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集科技(688019)
icon
搜索文档
华福证券开展“我是股东 走进沪市上市公司——安集科技”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41
参观结束后,开始座谈交流环节。在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分享环节,董事会秘书围绕企 业当前经营现状、核心业务进展、技术研发成果及未来战略规划等关键内容展开详细介绍,深入解读了 安集科技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更清晰勾勒出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让在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价值与 成长潜力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随后的投资者互动问答环节,气氛尤为热烈。投资者们结合自身关注焦点,围绕安集科技的技术研发突 破方向、市场布局策略、财务数据细节、产业链协同发展等问题踊跃举手提问。面对投资者的疑问,高 管团队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用专业的视角与详实的信息回应每一个关切,进一步拉近了企业与投资者 之间的距离,也让投资者对行业前景与企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刻的判断。活动最后,华福证券为安集科 技颁发"我是股东"活动纪念杯。 参观活动现场 未来,华福证券将继续依托"我是股东"系列活动,搭建更多优质的沟通平台,带领投资者走进更多沪市 上市公司,共同探寻企业价值,共享资本市场发展机遇。 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联合指导下,华福证券组织开展上交所"我是股 东走进沪市上市公司——安集科技"活动,带领投资者实地探访,近距 ...
探寻企业硬实力,共话投保新路径——华福证券开展上交所“我是股东”走进沪市上市公司安集科技活动
全景网· 2025-09-30 08:25
为搭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深度沟通桥梁,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联合指导下,华福证券成功 组织开展上交所"我是股东"走进沪市上市公司—— 安集科技 活动,带领投资者实地探访,近距离感受企业创新活力与经营实力。 活动伊始,投资者们在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杨逊总的介绍下率先开启实地参观环节,亲身走进安集科技的研发洁净室,直观领略了企业在核心技术 领域的硬核实力。从先进的研发设备到严谨的研发流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安集科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也让投资者对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运营情 况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安集科技是一家以自主创新为本,集研发、生产、销售及 技术服务 为一体的高端 半导体 材料公司。 安集科技专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工艺与材料的最佳解决方案,成功搭建"3+1"技术平台及应用领域,即化学 机械 抛光液、功能性湿 电子化学品 、电镀液及 其添加剂以及关键原材料建设,实现全平台覆盖。 参观环节结束后,座谈交流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杨总携企业代表对远道而来的投资者朋友们致以诚挚感谢,为整场交流奠定了良好氛围。在投资者最为关注 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分享环节,杨总作为主讲 ...
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23:02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发行 的"安集转债"自2025年10月13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 ● 公司现就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不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 要求的投资者所持"安集转债"不能转股的风险,提示如下: 一、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4〕1555号文同意注册,公司于2025年4月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 行了8,305,0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为83,050.00万元,期限为6年。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2025]89号)文同意,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于4月25日起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债券简称"安集转债",债券代码"118054"。 根据有关规定和公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公司本次发行的" ...
电子化学品板块9月29日涨0.96%,广信材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08:39
板块整体表现 - 电子化学品板块当日上涨0.96%,领涨股为广信材料(涨幅6.04%)[1] - 上证指数上涨0.9%至3862.53点,深证成指上涨2.05%至13479.4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最高涨幅达6.04%(广信材料)[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广信材料(24.92元,+6.04%)、广钢气体(12.36元,+4.66%)、安集科技(232.35元,+4.14%)[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同宇新材(203.43元,-2.74%)、格林达(29.05元,-2.19%)、西陇科学(9.11元,-2.15%)[2] - 成交量最大个股为天通股份(78.45万手),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安集科技(13.27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3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18.3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23亿元[2] - 安集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564.87万元(占比5.7%),但游资净流出6990.58万元[3] - 广信材料主力净流入2688.38万元(占比7.24%),光华科技主力净流入1128.33万元(占比3.43%)[3] - 菲沃泰主力资金净流出404.13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809.94万元(占比9.9%)[3] 成交活跃度 - 西陇科学成交量达53.15万手,成交额4.88亿元[2] - 飞凯材料成交量42.53万手,成交额10.76亿元[1] - 天通股份成交78.45万手,成交额8.72亿元,位列板块成交活跃度前列[1]
安集科技(688019) - 关于可转债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2025-09-29 08:31
债券发行与上市 - 2025年4月7日发行830.5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83050万元[3] - “安集转债”于2025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3] 转股相关 - 转股期限自2025年10月13日至2031年4月6日[4] - 参与转股投资者需符合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要求[5] 信息查询 - 可查阅2025年4月2日《募集说明书》了解“安集转债”详情[6] 联系信息 - 公司证券部电话021 - 20693346[6] - 公司证券部邮箱ir@anjimicro.com[6]
安集科技股价涨5%,银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1.59万股浮盈赚取464.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7: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股价上涨5%至234.28元/股 成交额13.27亿元 换手率3.51% 总市值394.89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6年2月7日成立 2019年7月2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华基金旗下科创100(588190)二季度持有41.5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9月29日该持仓单日浮盈约464.1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科创100(588190)成立于2023年9月6日 最新规模31.55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51.67% 同类排名511/4221 近一年收益率95.04% 同类排名411/3836 成立以来收益率35.3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马君累计任职13年29天 管理规模333.04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44.61% 最差任职回报-75.62% [3] - 基金经理张亦驰累计任职4年129天 管理规模77.81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53.59% 最差任职回报-35.59% [3]
安集科技:化学机械抛光(CMP)浆料因新应用与先进解决方案出货量攀升;评级中性-Anji Micro (.SS)_ CMP Slurry shipment ramp up on new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d solution; Neutral
2025-09-29 03:06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为安集科技(Anji Micro 688019 SS) 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液和湿化学品 并正将产品扩展至先进制程节点和电镀(ECP)市场[1] * 公司通过与中国市场领先的存储和逻辑芯片客户合作 共同开发技术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获取新订单[1][2] * 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75%和71% 显示出较高的客户集中度[1] **行业与市场** * 全球CMP材料市场(包括CMP抛光液和抛光垫)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6亿美元[2] * 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在通过验证后通常需要1至2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渗透新客户[2] * 公司受益于半导体资本支出(Capex)的增长 并正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长期增长[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基于客户分配份额提升和产品组合向先进产品升级 上调了2026年及2027年盈利预测 幅度分别为2%和3%[3] * 鉴于收入规模扩大带来的效率提升 将2026年及2027年的运营费用比率(Opex ratio)预测均下调了0.3个百分点[3] * 具体财务预测:2025年收入预计为24.745亿人民币 2026年预计为31.76亿人民币(较旧预测增长1%) 2027年预计为39.465亿人民币(较旧预测增长2%) 2027年预计净利润为14.02亿人民币(较旧预测增长3%)[4] * 利润率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的毛利率(GM)预计分别为57.0%、57.9%、58.4% 运营利润率(OPM)预计分别为31.8%、35.5%、38.5% 净利润率(NM)预计分别为30.7%、33.1%、35.5%[4] **估值与评级** * 对安集科技给予中性(Neutral)评级 新的12个月目标价为194元人民币(此前为170元)[5][9] * 新目标价基于30.9倍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此前为27.7倍) 该倍数基于同行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与市盈率相关性 并参考了公司2027年预计33%的净利润年增长率(此前为32%)[9] * 当前股价为218.5元人民币 较目标价有11.2%的下行空间[19] * 公司市值约为366亿人民币(51亿美元)[19] **潜在风险** * **下行风险**:1) 美国出口限制若开始影响中国成熟制程晶圆厂 将带来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2) 供应链风险 - 公司关键原材料(如硅溶胶)从海外采购 若贸易争端导致无法获取关键原材料 可能造成重大生产中断 3) 本地需求慢于预期 导致盈利预测下行[16] * **上行风险**:1) 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若取消 可能带来上行风险 2) 若本地客户能在美国出口限制下成功扩大产能 可能带来上行风险[18]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1.10%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6
指数及市场表现 - 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周上涨1.10%至2019.88点 [1]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0.21% 深证成指上涨1.06% 创业板指上涨1.96% 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1] - 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累计上涨183.63%位居涨幅榜首 阳光电源累计上涨132.40% 科沃斯累计上涨82.81% [2] 成分股表现 - 沪硅产业上周上涨19.75%位列涨幅榜首 安集科技上涨19.05% 信立泰上涨15.81% [1] - 阳光电源与中微公司上周涨幅均超14% 北方华创涨逾12% 澜起科技与华润微涨逾10% [1] - 中芯国际上周上涨9.01% 亿纬锂能上涨8.21% 海信家电与芒果超媒涨逾7% [1] - 下半年以来亿纬锂能 芒果超媒 澜起科技累计涨幅均超60% [2] - 中微公司 宁德时代 兆易创新 中芯国际下半年累计涨幅均超50% [2] - 药明康德 安集科技下半年累计涨幅超40% 北方华创等7只成分股涨幅超30% [2] 行业配置与轮动 - 新消费 创新药 科技 高股息板块呈现轮动上涨格局 [3] - 投资者重点关注游戏 储能 科技板块的个股机会 [3] - 投资组合近期降低科技股占比 加仓制造业板块 [3] - 当前配置以科技 有色金属 制造业 创新药为主 [3] 机构观点 - 市场交投情绪回落主要受长假避险需求影响 [2] - 宏观叙事和流动性驱动未发生重大变化 市场整体保持强势 [1][2] - 对中期A股市场持偏乐观观点 预计各个板块都有机会 [1][2] - 中国资产依然值得深度挖掘 优质标的波动带来买入机会 [2]
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黄金机遇三大赛道龙头迎来高光时刻
新浪财经· 2025-09-28 13:11
行业全景 - 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制造的"血液",贯穿晶圆制造全过程,占芯片总成本的10%-20%,直接决定芯片的性能与良率 [1]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达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国关键电子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0.8亿元,同比增长21.1% [2] - 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预计到2028年达1110万片,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7%,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预计由2024年85万片增至2028年140万片,复合增长率高达14% [2] - 电子化学品三大核心赛道包括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分别被誉为半导体制造的"精密画笔"、"专业清洁工"和"隐形氧气" [2] 核心逻辑 - 电子化学品具有独特的耗材属性,晶圆厂正常生产就会有稳定的耗材采购需求,不受短期扩产节奏波动影响,形成高频复购特性 [3] - 头部耗材企业安集科技、上海新阳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17%、35.6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3%、126.31%,盈利增速远超营收 [3] - 客户粘性极强,一旦通过验证进入供应链,更换供应商需重新开展复杂验证(耗时6-12个月),还可能面临良率波动风险 [3] - 国产替代空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光刻胶领域国产化率不足10%,EUV光刻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约50%,但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仍依赖进口 [3][4] 重点公司分析 - 安集科技是国内CMP抛光液领军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5%提升至2023年8%,在中国大陆地区占据CMP抛光液市场30.8%份额 [5] - 江化微产品覆盖G2-G5等级,可满足12寸、28nm及更高技术节点需求,在半导体领域用户覆盖率超过80%,2023年总营收10.30亿元,在225亿元市场规模中市占率约4.58% [6] - 南大光电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已有三款通过关键客户验证并实现少量销售,覆盖90-28nm技术节点,宁波基地高端光刻胶产线2025年量产规模有望扩大 [7] - 华特气体已实现50余种产品进口替代,光刻气是国内唯一同时通过ASML和GIGAPHOTON认证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8] - 雅克科技在先进前驱体材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并购和自主研发形成包括硅微粉、前驱体、光刻胶在内的完整产品线 [9][10] 市场规模与需求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1] - 2025年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预计达468.5万吨 [6] - 电子特气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64亿美元 [8] 技术发展趋势 - 先进制程对电子化学品的纯度要求极为严苛,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巨大机遇 [2] - 半导体工艺向5nm、3nm及更先进节点迈进,电子化学品将向高纯化(杂质控制需达"ppt级")、功能化(适配新型材料)、绿色化(符合双碳目标)方向发展 [12]
电子化学品:半导体破局关键,国产替代正迎黄金期!
格隆汇APP· 2025-09-28 10:21
行业核心观点 - 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环节 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与良率 虽仅占芯片总成本10%-20% 但系中国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2] - 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窗口" 受益于AI算力 智能驾驶等终端需求推动 叠加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3][14][15] - 2025-2027年是实现技术突破和客户导入的黄金窗口期 当前产业数据正验证这一判断[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约11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4]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700亿美元 同比增长6% 预计2029年突破870亿美元[4] - 2025年中国关键电子材料市场规模达1740.8亿元 同比增长21.1% 增速显著高于全球[4] - 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预计2028年达1110万片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7%[6]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从2024年85万片增至2028年140万片 复合增长率高达14%[6] 细分赛道分析 光刻胶 - 被誉为半导体制造的"精密画笔" 直接决定芯片电路精度与密度 技术门槛最高[7] - 2025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光刻胶规模68.02亿元 同比增长4.49% 替代空间最大[8] - 新型显示光刻胶规模67.13亿元 PCB光刻胶43.84亿元 国产化程度已较高[8] 湿电子化学品 - 充当芯片的"专业清洁工" 负责晶圆清洗 蚀刻等工序 直接影响良率[8] - 2025年总需求达468.5万吨 同比增长3.9% 其中集成电路应用需求同比增23.1%[8] - 集成电路应用规模86.0亿元 显示面板应用规模80.1亿元[8] 电子特气 - 作为半导体制造的"隐形氧气" 用于离子注入 薄膜沉积等工艺[8] - 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规模64亿美元 同比增长6.7%[8] - 中国大陆电子特气规模279亿元 同比增长6.3%[8] 行业特性与商业模式 - 电子化学品属核心耗材 对比半导体设备具更稳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11] - 耗材需随生产持续消耗 定期补充 只要晶圆厂正常生产就有稳定采购需求[11] - 高频复购属性带来稳定营收结构与现金流 业绩韧性显著[11][12] - 头部企业安集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17% 归母净利润增60.53%[12] - 上海新阳同期营收增35.67% 归母净利润增126.31% 盈利增速远超营收[12] - 技术迭代粘性强 一旦通过验证更换供应商需重新开展复杂验证[12] 技术发展趋势 - 高纯化:杂质控制需达"ppt级" EUV光刻对光刻胶精度提新要求[15] - 功能化:适配钴 钌等新型材料 CMP研磨液 蚀刻后清洗剂需持续升级[15] - 绿色化:电子级NMP等材料开发先进回收技术降环境影响[15] - 2031年全球先进制程电子化学品销售额将增至19.84亿美元 年复合增7.0%[15] 政策与产业驱动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 明确支持电子化学品关键产品攻关[2][14] - 政策以"揭榜挂帅"推动协同创新 加速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量产转化[14] - 预计2026-2027年多个关键电子化学品实现国产化突破[14] 应用拓展与多元化 - 电子化学品应用拓展至新领域 如高纯度电子级磷酸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9] - 应用多元化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为行业增长添新动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