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汽车及机器人链有望共振
东方证券· 2025-09-15 15:27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评级为中性(维持)[4] 核心观点 - 马斯克于9月12日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近10亿美元,彰显其对特斯拉未来实现规模扩张及市值提升的强烈信心[7] - 特斯拉未来销量目标为新增交付1200万辆电动汽车,截至目前特斯拉累计销售近800万辆汽车[7] - 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付量72.08万辆,同比下滑13.2%;特斯拉中国1-8月交付量51.56万辆,同比下滑12.2%[7] - 特斯拉Model Y L自8月19日上市以来订单火热,预计交付时间已推迟至11月[7] - 特斯拉将上调德国工厂下半年汽车产量,预计欧洲市场销量下滑趋势将出现反转[7] - Optimus V3即将于4季度发布,其灵巧手将非常复杂且具有极高灵活性[7] -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定点预计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逐步落地[7] - 2026年起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在百万级销量目标指引下,获得订单的零部件公司将具备较大增长弹性[7] - 特斯拉于9月4日将Robotaxi应用向公众开放,服务范围从小范围体验推广至所有大众用户[7] - 目前特斯拉在奥斯汀及旧金山湾区推出Robotaxi服务,后续将扩展至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和内华达州[7] - 特斯拉目标为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1000万FSD订阅量运营[7]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特斯拉及马斯克将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领域,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2] - 相关标的包括银轮股份(买入)、新泉股份(买入)、拓普集团(买入)、嵘泰股份(买入)、浙江荣泰(未评级)、三花智控(买入)、华域汽车(买入)、爱柯迪(买入)、旭升集团(未评级)、精锻科技(买入)、隆盛科技(未评级)、双环传动(未评级)、岱美股份(买入)等[2]
中汽股份:公司主要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测试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3:45
业务聚焦 -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测试领域 [1] - 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已建成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能力测试的全部场景要求 [1] - 试验场可直接承接车企L3研发中的封闭场地验证需求 [1] 标准制定与验证 - 公司作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标准验证创新中心 [1] - 依托试验场支撑多项智能网联国家标准的验证工作 [1] 业务规划 - 目前尚未有汽车机器人测试业务规划及可行性研究 [1] - 尚未有芯片算力服务中心的规划及可行性研究 [1] - 将密切关注智能驾驶技术迭代带来的机遇 [1] - 不断评估和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实现持续发展和业务新突破 [1]
真金白银的“信任票”!马斯克豪掷10亿美元,自掏腰包买入特斯拉
金十数据· 2025-09-15 12:36
特斯拉(TSLA)CEO马斯克以购买价值约10亿美元股票的方式,回应了特斯拉公司董事会一项史无前 例的薪酬提议,此举推动该公司股价在周一盘前交易中飙升。 据外媒汇编的数据,现年54岁的马斯克上一次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特斯拉股票是在2020年2月。他在2022 年,即他收购推特的那一年,抛售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其他CEO,此次收购都堪称罕见之举,很少有企业领导者会用自己的钱购买公司股票 而不行使期权。 根据SEC周一发布的一份监管文件,这位亿万富翁于9月12日以372.370-396.540美元/股的价格在公开市 场上购买了257万股特斯拉普通股,他是通过一个可撤销信托间接购买了这些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马斯克增持了特斯拉的股票,但他的股票持有增幅不到1%。 马斯克此次购买恰逢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正在谈论一项可能价值高达1万亿美 元的马斯克薪酬方案的优点,前提是该公司能达成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市值和业绩里程碑,包括将特斯拉 市值从目前的1.3万亿美元上涨50%以上至2万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在上周的委托书中强调了让马斯克专注于特斯拉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同 ...
突发利好!直线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2:33
马斯克股份回购 - 马斯克通过可撤销信托买入257万股特斯拉股票 金额约10亿美元 [1][5] - 此次增持为马斯克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公开市场增持 按金额计为历来最大规模增持 [5] - 增持时点恰逢特斯拉董事长为马斯克薪酬方案辩护 该方案最高价值可达9750亿美元 [5]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公布后特斯拉盘前交易大涨约8% [2] - 股价最高达395.940美元 最低涨幅为27.130美元或7.36% [3] - 成交额达654.98亿美元 [3] 公司背景与持股情况 - 马斯克当前持有特斯拉约13%股份 本次增持前持股比例相同 [5] - 2022年马斯克曾抛售超过20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 [5] - 马斯克以4190亿美元净资产位居全球首富 [6] 公司经营状况 - 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下滑13% [6] - 股价承压原因包括销量下滑 马斯克政治活动影响品牌 以及特朗普政府取消部分电动车激励措施 [6] - 华尔街一致目标价较现价约有20%下行空间 [6] 战略转型与分析师观点 - 马斯克看好特斯拉在无人出租车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6] - 分析师认为增持是"对多头而言的巨大信号" 显示马斯克加码特斯拉AI押注 [6] - 公司寻求股东批准对xAI的投资 并推动向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转型 [6]
突发利好!直线暴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2:29
【导读】特斯拉暴涨,马斯克增持!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关注一则马斯克回购特斯拉股份的消息! 9月15日晚间,最新文件显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一只可撤销信托买入了约10亿美 元的特斯拉股票,带动该股在盘前交易大涨。 截至发稿,特斯拉盘前暴涨约8%。 | 395.940+ 最 高 | 396.690 今 开 370.940 | | | --- | --- | --- | | 最 低 +27.130 +7.36% | 370.240 昨 收 | 368.810 | | 成交额 | 654.98亿 市盈率TTM 235.68 总市值 1.28万亿 | |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目前以约4190亿美元净资产位居全球首富。 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承压,部分原因在于销量下滑以及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对品牌造成影 响,同时特朗普政府取消了部分电动车激励措施。 分析师对该股看法分歧。数据显示,华尔街一致目标价较现价约有20%的下行空间。不过, 若马斯克成功推动公司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转型,许多人仍对长期前景持乐观态 度。马斯克还希望股东批准特斯拉对他最新公司xAI的投资。 根据监管文件,马斯克上周五以不 ...
彰显强烈信心!谈下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后,马斯克增持10亿美元特斯拉(TSLA.US)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51
为达成这笔巨额奖励,马斯克需完成多重运营目标:特斯拉市值需达到并维持在2万亿美元(现在市值 1.3 万亿,还差 7000 亿),此后每增加5000亿美元市值可再解锁一笔奖金,直至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 全部 12 笔奖金拿满。 此外,该公司还需交付2000万辆汽车、实现2000万个活跃全自动驾驶订阅用户、交付100万辆Optimus机 器人、投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用,同时达成EBITDA目标,且马斯克需在未来7.5至10年 内留任或以其他形式全身心投入。 此前在薪酬谈判中,马斯克向董事会承诺将逐步减少政治活动,并讨论了继任计划。丹霍姆表示:"特 斯拉已就领导层继任做好准备",马斯克已与董事会进行继任谈判。这些表态让投资者信心增强,助推 特斯拉股价涨至8个月新高396.69美元,上周五收盘涨幅达7.36%。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一份监管文件显示,特斯拉(TSLA.US)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购入了该公司价值 约 10 亿美元的股票。截至发稿,特斯拉股价周一盘前交易中上涨了 7.3%,这使得该股票有望抹去今年 以来的跌幅。文件显示,马斯克于 9 月 12 日通过一家信托机构间接购入了股 ...
重磅消息!我国研发新型双模态激光雷达,解决自动驾驶等场景三维感知“卡脖子”难题【附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15 10:16
技术突破 -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双模态激光雷达系统 通过混合级联平动超表面器件实现扫描模式和闪光模式的硬件级融合 解决了精度与速度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2][3] - 扫描模式下激光雷达可将激光聚焦为高能量密度光束 精准捕捉500米外障碍物的微小特征 闪光模式下可瞬间释放均匀光场 覆盖200米范围并完成毫秒级三维成像[3] - 这项技术首次从硬件层面融合了扫描式激光雷达的高精度与闪光式激光雷达的高效率 实现了既快又准的三维感知能力 彻底颠覆了传统依赖软件算法妥协性能的技术路径[3] 市场表现 - 2023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00%[4] - 国内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3年1-5月禾赛科技市场份额达49.4% 图通达占27.5% 华为技术占15.4% 速腾聚创占7.4%[5] - 中国厂商在全球乘用车市场优势突出 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等本土企业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7] 应用前景 -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传感器 用于实时感知路况和识别障碍物 主要应用于高阶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场景[3] -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帮助精准定位和环境感知 在无人机领域可实现低空测绘和地形勘测等功能[3] - 随着FMCW技术逐步成熟 激光雷达有望在2025年后成为L3级自动驾驶的标配传感器 带动市场规模向千亿级跃迁[7] 产业生态 - 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已形成完整的基础研究-核心器件-系统集成-车规认证创新链[7] - 产业已形成技术迭代-规模效应-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7] - 随着双模态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中国有望主导制定新一代激光雷达国际标准[7]
罗永浩大战西贝,张兰却被骂上热搜;宗馥莉或另立门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西贝贾国龙道歉;美的回应一天工作14小时离职被欠薪……
商业洞察· 2025-09-15 09:28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必看 案例 职场 张兰又摊上事了?直播麻六记后厨大 "翻车",冲上热搜! 话题女王张兰又上热搜了。 而这次是乘了罗永浩大战西贝事件的流量东风。 罗永浩和西贝的预制菜之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媒体、自媒体、其他餐饮企业代 表、网友,热搜轮番轰炸,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餐饮行业预制菜透明度的广泛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麻六记开启直播,张兰亲自上阵带领摄影师团队进入后厨,上演了一出 "突袭 检查",架起镜头对后厨的卫生环境和出餐过程进行现场展示。 麻六记与西贝同为餐饮企业,张兰此举应该是想借西贝的预制菜争议为自己的品牌正名,蹭一波 流量的同时证明自家并非预制菜。 然而这场看似完美的营销策划却引发大量争议。 起因是,网友发现直播中的张兰 "没洗手就切菜",并且没有出示过健康证,却参与餐品的制作, 认为卫生问题比预制菜问题还严重。 不仅如此,张兰的着装也不符合卫生规范,其佩戴的黑色口罩疑似普通的防花粉口罩,并非餐饮 行业要求的医用防护口罩,存在卫生隐患。 张兰佩戴的帽子和墨镜看起来也是自己的便装,并不是专门为进入后厨准备的。 本该是麻六记挽回口碑的好时机,网友 ...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9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9-15 08:39
政策法规 - 交通部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 包含16个申报领域和52个申报方向 重点推进智慧大通道建设 探索货车自动驾驶技术 推动电动重卡零碳货运走廊建设 培育新型物流集成商[7][8][9][12][13] - 上海市修订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新增要求自2025年9月11日起购买的新车需在上海市注册登记 新能源小客车新车补贴1.5万元 国六b燃油小客车新车补贴1.3万元[15][16][17][18][19] - 河南省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 确立省级部署三级应用多网融合建设原则 要求居民区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 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快充为主 县乡农村地区快慢结合[20][21] 市场洞察 - 2025年1-8月国内新能源轻型仓栅车销售近3.6万辆 同比增长60.5% 渗透率达33.5% 其中8月销售4301辆 同比增长26.2%[23][24][28] - 新能源轻型仓栅车以纯电动为主流技术路线 1-8月占比94.0% 电池电量主要集中在96-110kWh区间 占比超过35%[29][30][35] - 销量集中在华南西南华东地区 合计销量2.8万辆 合计占比78.8% 其中华南地区占比32.4% 西南地区占比25.8% 华东地区占比20.6%[31][32] 企业监测 - 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五菱扬光冠军版 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电池系统 推出封窗版和客车版 售价分别为83800元和85800元[39][40] - 斯堪尼亚正式获得在华独立生产资质 生产地址变更为江苏省如皋市 产品包括P系列G系列R系列S系列L系列及电动卡车[41][42][43][45] - 速豹科技与卡尔动力合作开发L4级全冗余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 速豹提供新能源重卡平台 卡尔动力提供自动驾驶系统[47][48][52] - 庆铃汽车与云韬氢能签署300台4.5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销售合同 车辆搭载80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 具有零排放强动力低氢耗优势[50][51]
美股异动|禾赛盘前涨超6%,获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四千万美元订单
格隆汇· 2025-09-15 08:25
消息面上,禾赛今日宣布,与一家美国领先的头部Robotaxi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了价值超过四千 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订单。禾赛将作为其唯一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激光雷达产品,订单计划 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禾赛(HSAI.US)盘前涨超6%,报30.29美元,逼近上周创下的历史新高(30.44美元)水平。 据国际权威机构Yole Group发布的《2025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禾赛科技在 2024年全 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达61%,连续四年蝉联榜首,是全球头部自动驾驶企业的核心传感器 供应商首选。(格隆汇) ...