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程

搜索文档
精测电子(300567):先进制程占比持续提升 先进封装加速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25.65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减少165.02%,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减少582.26% [1]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64.92%,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扭亏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9.97%,同比减少8.98pct,净利率为-8.69%,同比减少12.37pct [3] 分行业收入 - 2024年显示业务收入15.91亿元,同比减少8.98%,半导体业务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94.65%,新能源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减少30.71% [2] - 2025Q1显示业务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2.46%,半导体业务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63.71%,新能源业务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429.71% [2] - 截至2025年4月24日,公司在手订单总计28.44亿元,其中显示领域7.64亿元,半导体领域16.68亿元,新能源领域4.12亿元 [2] 分行业毛利率 - 2024年显示业务毛利率38.36%,同比减少11.36pct,半导体业务毛利率45.75%,同比减少7.08pct,新能源业务毛利率30.81%,同比减少4.74pct [3] - 2024年其他业务毛利率31.31%,同比减少25.12pct [3] 费用投入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50.59%,同比增长0.40pct,其中销售费用1.87亿元,同比减少18.18%,管理费用3.08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费用7.24亿元,同比增长13.03%,财务费用0.78亿元,同比增长52.29% [3] 技术进展 - 公司14nm先进制程工艺节点的明场缺陷检测设备已正式交付客户,部分主力产品已完成7nm先进制程的交付及验收,更先进制程产品正在验证中 [4] - 公司战略布局先进封装技术,通过增资湖北星辰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 [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34.58亿元、45.87亿元、59.46亿元,归母净利润2.49亿元、3.93亿元、5.59亿元 [5]
陈立武出手!英特尔出售旗下Altera芯片业务51%股份
第一财经· 2025-04-14 15:53
交易概述 - 英特尔与私募股权企业Silver Lake达成协议,以87.5亿美元估值出售FPGA子公司Altera 51%的股份,英特尔保留49%股份 [3] - 交易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完成后Altera财务业绩将从英特尔合并报表中剥离 [3] - 现任Marvell总裁Raghib Hussain将接替Sandra Rivera担任Altera CEO,任命2025年5月5日生效 [3] 财务数据 - Altera 2024财年营收15.4亿美元,GAAP毛利润3.61亿美元,GAAP运营亏损6.15亿美元 [4] - 非GAAP口径下Altera毛利润7.69亿美元,运营利润3500万美元 [4] 战略背景 - 英特尔CEO表示交易体现公司聚焦核心业务、优化支出结构和强化资产负债表的战略 [3] - Altera将继续调整产品组合,瞄准FPGA市场中增长最快且利润最高的细分领域 [3] - 2015年英特尔以近170亿美元收购Altera,试图拓展非CPU市场但未达预期业务突破 [4] 市场影响 - 交易消息推动英特尔股价当日上涨超5% [4] - 英特尔当前面临先进制程落后台积电/三星、CPU份额被AMD侵蚀、AI芯片领域弱于英伟达等挑战 [4] 业务定位 - Altera主营FPGA、CPLD和结构化ASIC技术,产品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及工业自动化领域 [3]
蒋尚义:我应该晚点退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30 02:56
台积电与英特尔的技术竞争 - 台积电在先进制程领域已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霸主,英特尔面临严峻挑战[1] - 台积电前研发高管蒋尚义透露,其团队在退休后成功实现晶体管技术(Transistor Leadership)超越英特尔,而先进封装技术(CoWoS)在其任内已研发成功[1] - 台积电从28nm制程(2013年)到7nm/5nm/3nm的持续领先,关键转折点为2019年英特尔7nm技术延迟[3] 商业模式差异分析 - 英特尔IDM模式存在结构性缺陷:CPU高价策略导致代工业务缺乏价格竞争力,且客户对IDM代工信任度低[4] - 台积电通过持续优化设备效能提升晶圆产出/良率,形成性价比优势,而英特尔采用"copy exactly"模式禁止制程优化[4] - 制程生命周期管理差异:英特尔在新制程推出后关闭旧产线,台积电则通过两年爬坡期实现制程利润最大化[4] 英特尔战略建议 - 蒋尚义建议英特尔并购成熟制程巨头(如联电或GlobalFoundries)实现技术互补,认为这将形成"绝配"[3] - 英特尔需重新聚焦技术领先而非成本控制,因其当前既失技术优势又缺价格竞争力[3] - 英特尔过去作为"King"的CPU垄断地位导致其错失代工市场机会,现沦为"Nobody"[3] 行业格局演变 - 半导体行业技术领导权从IDM模式(英特尔)向专业代工模式(台积电)转移已成定局[1][3] - 美国制造业成本劣势加剧英特尔困境,尤其对比台湾供应链优势[4] - 台积电技术路线图显示其从追赶者(2009年)到全面领先(2019年后)的15年跨越[1][3]
中芯国际:首次覆盖:先进工艺打造中国科技之矛,自主突围守护安全之盾-20250313
中航证券· 2025-03-13 0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科技争锋,中芯国际成为“中国芯”崛起的关键,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1] - 半导体需求温和增长,先进制程穿越周期,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均有发展机遇 [2] - 持续重金投入CAPEX,5 - 7年再造一个更强的中芯,虽扩产引发产能过剩担忧,但前景仍被看好 [3]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中芯国际能提供0.35μm到14nm FinFET等多个技术节点,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三的晶圆代工厂,拥有大陆稀缺的先进逻辑产线 [1] 财务数据 收入情况 |项目|2022A(百万美元)|2023A(百万美元)|2024E(百万美元)|2025E(百万美元)|2026E(百万美元)| | ---- | ---- | ---- | ---- | ---- | ---- | |晶圆|6,735.54|5,794.41|7,485.29|9,101.98|10,917.25| |其他|537.74|527.15|544.64|685.10|821.73| |合计|7,273.28|6,321.56|8,029.92|9,787.08|11,738.97|[6] 财务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7273.28|6321.56|8029.92|9787.08|11738.97| |增长率(%)|33.62|-13.09|27.02|21.88|19.94|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1817.94|902.53|492.74|791.46|1142.91| |增长率(%)|6.82|-50.35|-45.40|60.62|44.41| |毛利率(%)|37.97|19.26|18.03|21.24|25.12| |每股收益(美元)|0.23|0.11|0.06|0.10|0.14| |市盈率PE|31.16|62.77|114.97|71.58|49.57| |市净率PB|2.96|2.82|2.68|2.59|2.46| |净资产收益率ROE|9.49|4.49|2.33|3.61|4.96|[7]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百万美元)|2023(百万美元)|2024E(百万美元)|2025E(百万美元)|2026E(百万美元)|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7610|6395|6424|7830|9391| |应收账款|765|557|660|751|836| |存货|1911|2736|2958|3168|3371| |流动资产总计|16594|13635|14917|17655|20641| |固定资产|18856|23945|28092|31651|33773| |资产总计|43808|47787|50486|55763|60668| |短期借款|1268|1216|1794|3159|3927| |应付账款|2341|701|1082|1267|1445| |负债合计|14846|16942|18412|22472|2547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9150|20116|21107|21898|23041| |权益合计|28961|30846|32073|33291|35196|[9] 利润表 |项目|2022(百万美元)|2023(百万美元)|2024E(百万美元)|2025E(百万美元)|2026E(百万美元)| | ---- | ---- | ---- | ---- | ---- | ---- | |营业额|7273|6322|8030|9787|11739| |销售成本|4512|5104|6582|7708|8790| |销售费用|34|36|40|44|47| |管理费用|1227|1190|1345|1468|1643| |营业利润|1731|530|323|842|1591| |税前利润|2214|1187|860|1433|2241| |税后利润|2198|1125|730|1218|190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1818|903|493|791|1143| |EPS(美元)|0.23|0.11|0.06|0.10|0.14|[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百万美元)|2023(百万美元)|2024E(百万美元)|2025E(百万美元)|2026E(百万美元)| | ----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1719|502|274|716|1353| |折旧与摊销|2271|2667|3270|4046|4752| |财务费用|-230|-538|-260|-275|-333|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5348|3358|2053|4273|5515|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10392|-6208|-3707|-6146|-6155|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3614|2466|1683|3279|2202| |现金流量净额|-1429|-383|29|1406|1562|[10] 业务发展 市场需求 - 2024年中芯国际总收入80.3亿美元,同比+27%,年均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6% [2] - 成熟制程方面,AI赋能终端创新,2025年国内家电/3C国补等刺激下,客户补库存意愿较高,消费电子等补单需求较多;若海外制裁蔓延,local for local的替代趋势利好中芯国际 [2] - 先进制程方面,AI应用多点开花,头部云厂商算力支出持续强劲,中美AI博弈底层是先进制程产能的争夺 [2] 技术能力 - 中芯国际第一代14nm FinFET已于2019年实现量产,2020年完成1.5万片FinFET产能安装目标,第二代FinFET工艺(N + 1)采用SAQP进行制程微缩,2020年进入风险量产,目前已能实现N + 2制程量产 [2] 产能扩张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73.3亿美元,年末折合8英寸产能达94.8万片/月,预计2025年维持75亿美元左右的资本开支 [3] - 公司有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东方、中芯西青4个12英寸28nm及以上制程的晶圆厂在建,合计产能规划34万片/月(等效8英寸产能76.5万片/月),较23年产能几乎翻倍 [3] - 2022年以来,公司在建工程中上海工厂期末账面余额增长最快,24H1达577.4亿元,部分可能是为中芯南方先进制程扩产提前采购关键设备 [3]
中芯国际(00981):首次覆盖:先进工艺打造中国科技之矛,自主突围守护安全之盾
中航证券· 2025-03-13 01: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科技争锋,中芯国际成为“中国芯”崛起的关键,其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三的晶圆代工厂,拥有大陆稀缺的先进逻辑产线,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1] - 半导体需求温和增长,先进制程穿越周期,2024年中芯国际总收入80.3亿美元,同比+27%,年均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5.6%,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均有发展机遇 [2] - 持续重金投入CAPEX,5 - 7年再造一个更强的中芯,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73.3亿美元,预计2025年维持75亿美元左右的资本开支,多个晶圆厂在建 [3]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7981.14百万股,总市值536007.42百万元,流通股本5992.78百万股,流通市值327205.57百万元,12月最高/最低价59.7/28.35元,资产负债率33.44%,每股净资产20.10元,市盈率(TTM)100.33,市净率(PB)2.72,净资产收益率1.89% [4] 收入情况 | 项目 | 2022A(百万美元) | 2023A(百万美元) | 2024E(百万美元) | 2025E(百万美元) | 2026E(百万美元) | | --- | --- | --- | --- | --- | --- | | 晶圆 | 6735.54 | 5794.41 | 7485.29 | 9101.98 | 10917.25 | | 其他 | 537.74 | 527.15 | 544.64 | 685.10 | 821.73 | | 总计 | 7273.28 | 6321.56 | 8029.92 | 9787.08 | 11738.97 |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项目 | 2022A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 7273.28 | 6321.56 | 8029.92 | 9787.08 | 11738.97 | | 增长率(%) | 33.62 | -13.09 | 27.02 | 21.88 | 19.9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 | 1817.94 | 902.53 | 492.74 | 791.46 | 1142.91 | | 增长率(%) | 6.82 | -50.35 | -45.40 | 60.62 | 44.41 | | 毛利率(%) | 37.97 | 19.26 | 18.03 | 21.24 | 25.12 | | 每股收益(美元) | 0.23 | 0.11 | 0.06 | 0.10 | 0.14 | | 市盈率PE | 31.16 | 62.77 | 114.97 | 71.58 | 49.57 | | 市净率PB | 2.96 | 2.82 | 2.68 | 2.59 | 2.46 | | 净资产收益率ROE | 9.49 | 4.49 | 2.33 | 3.61 | 4.96 | [8]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 项目 | 2022 | 2023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美元) | 7610 | 6395 | 6424 | 7830 | 9391 | | 应收账款(百万美元) | 765 | 557 | 660 | 751 | 836 | | 存货(百万美元) | 1911 | 2736 | 2958 | 3168 | 3371 | |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美元) | 16594 | 13635 | 14917 | 17655 | 20641 | | 固定资产(百万美元) | 18856 | 23945 | 28092 | 31651 | 33773 |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美元) | 27214 | 34152 | 35569 | 38108 | 40027 | | 资产总计(百万美元) | 43808 | 47787 | 50486 | 55763 | 60668 | | 短期借款(百万美元) | 1268 | 1216 | 1794 | 3159 | 3927 | | 应付账款(百万美元) | 2341 | 701 | 1082 | 1267 | 1445 |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美元) | 7025 | 7602 | 8143 | 10613 | 12534 | | 长期借款(百万美元) | 7317 | 8934 | 9775 | 11415 | 12516 |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美元) | 7821 | 9340 | 10269 | 11859 | 12938 | | 负债合计(百万美元) | 14846 | 16942 | 18412 | 22472 | 25472 | | 股本(百万美元) | 32 | 32 | 32 | 32 | 32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美元) | 19150 | 20116 | 21107 | 21898 | 23041 | | 权益合计(百万美元) | 28961 | 30846 | 32073 | 33291 | 35196 | | 负债和权益合计(百万美元) | 43808 | 47787 | 50486 | 55763 | 60668 | | 营业额(百万美元) | 7273 | 6322 | 8030 | 9787 | 11739 | | 销售成本(百万美元) | 4512 | 5104 | 6582 | 7708 | 8790 | | 销售费用(百万美元) | 34 | 36 | 40 | 44 | 47 | | 管理费用(百万美元) | 1227 | 1190 | 1345 | 1468 | 1643 | | 财务费用(百万美元) | -230 | -538 | -260 | -275 | -333 | | 营业利润(百万美元) | 1731 | 530 | 323 | 842 | 1591 | | 税前利润(百万美元) | 2214 | 1187 | 860 | 1433 | 2241 | | 所得税(百万美元) | 16 | 63 | 130 | 215 | 336 | | 税后利润(百万美元) | 2198 | 1125 | 730 | 1218 | 1905 | | 归属于非控制股股东利润(百万美元) | 380 | 222 | 237 | 426 | 762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百万美元) | 1818 | 903 | 493 | 791 | 1143 | | EBITDA(百万美元) | 4255 | 3316 | 3870 | 5203 | 6660 | | NOPLAT(百万美元) | 1490 | -8 | 53 | 482 | 1070 | | EPS(美元) | 0.23 | 0.11 | 0.06 | 0.10 | 0.14 | [9] 主要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2 | 2023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营收额增长率(%) | 33.6 | -13.1 | 27.0 | 21.9 | 19.9 | | EBIT增长率(%) | 14.9 | -67.3 | -7.6 | 93.0 | 64.9 | | EBITDA增长率(%) | 18.4 | -22.1 | 16.7 | 34.5 | 28.0 | | ROIC(%) | 6.4 | 0.0 | 0.2 | 1.3 | 2.7 | | 税后经营利润(百万美元) | 1719 | 502 | 274 | 716 | 1353 | | 折旧与摊销(百万美元) | 2271 | 2667 | 3270 | 4046 | 4752 | | 财务费用(百万美元) | -230 | -538 | -260 | -275 | -333 | | 其他经营资金(百万美元) | 1588 | 727 | -1231 | -214 | -257 |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美元) | 5348 | 3358 | 2053 | 4273 | 5515 | |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美元) | -10392 | -6208 | -3707 | -6146 | -6155 | |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美元) | 3614 | 2466 | 1683 | 3279 | 2202 | |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美元) | -1429 | -383 | 29 | 1406 | 1562 | | P/E | 31.16 | 62.77 | 114.97 | 71.58 | 49.57 | | P/S | 7.79 | 8.96 | 7.05 | 5.79 | 4.83 | | P/B | 2.96 | 2.82 | 2.68 | 2.59 | 2.46 | | 股息率(%)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EV/EBIT | 5.36 | 22.33 | 26.79 | 15.62 | 10.03 | | EV/EBITDA | 2.50 | 4.37 | 4.15 | 3.47 | 2.87 | | EV/NOPLAT | 7.14 | -1923.51 | 301.25 | 37.51 | 17.88 | | 税后利润增长率(%) | 23.8 | -48.8 | -35.1 | 66.8 | 56.4 | | 毛利率(%) | 38.0 | 19.3 | 18.0 | 21.2 | 25.1 | | 净利率(%) | 30.2 | 17.8 | 9.1 | 12.4 | 16.2 | | ROE(%) | 9.5 | 4.5 | 2.3 | 3.6 | 5.0 | [9][10]
胜科纳米(688757):国内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稀缺标的
华泰证券· 2025-03-07 07:34
投资评级 - 公司上市后6-12个月远期公允价值区间为30.62-33.01亿元 [1][4] - 对应2024年预测PE估值区间为37.57-40.50倍 [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稀缺标的 已成长为国内"芯片全科医院"龙头企业 [1] - 第三方检测分析行业多维度壁垒高筑 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等竞争优势脱颖而出 [2] - 先进工艺产业链国产化迫在眉睫 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检测分析需求增长 [3] - 公司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达0.82/1.09/1.36亿元 [1] 行业分析 - 全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2021年突破3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到75亿美元 2022-2028年CAGR达14% [2] - 中国芯片设计行业从2014年983亿元成长至2024年6460亿元 CAGR达20.7% [38] - 失效分析市场2024-2028年CAGR预计达15.3% 其中2024/2025/2026年增速分别为14.6%/16.0%/18.8% [38] - 材料分析市场2024/2025/2026年预计同比增长14.3%/15.0%/17.9% [43]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 2023年半导体领域检测分析业务占比99.91% [17] - 业务构成:失效分析占56.47% 材料分析占40.43% 可靠性分析占3.10% [17] - 2023年营收规模达3.94亿元 归母净利润9854万元 [17] - 在境内外布局6个实验室 包括新加坡、苏州、南京、福建、深圳、青岛 [18] 技术能力 - 公司技术覆盖能力可达3nm先进制程 [2] - 是大陆地区首家拥有晶体管级纳米探针分析技术能力的商业化实验室 [25] - 2023年先进制程收入占比达59% 1H24进一步提升至77.29% [3][25] - 已建立江苏省半导体芯片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荣获全国生产力促进一等奖 [18] 客户资源 - 累计服务全球2000余家客户 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 [19] - 客户包括半导体各领域龙头企业如客户A、高通、博通、客户H、应用材料等 [19] - 2023年境内主营业务销售规模3.38亿元 在中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份额约4.23% [19] - 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国内收入3.26亿元 国内市占率约7.86% [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5.25/6.40亿元 同比增长5%/26%/22% [23][33] - 预计2024/2025/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46.7%/47.4%/48.1% [24][33] - 失效分析业务:预计2024/2025/2026年案件数量增长7.6%/13.0%/11.0% 单价增长15.0%/13.0%/11.0% [39][55] - 材料分析业务:预计2024/2025/2026年案件数量增长5%/12%/10% 单价变化-23.0%/11.0%/9.0% [44][55] 产能扩张 - 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深圳实验室、青岛实验室 [28] - 青岛实验室于2024年8月、9月实现单月盈利 深圳实验室收入快速提高 [28][31] - 预计2025年深圳、青岛实验室均可实现盈利 [28] - 募投项目计划采购球差校正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先进设备 [25] 竞争优势 - 认证资质数量、人才储备、客户资源、产能布局领先于同业 [2] - 是亚太地区首家获得赛灵思官网认可的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19] - 具备D-SIMS与TOF-SIMS相关先进设备 2010年就开始提供表面分析服务 [45] - 2023年纳米探针测试系统设备利用率达137.40% [37]
电子|阿里Capex会拉动国产算力半导体多少增量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1 00:55
文章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超3800亿元投入是DeepSeek带动AI加速落地标志之一,有望拉动数百亿元级别国产算力及半导体环节增量,总结出三大受益环节 [1] 相关目录总结 阿里巴巴投入情况 - 2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预计未来AI相关收入增长由训练为主转为训练+推理共同驱动,未来三年计划持续投入AI多领域,基于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亟待发布 [2] - 根据投入估算,假设平均年化1300亿元,IT硬件支出占比70%对应约910亿元,算力芯片占比70%对应650亿元,中性假设50%投入国产算力,对应32 - 40万颗国产算力芯片,制造端对应约2.1 - 4.4万片晶圆年需求,存储芯片需求量级有望达90 - 100亿元量级 [3] 受益环节1:AI芯片与晶圆厂 - AI芯片高度依赖先进制程,外部制裁使国内先进制程产能战略价值凸显,2025/26年国产算力芯片对应晶圆量约为2.6/3.6万片,2025/26年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市场规模为15/16亿美元,考虑CoWoS先进封装额外增加5 - 6亿美元市场需求,头部科技公司上修Capex预期,国产算力和先进制程增量空间有望扩大 [4] 受益环节2:国产算力芯片 - DeepSeek出圈后美国加大对中国算力出口限制,国内华为昇腾等公司完成对DeepSeek适配,阿里Capex超预期增长由训练+推理算力需求驱动,面向推理端对芯片性价比要求高,国产算力芯片部分理论硬件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但在制程工艺、多卡互联技术上与海外龙头有差距,也提供突破市场机会,中国AI服务器工作负载将从2024年的65%提升到2028年的73% [5] 受益环节3:企业级和定制化存储 - 存储行业市场价格趋稳,库存逐步消化,预计主流NAND Flash价格25Q2开涨,DRAM价格25H2企稳向好,存储模组涨价早于晶圆端,国内模组厂商25Q2有望迎利润拐点,大模型“推理速度”基本90%由decoding阶段决定,内存容量决定大模型推理速度,看好近存计算技术发展趋势 [6] 投资策略 - 美国制裁加紧和头部科技公司上修Capex背景下,国产算力和先进制程增量空间有望扩大 [8] - AI推理增量需求下,国产算力差异化性价比成突围之路,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9] - 存储芯片是核心受益环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