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

搜索文档
中集集团发布科技创新白皮书 解码跨国企业创新之路
中证网· 2025-09-24 08:4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迎来投产43周年并首次发布科技创新白皮书 系统梳理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 [1] - 公司从1982年生产第一台集装箱起步 逐步发展为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千亿元的跨国企业 [2] - 公司践行冠军产品引领战略 通过自主研发与全球资源整合打造30余项明星产品 覆盖物流装备和能源化工等关键领域 [2] 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成功培育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包括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半挂车、罐式集装箱、低压液化气体储运压力容器、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登机桥 [2] - 公司拥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梯队 [2] - 公司自2018年启动数字化转型 已打造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及22家省级智能工厂 [3] 转型升级战略布局 - 公司将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确立为转型升级核心战略 围绕"三化"布局的30余项业务与产品已累计贡献千亿元营收 [3] - 在高端化转型方面 旗下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全球领先水平 并承接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打破外企垄断 [3] -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 建造华南首个生物绿色甲醇示范工厂(首期产能5万吨/年 总产能将达25万吨/年) 合作焦炉气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项目(年产氢气1.5万吨、液化天然气10万吨 年减碳47万吨)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更加开放姿态拥抱全球科技创新浪潮 全面实施科技强企战略 深入推进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4] - 公司计划巩固物流与能源装备领域优势 积极开拓新领域和新赛道 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 [4] - 公司强调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智能制造升级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1]
国产新能源品牌转向技术战
北京商报· 2025-09-23 16:18
技术突破与性能表现 - 仰望U9X以时速496.22公里刷新全球汽车极速纪录 超越布加迪赤龙极速版490.48公里的原纪录 [1][2] - 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 易四方+云辇-X技术架构 30C放电倍率赛道级刀片电池 4个3万转电机 整车马力超3000匹 [2] - 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下6分59秒157圈速成绩 有望成为全球纯电车极速与圈速双第一车型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累计研发投入超2100亿元 [5] - 12万名研发工程师团队支撑电池 电机 电控等核心技术全栈自研能力 [5] - 高端车型仰望U8L鼎世版首发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腾势N9搭载易三方平台与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技术 [4]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比拼 车企通过自主研发构建品牌护城河 [1][7] - 工信部等多部门反对无序价格战 推动行业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5][6] - 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 计划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 三年推35款数智新车型 [5] 公司战略与市场表现 - 比亚迪2024年以427万辆销量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冠军 秦PLUS荣耀版起售价7.98万元 上市首周订单达23590辆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35% 二季度增速放缓至14.04% 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三成 [4] - 高端化成为核心战略 通过差异化技术提升产品格调 覆盖不同价格区间客户群体 [4][7]
嘉麟杰上半年净利大增27% 轻工业稳增长方案促出口新机遇
中金在线· 2025-09-23 10:4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27.38%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6257.89万元 同比激增3005.1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2.82% 同比增长0.58个百分点 [2] - 每股收益0.0359元/股 同比增长27.76% [2] 业务结构分析 - 上半年实现总收入6.16亿元 [3] - 成衣业务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8.66% 占总营收69.29% [3] - 面料业务毛利率提升3.02个百分点 [3] - 运动功能性面料和纬编羊毛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盈利亮点 [3] 行业政策环境 - 三部委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支持跨境电商和外贸新业态 [4] - 政策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与生产 [4] - 培育体育休闲等新增长点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支持 [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高端化、智能化战略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4] - 凭借功能性面料技术积累和智能化生产实践扩大出口市场份额 [4] - 优质海外客户资源为盈利可持续性提供支撑 [4] - 全球消费升级与健康运动风尚为功能性纺织品带来增长空间 [4]
九月金秋开酿,古井贡酒香飘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新华网财经· 2025-09-23 10:10
品牌活动与营销策略 - 公司首次开创2025第十二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美酒文化周 采用亳州与合肥双城联动模式[5] -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开设10个综合展区 以"绿色酿造 智能制造"为主题展示产业升级成果[11][13] - 开展"年份原浆轻度古20·遇见合肥"品鉴之夜活动 通过双层巴士夜游地标结合创新调酒体验[22] 产品展示与业务布局 - 展品包含古井贡酒 黄鹤楼酒 明光酒三大品牌 及年份原浆轻度古20 神力酒等热销新品[14] - 推出白酒+大健康产业系列产品 涵盖即时养生饮品 健康轻食 文化白酒体验等多场景产品线[14][16] - 展示古奇威士忌产品线 拓展国际烈酒市场布局[20] 行业地位与战略合作 - 公司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413位 第八年作为战略合作品牌参与世界制造业大会[10] - 以特约生态伙伴身份深度融入大会筹备运营全流程 助力安徽制造业转型升级[10] - 参与具有23场专项活动的国际制造业盛会 主题为"智造世界·创造美好"[10] 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 - 展示国家非遗酿造技艺 通过情景演出 游艺互动等方式传播中国酿酒文化[18] - 依托"四梁八柱"品质建设体系 推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产业转型升级[13] - 通过秋酿活动实现千年贡酒文化与现代智造理念的融合展示[7]
新乡化纤部分产线有序停产改造90天 预减营收1.85亿元和利润4800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9-23 09:05
公司运营调整 - 新乡化纤自10月1日起对北区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生产线进行90天停产改造 涉及年产能31200吨 [1] - 改造预计导致2025年产量减少7000吨 营业收入减少1.85亿元 利润总额减少4800万元 [1] - 公司将通过协调供应商与客户安排采购供应 并重点开展安全生产及设备检修工作以降低负面影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38亿元同比下降1.52% 净利润6274.69万元同比下降58.58% [2] - 净利润下降主因生物质纤维素长丝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氨纶产品售价降幅大于成本降幅 [2] - 同业公司吉林化纤上半年净利润2206.72万元同比下降45.08% *ST美谷净亏损8338.52万元同比下降33.67% [2] 行业格局 - 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集中度高 主要产能集中于吉林化纤、新乡化纤、宜宾丝丽雅和奥园美谷四家企业 [2] - 行业整体面临严峻业绩考验 正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3] - 生物基纤维和高性能纤维被列为政策鼓励类项目 设备改造符合提升技术含量与环保性能的导向 [3] 产能地位 - 新乡化纤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能居行业首位 氨纶产能居国内第二位 [1]
中集集团首发《科技创新白皮书》 确立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36
核心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作为转型升级核心战略 布局30余项新动能业务与产品 累计贡献千亿营收 [1] - 公司以成为高质量、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 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2025年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落地、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的关键之年 [1] 高端化转型成果 - 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助力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2] - 建造国内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博强3060 [2] - 完成首个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 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市场垄断 [2] - 交付国内首例全船厂完成的FPSO修改造项目 [2] - 打造全国首个用于国车自运的汽车滚装运输船 [2] - 自主研发国内首款RAP主动式温控航空箱 实现药品运输精准温控 [2] - 建成全球首制高堆叠式LNG双耳燃料罐 满足零碳燃料动力船舶需求 [2] - 液氦罐箱、液氢储罐、液氢罐车等新产品相继问世 打破国外垄断 [2] - 公司拥有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包括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等 均在全球细分市场领先 [1] 数智化转型进展 - 自2018年起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 [2] - 打造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青岛冷箱) [2] - 拥有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宁波中集与中集环科) [2] - 建设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及22家省级智能工厂 [2] - 无人驾驶登机桥通过机器视觉实现飞机舱门全自动精准对接 在兰州机场部署86条自动登机桥 日均节省航班保障450分钟 效率提升65% [3] - 焊接机器人搭载3D传感技术 1.5秒内完成精准定位 焊接精度达0.5毫米 工效提升50% [3] - 机器人集群实现30分钟柔性换产 支持差异化产品定制 [3] - 推出集装箱远程监控系统 实现运输全程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 [3] - 智慧托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精准追踪与物流优化管理 [3] - 孵化维修助手、精益助手等20位数字员工 应用于百余项AI业务场景 [3] - AI维修助手凭13万条知识图谱 将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3] 绿色化发展布局 - 建造华南首个生物绿色甲醇示范工厂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产 首期产能5万吨/年 未来总产能将达25万吨/年 [4] - 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年产氢气1.5万吨、LNG10万吨 年减碳47万吨 [4] - 构建LNG、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4] - 储能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及工商业应用 [4] - 与丹麦VESTAS合作研制全球首台套集装箱模块化风电机舱 [4] - 为北京冬奥会提供30多台氢气管束式集装箱及储氢瓶组 助力赛事实现零碳排放 [4] - 为香港首架氢能巴士提供Ⅳ型车载供氢系统 [4] 创新体系与研发投入 - 构建小兵团作战、大平台支撑冠军产品科技创新体系 [5] - 自2018年以来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 [5] - 构建全球化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5] - 首期智能制造领军人研修班34名学员完成29个创新课题 预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5] - 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建立10余个联合研发平台 [5] - 在竹木复合结构、深冷压力容器等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5] - 在北美、欧洲等地设立20个海外研发中心/研究院 [5] 企业资质与荣誉 - 成功培育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1] - 拥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中联重科(000157) - 000157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3
2025-09-23 04:1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收248.55亿元,同比增长1.30% [1] - 归母净利润27.65亿元,同比增长20.84% [1] - 归母净利率11.12%,同比提升1.80个百分点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9.25亿元,同比增长30.08% [1]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50%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52亿元,同比增长112.46% [1] 海外业务 - 海外收入138.15亿元,同比增长约15%,占比55.58% [1] - 非洲区域收入同比增长超179% [7] - 新兴区域市场销售占比达39% [7] - 全球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海外本土化员工约5000人 [8] - 全球建成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430多个二三级网点 [8] 战略布局 - 推行"全球化、多元化、数字化"战略转型 [1] - 深化"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海外直销体系 [5][6] - 欧洲本土化战略:扩建德国威尔伯特工厂,新建匈牙利高机工厂 [8][9] - 推进55个二级网点拓展与建设 [8] - 布局47个二级网点并开发周边城市节点 [8] - 完成24个专业服务网点选址建设 [8] 农业机械 - 推进"高端、国际、新能源"核心发展战略 [2] - 小麦机稳居国内市占率前两位 [3] - 拖拉机、水稻机产品线实现逆势增长 [3] - 自主研发混动传动架构,油耗和故障率优于传统产品 [4] - 采用油电混合技术路线,适配乡村作业环境 [4] - 通过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提升田间作业效率 [4] 国内市场复苏 - 坚持价值销售策略 [1] - 复苏势头由挖机扩展至混凝土、起重机板块 [1] - 混凝土机械和工程起重机械销售增幅超年初预期 [1]
2025泰达汽车论坛智库共识发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1:33
本报讯 日前,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五大关键维度达成共识。中国汽车技术 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洧发布了智库报告。 其中,绿色化新方案智库共识三条:一是聚焦油电关键驱动技术,推进多元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二是加 强固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有序发展的产业链生态;三是强化产业政策支撑,稳步推进汽车产 业绿色动能转换。 全球化新市场智库共识三条:一是促进技术体系协同升级,强化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韧性;二是筑牢数字 治理基座,驱动跨境数据安全高效流动;三是优化全球资源布局,构建立体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 智能化新升级智库共识三条:一是加强智能网联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推动智能化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 展;二是积极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三是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引导高质量发展, 回归价值创造的初心。 具体来看,一是坚持安全为先,护航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全生命周期理念,推动汽车产业绿 色低碳发展;三是坚持新兴技术布局,赋能汽车产业新动能;四是坚持长期主义,推动民族汽车品牌向 上;五是坚持生态理念,推进国际化走深、走实。 高端化新力量智库共识三条:一是坚定推动自主品牌高端化,服务产 ...
A股钢铁板块迎政策利好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5
《工作方案》直面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五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工作方案》从供给端管理到需求端拓展指出改进方向,并倡导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增强 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及原燃料稳定供给,推动企业工艺设备更新,向高端、绿 色、数字化方向转型,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王国清表示。 "《工作方案》提出对产能产量实施精准调控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此举措将有效淘汰落后产能,优化 产业结构,推动行业供需由失衡状态迈向平衡。有关产业科技创新的举措,有助于企业攻克高端产品的 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投资与转型领域,工艺设备更新、数字化转 型、绿色低碳改造等措施,有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生产效率,契合可持续发展理 念。在市场需求拓展方面,深化上下游合作、推广钢结构应用,将激发新的市场消费潜力,为钢铁产品 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上市公司抢抓机遇 "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上市公司应把握机遇,加快转型升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蓝晓科技:从实验室到高原盐湖 小颗粒“吸附”创新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2 13:42
核心技术 - 公司专注于高分子材料吸附分离技术 通过直径仅几毫米的白色颗粒实现微观吸附分离作用[1] - 技术可应用于水净化 高纯度金属资源提取及精细工业基础材料制备[1] 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从50平方米孵化器起步发展至市值超200亿元的企业规模[4][6] - 2010年前后中国锂资源依赖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进口 国内盐湖提锂技术尚未成熟[3] - 公司开展长达10余年的技术攻关 突破中国盐湖锂资源浓度低杂质多的开发难题[3] 行业地位 - 公司产品服务全球市场 是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代表企业[6][8] - 通过创新机制持续进入行业技术无人区 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技术引领的转变[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