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财政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第一财经· 2025-07-29 23:52
财政政策与民生保障 - 财政部将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14][15]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和5.9%[17]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1][23] 经济刺激与内需扩大 - 上半年先后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15]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20]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2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16]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选择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16] - 全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0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16]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税收制度改革,关税、增值税立法取得积极进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18]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地方发展产业、涵养税源的内生动力[18]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年初预算下降5%[18]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各地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19]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持续督促地方政府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19] - 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加强项目资产管理,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19]
财政部长:用好用足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证券时报· 2025-07-29 23:39
财政政策工具与实施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以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4] 民生保障与消费支持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以更好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 [2] -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 通过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和就业补贴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2] - 完善免税店政策 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完善支持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4]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3] - 深入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的系统化 精细化 标准化和法治化水平 [3]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意见以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 [3] 债务管理与产业支持 - 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 - 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 - 持续推进"两重"(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项目建设 以促消费为重点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 [4]
上半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上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 89.8%;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下达超长期特 别国债资金预算超6500亿元,有力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其中,"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 电、家装、手机等商品上半年销售额1.6万亿元。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11.56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逐步回升,从4月份起,连 续3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全国财政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 等支出同比增长均超过5%。 上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养老、医疗、困难群众救助等补助资金超过2万亿元,为民生保障和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下半年:还将出台哪些新政策?︱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7-29 07:31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高于全年5%目标,但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1.2%,名义GDP仅增长3.9% [5] -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策靠前发力(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早则早")和有效需求前置(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 [7][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上半年相关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22.9%-30.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8][9][10]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贡献率达86%,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11][12] - 出口韧性超预期: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同比增长5.9%,对非洲、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1.6%、13%、6.6%,但对美出口下降10.9% [14][15][16] 下半年经济隐忧 - 消费可能高位回落: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规模(1380亿元)小于上半年(1620亿元),且去年基数抬高 [19] - 投资结构或转向基建:设备更新资金下半年规模缩减,新增专项债券将更多用于项目建设(上半年发行进度47%) [19][20][21] - 出口增速或放缓:美对华关税加征窗口临近,圣诞订单提前等因素可能削弱出口韧性,上半年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31.2% [21][23] - 房地产持续承压: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二季度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负 [23][24][2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大概率不增列赤字或增发国债,重点优化存量结构(如调整预算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 [28] - 消费政策:或扩大"以旧换新"范围至服务消费和必需品,清理购车购房限制,预计全年拉动消费2个百分点 [29] - 基建投资: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可撬动投资约2个百分点 [30][31] - 房地产政策:聚焦"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专项债券可能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但难有超预期刺激 [33] - 货币政策:或降准25个基点,择机降息10-15个基点,通过再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 [34][35] - 反内卷与就业:推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促服务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38][39] 结构性挑战 - 经济主要矛盾在于供需结构失衡而非总量,需关注双循环畅通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传导效应 [26][27] - "反内卷"政策效果存疑:当前市场对产能收缩预期过高,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炒作过度 [39]
1267亿欧元!报道:德国政府将批准包含创纪录投资的2026年预算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3:47
创纪录投资提振经济,德国政府"财政火箭筒"正在陆续射出。 在核心预算层面,借贷规模将出现显著增长。报道援引财政部消息人士称,核心预算借贷将从2024年的 333亿欧元跃升至2026年的899亿欧元。 据媒体周一报道,德国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称,政府将于周三批准一项包含创纪录投资规模的2026年预 算草案,投资金额高达1267亿欧元(约1476亿美元),作为基础设施和国防"财政火箭筒"计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 这一大规模支出计划是德国政府振兴疲软经济的关键举措。德国是G7国家中唯一连续两年未实现增长 的经济体,政府预测今年经济仍将陷入停滞。 特别基金助力投资激增,核心预算借贷大幅增长 德国政府此次投资激增主要依靠两大特别基金的支持。 其中,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特别基金将在2026年增加589亿欧元的借贷,该基金同样不受德国"债务刹 车"规则约束。 "债务刹车"规则将借贷限制在GDP的0.35%以内,但基础设施投资获得了豁免。这为德国政府大规模基 础设施投资扫清了法律障碍。 在国防支出方面,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设立的1000亿欧元国防特别基金将在2026年增加 255亿欧元的借贷,该基金预计将在202 ...
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有力保民生促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7-28 02:33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其中税收收入92915亿元下降1.2% 非税收入22651亿元增长3.7%但增幅较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 [1] - 4月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正增长 4月/5月/6月分别增长1.9%/0.6%/1% 主要税种中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8%/1.7%/8% [1] - 上半年财政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重点领域支出增幅显著 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9.2%/5.9%/4.3%/9.1% [1] 财政政策实施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89.8% 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上半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6万亿元支持重点项目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下达6583亿元支持"两重"项目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 [2] - 预拨162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均衡性转移支付达2.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 [3] 专项债券管理 -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允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资本金适用范围从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 [5] -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其中1917亿元用作项目资本金同比增长16% [4][5] - 建立"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机制 非试点地区项目申报审核流程优化 加强资金专户管理和使用监督 [6] 债务置换进展 - 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90% 已使用1.44万亿元 2024年额度已全部发行并使用完毕 [7] - 置换政策降低利息支出和偿债压力 隐性债务规模减少释放资金资源 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压减和改革转型 [8]
李迅雷: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7 09:0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下半年政策力度不减以确保全年5%增长目标[1] - 财政政策总量不变但优化存量,重点包括调整预算结构、优化专项债分配、提前下达明年额度[2]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可能通过降准降息、重启国债买卖及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3] - 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预计对其他货币小幅贬值以利好出口[3] 消费促进措施 - 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至出口转内销商品及服务消费,覆盖中低收入群体[4] - 系统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包括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购车购房政策[4] - 中央层面拟推育儿补贴,各地将出台餐饮文旅消费券政策[4] - 中长期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推动促消费改革方案[4] 基建与投资方向 -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5] -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回暖,重点支持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等新领域[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财政贴息和PSL,精准支持科技、消费、外贸[5] 房地产行业动态 -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重点推进老旧管线改造和房屋安全升级[6] - 专项债可能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房[6] - 增量建设聚焦"好房子"标准和现房销售政策推进[6] 市场治理与就业 - "反内卷"政策强调市场化退出落后产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7] - 毕业季将出台促就业政策,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7]
上半年积极财政持续发力,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华夏时报· 2025-07-26 20:15
财政收支概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中央本级支出增长9%,地方支出增长2.6% [2][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3万亿元,下降6.5% [3]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3万亿元,同比增长30%,中央本级支出增长6.2倍,地方支出增长15.1% [4] 收入结构分析 - 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4-6月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4月+1.9%,5月+0.6%,6月+1%) [4] - 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罚没收入下降4.3% [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 [5] 财政政策与债务发行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创历史同期新高 [7]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000亿元,预拨资金162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三批690亿元近期下达 [7][9] 支出重点领域 - 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重点保障民生和发展 [2] - 就业补助资金下达667.4亿元,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8]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2][8] 行业与区域表现 -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扩大至22个行业,负面清单管理替代正面清单 [7]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06万亿元,同比下降6.4% [4] - 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增长5.7%,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5]
667.4亿元、5522亿元、1566.8亿元……力度加大!“数”看经济半年报感知民生温度
央视网· 2025-07-26 02:35
央视网消息:7月25日下午,财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呈现平稳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我国主要税种增长平稳,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8%、1.7%、8%。从支出来看,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节能环保等支出同比增长均超过5%。 保民生 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我国的财政是民生财政,像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是财政支出的重点保障对象。2025年以来,在就业、养 老、医疗等民生领域,财政出台了哪些措施? 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据介绍,在就业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 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等政策。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25年中央 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 ...
盘点2024北京“账本”,市人大常委会批准2024年市级决算
新京报· 2025-07-25 10:34
北京市2024年财政决算核心数据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72.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占比85.9%,财政收入质量全国最优 [1][2] -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0.7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高于全市水平 [2]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96.5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市级支出5770.4亿元,增长2.9% [2] 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 - 财政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深化财源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及稳增长政策,税收占比保持高位反映经济质量提升 [2] - 支出重点投向"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以及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 [2] - 通过争取中央支持、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增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需求 [2] 稳经济政策实施成效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500亿元,政府采购合同中小微企业占比近80% [3] - 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216亿元,重点支持棚改、交通基础设施及新型基建项目 [3] - 通过"两重""两新"项目带动汽车、家电销售额超340亿元,小微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3] 重点产业与财源培育 - 优化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等15个重点产业服务,独角兽企业和数字经济企业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7.5%和16.5% [3] - 财政科技投入增长8.3%,高于财政收入增幅5.2个百分点,重点支持国家实验室、核心技术攻关及"三城一区"建设 [4] 民生领域投入 - 新增普惠性托位1.9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达93%,扩增中小学学位3.9万个 [4] - 新建养老服务中心105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240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9829张 [4][5] - 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竣工8.3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8个 [5] 财政管理与效率提升 - 压减一般性和非紧急支出30.3亿元,市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1.1% [6] - 通过全成本绩效管理压减资金2.8亿元,优化45项存量政策资金分配12.3亿元 [6] - 健全政府债券全周期管理,节约未来利息支出超30%,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和财经纪律整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