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牛市

搜索文档
刚刚,金融科技直线冲高!大智慧火速涨超4%,百亿金融科技ETF反弹超1%资金抢筹
新浪基金· 2025-09-24 06:01
市场表现 - 金融科技板块24日午后直线冲高,大智慧股价涨超4%,电科数字涨3.91%,财富趋势涨3.32%,先进数通涨3%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涨超1%,实时成交额超7亿元,资金净申购超1亿份 [1] - 金融科技ETF最新规模超100亿元,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14亿元,规模及流动性在同标的ETF中断层第一 [2] 流动性环境 - A股处于"流动性牛市",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1] - 外资和长线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市场,内地出现储蓄资金"搬家"现象 [1] - 海外降息落地利好全球流动性,A股科技成长板块持续受益 [1] 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预计互联网券商三季报净利润增速达70%,板块估值尚未达历史高位 [2] - 东吴证券认为政策发力、经济企稳及券商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科技进入上行通道 [2] - 资本市场活跃度是中短期核心支撑,长期看好ROE中枢稳步抬升 [2] 投资标的 - 金融科技ETF(159851)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AI应用、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2] - 标的指数基日为2014年6月30日,2024年涨幅达31.54% [3]
国投证券:9月大盘指数将继续维持强势 | 华宝3A日报(2025.9.19)
新浪基金· 2025-09-19 09:27
市场行情表现 - 中证A100ETF基金当日上涨0.55% [1] - 中证A500ETF华宝当日上涨0.36% [1] - A50ETF华宝当日上涨0.1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8.13亿元 [2] - 全市场个股涨跌分布为3403只上涨 1909只下跌 115只持平 [2] 行业资金流向 - 公用运输行业获资金净流入3.36亿元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榜首 [2] - 传媒行业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 [2] - 环保行业资金净流入规模进入前三 [2] 机构市场观点 - 国投证券认为9月大盘指数将维持强势走势 站上3800点符合流动性牛市预期 [3] - 当前市场处于"牛摆尾"阶段 进一步向上空间难以合理预估 [3] - 长期牛市兑现需依赖流动性牛向基本面牛再向新旧动能转化牛的渐进演变 [3] 产品布局动态 - 华宝基金集结中证A系列三大宽基ETF 形成A50ETF、A100ETF和A500ETF产品矩阵 [4][5] - A50ETF华宝(159596)跟踪中证A50指数 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做多中国工具 [5] - A100ETF于2022年8月1日上市 A50ETF于2024年3月18日上市 A500ETF于2024年12月2日上市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呈现良好涨势 [7]
流动性宽松+增量资金涌入,高盛:维持A股超配!资金重点关注金融科技,百亿ETF(159851)大举吸金
新浪基金· 2025-09-19 05:30
市场表现 - 9月19日A股缩量盘整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盘中下挫逾1% 多只成份股下跌 恒宝股份领跌超5% 东信和平、翠微股份、中科江南、恒银科技等跌逾1% 电科数字和信安世纪逆市涨超2%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盘中下探逾1% 实时成交5亿元 环比小幅缩量 但获资金实时净申购超1亿份 此前三日连续吸金近9亿元 [1] - 金融科技ETF最新规模超100亿元 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14亿元 规模及流动性在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5只ETF中断层第一 [5] 资金动向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 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 [3] - 美联储降息推动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 [3] - 两市成交额连续第8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连续第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3]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超配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 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中国民营企业十杰"、AI、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主题 [2] - 中信建投指出A股和港股呈现"科技创新牛"等新态势 金融科技板块中AI、跨境支付、大数据成为新增长点 [5] - 国信证券预计2025年H1金融IT板块在金融强国政策与AI技术落地双重催化下实现强劲增长 头部金融IT厂商有望持续领先 [5] 行业前景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应迅速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 金融IT作为顺周期高弹性品种受益于交易量提振 [4] - C端炒股软件景气度向上 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释放 [4] - AI大模型在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出海开辟更广阔增长空间 [5]
资产配置日报:临门怯步-20250918
华西证券· 2025-09-18 15:29
核心观点 - 市场经历短期调整但整体情绪未转向悲观 股市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上证指数日内高点达3899.96点 距3900点仅差一线 但午后遭遇卖盘冲击致主要指数收跌 其中上证指数跌1.15% 沪深300指数跌1.16% 成交额放量至3.17万亿元 较前日增加7637亿元 但隐含波动率下降6.54% 表明投机情绪消化而非悲观情绪蔓延 符合流动性牛市"短且急"调整特征[2] - 科技板块展现韧性 资金博弈热情持续 科创50指数尾盘翻红收涨0.72% 科创100和科创200分别涨0.32%和0.14% Wind连板指数涨超6% 机器人及半导体设备板块保持强势 而大金融与红利品种反弹乏力 显示资金偏好科技题材[3] - 债市收益率全线上行但修复有限 10年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 30年国债至2.07% 尽管午后股市走弱提供做多机会 但收益率仅修复1bp以内 市场担忧股市深V反转及债基赎回费改革不确定性 机构资金规模约9万亿元 居民资金2万亿元 可能受新规影响[5][6][7] - 商品市场普遍回调 贵金属及"反内卷"品种领跌 美联储降息25bp触发"利好兑现"行情 伦敦金现跌超1% 沪银跌1.94% 沪金跌1.78% 玻璃、焦煤、纯碱、生猪期货分别跌2.2%、2.1%、2.0%和1.7% 但化工板块逆势吸金超8亿元 黑色系现货端有韧性 双焦库存创去年新低至232.8万吨 钢厂铁水产量维持240万吨以上高位[7][8][9] - 生猪产能调控超预期 政策转向主动去产 农业农村部要求头部企业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配套信贷紧缩及补贴削减 但短期供应压力仍存 9月标猪集中出栏抑制价格反弹[9] 国内市场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上证指数收报3831.66点 跌44.68点或1.15% 沪深300指数收报4498.11点 跌52.91点或1.16% 中证可转债指数跌0.68% 7-10年国开债指数跌0.08% 3-5年隐含AA+信用指数跌0.02%[1] - 成交额显著放量 全日成交3.17万亿元 较9月17日增加7637亿元 呈现放量下跌特征[2] 板块与资金动向 - 科技类指数逆势上涨 科创50指数收涨0.72% 科创100涨0.32% 科创200涨0.14% 资金视科技品种下跌为布局机会[3] - 南向资金净流入63亿港元 连续净买入 美团和阿里巴巴分别获净流入14.12亿港元和12.10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虽涨8.62%但遭净流出11.65亿港元 显示资金偏好互联网而非半导体[4] - 股票型ETF净流入68亿元 融资余额净增127亿元 证券行业获两类资金大幅流入 但新流入资金当日体验不佳[4] 债市分析 - 长端利率临近关键点位后上行 10年国债收益率升至1.78% 30年国债至2.07% 早盘受美联储降息25bp未超预期及股市冲关3900点压制 午后股市走弱仅带动有限修复[5][6] - 债基赎回费改革悬而未决 纯债基金负债端含9万亿元机构资金和2万亿元居民资金 新规可能影响资金流向 市场情绪谨慎[7] 商品市场表现 - 贵金属板块资金流出 净流出13亿元 低于前日的56亿元 有色金属净流出超31亿元 黑链、煤炭、油脂链减仓 化工板块吸金超8亿元[8] - 黑色系现货支撑强劲 炼焦煤产能利用率升至84.7% 原煤日均产量190.0万吨 精煤库存降至232.8万吨 创去年初以来新低 焦企试探提涨干熄焦55元/吨[8] - "反内卷"品种股票与期货走势分化 光伏设备指数自7月1日涨38.16% 但多晶硅期货涨59.37% 差异-21.21% 锂电池指数涨45.28% 碳酸锂期货涨16.07% 差异29.21% 玻璃玻纤指数涨41.55% 玻璃期货涨2.68% 差异38.86%[19] 政策与事件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bp 点阵图预示年内再降50bp 但触发"sell the news"行情 美元指数小幅走强[5][8] - 生猪产能调控政策力度超预期 从收储转向主动去产 头部企业需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配套金融财政手段[9]
大金融压盘?金融科技ETF(159851)收跌逾3%,资金越跌越买,背后有两大重要驱动!
新浪基金· 2025-09-18 11:56
市场表现 - A股午后突发放量跳水 金融科技板块下挫逾3% 大智慧大跌8.83% 银之杰和指南针跌超8% 财富趋势、同花顺、东方财富及金证股份等多股跌超4%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收跌3.4% 全天成交16.83亿元 单日获净申购2.77亿份 此前两日累计吸金超6亿元 [1] 资金驱动因素 - 两市成交额连续8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连续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3] - 外资和长线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两地市场 内地出现储蓄资金搬家现象 [3] - 海外降息落地利好全球流动性 A股科技成长板块有望受益 [3] 行业增长逻辑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改善 金融IT受益于交易量提振 C端炒股软件景气度向上 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释放 [3] - AI、跨境支付、大数据等创新科技成为金融科技企业新增长点 [3] - 金融IT板块在金融强国政策与AI技术催化下实现强劲增长 头部厂商有望领先 金融科技出海开辟增长空间 [4] - 政策发力、经济企稳及券商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金融科技市场进入上行通道 资本市场活跃度成为中短期支撑因素 [4] 投资标的覆盖 - 金融科技ETF(159851)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AI应用及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规模超100亿元 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14亿元 [4]
高盛重磅报告:详解中国(流动性)牛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0:20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正经历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 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发展是关键催化因素 机构投资者是主要资金提供方而非散户 盈利改善有助于延长涨势但非必要条件 沪深300指数预期市盈率仍低于历史牛市估值上限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增持评级并预测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 [2][3][6][10][11][20]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沪深300指数自4月低点暴涨26% 年内涨幅达15% [4] - 市场再通胀交易升温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7月1日上升16个基点 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 [4] - AI自主化进程加速 DeepSeek发布V3.1版本推动上游AI设计和半导体制造板块 [5] - 全球前十大股票市场有八个接近历史高位 估值接近区间顶部 MSCI全球指数约70%涨幅来自市盈率重估 [6] 资金流向与投资者结构 - 国内公募基金股票敞口提高 现金比率降至五年来最低点 [8] - 国内保险公司股票持仓增加26%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24年9月5.0万亿元增至5.9万亿元 [8] - 外国投资者对A股参与度达周期性高点 全球对冲基金8月A股资金流入创单月最高纪录 [8] - 北向交易活跃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9] - 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持股比例仅14% 远低于新兴市场50%和发达市场59%平均水平 [18] 估值与盈利分析 - MSCI中国和沪深300分别交易于13.5倍和14.7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 低于历史牛市15-20倍估值上限 [11] - 市盈率变化贡献牛市阶段约80%已实现收益 盈利上调在显著反弹中仅是次要驱动因素 [10] - 2025-2027年上市公司正常化利润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 上半年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利润分别增长3%和6% [6] - 科技/AI行业盈利修正改善 企业现金回报额创历史新高 [6] 增量资金潜力 - 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仅占11% 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存款27% [17] - 2020年以来家庭新增存款80万亿元 其中55万亿为超额储蓄 [17] - 理财产品31万亿元和货币基金15万亿元提供潜在资金来源 [17] - 房地产市场调整每年产生超14万亿元新钱寻求投资出路 [17] - 机构持股比例若提升至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水平 可能带来14万亿元或3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 [18] 政策与风险监测 - 新国九条改革提高股东回报 耐心资本引入降低市场波动 杠杆使用受严格监管 [14] - A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读数1.3 表明存在短期盘整风险而非牛市趋势逆转 远未达2015或2020年末狂热水平 [15] - 股市政策晴雨表指标显示政策收紧强度和风险较低 [16] 投资建议与布局 - 看好AI 反内卷和股东回报等结构性主题 [20] - 重申对通信 媒体与科技/互联网 消费服务 保险和材料板块增持立场 [20] - 建议逢低买入策略 [20]
3899.96→3801,沪指近百点巨震!发生了什么?谁在“压盘”?
搜狐财经· 2025-09-18 07:47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沪指跌1.15% 深成指跌1.06% 创业板指跌1.64% [1] -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 沪深两市成交额3.135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7584亿元 创年内第三 [1] - 沪指早间最高涨至3899.96点创近期新高 午后最低跌至3801点 几乎回吐上周四涨幅 [2][3] 板块表现分化 - 旅游、CPO、芯片产业链等板块涨幅居前 有色金属、大金融、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早盘上涨主要由沪市科技股贡献 银行、红利及证券板块拖累指数 [5] - 工业富联涨5.34% 中芯国际涨6.51% 寒武纪-U涨1.40% 科技股表现突出 [6] - 农业银行跌1.15% 建设银行跌0.78% 工商银行跌0.27% 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弱 [6] 资金与市场情绪 - 早盘38分钟内沪指涨0.70% 成交金额达2479.48亿元 科技股贡献度显著 [6] -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龙头券商尾盘出现巨额压单 资金通过大金融板块控盘抑制指数上涨节奏 [7] - 连板风格强势 首开股份12天11板 天普股份12连板 市场情绪集中于题材炒作 [10][11] 指数与技术走势 - 科技股回落导致三大指数跳水 沪指跌至5日均线下方 [6] - 深指、创指及科创50指数虽收上影线 但整体保持上行趋势 [14] - 券商板块未走出主升浪 主要扮演指数节奏调节器角色 [7]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国投证券认为站上3800点已符合流动性牛市预期 进一步向上需等待"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三重兑现 [15] - 华金证券指出美联储降息将巩固A股慢牛趋势 理由包括国内政策提振经济、流动性宽松及外资流入预期 [15] - 行业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成长及核心资产 如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电新、创新药等 [16]
高盛重磅报告:详解中国流动性牛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3:34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正经历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 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发展是关键催化因素 机构投资者是主要资金提供方而非散户 盈利改善有助于延长涨势但非必要条件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增持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 [1][2][6][9][17]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沪深300指数自4月低点暴涨26% 年内涨幅达15%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7月1日上升16个基点 出现明显股债轮动现象 [2] - 全球前十大股票市场有八个处于或接近历史高位 估值接近区间顶部 [5] - MSCI全球所有国家指数约70%涨幅来自市盈率重估 [5] 资金流向与投资者结构 - 国内公募基金投资组合现金比率降至五年来最低点 [8] - 国内保险公司股票持仓增加26% [8] - 国内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24年9月5.0万亿元增至5.9万亿元 [8] - 全球对冲基金8月A股总资金流入创近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8] - 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持股比例仅14% 远低于新兴市场50%和发达市场59%的平均水平 [15] 估值与盈利状况 - MSCI中国交易于13.5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 沪深300交易于14.7倍 低于历次牛市15-20倍的历史估值上限 [9] - 过去20年A股和H股47次牛市中 市盈率变化贡献约80%的已实现收益 [9] - 2025-2027年间上市公司正常化利润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6] - 今年上半年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利润分别增长3%和6% [6] - 科技/AI等行业盈利修正改善 企业现金回报额创历史新高 [6] 政策环境与市场基础 - A股散户情绪代理指标读数1.3 表明存在短期盘整风险而非趋势逆转 远未达2015年或2020年末狂热水平 [13] - 股市政策晴雨表显示政策收紧强度和风险较低 [14] - 新国九条改革提高股东回报 耐心资本引入降低市场波动 杠杆监管更严格 监管经验更丰富 [12] 资金潜力与配置机会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含公募基金)仅占11% 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存款27% [15] - 2020年以来家庭新增存款80万亿元 其中55万亿为超额储蓄 [15] - 理财产品31万亿元和货币基金15万亿元提供潜在资金来源 [15] - 房地产市场调整每年产生超过14万亿元"新钱"寻求投资出路 [15] - 若机构持股比例提升至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平均水平 可能带来14万亿元或3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 [15] 投资主题与板块偏好 - 看好AI、反内卷和股东回报等结构性主题 [17] - 重申对通信、媒体与科技(TMT)/互联网、消费服务、保险和材料板块的增持立场 [17]
高盛重磅报告:详解中国(流动性)牛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3:15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中国股市自1月底以来持续上涨 沪深300指数自4月低点暴涨26% 年内涨幅达15% [2] - 上涨由流动性驱动 主要催化因素包括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发展 [1][2] - 全球前十大股票市场中有八个接近历史高位 估值接近区间顶部 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表现分化成为全球常态 [5] 资金流向与参与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是本轮反弹关键资金提供方 对冲基金 QFII 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均积极增持股票 [1] - 国内公募基金现金比率降至五年最低 保险公司股票持仓增加26%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5 0万亿元增至5 9万亿元 [9] - 海外资金参与度达周期性高点 对冲基金8月A股流入创近年单月纪录 北向交易活跃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9] 估值水平与盈利前景 - 沪深300预期市盈率14 7倍 MSCI中国13 5倍 均低于历史牛市15-20倍估值上限 [10] - 市盈率变化贡献牛市阶段约80%收益 盈利上调仅为次要驱动因素 [10] - 2025-2027年上市公司正常化利润预计中高个位数增长 上半年在岸/离岸公司利润分别增长3%和6% [6] 政策环境与市场结构 - 政策收紧风险较低 文本分析显示政府网站关键词指向政策强度温和 [12] - 新国九条改革提升股东回报 耐心资本引入降低波动 杠杆监管更严格 监管经验更丰富 [11] - 散户情绪指标读数1 3 存在短期盘整风险 未达2015或2020年狂热水平 [12] 资金潜力与配置机会 - 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仅占11% 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存款27% [13] - 超额储蓄55万亿元 理财产品31万亿元 货币基金15万亿元可转向股市 每年超14万亿元新钱寻求投资出路 [13] - 境内外机构持股比例仅14% 若达新兴市场50%或发达市场59%水平 可带来14万亿或30万亿元增量资金 [13] 投资建议与行业布局 - 高盛维持A股/H股增持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 [1] - 看好AI 反内卷和股东回报主题 增持通信 媒体与科技 互联网 消费服务 保险和材料板块 [16]
降息靴子如期落地,市场迎分歧?互联网金融下挫,银之杰领跌超7%,百亿金融科技ETF下探2%资金抢筹
新浪基金· 2025-09-18 02:03
市场表现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早盘下探2% [1] - 银之杰领跌超7% 指南针和大智慧跌超5% 同花顺、财富趋势、东方财富等多股跌超2%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下跌2.58%至0.945元 但资金实时净申购超3亿份 [1][2] 交易数据 - 金融科技ETF(159851)单日成交总量达325.54万份 内外盘交易量分别为161.68万份和163.86万份 [2] - 该ETF最新规模超100亿元 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14亿元 在同类ETF中规模与流动性断层第一 [4] - T日预估规模达5.12亿元 T-1日单位净资产为970,360.79元 [2] 宏观背景 - 美联储实施2025年首次降息 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4%-4.25%区间 符合市场预期 [2] - A股市场连续81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其中连续5日突破2万亿元 呈现流动性牛市特征 [3] - 外资与长线资金持续流入 储蓄资金出现向股市迁移现象 [3] 行业前景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应迅速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 [3] - 金融IT作为顺周期高弹性品种 受益于交易量提振 B端需求逐步释放 [3] - 券商数字化转型加速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行业ROE中枢稳步抬升 [4] 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预计互联网券商三季报净利润增速达70% 板块估值尚未达历史高位 [3] - 东吴证券认为政策发力与经济企稳将推动金融科技市场进入上行通道 [4] - 建议关注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 该指数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AI应用等热门主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