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补
icon
搜索文档
辛巴首播单场狂卖超40亿元 但抖音、快手却在这个“618”转向了店播、商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3:27
直播电商618表现 - 辛巴618首播销售额超40亿元 黄金首饰等商品热销[1] - 快手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53% 辛选集团12个品牌销售额破亿元[2] - 抖音商城成交额同比增长77% 店播贡献直播成交额50%[2][3] - 快手搜索GMV同比增长143% 抖音搜索渠道成交额同比增长56%[3] - 抖音236个品牌直播成交破亿元 990个直播间单场成交破千万元[3] 行业格局变化 - 超头部主播光环减弱 店播和货架场域成为新增长点[2] - 快手中小商家GMV同比增长30% 破千万元商家数增长43%[4] - 直播电商需摆脱大主播依赖症 扩展非生活必需品品类[4] - 国补政策带动增长 快手国补商家GMV同比增长超50%[4][7] - 中央1380亿元国补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7] 未来发展趋势 - 直播电商需品类扩围 加强品牌直播和AI技术应用[8] - 抖音6万个品牌成交翻倍 6.7万中小商家成交破百万元[8] - 未来3-5年行业增速预计维持10%-20%[9] - 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影响直播电商产业集群[10] - AI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可能带来商业模式迭代[10]
年中消费市场观察:“国补+促销”推动消费增长 零售数据表现强劲
央视网· 2025-06-20 12:27
618购物节消费趋势 - 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持续多日,"以旧换新"升级和AI工具应用推动消费潜力释放,提振效果明显 [1] - 促销期持续近40天,家电和智能手机销售形势良好,政府"以旧换新"计划鼓舞消费者购买意愿 [3] - 线上零售增幅明显扩大,受促销活动和政策影响,"考后焕新"消费迎来高峰,数码产品需求旺盛 [7] 中国品牌与消费热点 - 平台消费热度前100品牌中超七成为中国品牌,"科技+传统文化"驱动发展 [5] - "AI元素"和"非遗元素"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分别超120%和270% [5] - 超80%消费者希望产品融合AI技术,需求从"尝鲜"向"刚需"转型 [5] 外媒关注与行业表现 - 外媒关注中国消费市场热潮,认为节日效应和促消费政策令零售数据表现"强劲" [3] - 餐饮和家电领域零售数据表现尤为突出 [3]
京东股东大会上,CEO称“今天用国补下了一单”
第一财经· 2025-06-20 11:27
许冉表示,目前可以看到的数据是PLUS会员的外卖复购率是非会员的两倍。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会上股东对外卖业务进展、国补以及公司股票的长期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提问。 会上,对于股东提及的"外卖业务最新进展和运营目标,如何评估今年的投入以及未来的利润趋势"问题,许冉回应称,京东做外卖是公司即时零售战略一个 非常自然地延伸,京东零售把即时零售作为公司核心战略已有几年时间,食品外卖在即时零售中属于一个大的品类,对京东而言发展外卖业务是一个自然而 然的结果。 截至6月1日,京东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2500万单,外卖业务的上线对京东APP的流量以及新用户的增长有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 她表示,刚刚过去的618,京东APP的DAU创历史新高,初步看到外卖用户和核心用户之间以及跨品类的购买有很强的协同效应。在提升用户黏性方面,许 冉表示外卖业务也带动了PLUS会员的增长,目前可以看到的数据是PLUS会员的外卖复购率是非会员的两倍。 业务数据上,许冉表示目前入驻的品质餐饮门店超过150万家,全职骑手规模已经突破12万人,预计在二季度末全职骑手将超过15万人。整体看,外卖业务 发展超出预期,京东希望将其作为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
为“好东西”买单,八成受访者认为618京东综合体验最好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09:55
消费趋势 - 今年618消费理念从追求低价转向关注"好东西",58.5%受访者愿意为优质商品支付对价 [1][15] - 消费呈现"既要又要"特征:38.1%购买食品饮料,36.2%购买日用品,32.2%购买3C数码,同时要求价格合理、服务优质、科技含量和情绪价值 [8][19] - 健康养生消费升级,30.5%受访者更关注健康食品,高钙高蛋白食品(30.4%)、低糖零食(25.7%)、低热量肉类(25.2%)受青睐 [21] 平台表现 - 京东带电品类(3C数码、家电)稳居行业第一:3C数码销售占比超50%同比增45%,大家电占比53%同比增20%,小家电占比51%同比增18% [3] - 京东日百品类增速超行业均值10%,服装饰品增速超行业均值20%,推动平台向全品类均衡发展 [7] - 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骑手达12万人,带动PLUS会员单月新增超40万 [7] 品类亮点 - 国货产品热销:28.7%受访者更关注国货,37.5%购买国补家电(如美的、格力),27%购买个护国货(如蜂花),21.2%购买美妆国货(如珀莱雅) [23][24] - AI科技产品爆发:29.9%关注智能穿戴设备,29%关注健康监测产品,28.5%关注AI数码产品(如AI手机、AIPC) [23] - 潮玩IP受追捧:24.1%受访者关注LABUBU,20.4%关注哪吒玩偶,显示情绪价值消费增长 [25] 用户体验 - 82.7%受访者在京东下单,83.2%认为京东体验最佳,主要因物流快(40.5%)、品质可信(35.7%)、优惠力度大(35.6%) [26][28][29] - 消费者最满意国补叠加优惠(38.6%)、次日达物流(36.1%)、规则简化(32.1%)和现货直购(29.7%) [30][32] - 内容体验升级,京东推出裸眼3D广告、3D直播等创新形式,增强互动性 [33] 国补影响 - 41.2%受访者用国补完成换新,38.8%因优惠主动升级产品,35%换新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是家电换新主力 [34] - 国补带动上游创新,促进AI产品产业化,形成"消费-生产"良性循环,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等国货受益显著 [34]
“国补”限量究竟为何?千亿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下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07:4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安排 - 中央财政2024年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 [1] - 1月和4月已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一二季度工作 [1] - 剩余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季度(7月)和四季度(10月)分批下达 [1] - 目前全国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达全年规模50%左右 符合预期 [2] - 资金构成包括中央特别国债资金(规模较去年翻番)、地方配套资金(央地9:1比例)、部分地方额外资金 [2] 地方政策实施差异 - 上海、浙江、陕西等地将纺织品纳入补贴范围 [5] - 上海采用支付立减方式实施补贴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5] - 上海已分批次拨付资金缓解企业垫付压力 [5] - 2025年上海计划实施"国补+市补+企补"三级补贴 覆盖家电手机家装品类 [5] - 上海政策带动订单量突破1100万笔 销售额超260亿元 [5] 政策实施中的乱象 - 存在"黄牛"利用大学生身份套取补贴购买电子产品转卖牟利现象 [5] - 部分商家在补贴前先抬价再以优惠吸引消费者 涉嫌截留补贴 [6] - 有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为由拒绝补差价 [6] - 存在未按承诺发货或强制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丧失补贴资格的情况 [6] 监管措施 - 商务部要求细化资金使用方案 分领域分时段推进政策 [6] - 将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督促企业合规经营 [6] - 重点防范套补骗补行为 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6]
国补,继续!
猿大侠· 2025-06-20 03:21
国补政策实施情况 - 社交媒体出现部分地区暂时无法申领国补的讨论引发猜测 但取消国补的情况不存在[1] - 少部分地区阶段性完善国补政策实施节奏 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将持续全年[1] - 消费者每月每周都有参与申领国补的机会 大多数省份国补优惠活动正常推进[1] 资金安排与分配 - 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1] - 后续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1] - 地方将相应配套和自行安排足够的地方资金继续惠及消费者[1] 市场行为警示 - 部分企业平台和自媒体借机炒作搞饥饿营销营造恐慌情绪[1] - 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辨别不实信息[1]
618全网同比增长15.2%,但时间长了20%
新浪财经· 2025-06-20 01:34
618大促表现 - 2025年618大型电商平台整体GMV同比增长15.2%,但大促周期拉长近20%,实际增速放缓[2][4] - 天猫国补品类成交同比116%,京东带电品类618首小时增长超380%,国补成为核心驱动力[2][8] - 京东App DAU创历史新高,天猫用户规模及活跃度创新高,但用户增量依赖"拉人头"策略[2][3] 平台策略转变 - 电商平台与小红书合作推出"红猫和红京计划",内容场为交易场引流,但商家投放门槛达5万元/周期[3][11]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6月骑手人力成本15.6亿元,带动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PLUS会员新增40万且复购率达非会员2倍[6][13] - 美团闪购高调参战618,即时零售成交额同比增长18.7%,小天才品牌在美团渠道成交额增长16倍[6][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即时零售成为最大增量市场,但成本结构弱于远场电商(租金+配送成本),行业年化增速保持20%以上[7] - 国补资金加速消耗,1-6月预计消耗全年70%额度,导致618当天部分商品价格高于5月[8][10] - 抖音首次被纳入综合电商比较,成交额占比18.1%接近京东(18.2%),超越拼多多成为第三大平台[15][16] 平台投入产出比 - 天猫投入50亿元现金(20亿直播+30亿广告),破亿品牌数从365个增至453个,但破亿直播间数量持平[12][13]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3C家电品类稳居行业第一,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13][14] - 抖音通过百亿消费券+千亿流量扶持成功建立大促购物心智,未公布具体战报但销售额逼近京东[14][15] 消费行为变迁 - 电商大促常态化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每月1-2次促销活动削弱618独特性[10] - 随机热点(如LABUBU、苏超)冲击平台策划流量,京东通过赞助苏超实现营销突围[11] - 即时零售满足"快"需求但背离传统大促"多好省"逻辑,巨头持续补贴争夺市场份额[7]
“国补”将继续!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6-20 00:20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国家已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一、二季度以旧换新工作,后续还将下达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发放 [1] - 地方将配套和自行安排足够资金,确保"国补"持续惠及消费者 [1] - 少数地区阶段性完善政策实施节奏,但大多数省份国补优惠活动正常推进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全年,消费者每月每周都有参与机会 [1] 政策资金分配机制 - 2024年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去年1500亿元增至3000亿元 [2] - 资金分配综合考虑各地区常住人口、GDP、汽车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向成效较好地区倾斜 [2] - 3000亿元中央资金按批次下达,确保地方合理有序可持续使用 [2] 深圳政策实施成效 - 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和家电数码产品销售总额达367亿元 [3] - 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超7万台,金额176亿元 [3] - 带动家电数码产品销售1001万台,金额191亿元 [3] - 家电产品销售773万台金额128亿元,数码产品销售228万台金额62亿元 [3]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金额4085万元 [3] 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政策"加力扩围"新增手机、平板、洗碗机等品类 [2] - 市场对"国补"需求旺盛,政策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2] - 各地在执行中拥有一定自主权,可确定申领使用等细节 [1]
补贴战只是表象!流量饥渴下的618:巨头告别单兵作战,服务消费成新战场
华夏时报· 2025-06-19 16:55
618大促概况 - 今年618大促时长接近40天,相比去年提前一周 [2] - 京东宣布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主站APP DAU创历史新高 [2] - 天猫宣布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增长24% [2] - 全网交易额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8% [3] 补贴策略与消费刺激 - 电商平台推出官方立减、会员补贴、直播间红包等优惠活动 [2] - 首次引入"国补"参与618大促,形成"三补齐下"(国补、平台补、商家补) [2][3] - 家电3C品类显著受益:京东4k-6k手机成交量同比增长50%,AI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151% [4] - 天猫参加国补的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116% [4] - 拼多多部分电脑产品实现3倍以上增长,空调销量增长2倍以上 [4] - 显示器销量同比预计增长30%,游戏本同比增长66% [5] - 中央已下达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后续将再拨付1380亿元 [5] 流量获取与合作 - 京东与"苏超"达成战略合作,淘宝88VIP成为NBA中国赛合作伙伴 [6]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合作新增"广告挂链"功能,已与超200家平台建立合作 [6] - 京东商家在小红书投放广告可跳转至京东APP,2025年已与小红书、抖音、B站等达成合作 [7] - 小红书种草模式被行业广泛借鉴,电商平台内容营销效果显著 [7] 服务消费与新增长点 - 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4万亿元(+7.7%),服务消费增长12.1%,在线文娱、旅游增长31.9%、25.4% [8] - 京东推出自营家政服务成交额破亿,家电清洗、洗衣订单量分别增长211%和超10倍 [8]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骑手达12万人 [9]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4000万,准时率97% [9] - 电商竞争维度扩展至服务、配送、全链条能力,AI技术、本地生活与B2C协同成为增长动力 [10]
史上最长618落幕,国补推动家电3C品类成焦点
第一财经· 2025-06-19 13:50
618大促表现 - 天猫618期间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增长24% [3] - 京东618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APP DAU创历史新高 [3] - 阿里国际站订单同比大涨42%,GMV增长近30%,美国市场同比增长25%,欧洲保持超高速增长 [3] - 国补拉动效应显著,参加国补的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116%,家电家装、3C数码等行业整体成交同比双位数增长,113个品牌破亿,超9200个品牌成交翻倍 [3] - 美团闪购手机成交额翻倍,小家电增长近2倍,智能设备增长超6倍,大家电增长超11倍 [3] 3C数码消费趋势 - 二手平台转转数据显示手机、电脑、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是核心品类,摄影摄像、智能穿戴、乐器品类回收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78%、52%、80% [4] - 小天才负责人表示智能穿戴产品中手表最受欢迎,3C数码类产品增长势头强劲,新潮数码配件销售亮眼 [4] - 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3C消费需求前置,囤货心智较强,大促周期拉长覆盖更多消费者 [4] 传统品类表现 - 美妆等传统品类声量不高,消费者需求减弱,品牌日常价格机制优化导致大促吸引力下降 [5] - 网经社曹磊认为促销规则简化与理性消费主导,平台取消繁琐玩法转向直接降价,超长促销周期(约39天)避免冲动囤货 [5] 直播带货趋势 - 直播业态内容化趋势明显,平台流量分发机制调整,优质内容成为获取流量的核心 [7] - 抖音电商流量分发池分为内容池(M1)、交易池(M2)、广告池(M3),M2流量占比仅5% [7] - 机构和达人希望降低付费流量占比,增加内容投资,内容化直播将短视频融入直播并通过矩阵账号切片传播 [7] - 内容直播需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如马景涛粉丝年龄30-50岁,愿意为情怀买单 [8] - 下沉市场直播间如"木森大舞台"场均在线粉丝50万+,选品客单价50-150元,匹配三线以下城市小镇青年 [8] - 品牌方认为内容化兴趣类直播效果更好,需提升内容产出、制作和分发能力,通过线上种草和即时零售承接销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