [2] - 2024年锂电池装机量645GWh(同比增长48%),出口总额4348亿元(同比下降5%) [2] - 宁德时代福鼎时代5号超级工厂封顶,年产25GWh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8月投产 [4][5] - 蔚来参与起草德国换电系统行业标准,推动换电技术规范化 [3] 材料 - 日本出光兴产投资213亿日元(约10.35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硫化锂项目,支持丰田2027-2028年全固态电池汽车目标 [7][8] - 凯赛生物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安徽凯酰时代,注册资本1.5亿元,开发生物基复合材料用于电池壳体及汽车零部件 [9][10] 电池回收 - 江苏亚逊新能源获批2万吨/年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2万辆/年报废汽车拆解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3.85亿元 [11] 海外技术 - 荷兰LeydenJar研发纯硅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390Wh/kg(较石墨电池高70%),完成7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70%,目标2027年将成本降至50美元/kWh [12][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2-28 10:40
文/《清华金融评论》 周茗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 8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 大局保持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 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 ...
每日速递 | 宁德时代与百度达成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2-27 11:28
电池 - 宁德时代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领域 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普及及AI工业应用 [2] - 国家两部门发文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金融服务 重点提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支持 探索氢能、核电等能源金融服务 [3]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 同比增长24% 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动力型锂电池产量826GWh占比最高 锂电池装机量645GWh同比增长48% 出口总额4348亿元同比下降5%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个百分点 [4] 材料 - 九环新越投资30.6亿元建设锂电池材料产业基地 规划11条生产线 年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6类产品65.72万吨 [4] - 特瓦时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 总投资30亿元 一期建成16条全自动生产线 厂房及研发办公楼面积11.48万平方米 [6] 投融资 -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拟联合星航资本投资Positec Inc 该公司专注工具电动化与机器人化 产品涵盖专业/家用电动工具及服务机器人等 [9] 海外 - Adden Energy启用固态电池中试线 生产动态稳定锂金属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提升50% 充电时间低于10分钟 具备不易燃特性 [12]
券商合并小作文带飞大盘,两会行情正在展开?
格隆汇APP· 2025-02-26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今日大A三大股指震荡走强市场氛围较好,恒指和恒科大涨宣告脱离牛熊线,科技、顺周期等板块有表现,两会后科技牛行情仍将是本轮主线,后续科技方向产业催化持续不断,还提出多个市场机会相关问题 [1][2][4] 今日盘面分析及消息催化 整体表现 - 大A三大股指震荡走强,收盘总成交1.9万亿,上涨个股超4000家,涨停板近100家,市场氛围、短线情绪和赚钱效应较好 [1] - 恒指和恒科双双大涨超3%,创2022年2月以来三年新高,宣告脱离牛熊线跨入新平台 [1] 大科技方向 - 机器人依然强势,但后排边角概念开始蹭热度,卖方推低位细分方向,后续调整属正常;宝通科技大单一字,丝杠龙头五洲新春涨停新高,兆威机电、中大力德烂板回封,杭齿前进尾盘封板 [1] - 算力方面,云计算的杭钢股份、首都在线趋势新高;一体机恒为科技下午直线涨停,天玑科技烂板,910C包括电子半导体有异动(据传良率提升和制程升级) [1] 顺周期板块 - 钢铁(减产传闻)和地产板块(外行预期两会)有异动 [2] - 港股除恒科外,地产消费、券商银行板块表现抢眼,2点半左右两大券商合并消息使两个券商拉板涨停,券商带领大盘上攻;3点半左右4000亿消息使港股银行板块大幅拉升,资金提前博弈两会预期 [2] 部分板块涨幅及资金情况 - 减速器涨幅4.11%,资金10.63亿;BC电池涨幅3.78%,资金13.26亿;一体压铸涨幅3.36%,资金10.10亿 [3] - 还有壮地流转、时空大数据等多个板块有不同涨幅和资金流向情况 [3] 两会后科技牛行情 行情逻辑 - 底层驱动逻辑是DS打破美国AI霸权带来的AI创新和科技叙事,以及MQZT带来的民企信心恢复和二次创业 [4] 后续展望 - 下周有关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支持若超预期,将提升市场整体β,利好消费地产等顺周期板块,新质力也会受益 [4] - 在地缘和关税压力未解除情况下,推进科技自主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走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科技方向产业催化将持续不断 [4] 关注问题 - 包括如何把握DS中国AI叙事带来的中国资产重估机遇、2 - 3月产业大事件、机器人调整市场信号等多个问题 [4][5]
百度集团-SW(09888):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智能云同比增速加快,关注广告复苏节奏
开源证券· 2025-02-21 14: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带动智能云增长加快,广告业务预计随宏观环境及AI搜索商业化开启逐步复苏,小幅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non - GAAP净利润预测至271/294亿元,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320亿元,对应同比增速0.2%/8.7%/8.7%,对应调整后摊薄EPS 9.4/10.2/11.1元,当前股价88.35HKD对应2025 - 2027年8.7/8.0/7.4倍PE,考虑到未来随宏观环境复苏及AI产品变现、广告业务有望重回增长,生成式AI对云收入贡献持续扩大、无人驾驶重点区域盈亏平衡及后续扩张有望驱动估值提升,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日期为2025年2月19日,当前股价88.35港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19.40/74.300港元,总市值2514.80亿港元,流通市值2478.41亿港元,总股本28.46亿股,流通港股28.05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4.92% [1]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4598|133125|137327|145313|152696| |YOY(%)|8.8|-1.1|3.2|5.8|5.1| |Non - GAAP净利润(百万元)|28747|27002|27064|29424|31980| |YOY(%)|39.0|-6.1|0.2|8.7|8.7| |毛利率(%)|52.6|52.9|51.3|52.1|52.2| |净利率(%)|21.4|20.3|19.7|20.2|20.9| |ROE(%)|13.3|11.0|9.8|9.6|9.3| |EPS(摊薄/元)|10.1|9.4|9.4|10.2|11.1| |P/E(倍)|8.1|8.7|8.7|8.0|7.4| |P/B(倍)|1.0|1.1|1.0|0.9|0.8|[9] 各业务情况 - 2024Q4百度收入同比下滑2.4%,小幅好于彭博一致预期;non - GAAP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滑13.5%,好于彭博一致预期(47亿),百度核心收入利润好于预期,爱奇艺收入利润低于预期[7] - 百度核心在线营销:2024Q4收入同比下滑7%,源于宏观环境影响及自身搜索转型调整,应用内搜索广告竞争加剧及搜索中AI生成内容比例提升但尚未开启变现,2024Q4搜索页面中约22%为AI生成结果[7] - AI及智能云:2024Q4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6%,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处理的日均API调用量达到16.5亿次[7] - 智能驾驶:2024Q4萝卜快跑单量同比增长36% [7] - 爱奇艺:2024Q3收入同比下滑14%,non - GAAP经营利润率同比下滑5pct [7] 业务展望 - 短期广告主业SME客户受宏观环境影响需求缓慢复苏、竞争加剧及公司主动提升AI生成内容占比影响导致增长承压,未来随战略调整AI搜索逐步开启商业化,开源模型有望带动云需求增长,智能驾驶商业模式有望获得验证[8] - 利润端,短期收入结构变化利润率或有波动,但AI云稳态利润率有望高于传统业务,智能驾驶目标优先实现重点区域盈亏平衡,持续减少非核心业务投入及费用优化[8]
特斯拉利润降53%,FSD授权给上汽?马斯克回应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30 12:35
特斯拉FSD技术进展 - 无人监督驾驶FSD(unsupervised FSD)将于2025年6月在德州奥斯汀推送,新车可自行开到厂区指定地点 [5] - FSD已达到L4级别智驾能力,车主可基本脱手方向盘,类似Waymo robotaxi体验 [7] - 马斯克强调FSD迭代速度极快,劝说用户积极体验最新版本 [7] - FSD在中国落地面临数据监管限制,公司通过公开视频数据训练模拟器解决本地化问题 [14] - 预计2025年底FSD技术可在多国使用,但实际落地需看各国监管政策 [14]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同比下降1%,其中Model Y/3交付170.4万辆(-2%)[9] - 汽车收入770.7亿美元(-6%),毛利率从18.2%降至17.9% [9] - 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3%(2023年为149.97亿美元)[9] - 利润下滑主因产品降价及AI研发投入加大 [9] - 能源和服务收入微增1%,部分抵消总收入下滑 [9] 产品规划与成本控制 - 2025年上半年将推出一款便宜车型,全年计划推出多款低价车型 [11] - 单车成本已降至3.5万美元以下,主要通过材料成本优化实现 [11] - 全球工厂已完成新款Model Y生产切换 [11] - 预计2025年运营费用将持续上涨,主要来自AI投资和营销成本增加 [12] FSD授权与合作 - 多家大型车企对FSD授权表示兴趣,但公司优先考虑全美FSD落地 [14] - 授权门槛较高,需对方企业销量足够大才值得投入工程资源 [14] - 马斯克认为缺乏FSD技术的传统车企将难以生存 [14] 人形机器人Optimus - 2025年计划生产约10000台Optimus,实际可能先产数千台 [16] - 初期将用于工厂执行重复性工作,长期目标实现精密操作能力 [16] - 马斯克预测Optimus价值将超过公司其他业务 [16] 技术路线与产业政策 - 坚持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反对激光雷达方案 [16] - 支持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呼吁人才转向制造领域 [16]
小马智行最早、最大财务投资方红杉中国:坚信小马能追逐陆地交通的「终极理想」
IPO早知道· 2024-11-27 15:32
公司上市与投资背景 - 小马智行于2024年11月27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为PONY 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 [4] - 公司获得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丰田汽车、一汽集团等知名机构支持 包括VC、国央企、车企及主权财富基金 [4] - 红杉中国自2017年起连续4轮投资 IPO前持股10.2% 为最大财务投资方 [4] 红杉中国的投资逻辑与早期支持 - 红杉2016年基于对无人驾驶行业需长期投入和技术天才聚集的判断 选择投资小马智行 [7] - 投资决策基于创始团队背景:CEO彭军为百度T11级工程师兼无人驾驶架构师 CTO楼天城为百度T10级工程师且具技术号召力 [7] - 红杉以7000万美元估值领投首轮融资 获取15%股比 当时市场普遍犹豫但红杉坚定出手 [7] 红杉中国的深度运营支持 - 红杉三位合伙人(沈南鹏、周逵、富欣)罕见共同深度参与项目管理 [4][9] - 提供中关村孵化器作为初始办公空间 协助团队搭建与产品设计 [9] - 在投融资、战略方向、产业资源对接(如广汽、丰田、一汽)及海外机构引荐上提供全方位支持 [5][9]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小马智行专注L4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建立技术护城河并实现Robotaxi量产商业化 [9] - 通用人工智能崛起促进行业发展 推动"人、车、路"协同 行业迎来初步曙光 [9]
百亿美元公司动向丨A股连续回撤,股东批量减持;特斯拉公布无人出租车计划,市值损失500亿美元;大众中国销量下滑
晚点LatePost· 2024-10-11 15:25
9 月 24 日以来,至少 276 名 A 股公司股东宣布减持计划。 自 9 月 24 日金融政策发布以来,至少 276 名 A 股公司股东在 9 个交易日内公布了减持计划,日均 30 位左右。其中,10 月 9 日单日 67 名股东公告减持。而在 8 月 1 日至 9 月 23 日的 35 个交易日 内,共有 700 名股东宣布减持。目前,上证指数自 9 月 24 日以来涨 17%,从高点回撤 13.24%。 此外,Wind 数据统计显示,下周(10 月 14 日-10 月 18 日)共有 60 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按 10 月 11 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 425.85 亿元。 中金因思尔芯 IPO 保荐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中金公司(601995.SH)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 "涉嫌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保荐 业务未勤勉尽责" 被立案。中金回应目前公司 "经营情况正常",会积极配合证监会。集成电路 EDA 供应商思尔芯 2021 年 8 月在科创板递交 IPO 申请、由中金保荐,今年 2 月证监会对思尔芯 "欺诈发行" 作出行政处罚,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摩根大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