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美腾科技发布半年报 订单与技术创新蓄力新发展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5: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净利润813.1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1][2] - 研发投入2881.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87%,新增国内专利申请67项(含发明专利31项),获得专利授权76项(含发明专利15项、国际专利1项) [2] - 总资产稳步增长至19.15亿元,流动性充足 [2] 订单与业务结构 - 截至6月末在手订单8.67亿元,同比增长29.20%,其中智能装备类4.59亿元、智能系统与仪器1.51亿元、运营类2.21亿元 [1][4] - 上半年新签订单3.37亿元,已中标未签合同2亿元,累计合同金额5.36亿元,同比增长3.88% [4] - 合资公司海腾智造上半年营收3783.92万元且盈利,莱煤智能上半年中标0.98亿元 [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H型智能干选机处理能力提升50%-100%,核心部件线阵实现自研,非煤矿种分选能力拓展至19种 [3] - 超高压叠袋压滤机(EBS)水分最低12%-14%,GPH高压过滤机处理能力翻倍,产品全水分降至15%以下 [3] - 行业大模型"知煤大师"新增2323条知识图谱条目,知识库涵盖近2万份行业资料,多系统融合推理稳定率与准确率超90% [3] - 锂电池回收试验线隔膜回收率超95%、电解液超90%、正负极材料超99% [3]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非煤领域新增滑石矿订单,锰矿、硫铁矿分选业务落地或中标,井下选充一体化方案与多家能源集团交流 [4] - 国际市场与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推进印度、蒙古、中亚、澳大利亚等地项目 [4] - 2025年5月新设鲸航科技,金腾智控独立运行成效初显,下半年计划联合推广标准产品 [4]
加快创新步伐,多维拓展市场边界:川仪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81亿元
仪器信息网· 2025-08-29 03: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 [2] - 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 [2] - 营业成本21.70亿元同比下降14.48%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上年同期-3.27亿元大幅改善 [3] 业务结构分析 -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业务营收占比86.82% [2] - 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业务营收占比12.43% [2] - 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营收28.49亿元毛利率34.62%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 [9] - 复合材料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4.96%毛利率22.18%同比提升3.34个百分点 [9] - 南方地区营收23.02亿元北方地区营收9.06亿元 [9]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费用2.31亿元占营业收入7.04% [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8% [3] - 主力产品技术升级包括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电磁冷水水表、智能阀门定位器 [4] - 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在"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 [4] - 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4] 市场拓展策略 - 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核电、精细化工等细分市场增长38%-64% [6] - 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6] - 与云天化、陕西北元化工等20余家重点客户新签或续签框架协议 [6] - 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等地水利工程 [7] - 新开拓建晖纸业、玖龙纸业等造纸行业客户 [7] 运营效率提升 - 销售费用3.99亿元同比下降9.57% [3] - 管理费用1.78亿元同比下降8.97% [3] - 财务费用-0.19亿元 [3] - 新增2条智能生产线、2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 [8] - 累计建成48条智能生产线、9个数字化车间、3个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 [8]
制造业的长期主义 格力用坚守定义中国品牌的高度
搜狐网· 2025-08-29 03: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同比下降2.66% [1] - 归母净利润达到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利润总额165.97亿元,同比增长1.71% [1] - 每股收益2.60元/股,同比增长1.56% [1]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 [1] - 智能装备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90% [1] - 海外业务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1] 市场地位 - 中央空调以超15%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继续位居行业首位 [1][5] - 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23.69%,位居行业第二 [1] - 电风扇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11.83%,位居行业第二 [1] - 电暖器线上零售额市场份额11.02%,位居行业第二 [1] - 除湿机线下零售额市场份额27.03%,位居行业第一 [1] - 中央空调连续13年稳居我国市占率第一 [5] - 2024年分体式空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8] 技术创新 - 累计申请专利超13万项,其中发明专利72339项 [4] -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8229项,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 [4] - 拥有16个研究院、152个研究所、1411个实验室 [4] - 2025年1月在中央空调领域再次获评2项"国际领先"技术 [5] - 2025年6月牵头制定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6] 质量体系 - 2021年推出家用空调"十年免费包修"政策 [6] - 连续七年获得中国质量协会授予"企业市场质量信用AAA级" [7] - 连续七年获得"用户满意标杆五星级企业" [7] 海外战略 - 产品服务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海外自主品牌占比达到70% [8] - 在巴西建设生产基地实现就近生产 [8] 运营优化 - 通过高端新品提升产品均价 [2] - 优化供应链体系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生产费用 [2] - 数字化手段提升渠道效率 [2]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过户 [3] - 盈余公积减少57095万元源于员工持股计划库存股过户及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 [3]
从产业聚能到就业提质,襄阳如何“链”就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2:57
文章核心观点 - 襄阳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 实现产能与效益双提升 形成"龙头引领 链条延伸 集群共进"的产业生态 [1] -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同时通过"三链融合"促进就业提质 [1][10] 企业技术创新 - 中力机械开展旧燃油叉车"油换电"业务 全国有400多万台存量燃油叉车 市场前景广阔 [2] - 中力机械研发高压重载锂电叉车 采用600V高压平台和自主可控整机控制系统 实现能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 [2] - W@W数智新仓系统使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30%以上 [3] - 云上牧歌智慧养殖技术使牧场奶牛年单产提升1.2吨 人工成本降至原来40%以下 [3] - 骆驼集团每年投入收入3%左右用于技术研发 拥有1238项专利 将AI算法与电池管理系统深度融合 [5] - 襄阳市推动236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新增智能工厂84家 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5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 [5]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老河口市打造电动叉车智能智造产业集群 聚集数十家配套企业 压缩交货周期并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6] - 顺博铝合金实现铝水直供 每天向襄阳美利信供应100吨以上 并通过以商招商形式招引5家企业 [7] - 南漳县推动奶业全产业链发展 云上有品乳制品项目日产300吨乳制品 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投资3亿元 [8] - 南漳县相关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8] - 谷城县以骆驼集团为引领 引进50余家关联企业 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 [8] - 襄阳市上半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7个 总投资2684亿元 [7] 就业与创业带动 - 襄阳市新增返乡创业8390人 同比增长22.17% 带动就业1.77万人 [11] - 邹维俊创办农业公司 采用"青贮玉米+小麦"轮作模式 每亩收入达1200元 利润提高15%以上 年纯利润80多万元 带动100多户村民就业 [10] - 南漳县创新"妈妈岗"就业模式 28个示范基地帮助3500余名妇女实现弹性就业 带动人均年增收2.5万元 [12] - 全市1-7月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 产业稳定就业35.7万人 [12]
从产业聚能到就业提质,襄阳如何“链”就活力?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2:48
核心观点 - 襄阳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 企业实现产能与效益双提升 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产业生态 [1] - 通过就业链、创业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实现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成为湖北省生动样本 [1]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 中力机械作为华中唯一绿色电动叉车整车制造企业 开展旧燃油叉车"油换电"业务 全国400多万台存量燃油叉车带来广阔市场前景 [2] - 中力机械研发高压重载锂电叉车采用600V高压平台 实现能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 [4] - W@W数智新仓系统使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30%以上 [4] - 云上牧歌智慧养殖通过电子耳标和自动挤奶机技术 使奶牛年单产提升1.2吨 人工成本降至原40%以下 [5] - 骆驼集团每年投入收入3%用于研发 拥有1238项专利 专注低压锂电池赛道 攻克低温高倍率放电技术难题 [6] - 襄阳市推动236家企业数字化改造 新增智能工厂84家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5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 [6] 产业链集群发展 - 老河口市打造电动叉车智能智造产业集群 聚集数十家配套企业 压缩交货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 [7] - 顺博铝合金作为再生铝"链主" 每天向襄阳美利信供应100吨以上铝水 实现近地化配套 [8] - 通过以商招商形式为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引5家企业 形成原材料与废弃物良性循环 [9] - 襄阳市上半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7个 总投资2684亿元 [11] - 南漳县围绕云上牧歌补链强链 投资3.5亿元乳制品项目日产300吨 投资3亿元牛肉加工生产线 形成全产业链 [11] - 南漳县相关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12] - 谷城县以骆驼集团为引领 聚集50余家产业链企业 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12] 三链融合与就业成效 - 顺博铝合金技术员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中层骨干 体现产业对人才吸引力 [13] - 襄阳芸和农业采用"青贮玉米+小麦"轮作模式 每亩收入达1200元 利润提高15%以上 年利润80多万元 [14] - 带动100多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4] - 襄阳市新增返乡创业8390人 同比增长22.17% 带动就业1.77万人 [16] - 云上牧歌创新"妈妈岗"就业模式 吸纳30名宝妈 每天工作2-3小时 月收入5000多元 [17] - 南漳县28个"妈妈岗"示范基地帮助3500余名妇女实现弹性就业 人均年增收2.5万元 [17] - 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 产业稳定就业35.7万人 [17]
先锋精科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两成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1: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5亿元 同比增长19.52% [1] - 归母净利润达1.06亿元 [1] 业务定位 - 专注于高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国内半导体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厂商关键精密零部件供应商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上半年研发费用3448.71万元 同比增长7.29% [1] - 新增专利申请21项(发明专利6项 实用新型专利15项) [1] - 累计获批专利108项(发明专利36项 实用新型专利72项) [1] - 所有专利均应用于主营业务领域 [1] 机构关注度 - 上半年获高盛国际、华福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嘉实基金、博时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上海国投科创产业研究院、华安基金、富国基金等机构调研 [1] 未来战略方向 - 因应客户对零部件洁净度和良率要求提升 下半年将加大研发投入并改进工艺 [2] - 积极向医疗、航空制造等高端装备领域拓展业务 [2]
新宝股份(002705)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9 01:1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80,235.54万元,同比增长1.03% [1] - 国外营业收入607,011.92万元,同比增长2.49%;国内营业收入173,223.63万元,同比下降3.77% [1] - 利润总额68,725.11万元,同比增长13.96%;归母净利润54,277.21万元,同比增长22.79% [3] - 基本每股收益0.6717元/股,同比增长24.32%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911.98万元,同比增长27% [4] - 衍生品投资损失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减少约7,087.09万元 [3]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30,380.79万元,同比增长6.80% [3] - 管理费用40,419.36万元,同比下降3.27% [3] - 研发费用26,902.64万元,同比下降6.66% [3] - 财务费用-1,900.12万元,同比增长66.12% [3] 分红政策 - 拟每10股派现1.50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20,827,862元 [5] - 分红基数以805,519,080股为基准 [5] 业务运营 - 7-8月外销订单延续弱复苏状态,四季度趋势不明朗 [7] - 印尼制造基地一期2024年销售额约6.7亿元,二期产能逐步释放中 [8] - 咖啡机出口占全国出口比例超40%,蒸汽压力式咖啡机增速明显 [14] - 自主品牌出海目前体量较小,主要在新兴市场尝试 [12] 品牌表现 - 摩飞品牌收入同比下滑;东菱品牌经过调整实现增长;百胜图咖啡机受政策加持增速明显 [8] - 国内ODM/OEM业务保持平稳 [8] 战略发展 - 设立电器研究院,向商用机、个人护理、宠物电器、高智能园林工具等领域拓展 [11] - 通过标准化、自动化及供应链优化提升效率,通过研发投入改善产品结构 [12] - 加大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推广力度,2025年将更积极推新和营销投放 [10]
民营企业攀高逐新活力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8-29 00:09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整体规模持续增长 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 资产总额 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反映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1][2] 营收与资产表现 - 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2]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 增长2.62% [2] - 净利润合计1.8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 增长6.48% 其中70家企业净利润超50亿元 [2] 盈利提升路径 - 民营企业通过智能制造降低人力成本 垂直整合供应链减少采购损耗 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实现盈利增长 [3] - 境外业务表现亮眼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增长5.17%) 境外营业收入3.19万亿元(增长14.74%) 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增长8.14%) [3] - 全球化布局深化 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数量增长 跨境电商创新及品牌本土化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3] 产业结构特征 - 500强中72%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来自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净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66% 7.92% 1.2% [4] - 企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括新材料 新能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 节能环保等领域 [4] - 66.8%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83%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4][5] 创新投入与研发 - 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较上年均增长 [6] - 恒力集团围绕产业链 创新链 人才链发力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品种 预计未来2-3年开发30个新品种 [6] 企业治理与资本结构 - 500强企业中52.24%引入战略投资者 37.31%引入财务投资者 33.33%引入产业投资者 以优化治理结构 [6][7]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 57.52%引入国有资本 32.68%引入境外资本 [7]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90%以上企业设置监事会 法务 审计等内控合规机构 [7]
中芯国际半年报亮眼!净利润大增近四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5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3.48亿元 同比增长23.1% [1][3] - 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8% [1] - 毛利70.87亿元 同比增长94% 毛利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21.9% [1][3] 成本费用结构 - 营业成本252.61亿元 同比增长11.7% [3] - 销售费用1.73亿元 同比增长31.3% [3] - 管理费用22.85亿元 同比增长24.2% [3] - 研发费用23.75亿元 同比下降9.4% 占营收比例降至7.3% [2][3]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40.8% 较2024年同期33.4%显著提升 [1] - 汽车电子领域呈现积极反弹趋势 晶圆代工需求向本土回流 [1] 区域市场分布 - 中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84.2% [4] - 美国区收入占比下降至12.7% [4] - 欧洲区收入占比下降至3.1% [4]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保持活跃 供应链体系经历适应性变革 [1][4] - 第三季度市场需求预计保持强劲势头 [3] - 第四季度虽为行业淡季 但产能供不应求状况将持续 [3] - 近岸产业链布局成为主要经济体战略重点 [4] 公司战略方向 - 积极配合客户确保产品及时出货 [1] - 持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4] - 目标实现全年业绩超越同业平均值 [4]
中国巨石核心产品涨价中期赚17亿 超3亿加码研发巩固技术优势
长江商报· 2025-08-28 23: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长17.70% [2] - 归母净利润16.87亿元,同比增长75.51% [2] - 扣非净利润17.01亿元,同比增长170.74%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534.54% [1] 业绩变动原因 - 玻纤主要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加带动销量提升 [1][4] - 产品价格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同比明显提升 [1][4] -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及市场开拓提升盈利能力 [4] 季度业绩分析 - 一季度营收44.79亿元(同比+32.42%),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比+108.52%) [4] - 二季度营收46.30亿元(同比+6.28%),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56.58%) [4]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9.57亿元,环比增长28.63%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玻纤行业CR6产能占比约70%,国内CR3产能占比约70% [7] - 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保持热固粗纱、热塑增强、电子基布三个"世界第一" [7] - 拥有6大生产基地覆盖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研发与资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0.47% [8] - 资产负债率39.96%,较年初下降1.12个百分点 [8] - 控股股东中国建材增持约10亿元,二股东振石集团增持逾6亿元 [8]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中期营收77.39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53.41%) [3] - 2024年中期扣非净利润6.28亿元(同比-50.54%),非经常性损益3.33亿元 [3][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结束2023-2024年连续下降趋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