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植物医生IPO:品牌综合能力几何?创新成果又能撑起多少想象?
金投网· 2025-08-15 07:49
IPO进程 - DR PLANT植物医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距离成为"A股化妆品单品牌店第一股"更近一步 [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解勇从建筑机械专业跨界进入化妆品行业,1994年开始品牌代理业务,90年代末转型为零售商,2004年在北京开设首家护肤品独立专营店 [3] - 因与品牌代理商利益冲突,公司转向OEM定制自有产品,统一命名为"植物医生",完成从中间商到品牌方的关键转型 [4] 核心竞争力 - 公司聚焦"高山植物,纯净美肌"定位,围绕石斛兰、积雪草、紫灵芝等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涵盖全品类护肤品 [5] - 2024年全渠道零售额在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中排名第一,并获Euromonitor"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和"全球领先的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 [5] 渠道与营销 - 线下渠道占比高达75.94%,2024年销售额突破21亿元,截至2024年末拥有4328家线下门店(3830家加盟店,498家直营店) [6] - 通过年轻化营销策略,如联合湖南卫视《乘风破浪的姐姐》IP,并签约谭松韵、陈伟霆、王俊凯等明星代言,拉近与Z世代消费者距离 [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超3% [7] - 构建"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研发架构,累计取得专利212项(发明专利59项),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石斛寡糖技术,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7][8] IPO募资计划 - 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若成功上市将成为"A股化妆品单品牌店第一股" [8]
初源新材IPO:调查发现公司2021 年和关联方瑞钛新材电话和邮箱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49
公司上市筹备 - 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初源新材)正筹备在创业板上市,计划融资金额达12.2亿元 [1] - 公司审核状态为已问询,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 - 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1] 关联方问题 - 公司与关键关联方湖南瑞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钛新材)曾使用相同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引发独立性、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质疑 [1][2] - 瑞钛新材原名湖南鸿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更名,曾为公司提供28项专利(总计53项)、6个境内商标(总计7项)以及关键高管 [2] - 共享邮箱系统可能源于公司2017年成立初期对瑞钛新材基础设施的依赖 [2] 监管与合规风险 - 监管机构关注共享邮箱系统是否延续至报告期(2022-2024)或之后,可能违反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运营独立性的规定 [2] - 公司招股书未具体说明邮箱问题的分离时间和方式,信息不透明可能引发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 [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9.10亿元增至10.57亿元,净利润徘徊在1.49亿至1.50亿元,2024年16.06%的利润依赖政府补贴 [2] - IPO计划将为江西和龙南工厂新增4500万平方米产能(占现有产能的150%) [2] -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如福斯特和容大感光加速扩产 [2] 行业背景 - 公司所处感光干膜行业技术壁垒高,被外资和台资企业主导,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2] - 公司作为国内新兴玩家,亟需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2] 后续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12日,公司未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的询问,近期公开信息未提供新动态 [2] - 公司需提供确凿证据(如系统日志或审计报告)证明邮箱已分离,否则可能面临IPO延期或否决风险 [2]
幺麻子重启IPO超80%营收依赖藤椒油 赵氏家族持股68%曾隐瞒关联方被罚
长江商报· 2025-08-15 04:17
公司IPO进程 - 公司于2025年8月通过中金公司向北交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重启IPO征程 此前曾于2023年12月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1][3] - 公司2025年2月底挂牌新三板基础层 5月升至创新层 8月递交北交所辅导备案 进展迅速[4] - 深交所曾因公司隐瞒关联方信息披露漏洞出具罚单 保荐机构及实控人均被采取监管措施[6][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4.5亿元 2023年5.45亿元 2024年6.25亿元[4] - 同期净利润显著提升:2022年8116.45万元 2023年9877.78万元 2024年1.57亿元[4] - 毛利率逐年上升:2022年32.34% 2023年33.3% 2024年38.83%[4] 产品结构与业务风险 - 藤椒油产品收入占比过高 2022-2024年调味油业务(含藤椒油)营收占比分别为94.07% 91.29% 92.48%[4] - 藤椒油单一品类占主营业务收入80%以上 存在显著产品依赖风险[4][5] - 公司尝试拓展小龙虾调料 火锅底料 休闲食品等新品类 但尚未形成有力业绩支撑[5] 公司治理结构 - 实控人赵跃军 龚万芬夫妇及长子赵麒 次子赵麟合计直接持有68.21%股份 股权高度集中[6] - 曾因关联交易披露不充分被处罚 实控人赵麒未披露与"幺姑娘夜宵店"的关联关系及资金往来[6][7] 行业竞争环境 - 2022年公司在藤椒油市场占有率约27%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 海天味业 金龙鱼等综合调味品巨头跨界推出藤椒油产品 凭借渠道与成本优势抢占市场[8] - 五丰黎红 万弗 蜀阿姨等区域品牌持续入局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8]
Terreno Realty: Growing, Largely In Nominal Terms
Seeking Alpha· 2025-08-14 17:33
公司战略与投资理念 - Terreno Realty Corporation采用长期投资哲学 专注于在沿海地区收购资产 [1] - 公司近期以溢价进行资产收购活动 [1] 服务内容与覆盖范围 - 提供企业重大事件覆盖服务 包括收益事件 并购活动 首次公开募股及其他重要企业事件 [1] - 每月覆盖10个主要企业事件 专注于寻找最佳投资机会 [1] - 根据要求提供特定情境和公司名称的定制化覆盖服务 [1]
两名保代被罚!两次更换审计!还有安全事故!大鹏工业IPO能否过会?
IPO日报· 2025-08-14 13:00
核心观点 - 大鹏工业IPO进程曲折 保荐代表人被处罚 审计机构频繁更换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业绩波动且依赖政府补助 客户集中度高且收入锐减 研发投入不足 实控人高度集权 [3][4][5][8][9][10][15][16][17][20][21][22][23][25][29][30][38][40] 上市进程 - 2020年12月首次申报创业板IPO 2021年8月因业绩不达标主动撤回 [8] - 2021年12月更换主办券商为五矿证券 [9] - 2023年6月转战北交所 保荐机构变更为东方证券 签字保代李方舟、吕晓斌后被北交所自律处罚 [10][11] - 2024年因审计机构大华会计所、天职国际相继被罚 两次中止IPO 最终改聘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 [15][16] 经营风险 - 2024年6月发生机械伤害事故致1名工人死亡 暴露安全生产管理漏洞 [17][18] - 2022-2024年营收2.47亿/2.60亿/2.65亿元 净利润0.36亿/0.40亿/0.38亿元 波动明显 [20]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达28% 2023年补助金额1574.65万元为峰值 [21] - 比亚迪收入从2022年1.24亿元(占比49.95%)锐减至2024年7329.35万元(占比27.69%) [29][30] - 境外收入清零 2022年通过岛田化成实现2091万元收入后终止合作 [30] 财务指标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 2022-2024年分别为3.74%/4.06%/3.95% 行业平均5.52%/6.16%/5.62% [23][24] - 销售费用持续高于研发费用 2024年销售费用1394.45万元vs研发费用926.24万元 [25]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97次降至2.12次 存货周转率从1.42次降至0.88次 均低于行业水平 [27][2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李鹏堂通过直接持股25.42% 间接控股68.72% 合计控制94.13%表决权 [38][40] - 李鹏堂与兄弟李俊堂构成一致行动人 通过博德工业控股公司 [39] - 公司存在实控人不当控制风险 可能影响重大决策 [40] 历史沿革 - 2005年由日本岛田化成设立 2007年整合岛田春鸟业务 [32] - 2014年日方撤资 原总经理李鹏堂接手全部股权完成管理层收购 [35][36] - 李鹏堂为北大力学学士 曾任职三菱商事 精通日英双语 [33][34]
A股上市首日盘中破发,第一年就转亏,天岳先进又在香港招股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16
港股发行概况 - 公司拟全球发售4774.57万股H股 募资约20亿港元 最高发售价42.8港元/股 较A股61.02元/股(约67.08港元/股)折价约36% [1][3] - 发行由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引入国能环保、未来资产证券等六家基石投资者 [3] - 假设发售价42.8港元/股 募资总额20.4亿港元 净额约19.38亿港元 70%用于扩产 20%用于研发 10%用于营运资金 [8] 市场表现与股东减持 - A股发行价82.79元/股 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61.55元/股 破发程度25.66% [3] - 股东辽宁中德、海通新能源及海通创新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减持787.02万股套现约4.34亿元 2023年6月减持425.74万股套现约3.27亿元 合计套现约7.6亿元 [4][5] - 投资者多次在互动平台质疑股价破发及公司行为 [4] 财务业绩表现 - A股IPO报告期(2019-2021年)营业收入从2.69亿元增至4.94亿元 2021年净利润扭亏至0.9亿元 [6] - 上市首年(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15.56%至4.17亿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75亿元 同比下跌295% [6] - 2023年及2024年营业收入恢复高增长 分别达12.51亿元和17.68亿元 同比增速约199.9%和41.37% 2024年净利润扭亏至1.79亿元(含政府补助6005.06万元 占比约34%)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25%至4.08亿元 净利润同比减少81.52%至851.82万元 [6] 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少数能量产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企业 率先实现2英寸至8英寸商业化并推出12英寸产品 [3] - 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销售收入计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16.7% 排名前三 [3] - 2022-2024年碳化硅衬底总产能从7.5万片增至42万片 2025年一季度产能10.56万片 [8] 客户与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5%、51.3%、57.2%和52.9% [7]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30.59%降至2023年10.97%和2024年8.02% 低于可比公司Wolfspeed(2023-2024财年24.45%-25.01%) [7] 行业动态与价格趋势 - 2024年碳化硅晶圆市场降价幅度近30% 6英寸衬底价格从500美元降至450美元 接近中国厂商成本线 [9] - 公司碳化硅衬底平均售价从2022年5110.4元/片持续降至2025年一季度3369.4元/片 [9] - 全球碳化硅衬底产能2024年激增 Wolfspeed因扩产陷入现金流危机 [8] 公司治理与ESG - 2024年以来财务负责人、董事、独立董事及监事等多位高管集中离职 [7] - 2024年WIND ESG评级BB 中诚信绿金ESG评级BBB+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7]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2027年底前在上海新增年产能50万片大尺寸碳化硅衬底 并在海外新建生产基地 [8]
雷军追投了5次的“县城母婴之王”,被迫“带病上市” || 镁经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0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于6月底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2] - 上市主要受对赌协议倒逼 因未达业绩目标触发回购条款被迫启动上市程序 [7][1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 2024年出现下滑 [19] - 2023年亏损5654万元 2024年亏损7882万元 两年累计亏损1.35亿元 [19] - 累计亏损达18.54亿元 [19] - 毛利率从2022年43.9%降至2024年32.5% 三年缩水11.4% [3][31] - 负债净额持续攀升:2022年17.326亿元/2023年19.173亿元/2024年20.012亿元 [20] 业务运营数据 - GMV连续下滑:2022年149亿元/2023年120亿元/2024年110亿元 [20] - 核心买家数量从10.35万家降至9.38万家 减少近1万家 [20] - 平台注册门店数达29万家 但存在资质审核漏洞 [24]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从2023年3.24亿元降至2024年2.22亿元 下降31.5% [30] 融资与资本结构 - 2015-2020年完成6轮融资 知名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等 [10] - D轮融资1.1749亿美元为最大单轮融资 [13] - 因对赌协议触发多轮回购:2020年撤资3150万美元/2024年撤资1100万美元/2025年撤资2400万美元 [18][19] - 曾签发1.58亿美元年利率12%的承兑票据 [19] - IPO前投后估值6.8亿美元 [30] 治理与合规风险 - 数字平台业务毛利率约90% 但自营业务毛利率仅15% [31] - 多次被投诉售假 遭品牌方公开声明未授权销售 [24] - 平台存在资质审核漏洞 可通过P图伪造营业执照入驻 [24] - 被行业称为"窜货平台" 同类产品价差达60元 [26] 上市合规性 - 连续两年亏损 不满足港交所盈利测试要求 [29] - 需满足市值≥40亿港元且年收≥5亿港元 或市值≥20亿港元且三年现金流≥1亿港元的替代标准 [30] - 董事会7名成员中含3名独立董事 符合治理要求 [29]
现在做IPO、并购、出海业务的投行人都在关注哪些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8-14 03:44
会员优惠活动 - 2025年8月12日起购买学霸会员季卡或月卡可享受30天内学满5天赠送1个月会员的福利 价值699元 [1] - 季卡原价1499元 限时特惠1099元 立减400元 [2] - 月卡推出首月赠送活动 [2] 课程内容与定价 - 并购重组热销课程包括企业并购重组实操专题 定价399元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15种方式 定价129元 并购交易精讲 定价269元 借壳上市与类借壳模式解析 定价169元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7大法律要点 定价299元 [4] - 境外上市与企业出海热销课程包含企业出海全攻略 定价899元 律师业务出海10讲 定价699元 境外投资并购法律实务 定价499元 香港上市境内外监管规则与法律实务 定价299元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 定价269元 [4] - 公司治理热销课程涵盖新《公司法》 定价499元 公司治理6大合规问题与风险防控要点 定价169元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62个实务热点 定价599元 合伙企业持股平台税务风险与应对 定价399元 股权财税专题课 定价499元 [6] - 股权投资热销课程涉及集成电路行业深度解析与资本运作 定价499元 半导体行业投融资法律要点及资本市场路径规划 定价399元 股权投资协议关键条款设计 定价299元 对赌协议回购权解析 定价88元 财务估值建模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定价299元 [6] - 境内上市热销课程包含企业IPO上市攻略 定价149元 A股IPO筹备关键4环节 定价799元 北交所IPO财务核查要点解析 定价88元 IPO财务规范实务 定价399元 IPO核查之研发费用、函证、走访实务解析 定价199元 [6][7] - 私募基金热销课程涵盖私募股权回购纠纷争议实务 定价199元 并购基金运作模式与典型案例 定价169元 QFLP法律实务 定价88元 股权投资逻辑、项目筛选、尽调与风险管理实务要点 定价399元 [7] - 职业技能热销课程包括律师助理入门培训 定价299元 法律尽职调查全流程实务 定价299元 45个AI工具的办案应用 定价99元 AI法律工具运用实战 定价199元 新增值税法热点问题解读及实操要点 定价199元 [7] 会员权益 - 学霸会员可免费学习所有400多门精品课程 并享受会员期内更新课程及下载所有课程PDF课件的权益 [9] - 会员每月可免费领取内参 含音频和PDF文档及政策资料包 并免费参加专属学习活动 [9] - 会员可免费进入私享群和20多个梧桐主题群 并免审核参加梧桐线下沙龙 [9] - 会员享受6折购买纸质材料 9折参加线下培训 补贴价参加训练营的福利 [10] - 会员可通过季卡加1元成为年度资料会员 [11]
外贸“倒爷”做成“非洲巨头”,年入32亿冲刺IPO!
新浪财经· 2025-08-14 02:1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产品,以2024年销量计算,在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和卫生巾市场的份额分别为20.3%和15.6%,均排名第一 [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加纳、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喀麦隆及坦桑尼亚的婴儿纸尿裤市场均排名第一,在加纳、塞内加尔、肯尼亚及坦桑尼亚的卫生巾市场也排名第一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营收从3.2亿美元增长至4.54亿美元,同期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从0.17亿美元增长至0.96亿美元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3.20亿美元增长到4.11亿美元,增速达28.6%,净利润从1839万美元增长至6468万美元,增幅251.7% [9]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46%至4.54亿美元,净利润增速放缓至52.82% [9] - 2024年公司完成多次分红,总计金额达3535.3万美元,最终去向均指向创始人夫妇 [10]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非洲布局八个生产工厂及51条生产线,年婴儿纸尿裤产能超63亿片,年卫生巾产能近29亿片 [7] 产品定价与销售策略 - 2022年至2024年,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以及湿巾的平均销售价格持续缓慢下滑,仅有卫生巾产品售价有所上升 [8] - 公司凭借本地化生产将产品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其卫生巾价格仅为欧美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7] - 2024年婴儿纸尿裤销量为4122.7百万片,平均售价为每片8.29美分,卫生巾销量为1634.3百万片,平均售价为每片4.74美分 [9] 发展历史与战略转型 - 创始人沈延昌于1997年进入非洲市场,最初从事贸易"倒爷"生意,将中国日用品等销往非洲 [4] - 2003年起公司从贸易商向直销供应商转型,2004年初成立森大集团并在加纳开设子公司,深入布局非洲经营网络 [5] - 2009年正式成立"Softcare"品牌,进入婴儿纸尿裤和女性卫生产品领域 [5] - 2015年起推行"工贸一体化"策略,在非洲当地投资建厂,2018年纸尿裤厂投产,以本地生产取代中国进口产品 [6][7]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非洲新兴市场婴儿及女性卫生用品渗透率较低,2024年婴儿纸尿裤市场渗透率仅为20%,卫生巾市场渗透率仅为30%,相比欧美、中国等成熟市场80%以上的渗透率有巨大增长空间 [5] - 行业竞争激烈,经营壁垒相对偏低,公司凭借低价产品和强势营销策略取得市场地位,但已有不少国内厂商通过电商等渠道进入非洲市场 [10] 未来规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大整体产能和升级现有生产线 [11] - 公司有意拓展拉丁美洲、中亚地区等新兴消费市场,计划通过收购、直接投资、营销推广等形式进入 [11]
股权结构频繁调整 温州银行布局房地产埋隐患
北京商报· 2025-08-13 23:12
股权结构调整 - 温州银行股权结构频繁调整,前十大股东座席及排名自2012年以来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温州市财政局、新明集团、新湖中宝、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轮坐第一大股东 [2][3] - 新明集团持有的2000万股温州银行股权被分12笔拍卖,起拍价较评估价约6.4折,其中5月31日开拍的2笔合计1000万股股权暂未有人成功竞拍 [2] - 温州银行近期公告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改善股权结构,并已完成领导班子人事调整 [3] 房地产行业风险敞口 - 温州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有超过半数从事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相关业务 [3] - 截至2020年末,该行向房地产业发放贷款及垫款125.79亿元,占比13.77%,向建筑业发放贷款140.98亿元,占比15.43%,两者合计占总贷款及垫款的29.2%,较2020年初的37.57%有所下降 [3] - 2020年末和2019年末,该行贷款和垫款前十名客户中分别有3名和7名来自房地产及建筑业,客户集中度高 [4] - 该行及分支机构频频因房地产贷款管理问题收到监管罚单,涉及违规向项目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问题 [4] 盈利增长困境 - 温州银行归母净利润自2016年达到10.29亿元峰值后进入震荡下滑通道,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9.02亿元、5.1亿元、6.9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28%、-43.46%、35.84% [6] - 2020年该行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7%,主要原因是计提减值损失增加 [6] - 分析认为该行净利润规模与房地产政策息息相关,2020年疫情对中小地产公司的压力给该行业务带来很大拖累 [6] 上市进程与未来发展 - 温州银行IPO之路已走10多年,目前尚处于IPO辅导期,最新进展为2021年4月23日中金公司披露的第九期辅导工作进展报告 [7] - 分析建议该行在引进新战投和领导班子后,应先进行结构性调整,将业务战略、产品体系搭建好,使贷款结构更分散,而非急于上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