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两个最惨的指数,活生生的演示了怎样把钱亏光!
雪球· 2025-08-01 13:01
核心观点 - 申万活跃指数和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长期表现极差,分别下跌99%和96 5%,年化亏损达-24 3%和-27 9% [5][7] - 两个指数的亏损根源在于追热点和高频交易,忽略了基本面分析 [8] - 投资应避免盲目跟风,回归常识和长期主义 [10][11] 指数表现 - 申万活跃指数从1999年12月30日的1000点跌至2017年1月20日的10点,跌幅99%,年化-24 3% [5] - 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从2015年2月1日的1000点跌至2025年7月29日的35点,跌幅96 5%,年化-27 9% [7] 亏损原因 - 申万活跃指数基于周换手率选股,在高位接盘热门股 [8] - 万得近端次新股指数在上市涨停板打开后纳入,错过初期涨幅并在高点接盘 [8] - 两个指数均忽略基本面,依赖单一维度选股,本质是投机 [8] - 高频交易导致高昂成本,进一步侵蚀收益 [8][9] 投资教训 - 避免追热点,热门概念出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买入时机 [10] - 投资需回归常识,重视基本面研究而非短期情绪 [11] - 长期主义优于频繁交易,短期波动由情绪决定,长期回归内在价值 [11] 投资理念 - 雪球三分法提倡长期投资+资产配置,通过三大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12]
减少现金增持黄金,三成亚太区家族办公室拟增加对大中华区投资
华夏时报· 2025-08-01 12:39
瑞银集团家族办公室发布的《2025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当前地缘政治不稳定 和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延后的背景下,家族办公室(下称"家办")资金的现金持有正在减少。 "今年来自全球重要的国家和地区317名客户参与了调研,覆盖美国、拉美、瑞士、欧洲、中东和亚太地 区,受访家族的平均资产净值达到了27亿美元,总资产净值达到了6510亿美元,家办平均管理的资产也 达到11亿美元,整体管理私人财富达到2839亿美元。有两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家办资金正在减少现金持 有,2025年计划持有现金的比例只有6%,超高净值客户希望将更多的资产投资于全球其他资产里面。 此外,今年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家办资金增加对黄金和贵金属的配置,全球范围内有21%的家办计划增 加对这一领域配置,相比过去五年大概只有10%—16%的家办希望增加黄金的配置,今年这个配比明显 增加,尤其亚太和中东地区各自有33%的家办都是希望增加黄金配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 多元资产高级策略师李萌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美联储不降息,但全球超高净值客户的资产打理路径却正在发生变化。 "大家都知道当财富量级比较高的时候,不可能通 ...
历史与创新的双重叙事:摩根资产管理多资产投资的全球范式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8-01 12:20
市场行情与资产配置 - 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近期表现强劲,一反过去几年的态势,显示出单一资产波动的威力 [2] - 专业机构通过多资产配置来管理财富,是应对周期波动更为有效的方式 [2] - 跨区域、跨资产的分散配置可以分散下跌风险和踏空遗憾,是穿越市场风浪的可靠方法 [2] - 摩根资产管理将多资产投资作为方法论,尊重经济社会运行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方向 [2] 摩根集团历史与经验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乔治·皮尔庞特·摩根主导铁路公司合并和钢铁行业重组,创造了"摩根化"的经营模式 [3] - 多元经营帮助摩根集团抵御20世纪波云诡谲的宏观环境与产业变迁 [3] - 摩根资产管理积累了50多年全球多资产投资实践经验,沉淀了丰富的产品组合 [5] 长期资本市场假设与策略 - 摩根资产管理从1996年开始发布长期资本市场假设(LTCMAs),提供未来10-15年不同资产类别的回报和风险预测 [6] - LTCMAs基于对全球经济趋势的深入分析,帮助机构和高净值客户进行投资决策 [6] - 摩根资产管理强调通过主动管理和另类资产寻找提升回报的机会 [6] - 公司拥有丰富的策略库,涵盖股票、债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地产、基建等多种资产类别 [6] 全球资产配置实践 - 2016年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推出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QDII-FOF),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全球资产配置理念 [7] - 该基金覆盖全球股票、债券等资产,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7] - 基金前十大持仓包括股票型、债券型等多种资产,最大持仓占比19.57% [8] 多资产投资体系与方法论 - 多资产配置需要体系化组合不同资产的能力,摩根资产管理的FOF投资团队名为MAS(多资产解决方案团队) [11] - 多资产投资涉及自上而下理解宏观局势和自下而上挖掘机遇,需要定性判断和定量评估 [11] - 摩根资产管理形成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周期维度的配置能力 [12] - 资产配置流程分为长期战略配置、中期经济周期配置和短期战术配置 [12] 平台优势与规模实力 - 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管理超3.7万亿美元资产,拥有600+投资策略,覆盖全球超160个市场 [13] - 多资产解决方案团队资产管理规模达4400亿美元 [13] - 公司拥有50多年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经验,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有敏锐触角 [14] 动态资产配置与本地化 - 摩根资产管理针对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提供适配的解决方案 [15] - 公司利用成熟的资产配置体系优化建仓期投资体验,应对中国市场新发基金现象 [16] - 多资产投资组合需要动态进行配置调整,应对经济波动 [16] - 摩根资产管理实现了从长周期回报预测到短周期事件冲击的多层级动态调整 [17]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重塑和AI变革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全新挑战 [19] - 单一资产的剧烈波动在全球持续上演,需要体系化框架应对长中短期变化 [19] - 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资产管理机构将赢得更多未来 [19]
对国债取消免税的解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01 12:06
债券税收政策调整 - 核心观点:8月8日起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取消原有免税政策[1][4] - 政策细节:仅针对利息收入中的增值税(原免税部分),不同投资者类型及券种税率差异显著(公募基金国债/地方债利息收入税率0%,其他资管产品非金融企业债利息收入税率27.45%)[3][4][5] 市场影响分析 - 新老划断效应:存续老券不受影响,新发债券需缴税,推动市场偏好转向老券(30年国债价格先跌后涨)[6] - 券种分化: - 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因续发机制短期影响有限,收益率或贴近老券[8] - 银行/券商金融债新发需全额缴税,收益率需补偿税收溢价[8] - 信用债因原有税率不变,与利率债税收差异收窄,相对利差缩小[9][10] 财政与机构影响 - 财政动机: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政府性基金收入降2.4%,政策旨在拓宽财政收入来源[13][14][15] - 金融机构: - 银行/券商发债成本边际上升,自营债券收益税负增加,但对保险/券商利润影响微弱[16] - 银行受影响略显著,但整体对股价冲击有限[17] 投资者策略 - 个人投资者实际影响较小,无需过度反应[18][19] - 机构投资者需调整券种配置策略,关注老券与信用债的相对价值[6][9][12] 资产配置观点(非债券相关) - FOF基金经理建议: - 长期配置应注重地区分散与均衡(如创新药、军工板块)[21][24] - 区分长期逻辑与短期变量,避免追涨一致预期[22][24] - 市场工具推荐:FOF季报可作为资产配置参考,因其贴近普通投资者视角[24]
有问有答 | “收蛋”变“碎蛋”,为何债券市场波动变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01 07:03
债券市场波动分析 - 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主要由于"反内卷"政策落地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升通胀预期,同时股市热情高涨导致风险偏好回升,债券吸引力下降 [4] - 短期来看风险偏好和通胀预期尚未降温,债市仍面临"逆风期" [4] - 长期影响因素为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当前经济仍需低利率支持,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债市中长期前景依然积极 [4] 抗波动债券品种 - 久期较长的利率债波动最大,中长期信用债次之,中短期信用债再次,短久期信用债基金和偏货币类产品波动最小 [5] - 偏好稳健或不愿承担波动的投资者可考虑短期信用债基金或偏货币类产品 [5][6] 债券在牛市中的价值 - 债券价值不仅依赖价格涨跌,更关键是其票息提供的稳定现金回报 [7] - 在资产配置中债券可平衡风险、降低波动,是稳健型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7] - 完整投资组合中债券始终有其功能,不同阶段收益不同但作用持续 [7]
十年国债ETF(511260)盘中飘红,债市调整后配置价值显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6:07
债券市场环境 - 宏观政策保持稳定,债券市场情绪有望修复 [1] - 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未发生改变,商品和股市的阶段性波动不足以动摇债市基础 [1] - 央行在7月24日资金面异常波动后加大资金投放,使回购利率回落,显示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 [1] - 政治局会议的召开缓解了近期债市投资者的焦虑 [1] 十年国债ETF产品特征 - 产品跟踪上证10年期国债指数,样本为剩余期限7到10年且在上交所挂牌的国债,组合平均久期为7.6年 [1] - 产品实行T+0交易,便于在高波动行情中捕捉波段交易机会 [2] - 产品交易费率低,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 产品每日公布PCF清单,持仓透明 [4] - 产品可进行质押回购,为投资者参与其他资产投资提供流动性 [4] 十年国债ETF历史表现 - 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屡创新高,截至一季度末近1年回报率达6.02%,近3年回报率达15.04%,近5年回报率达19.26%,成立至今累计回报率达34.63% [1] - 产品自2018至2024年共7个完整自然年度均保持每年正收益 [1]
又真香了?大资金在调整中坚定抢筹红利ETF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16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早盘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但市场仍存震荡担忧 [1] - 中证红利ETF单日吸金1.6亿元 [1] - 中证红利ETF十日净流入1.4亿元 [1] - 港股红利低波ETF连续20日净流入5.3亿元 [1] - 中证红利质量ETF十日净流入超2000万元 [1] 红利ETF产品特性 - 港股红利低波ETF采用月度分红机制并支持T+0交易 [3] - 港股红利低波ETF设置5%个股权重上限且可规避股息率陷阱 [3] - 中证红利ETF采用季度分红评估且上市后累计分红13次 [3] - 中证红利ETF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介于4.14%-4.78% [3] - 中证红利质量ETF聚焦盈利能力与财务稳健的成长型企业 [3] 资金流入动因与策略 - 资金因中美会谈扰动及政策纠偏转向红利资产 [4] - 钢铁煤炭化工板块回调推动资金流向高分红资产 [4] - 红利+成长的哑铃策略成为市场主流配置逻辑 [4] - 建议采用515080(40%)+159209(30%)+520550(30%)的跨市场配置方案 [4]
FOF也是好起来了
新浪证券· 2025-08-01 02:36
最近梳理二季度各类产品的增量,不得不感叹一句,FOF也是好起来了。 在经历连续三年的规模下滑之后,今年以来,FOF迎来"两连增",规模连续两个季度回升。曾经不被看 好的FOF,正以一种低调的姿态重新回到增长的路径上来。 Wind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二季末, 全市场FOF 基金数量合计 518 只,较上季末增加 6 只。基金规 模合计 1657.1 亿元,较上季末上升 9.7%。 为什么今年以来FOF基金开始受到市场关注? 这要先从FOF基金本身说起。简单来说,FOF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通过持有多个基金, 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风险并追求稳健的投资回报。 国泰基金FOF投资部投资总监曾辉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管理FOF基金有点像"开餐厅"。 "如果将股票比作FOF产品的原材料,那么单只基金相当于餐厅的半成品,FOF要做的,就是将半成品 加工成成品。这非常考验餐厅的搭配能力,也就是资产配置的能力。" 说到底,FOF基金并不简单的是一种产品,而是提供了关于资产配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其次,FOF基金顺应了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的财富管理需求。目前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经进入0字 头,在低利率环境 ...
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长3%
国际金融报· 2025-08-01 01:21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 -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同比增长3% [1] - 黄金ETF投资是主要驱动力,二季度流入量达170吨,与2024年同期少量流出形成对比 [1] - 亚洲地区黄金ETF流入量达70吨 [1] - 上半年全球黄金ETF需求总量达397吨,创2020年以来最高上半年纪录 [1] 金饰消费市场 - 二季度全球金饰消费总量同比下降14%至341吨,为2020年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1] - 金饰消费总额同比大增21%至360亿美元 [1] - 中国二季度金饰消费需求降至69吨,同比下降20%,季环比下滑45% [1] - 上半年中国金饰消费需求总量降至194吨,同比下降28% [1] 金饰消费现象分析 - 金饰消费呈现"量跌价涨"现象,反映经济周期与消费结构变化叠加 [2] - 高金价抑制普通消费者购买意愿,年轻群体对金饰实用性需求下降 [2] - 金饰保值属性使其成为部分消费者通胀预期下的资产配置手段 [2] - 中国金饰消费下滑与居民负债率上升、房地产市场调整、消费信心不足相关 [2] 黄金ETF市场特点 - 黄金ETF具备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等优势 [2] - 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对冲风险、分散投资组合波动的优选工具 [2] - ETF资金持续流入反映市场避险情绪浓厚 [2] - ETF持仓增加减少市场可交割金源,间接推动金价上行 [2] 投资策略建议 - 高金价环境下建议采取分层配置策略 [2] - 黄金ETF适合短期避险和资产对冲 [2] - 金条、金币更适用于长期价值储备 [2] - 金饰投资应侧重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 [2]
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结构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2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 制表/李静 2025年6月末 2025年3月末 2025年初 余额(万亿元) 占总投资资产比例(%) 余额(万亿元) 占总投资资产比例(%) 余额(万亿元) 占 总投资资产比例(%) 债券 13.78 41.8 13.68 43.9 13.98 43.5 现金及银行存款 8.18 24.8 7.27 23.3 7.68 23.9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82 5.52 1.75 5.6 1.74 5.4 公募基金 1.38 4.2 0.93 3 0.93 2.9 权益类资产 0.78 2.38 0.81 2.6 0.83 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