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疫苗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每天解读一家上市企业:中慧生物-B(港股新股)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36
公司概况 - 中慧生物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与商业化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 采取自主创新加授权引进双轨策略 聚焦未被满足的优质疫苗需求 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传统疫苗更新换代 [3] - 核心战略定位是以高端疫苗产品逐步取代国内传统疫苗和进口疫苗 并将竞争优势延伸至国际市场 [3] - 产品管线包含13款疫苗产品 覆盖多个传染病领域 包括11种在研疫苗 涵盖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佐剂型流感疫苗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 [3] 核心产品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慧尔康欣是国内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 于2023年5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 同年9月启动销售 [5] - 该产品采用更先进的纯化工艺 仅保留高纯度表面抗原 去除病毒内部蛋白 显著提升安全性和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临床数据显示其对四种流感病毒株的血清保护率高达89.41%至97.98% 全面优于欧盟70%标准 [5] - 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采用世卫组织推荐的人二倍体细胞技术 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显示良好安全性 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收入0.52亿元 主要来自四价流感疫苗上市后4个月9至12月的销售 [5] - 2024年收入飙升至2.60亿元 同比激增400% 反映主力产品完成全国30个省份市场准入 并被超过1100家区县级疾控中心选用 [5]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仅为41.3万元 不足2024年总收入的0.2% 凸显疫苗销售的极端季节性 生产集中于3至8月 销售高峰集中在每年7至9月的流感接种季 [5] - 2023年净亏损4.25亿元 主因首年商业化投入高企及持续研发支出 [5] - 2024年亏损收窄至2.59亿元 同比减少39% 主要得益于收入规模扩大带来的边际改善 [5]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0.87亿元 单季度研发开支达0.47亿元 是同期收入的112倍 [5] 业务风险 - 单一产品依赖 目前收入100%来源于慧尔康欣 抗风险能力脆弱 [5] - 慧尔康欣定价高达319元每支 远超竞争对手科兴78至88元 华兰120元 国光205.5元 高价策略导致终端接受度承压 2024年退货负债达8470万元 反映显著的库存积压和渠道阻力 [5] - 研发投入刚性 2024年研发开支2.06亿元 占收入比例79%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0.47亿元 远超同期收入 [5] IPO发行细节 - 中慧生物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5日公开认购 8月6日定价 预计8月8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3][5] - 招股区间为每股12.90至15.50港元 区间跨度达20.16% 显著高于港股IPO平均价差15.22% [5] - 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 可视情况行使15%超额配售权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约334.44万股 国际配售占90%约3009.82万股 [5] - 每手单位200股每手 按招股价上限计算 入场费约3131.26港元 [5] - 基础发行股数占总股本8.5% [6] - 按招股价计算 上市后总市值约43.1亿至51.8亿港元 折合人民币约40至48亿元 低于2021年B轮融资后41.89亿元人民币的估值 [6] 募资用途 - 预计净募资额约4.21亿港元按中位数14.20港元计 [6] - 63.6%用于核心产品开发 其中32.4%投入流感疫苗海外注册 31.2%用于狂犬病疫苗III期临床 [5] - 18.1%用于其他在研疫苗 包括带状疱疹疫苗6.9% PPSV23 5.2% 佐剂流感疫苗2.6%及RSV疫苗1.7% [5] - 8.4%提升生产及商业化能力 [7] - 4.9%投入五大技术平台升级 [7] - 5.0%补充营运资金 [7] 投资者结构 - 引入嘉兴鑫扬私募基金及华泰资本投资作为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1300万美元约1.02亿港元 按中位数定价占比约21.27% [7] - 由中信证券与招银国际联席保荐 中信近半年保荐项目首日上涨率达84% 招银国际为72.72% [7] - 招股启动后2小时内孖展认购倍数已超41倍 市场预期最终将突破千倍认购 触发50%回拨机制 散户分配手数约8.3万手 [7]
累计融资近10亿,这家疫苗公司要上市了
金融界· 2025-07-31 11:59
业绩方面,中慧生物于2023年9月才开始商业销售其首款商业化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并自销 售该产品产生全部收入。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中慧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52亿、2.60 亿和41.3万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4.25亿、2.59亿和0.87亿元。 而这种亏损在可见未来仍将持续,中慧元通表示,未来将继续产生大量开支及亏损,主要支出来自疫苗 研发、建造生产园区、在研疫苗商业化、团队扩充、员工激励、引进知识产权等。 自2018年至2021年,中慧生物累计进行了3轮融资,包括高特佳、国海创新资本等机构纷纷押注,累计 融资额约10亿元。在2021年完成B轮融资后,公司的投后估值达到41.89亿元。 招股书显示,中慧生物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安有才、江苏粜宇、何一鸣为一致行动人,上述股东为 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持股约45.55%;其他股东包括上海忆久诚、高特佳、文周投资、盈科创新、国海 创新、HLC、杭州三花弘道等。 2025年7月27日,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慧生物")更新了聆讯后的资料集,拟香 港主板挂牌上市。 中慧生物是一家疫苗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创新 ...
中慧生物-B(02627)于7月31日至8月5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3:45
招股信息 - 中慧生物-B(02627)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5日招股,拟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每股发售价格区间为12.9-15.5港元,每手200股,预计2025年8月8日在联交所上市 [1] - 假设发售价为14.2港元(中位数),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4.21亿港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疫苗企业,专注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1] - 产品管线包括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他11种在研疫苗 [1] - 战略目标是替代中国市场的传统疫苗和进口疫苗,并拓展国际市场 [1] 基石投资 - 已与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签订基石投资协议,认购总额1300万美元 [2] - 按14.2港元发行价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711.36万股,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1.3% [2] - 基石投资占上市后总股本的1.8%(假设发售量调整权未获行使) [2] 资金用途 - 63.6%用于核心产品开发及注册(四价流感疫苗32.4%,狂犬病疫苗31.2%) [3] - 18.1%用于其他在研疫苗开发 [3] - 8.4%用于提升生产及商业化能力 [3] - 4.9%用于技术平台开发升级 [3] - 5.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3]
中慧生物-B(02627) - 全球发售
2025-07-30 22:21
全球发售信息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33,442,600股H股,香港发售3,344,400股,国际发售30,098,200股[7] - 最高发售价为每股H股15.50港元,预期不低于12.90港元[7][9]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8月6日中午十二时正或之前[9][21] - 香港公开发售2025年7月31日开始,8月5日截止申请[20] - 预期股份2025年8月8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23] 产品情况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有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两种核心产品,另有11种在研疫苗[41]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2023年、2024年及2025年Q1分别产生收入5220万元、2.596亿元及40万元[47] - 适用于6 - 35月龄人群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预计2025年Q3获NDA批准[44]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预计2025年Q3启动III期临床试验[44] 研发情况 - 自有研发团队86名成员,45.3%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61] - 2023 - 2025年3月31日,研发成本分别为2.832亿元、2.056亿元、4650万元[62]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从国家药监局获得九项在研疫苗的IND批准[62] 生产与销售 - 一号生产园区流感、狂犬病、肺炎球菌疫苗设计年产能分别为400万剂、500万剂、1500万剂[65]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完成30个省份市场准入程序,被超1100家区县疾控中心选用[68] - 2023 - 2024年估计销售退回率分别为20.3%、24.6%[72] 财务状况 - 2023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2,168千元增至259,612千元,2024 - 2025年Q1从306千元增至413千元[85] - 公司净亏损从2023年的424.7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258.7百万元[8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3.06亿降至2024年的1.995亿[95] 未来展望 - 假设发售价14.20港元/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205亿港元[99] - 63.6%用于核心产品开发及注册,18.1%用于其他在研疫苗开发和注册[99]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继续产生净亏损[105]
科兴集团召开媒体沟通会 副总裁李静:预计2030年前将获批上市9款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3:40
7月30日,北京科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集团")召开"甲型和乙型肝炎防控"媒体沟 通会。 "近年来,科兴一直在产品研发、产业化等领域加大投入,不断扩展针对呼吸道疾病、肠道传染病、外 伤感染、虫媒传播疾病的疫苗和抗体产品矩阵,并同步布局多种联合疫苗开发,预计2030年前将获批上 市9款产品。"会上,科兴集团副总裁李静表示,科兴以创新产品开发为导向构建研发平台,对前沿突破 性产品、平台技术开展广泛的研发布局和持续投入。当前公司的研发管线拥有疫苗和抗体两类20多种在 研产品。 近日,科兴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倍尔来福®取得了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对此,李静表示,该产品 最早在2005年上市。上市后该产品在全国29省市累计使用超1300万剂,获得广泛欢迎,对我国甲肝、乙 肝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乙肝、甲肝先后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防控成效显著,甲乙肝联苗此前也完 成了查漏补种的时代使命。 7月24日,据科兴集团官微消息,由集团旗下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甲型乙型肝炎联合 疫苗倍尔来福®于2025年7月21日取得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倍尔来福®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科兴 ...
康华生物(300841) - 300841康华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13:52
控制权变更 - 万可欣生物基于对康华生物主营业务、内在价值及行业前景的认可受让股份,王振滔及奥康集团引入投资者为公司赋能 [2] - 万可欣生物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王振滔、奥康集团、康悦齐明合计持有的 2,846.6638 万股公司股份,王振滔将剩余 1,050.3517 万股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等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 [2] - 股份转让完成及表决权委托后,万可欣生物拥有公司表决权的比例为 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王振滔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振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 - 本次控制权变更需通过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深交所合规性审核,相关事项正在推进中 [3] 诺如疫苗研发 - 公司与 HilleVax 签署《独家许可协议》,授权其在除中国(含港澳台)以外地区对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及其衍生物进行开发、生产与商业化 [4] - 公司持续重点推进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国内研发进程,已取得国内临床试验许可,海内外进程均在积极推进中 [4] 狂犬疫苗市场 - 狂犬病是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我国为狂犬病流行国家,2024 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 143 人,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在我国属于刚性需求 [5] - 我国犬猫数量超 1 亿只,每年约有 4000 万人的狂犬病暴露人群,现阶段暴露后人群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仅为 35%左右,未来提升空间大 [5] - 我国获批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有 3 种细胞基质类型,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占绝大部分,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对 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补充空间较大 [5]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利用自身产品口碑及市场渠道优势,结合临床数据打造品牌影响力 [6] - 通过专业化学术推广传递产品使用信息,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深化市场认知度 [7] - 调整营销管理架构,扩充营销团队并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营销及渠道协同作战能力 [7]
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的许可协议正式生效;中慧元通更新招股书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23:12
维立志博-B暗盘表现 - 维立志博-B暗盘最高涨幅达134.28%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新药研发 [1] - 目前拥有1款核心产品和13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 [1] - 市场对其研发管线表示认可,长期价值取决于新药商业化能力 [1] 恒瑞医药新药进展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HRS-1893片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2] - HRS-1893片为高选择性心肌肌球蛋白小分子抑制剂 [2] - 拟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上市 [2] - 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067万元 [2] - 若临床试验顺利,有望成为该领域首款药物 [2] 三生国健与辉瑞合作 - 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许可协议 [3] - 协议范围包括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3] - 期权金和行权金合计不超过1.5亿美元 [3] - 协议有助于加速项目开发与商业化,为营收增长提供新推力 [3] 中慧元通上市进展 - 中慧元通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4]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疫苗研发 [4] - 产品管线包括2种核心产品和11种在研疫苗 [4] - 2018-2021年完成3轮融资,合计9.95亿元 [4] - 投资方包括高特佳、盈科资本、弘晖基金等知名机构 [4] 亿胜生物科技新产品获批 - 亿胜生物科技获多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中国注册及商业化批准 [5] - 产品为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用于治疗干眼症 [5] - 获批产品将丰富干眼症治疗选择,拓展眼科用药市场 [5]
一个月内先发布定增预案后披露减持计划 欧林生物称拟减持股份为控股股东在公司IPO前取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5:2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武山计划减持不超过121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套现金额或超2亿元(按22.11元/股计算)[1][2] - 减持原因为投资项目退出及资金安排需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2] - 实际控制人樊绍文、樊钒及董事陈爱民承诺不参与本次减持,间接持有股份比例分别为47.22%、6.78%和20%[1][2] 定增与市场争议 - 6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75亿元,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90亿元)[2] - 定增对象与减持主体无关联,减持股份为IPO前取得且不参与日常经营[2] - 市场争议源于一个月内先后发布定增预案和减持计划[1][2] 股价与财务表现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超100%,市值从43亿元增长至90亿元[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69%和18.24%,扣非净利润增长230.01%[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8749万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亏损707万元(同比收窄),扣非净利润亏损1102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2784万元)[3]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主要商业化产品为吸附破伤风疫苗,另有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已上市[3]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入组5000余例/计划6000例)[3] -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获澳大利亚I期临床许可,三价/四价流感疫苗获中国临床试验通知书[3]
50亿温州鞋王,突然清仓疫苗生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5:26
交易概况 - 康华生物控股股东王振滔及一致行动人以18.5亿元向上海万可欣生物转让股份,交易分四期付款并涉及经营权转移及董事会改组[1] - 交易包含业绩对赌协议,要求2025-2026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未达标需现金补足[5][6] - 每股定价65元,整体估值85亿元,交易后王振滔持股降至8.08%,奥康集团清仓[1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2024年下降超四成至389.76万支,净利润下滑至4亿元左右[7][9] - 2024年营收14.32亿元(同比-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21.71%),加权平均ROE为11.64%(同比-3.65%)[10] - 2024年一季度营收仅1.38亿元(同比下滑超五成),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下跌超八成),市值缩水至不足百亿[10]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疫苗市场竞争加剧,Vero细胞疫苗价格优势挤压公司传统产品份额[9] - 公司曾推进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等研发,但仅达成一笔2.7亿美元授权交易,无重大突破[11] - 新股东万可欣生物背靠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投资人包括上海医药、君实生物等企业[13] 创始人背景与主业困境 - 王振滔为奥康国际创始人,2002年跨界投资8000万元创立康华生物,2020年上市后市值一度达600亿元[2][7][16] - 奥康国际主业持续亏损,过去三年累计亏损6.83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亏8700万元,市值仅32亿元[24][25] - 王振滔个人股份质押比例极高(奥康国际99.08%,康华生物近90%),曾因违规占用奥康超10亿元被处罚[21][22] 多元化尝试与财富状况 - 王振滔产业涉足房地产、酒店、小额贷款等,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其父子财富50亿元[31] - 奥康国际累计分红超20亿元,王振滔个人分红超6亿元,2024年尝试跨界芯片未果[31][32] - 王振滔2023年卸任奥康国际董事长后于2024年7月复职,重新掌舵主业[33]
赛诺菲斥资16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Vicebio
快讯· 2025-07-22 11:35
赛诺菲公司同意以高达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生物技术公司Vicebio Ltd.,从而获得了实验性疫苗以及 一种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的技术。赛诺菲首席执行官Paul Hudson正在寻找与赛诺菲现有产品相契合的 创新方案,而Vicebio的实验性疫苗旨在预防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也是赛 诺菲新疗法Beyfortus所针对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