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业绩大降75%减值风险仍高悬 闲置产能增加欲募资补流继续扩产
新浪财经· 2025-04-01 09: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5.93亿元,同比下滑49.80%,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75.48% [1] - 锂电材料毛利率从2023年17.89%降至2024年12.38%,主要因国内正极材料产能过剩加剧价格竞争 [1] - 存货账面价值10.60亿元,同比增长53%,碳酸锂价格跌幅超50%导致库存减值风险高悬 [1] - 应收账款达23.29亿元,占全年归母净利润493%,较2024年中报134.92%显著提升 [2] 市场与客户风险 - 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公司超70%收入依赖LG新能源、SK on等国际客户 [1] - 欧洲客户Northvolt破产引发坏账计提,暴露单一客户依赖脆弱性 [1][2] - 境外收入占比近30%,欧美《通胀削减法案》或加剧贸易壁垒压缩出口空间 [2] 产能与扩张计划 - 锂电材料产能利用率80.16%,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常州基地二期实际产量仅占设计产能58.9% [2] - 计划定向增发募资8亿-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推进欧洲芬兰基地一期6万吨产能建设 [2] - 2025年拟新增8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行业结构性过剩或导致折旧成本攀升 [2]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内外锂电材料行业竞争白热化,海外需求疲软与国内产能过剩双重挤压利润空间 [1] - 全球锂电材料产能扩张潮下,新增产能若无法匹配客户需求将削弱盈利能力 [2]
总投资159亿!15万吨磷酸铁锂等项目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3-31 10:26
化肥龙头跨界锂电布局 - 云图控股与广西贵港市政府签署协议,拟投资建设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涵盖120万吨/年复合肥、200万吨/年合成氨、300万吨/年尿素、30万吨/年磷酸铁、15万吨/年磷酸铁锂等产能 [3][4] - 公司深耕化肥行业30年,已建成氮肥、磷肥完整产业链,通过该项目将完善"合成氨—尿素/硝酸铵—复合肥"氮肥产业链和"黄磷—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6] - 公司2013年收购磷矿企业雷波凯瑞,2021年设立云图新能源材料公司,2022年计划募资20亿元建设35万吨磷酸铁产能,显示其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的战略路径 [6] 磷酸铁锂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总产量230万吨(同比+84%),但产能超540万吨,行业开工率仅50%,呈现结构性过剩 [12] - 头部企业集中度减弱,前五企业市占率56%,前十企业市占率75%,价格战导致多数企业亏损 [12][13] - 2025年一季度需求回暖,头部电芯企业预计产量增长20%-50%,推动磷酸铁锂向四代产品升级,加工费上涨 [10][13] 云图控股战略调整 - 2023年建成5万吨磷酸铁产能(利用率58.74%),2024年终止30万吨磷酸铁和15万吨精制磷酸建设计划 [7][8] - 公司成为外销市场铁法工艺头部企业,2024年实现满产满销,客户包括常州锂源、泰丰先行等主流厂商 [8] - 此次重启30万吨磷酸铁产能规划放在第三期实施,显示布局更趋谨慎 [9][12] 行业未来趋势 - 高性能产品竞争将成为2025年市场主导,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溢价缓解毛利下滑,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 [14] - 海外市场需求(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需求超4000GWh)将缓解供需矛盾,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14] - 2025年新增产能集中于已站稳脚跟的企业,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 [13]
光伏长夜漫漫,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拟引入百亿战投
新浪财经· 2025-03-29 12:42
文章核心观点 光伏行业因过剩产能难出清和需求增长放缓陷入困境,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并巩固竞争力 [1]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过剩产能难出清且需求增长放缓,行业陷入困境 [1] - 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集体下跌,上游单晶致密料价格由年初6.5万元/吨降至年底4万元/吨,N型颗粒硅由年初6万元/吨降至年末3.7万元/吨,5月初硅料价格突破多数企业现金成本 [2] - 硅料企业普遍亏损,通威股份预计2024年净亏损70亿 - 75亿元,协鑫科技预计亏损48亿元,特变电工预计净亏损39亿 - 43亿元,大全能源预计净亏损27.18亿元 [3] 通威股份子公司增资情况 - 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把握产业机遇,巩固提升竞争力 [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祥股份经审计合并报表口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6.93亿元,拟以增资扩股前股权估值27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100亿元,预计取得增资后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增资款用于偿还负债、补充流动资金 [1] - 增资扩股完成后,通威股份仍将直接与间接持有永祥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永祥股份继续纳入通威股份合并报表 [1] 战略投资者情况 - 参与战略投资者以金融机构为主,截至公告披露日,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签署相关文件,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已通过内部投资审批流程,部分其他投资机构正在推进相关流程,全体战略投资者名单未最终确定,后续需办理资金交割、工商变更登记等手续 [2] - 通威股份有权根据协议约定,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全部或部分购买战略投资者取得的股权 [2] 永祥股份财务数据 - 永祥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9.9亿元,2023年全年盈利151.8亿元 [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永祥股份净资产419.1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净资产下滑至333.2亿元 [3]
“油中茅台”金龙鱼为何跌落神坛?
搜狐财经· 2025-03-28 12:57
文章核心观点 - 曾经风光的金龙鱼正遭遇上市以来最严峻经营困境,不仅自身业绩下滑、品牌受损,也反映出传统粮油行业的结构性瓶颈,公司需找到新盈利支点并重建信任声誉以突围 [3] 分组1: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388.66亿元,同比下滑5.03%;归母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下降12.14%;扣非净利润锐减26.42%至9.72亿元,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自2020年上市巅峰累计缩水近六成 [3] - 202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亿元、41.32亿元、30.11亿元、28.48亿元、25.02亿元,持续探底 [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微增0.52个百分点至5.35%,净利率进一步下滑至1.03%创上市以来新低,营业成本占营收比重高达99.9%,原材料成本占比超90% [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5.3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61%以上,主要来自衍生工具和结构性存款投资浮盈,盈利易受原材料价格和市场流动性影响 [4] 分组2:品牌形象问题 - 2024年初卷入“五常大米”掺假事件,7月“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事件引发供应链安全担忧,2025年受“千禾味业酱油零添加”事件波及,调味品品控被质疑 [5] 分组3:产能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国布局80个生产基地,但油脂精炼产能利用率仅42.2%,油脂灌装产能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过去五年新增15个基地使固定资产折旧同比激增18%,拖累净利润1.2亿元 [6] - 截至2024年已布局25家央厨工厂,部分投产项目未达预期产能利用率,收入占比偏低且未实现盈利 [6] 分组4: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达25公斤/年超世卫建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粮油市场总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7] - 公司虽占超40%市场份额,但地方品牌用“低价+地推”抢占下沉市场,福临门、多力形成差异化竞争,公司高端布局效果不显,新品尚处试水阶段 [7] 分组5:股价与投资情况 - 公司市盈率(TTM)高达82倍远超行业平均,股价从高点145.62元/股跌至32.09元/股,累计回撤近80% [8] - 公司与鲁花换股交易或面临监管反垄断审查,需承担超2.5亿元税费成本,短期难兑现协同效益 [8]
美光科技:HBM 产能提升可能对利润率造成压力,但其股票仍值得买入
美股研究社· 2025-03-25 10:5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光第二季度业绩公布后股价负面反应,虽收入增长但利润率担忧致股价下跌,公司前景有机会也有压力,目前估值合理增强买入评级 [1][3][8] 业绩情况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38.3% 至 80.5 亿美元,DRAM 销售额同比增长 47%,NAND 销售额增长 18%,计算和网络收入环比增长 4%、同比增长 57%,存储收入下降 20%,移动收入下降 30%,嵌入式收入下降 3% [2] - 毛利润增长 162.6% 至 30.5 亿美元,营业收入从 2.04 亿美元增至 20 亿美元,利润率同比增长近 18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 [2][3] 前景预期 - 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为 86 亿至 90 亿美元,DRAM 和 NAND 销售额将增长,非 GAAP 毛利率预计降至中值 36.5% [4] 面临压力 - NAND 定价压力来自在华市场竞争,DRAM 受 PC 市场和智能手机疲软及在华客户使用 DDR4 技术影响,HBM 芯片需求需持续投资且利润率上升有阻力,HBM 需求下滑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3][5] - 汽车行业艰难影响供应商,NAND 在汽车行业销售和定价因竞争和行业动荡面临压力,芯片功能强大对需求有短暂影响 [5] 发展机遇 - DRAM 节点转换提供机会,1 - Beta 节点位密度高,公司为 1 - gamma 节点生产加速,可实现更高位密度 [6] 估值与评级 - 考虑 2025 财年收益,公司目前估值合理增强买入评级,若股价下跌且收益预期无实质变化买入理由更充分 [8] - 分析师预测 2025 财年和 2027 财年 EBITDA 增幅为 2.4%,自由现金流因 HBM 资本支出要求下降,2026 财年公司应处于净现金状态 [8]
功率芯片巨头,裁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5 01:2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日经,谢谢。 由于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不力导致产能过剩,功率半导体生产商(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关键部件)正 在缩减员工数量并推迟投资。 日本瑞萨电子计划裁员数百人,并推迟了原定于今年年初开始的大规模功率半导体生产。截至 12 月 的三个月里,该公司的制造设施产能仅为 30% 左右,低于上一季度的 40% 左右。 功率半导体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家用电器的效率,与人工智能芯片一起被视为半导体行 业的增长动力。全球企业竞相建立产能,为电动汽车市场的腾飞做好准备,但 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宣布计划裁员 1400 人,并将另外 1400 人迁移到 别处。排名第二的美国安森美公司也计划大规模裁员,而瑞士意法半导体公司则表示,将通过提前 退休的方式削减员工数量。 裁员范围已扩大至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的晶圆基板制造商 Wolfspeed 已宣布裁员约 1,000 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日本三垦电气原计划去年增加电动汽车电源模块产量,但将这一扩张计划推迟了两年。住友电气工 业公司已放弃新建半导体材料工厂以及在现有工厂增 ...
光伏“抢装潮”里的生死时速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4 12:44
公司股价异动 - 明牌珠宝股价在3月7日至3月19日期间从4.89元上涨近64%,最高触及9.35元,期间出现6连板后又连续暴跌 [4][5] - 公司公告称经营正常,无未披露重大事项,但旗下光伏公司日月光能近期火速复工,可能与股价异动相关 [5] 光伏行业现状 - 分布式光伏抢装潮导致组件价格短期上涨,0.7元/W组件缺货但0.8元/W可立即发货 [8] - N型电池片价格全面上涨,M10/G12R/G12电池片均价分别达0.295元/0.32元/0.30元每瓦,预计3-4月排产突破60GW [10] - 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全球需求约600GW但供给达900GW,已有12家新军宣布减产或退出 [17][18] 日月光能经营情况 - 公司原计划3月复工但截至2月底无复产迹象,3月14日仍无实质进展,近期突然复工 [5][6][7] - 作为光伏跨界企业,主要给天合光能代工,禀赋薄弱且依赖大客户 [12] - 母公司明牌珠宝已为其提供15.7亿元担保,占净资产50.6%,近期又新增2000万元担保 [19][20] 母公司经营状况 - 明牌珠宝2024年归母净利润2000-3000万元,同比下降81.14%-87.43%,扣非净亏损1.4-1.5亿元 [23] - 珠宝主业受金价上涨影响业绩承压,同时光伏业务亏损拖累整体业绩 [22][23] - 公司2023年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20GW电池片项目,当时市值仅30亿元 [16]
美国财长演讲:“用关税反击”中国产能过剩
日经中文网· 2025-03-10 02:49
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的经济政策框架 - 将放松金融监管、关税和经济制裁定位为三大重要支柱 [1] - 强调关税是修正国际经济体系平衡的工具 认为美国强劲消费吸收他国过剩供应 军事力量弥补他国防务不足 [1] - 指出美国未获足够回报导致财政赤字 现状不可持续 [1] 对华贸易政策立场 - 主张用关税反击中国产能过剩导致的低价出口 称其为"良好政策" [2] - 将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视为"一次性调整" 不认为会持续传导 [1][2] - 提出通过对等关税应对非关税壁垒 [2] 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 批评拜登政府过度监管阻碍经济增长与创新 呼吁放宽金融监管 [2] - 建议调整雷曼危机后的资本监管框架 使其适应当前经济需求 [2] - 反对过度收紧补充杠杆率(SLR)监管 避免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能力 [2] 地缘经济制裁策略 - 指责前政府对俄制裁宽松 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乌克兰和平谈判 [2] - 明确加强伊朗制裁的意图 [3] - 区分对待友好国家 要求其增加安全事务负担分担 [2] 政策基调延续与调整 - 减税计划作为支撑三大支柱的基础 但未透露细节 [3] - 延续竞选时削减赤字 放松监管 增产原油的框架 更突出贸易政策权重 [3] - 市场对加墨关税的担忧曾引发股价暴跌 但特朗普暂缓对墨加税 [2]
需求利多有限,供给过剩态势难言缓解
方正中期期货· 2025-03-03 08: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15] 核心观点概览 工业硅 - 工业硅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厂家减产力度较大,月度产量降幅明显,但2月北方产区复产推进,3月南方地区有开工预期,后续产量下行有限 [17] - 下游需求萎缩,多晶硅减产挺价延续,有机硅停工检修,工业硅需求将进一步下行 [19] - 主力05合约跌至10300附近底部区间,基本面偏弱,未来若下游减产力度加大,价格仍有下探可能,建议逢高布空 [19] - 中长期看,海外新能源需求存在下滑预期,国内产能过剩压制价格,丰水期成本下移后价格或继续承压 [19] 多晶硅 - 现货价格平稳运行,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开工率31%,减产空间有限 [20] - 库存2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6万吨,下游采购节奏放缓 [20] - 供需双弱,价格受情绪影响冲高,主力合约下方支撑40000-41000,上方压力44500-45000,建议卖出套保 [20] 工业硅基本面情况 产能与产量 - 中国为全球最大工业硅生产国,2024年产能占比80.6%,产量占比84% [25][26][28] - 2024年12月工业硅产量33.5万吨,环比减少29750吨;2025年2月产量28.95万吨,环比减少14600吨,减产幅度放缓 [37] 下游需求 - 多晶硅为工业硅最大下游,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 [31] - 有机硅1月DMC产量22.07万吨,环比下降0.63万吨,2月检修增多,产量或进一步下降 [31] - 硅铝合金年后复产偏弱,原生铝合金开工率54.2%,再生铝合金开工率56.3% [31] 成本与库存 - 2月新疆电价0.34元/KWh,四川0.43元/KWh,云南0.51元/KWh [47][48] - 1月全国553平均成本12133.44元/吨,四川13401元/吨,新疆11189.65元/吨,云南13696.5元/吨 [50][52] - 库存压力持续累积,行业总库存高位运行 [40][42] 进出口 - 2024年12月工业硅出口5.76万吨,同比增长11.7%,全年累计出口77.5万吨,同比增加26.5% [58] - 进口量长期处于低位 [57] 多晶硅基本面情况 产量与库存 - 行业自律减产下,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开工率31%,库存2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6万吨 [66][70] - 硅片1月产量46GW,环比增加2.68%,库存27.3GW,环比增2.25% [72][73] 价格与成本 - 组件价格稳定在0.62-0.72元/W,1月产量38.1GW,环比下降6.8GW [77][78] - 多晶硅平均成本41.35元/千克,工业硅价格下探带动成本松动 [82][86] - 期现价格走势分歧,期货盘面上行,现货市场成交有限 [89][90]
对恒生科技指数的看法
雪球· 2025-03-02 04:08
行业周期与投资逻辑 - 上世纪90年代电视机普及阶段,四川长虹作为指标股在1996-1997年带动大盘上涨,被视为蓝筹股,但后续熊市中领跌并长期未创新高[2][3] - 2007年基建投资逻辑下,宝钢股份和冀东水泥被长期看好,但钢铁行业后期因产能过剩导致股价低迷,直至2016年供给侧改革[5][6] - 中国中车代表高铁产业链崛起,但转入熊市后长期低位震荡,未形成持续上涨趋势[8] 新能源与科技行业案例 - 新能源行业曾因化石能源短缺预期被长期看好,但隆基绿能等公司股价走势未达预期,行业后期出现产能过剩[9][10] - 恒生科技指数在牛市初期表现强劲,但后续呈现宽幅震荡,创历史新高概率较低[13][14] - 科创板因历史包袱较轻,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更具投资吸引力[15] 医药行业与老龄化趋势 - 老龄化趋势下医药行业被视为朝阳行业,但生物医药板块股价走势未完全反映这一预期,部分个股长期震荡[11][12] 市场行为模式总结 - 牛市热点板块通常经历暴涨后暴跌,若无时代红利支撑,后续多年以宽幅震荡为主,如中国中车的大A形震荡或隆基绿能的梯形震荡[10][13] - 部分公司通过业绩改善或技术红利突破历史新高,如东方财富在2015年暴跌后于下一波牛市创新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