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粤半年揽才超百万 人才供需“零时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3:56
广东人才引进计划 - 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截至7月中旬已提前实现目标 [2][6][9] - 该计划组织北京、上海等8城联动招聘活动,751家用人单位提供超3.5万个岗位,吸引超2万名高校学生参加 [7] - 深圳为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已投入运营5万套(间)免费住宿房源,实际入住18406人 [12] 企业招聘动态 - 腾讯宣布三年新增2.8万个校招岗位,2025年招聘1万名校招实习生,其中前沿技术岗位占比超60% [5] - 欣旺达2025届校招入职近千人,超半数为硕博毕业生,研发人才占比约40% [5] - 众擎机器人从去年四五十人规模明显扩张,优秀软件测试、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可达百万 [6] 行业人才需求 - 大湾区内地九市招聘职位数占全国12%,其中深圳提供35.2%的岗位 [2] - 机器人调试工程师、机器人算法职位数分别大增53.0%、32.0% [4] - 新兴产业企业对大模型、硬件设计、商业化等全栈人才需求旺盛 [6] 企业研发投入 - 腾讯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189.1亿元,同比增长21% [5] - 欣旺达一季度研发费用9.32亿元,同比增长31.28%,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约130亿元 [5] - 锂电、AI、机器人等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推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6]
研判2025!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产量、价格及毛利润分析:行业技术升级助力产量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市场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1:24
行业概况 - 2025年1-5月中国乙丙橡胶(EPM)产量12.88万吨,同比增长9.09%,消费量20.18万吨,同比增长19.82% [1] - 乙丙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线电缆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需求增长 [1] - 乙丙橡胶分为二元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耐老化、耐臭氧、耐热等特性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60-1977年为起步阶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和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始合成乙丙橡胶 [4] - 1978-201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引进国外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吉林石化建成4万吨/年装置 [4] - 2015-2020年为产业升级阶段,国内产量达10万吨,自给率27.8%,商务部实施反倾销税保护国内产业 [5][6] - 2020年至今为高端化阶段,吉林石化实现催化剂国产化,产出高ENB三元乙丙橡胶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乙烯、丙烯、催化剂等原材料和生产设备 [9] - 中游为乙丙橡胶生产制造环节 [9] - 下游应用包括汽车零部件、橡胶制品、电线电缆等 [9]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乙丙橡胶产能39.5万吨,阿朗新科(常州)产能16万吨/年,占比40.5% [13] - 吉林石化产能8.5万吨/年,占比21.5%,通过催化剂国产化提升效率,二元乙丙橡胶出口量增长50% [13] - 2025年上半年乙烯、丙烯价格回落,乙丙橡胶价格23757元/吨,同比下降6.02% [15] - 2025年6月行业毛利润10636元/吨,同比下降8.67%,开工率64.71%,环比下降15.19个百分点 [17]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阿朗新科(常州)产能16万吨/年,主导高端三元乙丙橡胶市场 [19] - 吉林石化产能8.5万吨/年,实现二元、三元乙丙橡胶全系列生产,催化剂国产化降低成本 [19] - 上海中石化三井产能7.5万吨/年,聚焦高性能EPT产品,在中高端领域占据重要份额 [19] - 延安能化产能2.5万吨/年,采用意大利FasTech溶液聚合工艺,可生产20种不同牌号产品 [24]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高端化转型,吉林石化自主研发催化剂体系降低成本15%-20% [26] - 市场需求结构性升级,新能源汽车、5G基站、绿色建筑推动需求增长 [27] -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企业技改投入,循环经济模式加速落地 [28]
中晟高科控股股东拟变更 新东家旗下产业涉化工领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3 10:42
控制权变更 - 福州千景投资有限公司以5.59亿元收购天凯汇达持有的中晟高科22.35%股份(2788.36万股),受让价格为20.04元/股 [1][3]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由吴中金控(持股7.06%)变更为福州千景,实际控制人由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变更为翁声锦与何从夫妇 [3] - 新实际控制人通过福建千景开展投资业务,间接控制该公司100%股权,此前未在资本市场布局 [3] 市场反应与财务表现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7月23日)公司复牌涨停,报收21.05元/股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695.9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971.8万元,同比下降72.93% [5] 业务转型与战略方向 - 公司已出售润滑油生产业务,全面聚焦环保业务 [5] - 计划通过拓展环保市场、推进储能项目落地及开发新业务领域提升营收规模 [6] - 新实际控制人在化工领域(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拥有产业资源,可能推动技术共享与产业链整合 [3][6] 行业背景与整合潜力 - 聚丙烯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民营企业如中景石化、东华能源等产能规模持续扩大 [4] - 行业正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新材料研发与环保技术应用成为重要方向 [4] - 实际控制人旗下中景石化近年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年产值逐年提升 [3]
城市24小时 | 最强地级市首发“新”榜单,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6:01
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 苏州首次发布"2025苏州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名单,以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为核心指标 [1] - 入围企业全年研发费用总额达630.82亿元,研发费用入围门槛为7281万元 [4] - 4家企业研发费用超50亿元,11家在10~50亿元之间,13家在5~10亿元之间,59家在1~5亿元之间,13家在7281万元~1亿元之间 [4] - 沙钢集团以77.58亿元研发费用位居榜首,盛虹控股集团67.72亿元第二,亨通集团59.27亿元第三,协鑫集团50亿元第四 [4] - 榜单中制造业企业达92家,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31家、电气机械制造业10家、通用设备制造业8家等 [4] - 2024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9万亿元,正向5万亿目标冲刺 [4] - 苏州累计培育创新联合体23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0.6%,2025年目标为90% [6] 行业动态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 [7] - 成渝中线高铁将以400公里时速运营,开通后成渝间50分钟通达 [8] - 河南贾鲁河建设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由河南交投全额出资 [9] - 浙江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5G基站30万个以上,5G工厂超1000个 [11] - 国家铁路局正在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 [12] - "十四五"以来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增加1万公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4万亿元 [12] 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北京地区进出口1.53万亿元,出口3017.1亿元增长1.4%,首次突破3000亿元 [10]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60岁以上银发网民1.61亿人,农村网民3.22亿人 [13]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13] - 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增长19.3%,业务收入7187.8亿元增长10.1% [14][19] - 广东上半年快递业务量234.2亿件居首,浙江161.4亿件第二,江苏75.5亿件第三 [16]
盛视科技:将从技术升级等方面降低Nao等系列机器人成本
快讯· 2025-07-21 00:55
公司动态 - 盛视科技表示将通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降低Nao等系列机器人成本 [1] - 公司将与合作伙伴发挥各自优势拓展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落地 [1]
鹏华碳中和二季度再现百亿申赎,机器人概念重仓股“大换血”
搜狐财经· 2025-07-18 03:13
基金份额变动 - 鹏华碳中和C类份额二季度总申购达1005亿份,同时赎回936亿份,呈现短期快进快出趋势 [1][2] - C类份额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998亿份,较期初5302亿份增长13%,但赎回份额环比一季度558亿份显著增加 [4][5] - A类份额总申购1214亿份,赎回1422亿份,期末份额1403亿份,较期初1610亿份下降13% [4] 业绩表现 - 二季度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86%,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086% [4] - 一季度因踩中人形机器人风口净值大涨,但二季度板块回落导致收益转负 [4] 持仓结构调整 - 前十大重仓股更换6只,新进个股包括肇民科技、隆盛科技、北特科技等,退出个股含双林股份、中大力德等 [6] - 持仓仍集中机器人概念板块,前十大持仓合计占股票市值4114%,占基金净值3901% [7] - 震裕科技持仓市值554亿居首,占净值510%,中坚科技持仓460亿占比424% [7] 行业观点 - 制造业面临全球重构压力,关税政策对出海产业链形成冲击,光伏、锂电等行业盈利困难 [7] - 新能源行业处于4年下行周期底部,需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技术升级实现产能出清 [8] - 机器人被视为AI与工业革命结合体,电力巡检机器人可降低50%运维成本并提升80%故障响应速度 [8] - 具身智能在物流、分拣等环节提升制造业效率,成为新竞争力 [8]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C: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1:36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基金主代码003835,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2016年12月2日,报告期末份额总额907,996,421.84份 [2] - 投资目标为通过灵活资产配置精选新兴成长主题股票,追求超额收益与长期资本增值,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60%-95%,其中投资于新兴成长主题证券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成长指数收益率×7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30%,属于中高风险混合型基金 [2][4] 投资策略 - 采用自上而下行业遴选与自下而上个股选择结合策略,重点布局具备新技术/商业模式的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及传统产业中具备新成长动力的企业 [2][3] - 港股通投资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及估值吸引力标的,存托凭证投资基于基础证券价值研判 [3] - 债券投资采用久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等,权证投资结合定价模型与价值挖掘策略 [3][4] 业绩表现 - 2025年Q2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9%,C类为-3.68%,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0.13% [4][5] - 过去一年A类累计收益率达43.68%,显著跑赢业绩基准32.88个百分点,体现主动管理能力 [4] 资产配置 - 报告期末股票仓位93.92%,总持仓市值1,076,052,320.09元,其中港股通投资占比2.18%(24,781,575.53元) [5][11] - 行业配置高度集中,制造业占比86.88%,信息技术业占比5.09%,前十大重仓股未披露具体明细 [11] 基金经理观点 - 认为新能源行业经历3年下行后基本面触底,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供给侧出清,2030年前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仍可达20% [8][9] - 看好技术升级驱动的全球竞争力,如人形机器人、AI算力、固态电池等领域已出现"Deepseek时刻",国内产业链在硬件迭代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方面具备优势 [9][10] 份额变动 - Q2期间A类份额获净申购56,819,045.01份(申购93,215,608.16份/赎回36,396,563.15份),C类净赎回50,371,366.05份 [13] - 机构投资者持有A类份额211,930,141.29份,占比23.33%,存在单一持有人集中度风险 [13]
阿斯麦(ASML.US)财报喜忧参半 瑞银与小摩分歧显现:是周期低谷,还是技术拐点
智通财经· 2025-07-17 08:03
财务表现 - Q2净销售额达77亿欧元,EBIT超出市场共识12% [2] - Q2净订单55亿欧元,环比增长41%,同比持平,显著高于市场共识 [1][2] - Q2毛利率53.7%,超出指导值51.5%及共识51.9% [2] - Q2稀释每股收益(EPS)5.9欧元 [2] - Q3 EBIT指引较共识低11%,全年净销售额增长15% [2] - Q3销售额指引较共识低6.8%,毛利率中点51%较共识低39bps [2] - 2026年EPS可能下调5%-10%,主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 [2] 中国市场 - Q2中国区收入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35%,占销售额27% [3] - 全年中国区收入占比预计仍超25% [3] - 中国市场长期需求仍支撑公司营收基本盘 [3] 技术升级 - Q2确认高NA工具(如NXE:3800s)收入,对毛利率产生稀释效应 [4] - 高NA工具收入确认将稀释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 [4] - 升级收入(如NXE:3800s升级)对Q2毛利率有正面贡献 [4] 资本运作 - Q2回购14亿欧元股票 [5] 2026展望 - 管理层首次对2026年增长持保留态度,称无法确认 [6] - 高市场份额及美国半导体制造回流政策或抵消部分周期性风险 [6] - 技术领先地位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6] 股价表现 - 7月16日美股暴跌8.33%,收盘报754.45美元 [6] - 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挫约34% [6] 行业影响 - 公司订单表现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 [3] - 在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中,公司凭借技术壁垒与资本运作被视为最具韧性的设备厂商之一 [7]
ETF盘中资讯|超130亿主力资金狂涌!本轮PCB为何飙涨?胜宏科技本轮涨超145%,电子ETF(515260)上午劲涨1.2%
搜狐财经· 2025-07-17 05:21
PCB行业个股表现 - PCB行业个股领涨,东山精密涨停,鹏鼎控股涨超9%,胜宏科技涨逾8%,生益科技涨逾6% [1] - 电子ETF(515260)早盘上涨1.2% [1]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30.05亿元,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2][7] - 4月8日以来,胜宏科技涨超145%,东山精密涨逾88%,生益科技涨超51% [2][3] PCB行业上涨核心逻辑 - 大厂自研ASIC芯片推动高端PCB需求激增,AI服务器PCB层数从20层增至40层以上,价值量提升3-5倍 [3] - 高阶HDI/IC载板量产,深南电路ABF载板良率达85%,胜宏科技量产70层高精密板,AI业务收入占比60% [4] - 汽车智能化升级带动车用PCB单车价值量从500元升至8000元,车载摄像头PCB用量增至20片/车 [5] - 消费电子AI化迭代拉动柔性板和类载板需求,鹏鼎控股成为苹果AI手机SL板独家供应商 [6] - 国产覆铜板打破日企垄断,生益科技低介电损耗材料在英伟达AI服务器份额超25% [8] 电子板块展望 - PCB行业上涨本质是"AI算力基建+技术升级+国产替代"三重驱动 [9] - 电子景气度得到财报验证,行业有望迎来密集催化 [9] - 看好20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9] 电子ETF概况 - 电子ETF(515260)跟踪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 [10] - 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等热门产业 [10] - 持仓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等核心资产 [10]
天工国际(00826.HK)与恒而达(300946.SZ)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格隆汇· 2025-07-16 12:46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公司与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在锯切工具专用粉末高速钢材料领域的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研发、测试与运用M42、M51等材料,目标是建立行业优势地位并实现技术升级与进口替代 [1] - 恒而达将提供生产线作为验证测试场地,并基于其生产工艺经验和使用数据为公司的材料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1] 采购承诺 - 恒而达同意在2026年起五年内每年采购不少于100吨锯切工具专用材料,五年合计不少于600吨 [1] - 公司承诺给予恒而达最优采购价格,具体采购方案将另行协商确定 [1] 合作意义 - 合作有助于形成"研发—验证—优化"闭环,更有效地优化产品 [2] - 通过产业链联合投资,公司可以提前布局先进领域,提升行业话语权和领导地位 [2] - 董事会认为该框架协议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