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红利ETF(515080)

搜索文档
5天吸金超3亿!当市场为科技狂欢时,资金却大幅抄入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9-19 05:39
况且现在市场高位震荡——上证指数徘徊在3800点半月多,红利资产具有高息特质,比较适合观望期布 局或紧急避险。 今天早盘半导体板块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受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的重大利好推动,芯片股几乎 全线上涨。固态电池概念盘中也再度走强,赣锋锂业涨停。 但从昨天跳水和今天上午沪指震荡回调的走势来看,市场在高位的脆弱性和分歧正在加大,因此资金对 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开始升温。 数据显示,两市红利"标杆品种"——中证红利ETF(515080)已经连续5天吸金,累计资金净流入高达 3.23亿元。截至午盘,该ETF收涨0.52%。 从最新中证红利全收益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数据看,截至9月18号,这个40日收益差数据已经跌 到了-14.58%——这说明红利资产已经跑输A股太多,现在布局位置很划算。 懂"均值回归"的都知道,每当40日收益差处在一个阶段性低位,都意味着红利资产已经跌出了性价比, 往往很容易吸引资金流入,后续很可能很快就会反弹。 虽然现在行情火热,但大盘高位震荡,热点板块轮动速度又快,不妨买点红利资产作为我们组合"压舱 石"。尤其是中证红利ETF(515080)这种产品,还有季季分红的评估 ...
分红资产再获增仓,“季季评估分红”中证红利ETF(515080)近5日累获2.37亿元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12
| | 1.561 -0.003 -0.19% | | 中语: THETE O | | | | --- | --- | --- | --- | --- | --- | | | | | | 515080 | | | | SSE CNY 9:42:14 交易中 | | | 通 融 公 合 中 | | | 净值走势 | | 招商中证红利ETF | 成八中彩中1203 | I .UUU,UUU | | | 委比 | 22.30% 交差 | 39807 |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 | | 50% | | 卖五 | 1.565 | 6090 | 申购赎回允许情况 | 申购赎回皆允许 | | | 定川 | 1.564 | 6875 | T日预估现金差额 | -2863.72元 | | | | 1.563 | 11830 | T-1日单位申赎资产 | 1563728.28元 | | | 版 | 1.562 | 22682 | 近5日净流入 | 单位(万元) | | | 更一 | 1.561 | 21868 | | | | | 买一 | 1.560 | 14552 | | | 6875 | | 买二 | 1.559 | 17454 ...
分红资产获部分资金“加仓”,“季季评估分红”中证红利ETF(515080)近5日累获2.37亿元资金净流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2:20
资金流向与分红表现 - 中证红利ETF(515080)9月17日单日净流入资金近6900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2.37亿元 [1] - 该ETF三季度分红比例为0.95%,自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4次,每十份累计分红金额达3.65元 [1] - 当前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4.75%,覆盖100只高股息率、分红稳定的上市公司 [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中证红利全收益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降至-14.83%,处于阶段低位,显示红利资产性价比凸显 [3] - ETF日内交易均价1.560元,振幅0.51%,外盘成交量5.37万手高于内盘5.20万手 [2] - 近5日净流入率3.28%,现金替代比例上限为50%,申购赎回功能正常开放 [2] 行业配置方向 - 红利资产与科技自立、内需消费被列为中长期重点配置方向,供需格局改善行业盈利修复 [4] - 服务消费领域低估值标的及AI、机器人、半导体等科技自立板块具备政策支持优势 [4] - 震荡上行行情中关注补涨机会,"反内卷"概念与估值安全边际成为核心配置逻辑 [4]
增量险资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红利资产投资价值持续强化!中证红利ETF(515080)今日迎分红权益登记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47
中证红利ETF分红情况 - 中证红利ETF(515080)将于9月16日进行三季度分红权益登记,每十份分红0.15元,分红比例0.95% [1] - 该ETF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4次,每十份累计分红金额3.65元 [1] - 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保持稳定:2020年4.53%、2021年4.14%、2022年4.19%、2023年4.78%、2024年4.66% [1][16]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近期连续4日获得1.34亿元资金净申购,显示资金回流高股息资产 [1]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相对万得全A指数40日收益差为-12.25%,处于年内低位水平 [1][6][9] - 40日收益差指标可作中短期择时参考,当指标在年线下方偏离过多时可能存在布局机会 [9] 指数估值与收益特征 - 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4.86%,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7% [9][11] - 市盈率8.18倍,近5年分位数96.08%,近10年分位数69.02% [12] - 全收益指数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收益,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收益参考 [5] 政策环境与资金面支撑 - 保险资金持股比例存在提升空间,新政策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16][17] - 保险资金每年可能为A股新增数千亿长期资金,利好高股息资产 [2][17] - 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增强,进一步凸显红利资产投资价值 [2][17] 历史业绩表现 - 中证红利指数近五年表现呈现波动:2020年3.49%、2021年13.37%、2022年-5.45%、2023年0.89%、2024年12.31% [19] - 全收益指数近十年走势显示长期收益能力,但存在周期性波动特征 [4]
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万得全A最新40日收益差刷新年内新低,中证红利ETF(515080)近十日“吸金”近3.66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2:12
中证红利指数表现分析 - 中证红利全收益相对万得全A的40日收益差达-12.12%,创年内新低,突破3月前低点 [1] - 该收益差反映红利资产近期显著跑输大盘,处于年线下方偏离过多状态 [1] 上市公司分红动态 - 中证红利指数14只成分股宣布中期分红,总金额超766亿元 [3] - 中国石油分红402.65亿元、中国平安172.02亿元、中国石化106.7亿元位列前三 [3][4] - 宝钢股份(25.65亿)、双汇发展(22.52亿)、海螺水泥(12.66亿)等企业分红均超10亿元 [3][4] 股息率与估值水平 - 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达4.84%,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0% [4] - 指数市盈率维持在9.91(8月27日)附近波动,近期估值处于历史均值区间 [5] - 2024年A股分红总额突破2.3万亿元,股利支付率接近40% [5] 资金流向与产品特征 - 中证红利ETF(515080)近10日净流入3.66亿元,近5日净流入1.96亿元 [6] - 该ETF上市以来连续分红13次,每十份累计分红3.5元 [7] - 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保持在4.14%-4.78%区间,实行季度评估分红机制 [7] 机构观点汇总 - 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持续提升,经济复苏将带动分红总额进一步增长 [5] -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推动A股突破3800点,需关注短期情绪过热风险 [6] - 低估红利资产具备低估值和高股息双重优势,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5][6]
一个跟踪市场的另类情绪指标,中证红利40日收益差跌破-10%,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6 04:34
中证红利收益差极端低位信号 - 中证红利40日收益差跌至-10.28% 创阶段极值 反映红利资产跑输大盘达历史极端水平 [1][3] - 收益差跌破-10%代表红利与Wind全A性价比急剧变化 通常对应阶段性布局机会 [3] 资金逆向布局动向 - 中证红利ETF(515080)连续两日净申购1.29亿元和0.59亿元 五日内吸金近2亿元 十日内吸金3.4亿元 [1] - 资金利用情绪与基本面短期背离进行逆向布局 [1][3] 基本面支撑因素 - 288家上市公司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拟分红总额约1647亿元 [3]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且现金流强劲 符合政策引导分红回报股东趋势 [3] 指数长期表现特征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一年收益率达17.67% 波动率显著小于主流宽基指数 [8] - 2016年至今指数总体震荡上行 兼具防御属性和长期收益能力 [5][8] 资产配置价值定位 - 红利资产从防守型品种转向现金流资产 成为资产配置压舱石 [3][8] - 在控制组合波动 提供稳定现金流及长期复利回报方面作用显著 [8] 风格轮动预期 - 当前市场以AI和科技蓝筹为主导 红利资产呈现"躲牛市"特征 [4] - 历史显示风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风格回摆可能性上升 [4]
40日收益差逼近-9%,红利板块配置价值或逐步凸显,中证红利ETF(515080)早盘持续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8-22 05:22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沪指逼近3800点续刷十年新高 半导体等成长板块带动市场 [1] - 中证红利指数半日跌幅0.63% 受资金跷跷板效应影响 [1]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相对万得全A指数40日收益差值为-8.70% 逼近年内最低点 [1] 红利资产投资机会 - 40日收益差在年线下方偏离过多 意味中证红利跑输万得全A较多 提示布局时机 [3] - 中证红利ETF(515080)半日收跌0.69% 但持续溢价交易 近5日获近9000万资金加仓 [3] 上市公司分红动态 - 16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 仅8月20日晚间就有23家公告 [5] - 分红公司包括双汇发展/森马服饰/中国石化/嘉化能源/南钢股份等多只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 [5] - 分红反映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与财务健康度 多集中于食品饮料/煤炭/钢铁/石化等现金流稳定行业 [5] 市场配置策略观点 - 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红利板块因高股息特点可在低利率环境作为底仓 [5] - 事件催化及中报业绩预告预喜赋能新赛道 可扩大对新赛道进攻 [5] - 若新赛道交易过热应及时兑现 交易结构恶化可调仓到红利和其他低位赛道品种 [5]
又真香了?大资金在调整中坚定抢筹红利ETF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16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早盘三大指数低开高走但市场仍存震荡担忧 [1] - 中证红利ETF单日吸金1.6亿元 [1] - 中证红利ETF十日净流入1.4亿元 [1] - 港股红利低波ETF连续20日净流入5.3亿元 [1] - 中证红利质量ETF十日净流入超2000万元 [1] 红利ETF产品特性 - 港股红利低波ETF采用月度分红机制并支持T+0交易 [3] - 港股红利低波ETF设置5%个股权重上限且可规避股息率陷阱 [3] - 中证红利ETF采用季度分红评估且上市后累计分红13次 [3] - 中证红利ETF过去五年年度分红比例介于4.14%-4.78% [3] - 中证红利质量ETF聚焦盈利能力与财务稳健的成长型企业 [3] 资金流入动因与策略 - 资金因中美会谈扰动及政策纠偏转向红利资产 [4] - 钢铁煤炭化工板块回调推动资金流向高分红资产 [4] - 红利+成长的哑铃策略成为市场主流配置逻辑 [4] - 建议采用515080(40%)+159209(30%)+520550(30%)的跨市场配置方案 [4]
5178点十周年,这只指数竟然翻倍!
金融界· 2025-06-12 03:25
上证综指5178点十年回顾 - 上证综指于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点历史高位 [1] - 即使高位买入,银行AH全收益指数十年累计回报超100%,港股红利低波指数累计涨幅达88% [3] - 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展现出显著复利效应 [5] 高股息资产资金流向 险资动向 - 中国平安6月6日增持农业银行H股6353.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15.15%,市值达258.5亿港元 [4][6] - 平安同时重仓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和建设银行H股 [6] - 险资举牌动力来自利率下行环境下的投资压力,需通过高息股获取稳定现金流 [6] 南向资金偏好 - 南向资金近一月/三月/一年净买入银行板块分别达277亿/717亿/2099亿元,均居港股通行业首位 [7] - 年内累计增持14只港股银行股174亿股,市值增加超1820亿元 [7] - 增持TOP5:中国银行(55.18亿股)、建设银行(36.13亿股)、工商银行(33.49亿股)、农业银行(21.14亿股)、邮储银行(14.32亿股) [8] 红利类ETF表现 银行ETF优选(517900) - 采用AH证券月度转换策略,年内跟踪指数涨幅近20%,跑赢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12%的涨幅 [9] - 年内份额增长超150% [9]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 全市场唯一0.20%低费率+月度分红港股红利ETF [11] - 最新分红0.004元/份,月度分红收益率0.37% [12] - 跟踪指数市盈率7倍、市净率0.6倍、股息率7.81% [13] 中证红利ETF(515080) - 覆盖A股100只高股息公司,股息率长期超5% [14] - 上市以来第13次分红,每份0.015元,近五年年度分红比例稳定在4.14%-4.78% [14]
红利投资的下一站
雪球· 2025-05-16 08:09
红利类ETF市场发展 - A股市场红利类ETF规模从2018年底不到50亿增长至2025年5月的1426亿,增幅近10倍 [2] - 中证红利ETF(515080)规模从5亿以下增长至73.4亿,增幅达16倍 [2] - 红利类ETF产品丰富度大幅提升,投资者可选择更多样化的红利投资策略 [4] 红利投资策略演进 向成长要收益 - 高股息策略在2019-2020年成长风格占优时跑输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中证红利全收益上涨30.77% vs 沪深300上涨80.79%) [6] - 美股红利增长策略(如VIG ETF)通过筛选连续10年现金分红且分红金额增长的股票,兼顾成长性 [8]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932315)降低股息率筛选标准,增加ROE及成长性要求,2014-2025年化收益16.51%,跑赢中证红利的12.50% [13][16] 向低估要收益 - 港股高股息指数年化股息率7.05%(2019-2025年),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5.05% [17] - 银行AH指数通过选择A/H股中更便宜的股份,2023年12月至2025年5月上涨71.72%,跑赢中证银行的56.51% [21]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与中证红利行业分布相近,但港股折价提供额外收益空间 [22] 行业主题红利策略潜力 - 2014-2025年行业红利指数超额显著:中证民企红利收益360.59%(vs 民企75.41%)、中证信息红利410.04%(vs 信息85.56%) [23] - 特定行业主题(如消费、信息技术)的红利策略尚未被充分开发,市场关注度较低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